APP下载

浅谈怎样搞好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

2017-07-27金鹏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7年38期
关键词:文言文言文高中语文

金鹏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的各个阶段都占有很大比重,一般来说,小学约占10%左右,初中约占20%左右,高中约占30%—40%,随着年级的升高文言文所占的比例也在上升。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文言文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其在母语教育中的作用更是不容忽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第9条指出,高中生应“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语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意义和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这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师,能够灵活把握学生的学习规律和文言文的特点,有效地实施教学。那么,怎样搞好高中语文的文言文教学呢?

一、掌握高中文言文教学的要点

(一)弄清字、词、句的含义,学习古汉语知识。

高中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言诗文,包括论、说、疏、对、表、策、杂文、寓言、序文、赠序、传记、诗词、曲赋等多种形式。这些作品上起春秋战国,下起辛亥革命,纵贯三千年历史长河,是中国优秀民族文化的代表。由于距现在时间较长,很多语汇的意思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要弄懂选文的意思,先就要弄清文言文中字词句的意思和有关句式的用法。

(二)了解历史知识,消除时代隔阂。

时代隔阂是高中语文教师进行文言文教学的主要障碍,教师在教学中要针对具体篇目,查阅相关的资料,弄清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活经历,了解有关史实和典故,了解名物典章制度和社会习俗,学习古代文体知识。这些相关的准备,可以帮助中学教师更加透彻地分析文章,把握重点,帮助学生更快地提高分析文言文的能力。

(三)全面学习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中的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正确评价作品。

教学文言诗文,不能停留在落实字词句上,而应在掌握字面意思的基础上,理解思想内容,研讨表现形式,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熏陶,学到语言表达技巧,提高读写能力。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古代作品中难免鱼龙混杂,泥沙俱下,要引导学生坚持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的原则,善于运用正确的思想观点,吸收民主性的精华,剔除不适应时代的糟粕。文言课文由于距今时间较长,学生难免会在理解上产生困难,所以,高中语文教师应该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教学,使学生真正理解课文的内容。

二、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难题,学生往往视为畏途,教师也苦于教學效果不甚理想。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可能会很多,有文言文自身的原因,也与教学对象的特殊性有关。

(一)从文言文本身来看,文言文社会基础薄弱,缺乏文化气氛。

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有它的社会性和广泛性,只有人人接受,人人适用,才有生存的可能。文言文作为中国古代的通用语言,自从中国新文化运动开始倡导白话文以来,便渐渐缩小了它的适用范围。事实上,文言文除了在文人的书信和文言著作中使用外,基本上失去了用武之地。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在课堂上营造学习文言文的气氛,让学生认识到文言文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瑰宝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

(二)从教师的方面看,教师过于重视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体验。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是以“知识权威者”自居,依赖于教参的统一要求,课堂形式呆板僵硬,缺少灵活性,学生在课堂中只是充当容器的作用。学生学到的只是纯粹的知识的罗列,没有自己的理解和体验,这种枯燥的“填鸭式”的灌输教育,让学生产生厌恶心理。

(三)从学生方面看,文言文接受主体学习文言文的意识淡薄。

学生是文言文学习的主体,决定着文言文学习的效果。由于文言文本身的晦涩难懂和教学方式的枯燥无味,学生往往缺少主动学习文言文的意识,很少有学生是出于对文言文的喜爱而去学习的。而且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多局限于文言词和一些句式,对于文言文中所蕴涵的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学生则无暇顾及。大多数学生都知道文言文是中国文化的精华,但是由于高考的压力学生也只能舍弃对文言文的深入学习。

猜你喜欢

文言文言文高中语文
文言文阅读专练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活用课外资料 助力文言教学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会背与会默写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文言文阅读练习
文言之美美不胜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