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管齐下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2017-07-26耿惠玲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交往合作教育

耿惠玲

内容摘要:合作交往能力是每个身处当今社会的人们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3-6岁是幼儿合作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所以幼儿期就应该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和能力以提高幼儿的交往技能。本文运用文献法分析了合作能力的含义及幼儿合作能力对其发展的重要性,重点阐述了当今幼儿合作能力的现状及原因分析,并提出了几点有效的培养合作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合作 交往 教育

1.引言

从比尔盖茨,李嘉诚,俞敏洪等知名人士到我们身边的优秀人才都不难发现21世纪的成功者将是全面发展的人,富有开拓精神的人,善于与他人合作的人。每个追求发展的人都需要以合作的形式达到共同的目标,实现自身的价值。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取向。幼儿期是个体社会性形成的关键期,如果从小没有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行为,长大后就很难融入社会。那么什么是合作能力?家长和教师又该如何发展幼儿的合作能力呢?这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

2.对幼儿合作能力概念的分析

所谓“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为了实现共同目标(共同利益)而自愿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相互之间的配合和协调包括言语和行为)而实现共同目标(共同利益),最终个人利益也获得满足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对于幼儿来说,合作体现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诸如在游戏中、学习中、生活中,能主动配合、分工合作、协商解决问题、协调关系,从而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同时每个人都从其互配合中实现了目标,而这其中的能力就是幼儿合作能力。

3.幼儿具备合作能力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

3.1让幼儿产生愉悦的情感

福禄倍尔说过:“游戏是善的来源,幼童很专心的玩,玩到疲倦,在游戏中体会牺牲,帮助别人,协力合作,也能增进自己的幸福”。合作是幼儿依靠同伴解决困难的主要形式,合作让幼儿实现了共同目标,会使幼儿获得快乐的体验。在合作过程中幼儿得到同伴、教师积极的评价,幼儿会觉得得到了尊重并实现了自身价值,对集体产生安全感和归属感。

3.2促进幼儿同伴关系发展的重要因素

合作是幼儿同伴交往的主要形式之一,具有高水平合作游戏的幼儿更容易受到同伴、集体的欢迎,经常跟同伴在一起进行合作游戏,可以锻炼幼儿的交流能力(即语言技巧和对别人情绪的正确感知)从而使幼儿早日摆脱自我为中心,建立平等互惠的同伴关系,进行更积极的、富有成效的社会交往。

3.3为其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当今世界不仅国家地区之间需要合作,每个人都在通过合作获取共同利益,越来越多的工作需要合作来完成,合作能力比其他专业技能都显得更加重要。具有良好合作能力的幼儿更容易把自己融入集体中,以集体的力量解决问题,将来更容易立足于社会,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否则就会孤立无援,遇到困难只能束手无策,寸步难行。

4.幼儿合作能力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4.1幼儿合作能力的现状表现

合作能力属于人的社会性交往能力中的一种,是个体由自然人过渡到社会人的过程中逐步学会的一种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通过在大班和中班多次实习,对幼儿合作行为进行观察,我们发现:

(1)幼儿缺少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家里也很少有兄弟姐妹跟他们做合作游戏。因此,大多数幼儿的合作意识都淡薄,很少愿意主动跟别人交往。这些幼儿还伴有小心眼,爱钻牛角尖等现象。

(2)當今的独生子女得到过多的爱护,长辈们的溺爱使他们能得到所有想要的,他们很少去迁就别人,在合作游戏中牺牲自己的利益为他人着想的情况更是少之又少。

(3)很多幼儿不懂得与他人合作的方法,有的幼儿在合作过程中遇到了矛盾也不知道换位思考,分工合作,用协商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不是以武力结束合作游戏就是跑来向老师告状,缺少相互帮助的意识。

4.2原因分析

造成幼儿合作能力发展的现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幼儿的自身因素、家庭因素、托幼园所等教育机构的因素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

4.2.1幼儿自身因素

每个幼儿出生时就带有不同的先天因素,心理学中曾把新生儿分为容易型和困难型两种,容易型幼儿更容易得到母亲的爱也更讨人喜欢,这就成为未来合作交往的某种先决条件。困难型幼儿从小就没有对母亲形成良好的依恋,长时间处于焦虑中会使幼儿对周围环境缺乏安全感影响入园的同伴交往。

4.2.2家庭因素

家庭是个体来到这个世界最先面对的环境,在不同的家庭里幼儿的合作能力也有所不同。在民主型家庭里,父母会给孩子适当的关爱,孩子也会更加自信开朗,有助于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在忽视型和放纵型的家庭里,父母对幼儿过度的溺爱、保护、粗暴、冷漠都会对幼儿今后与人交往合作产生不良影响,尤其当今社会独生子女家庭中,父母给予孩子过多的保护、纵容已成为普遍问题。也有的家庭对孩子过于严厉、苛刻给孩子的心理长期留下了不快乐的情绪体验,使孩子更加怯懦、自卑,不愿与人交往。再加上隔代的教养方式使得幼儿的任何事情都由爷爷奶奶包办代替,他们无微不至的照料助长了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更难建立合作互助的意识。

4.2.3教育机构的因素

托儿所和幼儿园是幼儿离开家以后加入的另一种集体生活环境,在这里幼儿不再是一家人围着转的小太阳,很多东西要与同伴分享,很多事情要和同伴一起进行。前面我们也说过,幼儿合作能力是后天形成的,在幼儿尚未撑握合作能力之前,老师一定要引导幼儿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很多幼儿教师虽然了解合作的重要性,但还不能运用良好的方法来指导幼儿的合作行为,导致幼儿缺乏合作意识,更不具备合作能力,从而丧失了对合作的积极性。

5.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方法

5.1营造合作互助的氛围,激发幼儿合作的兴趣

教师在幼儿心目中的地位是很崇高的,教师的言行举止本身就具有榜样示范的作用,对幼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利用这一优势,在工作中密切配合,如在布置教室时两个人一起挂彩带,一个人吹气球一个人挂气球,这就无形中为幼儿提供了模仿合作的机会。同用语言强化幼儿对合作的初步理解。等教室装饰好了,教师可以问:“我们的教室漂亮吗?是谁布置的?(张老师和朱老师)如果张老师不帮朱老师会怎样?(朱老师会很累,教室就会布置的很慢,也不会那么漂亮)。教师及时总结:张老师和朱老师在合作,合作就是相互帮助,会把事情做得更快更好。

5.2创造合作的机会,为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提供良好的氛围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也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每天幼儿游戏的时间都应该有2-3小时,教师就应不失时机的为幼儿创造合作的机会,提出合作要求。例如晨间活动几个人拍皮球,两人合搭积木,一起收玩具。教师应展示他们的劳动成果,激发幼儿再次合作的愿望。

每个幼儿的喜好不同,教师可为幼儿创造机会如组织幼儿一起做一幅《美丽的春天》,有的幼儿画的好,有的颜色涂的很漂亮,有的手工做的很精致,教师可以让他们分工合作,用不同的方法共同完成一幅自己心中的春天。教师要做个有心人,细心观察教学活动中的机会,同时也更应该为幼儿创造机会。

5.3培养幼儿协商合作的能力

5.3.1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幼儿思考协商合作的方法

合作是多人共同参与的,而当今幼儿大多是独生子女,是家里的小太阳,他们多以自我为中心,很难体会到别人的感受,更不会与他人商量,导致合作的结果不是向老师告状就是大打出手,最终不欢而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应该培养幼儿如何协商,可以把身边经常发身的小事编成故事如“小鹏和小辉为争抢搭城堡的积木,发生争执”创设情境,引起幼儿思考“他们这样做对不对?如果是你,你怎么做?你要怎么跟同伴商量?”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空间里,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再选出他们公认的好方法。

5.3.2遇到问题随机教育

跟孩子在一起每時每刻都可能发生状况,这不但需要教师冷静处理,还要敏感的抓住教育机会,避免类似情况重复发生。实习时遇到过一个例子:孩子们看完书后都把书放到小书架上,小胖子陆小浩蹲在地上摆起书来,范小铭跑过来放不了书,急得推了陆小浩,小胖子一拳挥到他的鼻子上,当场血流满地。教师了解情况后立即处理好鲜血造成的混乱,又随即在班里跟小朋友们讨论:用打架来解决问题是非常不好的行为,如果你遇到了这种情况你要怎么做?请你们给他们想想办法,让他们下次不再犯错。有的幼儿觉得范小铭应该说,“请你帮我摆一下”或者“请你让我过去放一下书”而不应该推别人,有的有而觉得陆小浩如果说,“请等一下”或者“我来帮你摆书”就可以解决问题了。这次讨论帮助合作意识淡薄的幼儿明确商量是解决问题的最有效途径。

5.4指导家长,争取家园共育促进幼儿合作能力的发展

教师要鼓励家长与周围人交往,成为孩子的榜样。参与成人世界,模仿成人是幼儿与生俱来的愿望,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让孩子跟家长一起合作,比如做饭、擦桌子和其他一些幼儿力所能及的家务,这会让幼儿感受到自己的一部分努力成果是不可忽视的,久而久之幼儿就善于与别人合作,乐于与别人合作。家长可以把幼儿的进步向教师反映让教师在集体中表扬,使幼儿得到双份的喜悦和满足感。另外,家长跟幼儿一起玩合作游戏还可以使亲子关系和谐发展,有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

总之,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是对幼儿社会性培养,是需要家庭、幼儿园、社区共同努力形成教育合力,为幼儿创造更多合作的机会并在生活中得到点滴积累,直到幼儿把合作内化成一种习惯。我相信一个善于合作乐于合作的孩子,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都是受集体欢迎的。这种能力也是当今快速全球化的社会必不可少的生存技能,作为新世纪的幼儿教师,我们应该不断探索,努力寻求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幼儿更好的适应社会。

参考文献

[1]殷明.如何培养幼儿的合作行为.扬州市网上家长学校.2008.

[2]冯建芳.应加强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考试周刊.2009,6.

[3]佚名.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http://www.yejs.cn

[4]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2007.9.第(5)页.

[5]陈帼眉.幼儿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0.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亳州路街道亳州路社区畅和家园小区大西门幼儿园畅和分园)

猜你喜欢

交往合作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突围与重构——小学科学课堂中师生交往的真效性实践探究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