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2017-07-27汪圣斌
汪圣斌
所谓的高效课堂教学,就是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通过提升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自新课程改革以来,这一教学形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初中语文的高效课堂教学,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探究学习能力与习作创作能力,下面就结合《社戏》一课的教学,简要介绍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一、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的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基础,高效的语文阅读教学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学生点明课文的主题,并提出相应的阅读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将能够自己解决的问题自己解决,把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录下来,留在后续的合作、探究学习阶段与教师、同学共同解决。自主阅读的方式,不仅能节约课堂教学时间,更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受用终身。
如,在《社戏》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介绍本文是鲁迅先生写作的一篇短篇小说,主要内容是“我”三次看社戏的经历,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以及对小伙伴之间友谊的眷念。然后,组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要求学生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思考本文共写了哪几件事?哪些事详写?哪些事略写?以及这样写作的原因。在进行了认真的自主阅读过后,学生就可以总结出:课文主要写了“我”在随母亲归省时以看社戏为主的七件事,从前往看社戏到看戏后偷豆的过程详写,对看社戏的铺垫及后续略写,这样写是为了突出文章的主题。
二、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式、探究式学习
合作式、探究式学习是高效课堂的主要学习模式,能够有效发展学生与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使学生充分体验学习过程中的乐趣并养成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应该在学期开始时,首先对学生进行摸底调查,以掌握班中每个学生的学情状况;再根据学生学情的个体差异以及学生的性别,将不同学情和不同性别的学生科学地划分为学习小组,每个小组5-6人,保证包括各种学情以及不同别的学生;最后的合作式、探究式学习,就是以这些小组为单位,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使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能够相互促进,共同發展。
如,在学生自主阅读完《社戏》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以下问题:1.课文的第11段和第22段从哪些感官进行景物描写?这些描写起到了怎样的作用?2.分析六一公公是一个怎样的人物?3.体会课文结尾一句,要求分析作者这样写的原因,并谈谈自己在生活中是否有类似的体会。学生进行合作式、探究式学习时,教师应该以参与者的身份平等地参与到学生的交流、讨论活动中,引导学生解决探究问题。学生通过这种模式的学习,增进了师生间的感情,在平等合作的探究中,有效地掌握了知识。
三、基于阅读与探究学习开展的习作训练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习作训练,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自主阅读与探究学习获取到的知识,在课堂上进行当堂训练。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将刚刚习得的知识立刻转化为写作能力,又能让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当堂训练可以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续写、仿写或改写,也可以要求学生根据从课堂上获得的最新知识进行写作。教师需要合理制定习作题目并进行有效的指导,使学生能够下笔有方,确保写作水平能够得到提升。
如,在《社戏》一课教学的最后,教师要求学生根据《社戏》的文体与写作手法,写一篇以《我的假期》为主题的习作。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真实经历进行艺术加工,注意借鉴、运用课文中新学到的词语以及修辞手法,需要描写出感情色彩。于是,学生在《社戏》一课的学习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假期生活,写出了各种各样有趣的习作。这种将新课文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的习作训练,使学生能够将新学到的知识合理地建构到自己固有的知识体系中,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
总之,通过“自主阅读——小组探究——习作训练”建构的初中语文高效课堂,为学生创建出了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不但将课堂教学的重心从教师教学为主转向学生学习为主,而且在确保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有效促进了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与写作能力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