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演艺作品
2017-07-26成荣蕾
成荣蕾
摘 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发展。随着社会的飞速进步,物质生活日益丰盛,人们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也随之日益增强;信息时代,精神生活产品多渠道选择极度便利,在此背景下,对于本来就处于竞争弱势的文化演艺而言,观众们更趋于追求文化艺术品位更高的作品,社会认可度、观众欢迎度成为演艺作品创作的目标,是否具有精神效益、社会效益、市场效益、经济效益也成为评判其是否是好作品的标准。
关键词:双效 演艺团体 作品
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可見,评价艺术作品的好坏在于其社会效益和精神效益的双效统一。
一、“双效统一”是文化演艺作品创作与生产的原则
《文心雕龙》:“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礼记·乐记》:“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纵观古今,文化艺术作品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文艺工作者必须坚持以社会需求为中心的创作方向。演艺作品的最高境界就是让观者在心动中经受灵魂的洗礼,在美的感受中增强道德判断力、端正价值观、感悟真善美,传递正能量。受大众欢迎的演艺作品一定是具有社会效益的,这就要求作品在思想、精神、艺术上齐头并进,演艺作品创作的重要方针就是要坚守“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效统一”,这也是作品应有的双重属性。
演艺作品作为精神文化产品的同时是具有商品属性的,必须要正确理解“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科学内涵,深刻理解“社会效益是实现经济效益的基础”。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基础上演艺作品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是一个良好的有机循环,它能刺激了文化演艺团体的积极性,能够有效的使演艺团体演出作品走向市场、实现产业化科学转型。经济效益是社会效益的成果体现,但是在两者发生冲突时,经济效益要服从社会效益,这是文艺工作者历史使命。
二、加强政策调控
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第六十八章丰富文化产品和服务中提出:“扶持优秀文化作品创作生产,推出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的精品力作。更好发挥政府投入和各类基金作用,鼓励内容和形式创新,支持文艺院团发展。”
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一系列演艺产业支持政策的出台让演艺团体看到了希望。2009年起国有院团相继完成转企改制,逐渐步入市场经济,从编导到演员,从高枕无忧的铁饭碗转型到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在此条件下政府应该制定相应的倾斜政策,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护、扶持院团打造双效文艺演出精品。如:设立基金会赞助演艺团体打造精品、鼓励各地区政府出资打造演艺作品、指导帮助演艺团体申报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建立周期性艺术作品评奖体系、依托文化扶贫计划,因地制宜,鼓励民族村寨及旅游景点以创新的形式客观整合地域资源打造精品剧目。
三、对作品建立评价指标
建立评价指标是衡量和督促演艺作品双效统一的前提,坚守演艺作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建立科学评价指标:
首先,以艺术规律导向规范、政治规范为硬性约束指标。
第二,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艺术创作的根本任务。
第三,把票房、收视率、发行量、利税情况等量化数据为演艺作品的经济效益指标。
第四,“文人之笔、劝善惩恶”,把道德取向、社会反响、公众主流口碑、艺术观赏性、知识性等为社会效益引导指标。
第五,创新是文艺作品的生命力,用精湛的艺术推动文化创新发展,鼓励大胆创新,提高作品科学性、品牌价值。
四、注重人才培养、补齐人才“短板”,营造积极健康、宽松和谐的氛围
繁荣文艺、业与人兴,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演艺团体最根本、最关键的工作。近年来艺术创作生产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近年来随着演艺团体吸引力下降,艺术人才待遇偏差,艺术单位急功近利,不注重培养自己的创作人才,造成大量艺术人才流失,属于本土并真正有实力的编剧、导演、舞美设计等人才非常少,表演人才更是缺乏领军人物,许多行当青黄不接,一些省级院团打造的一些大型参加赛作品从编导到舞美甚至主演多是从北京、上海临时聘请,随着比赛结束,临聘人才离开,演艺作品虽能采用B角继续演出,但作品的打磨提升步履艰难。
补齐人才短板是打造双效作品的基础,首要任务是要建立长效培训机制,在现有基础上着力培养文化演艺团体人才队伍,培养德艺双馨、业务精深的编导队伍、演艺人才,培养重艺术、懂市场、擅经营的院团管理人才,培养一批艺术研究、文艺批评人才以用于对作品的研究、批评,为作品提升打磨提供智力支撑;其次,注重文艺人才德育学习,培养文艺人才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及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坚定编剧走进生活、贴近人民的艺术创作态度;最后,增强演艺团体入职的吸引力,提高艺术人才的待遇,建立合理的报酬机制,有效的奖励机制、尊重文艺人才的个性和特点,培养人才志存高远,以自己的艺术个性进行创作、创新,为优秀文艺人才提供平台,建立合理人才评价机制、公平的职称评定机制,给文艺人才提供良好的创作环境和成长环境,为吸引外来文艺人才和更好的培养本土文艺人才的同时防止人才流失、留住文艺人才营造良好的氛围。
五、艺术节模式成为新创作品的推介舞台、经典作品打磨提升的推手
举办艺术节不仅能为新创作的作品提供推介平台,提高演艺团体创作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增强地方人民的凝聚力,拉动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在建设地方文化的基础上成为展示地方形象的平台。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至今已经成功的举办了18届,其大批极具国际性、经典性、创新性的艺术作品在获得了社会效益的同时也促进了经济效益,成为我国艺术产业化的典型案例。艺术节在提高作品艺术品质的同时为激活市场,艺术节期间同时举行“演出交易会”、“投创会”,艺术与产业结合,培育艺术市场,引进众筹等演艺项目的融资新模式。
此外,上海国际艺术节加大扶持创新的力度,打造“项目孵化平台” “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在全国遴选艺术家参与创作,在培育青年艺术家成长成熟的同时,也提升了艺术产业的发展水平。第十七届艺术节上,扶青计划成功推出了14部委约作品,100多场邀约演出,鼓励创新推进作品出精品、出高峰,现了双效统一的艺术节模式。
六、产业化发展推进文化演艺作品的打造
1.院团经营产业化运作、创作主体商业化模式
在北美洲、欧洲等国家,发展比较好的院团大多是产业化、民营化性质的演艺团体,他们主要是靠基金会、演艺票房、企业投资等形式生存及发展。以美国的百老汇歌剧为例:百老汇歌剧已经成为纽约的文化产业支柱之一,歌剧剧院组织架构=经营商+制作商+节目经纪商,产业化的运行模式创造了其融入艺术品质与大众品味于一体优秀的作品,创作了《悲惨世界》、《狮子王》、《歌剧魅影》、《茶花女》、《猫》等等一批耳熟能详的精品力作。在传承自身文化艺术的同时,树立了自己的品牌及系列品牌产品,在获得了不小的社会效益同时也获得了颇丰的经济收益。
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推进文化演艺作品商业化。尝试通过公开招标的形式向全国乃至全球市场征集剧本,组织专家团队对参与投标的剧本进行评审,然后购买,不拘于院团编剧和本省创作中心及政府组织撰写。
2.与旅游业相结合的大型实景演出作品创新创作
近年来与旅游相结合的旅游演艺产品颇受关注,成为实现双效统一的成功案例,如广西的《印象·刘三姐》、云南的《印象·丽江》等。《印象·刘三姐》是我国第一部大型山水实景演出,以创新的形式赢了市场,有效地整合了地区资源,在表现地区民俗文化的同时,也实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获得了较好的双效,以山、水、人文为背景融入地方文化、民族特色艺术。从2004年-2013年,《印象·刘三姐》演出近4500场,缴纳各项税费近2亿元,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七、避免出现的问题
在文艺演艺团体打造双效作品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找出问题、解决问题。
首先演艺团体要避免盲目求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作品最重要的是“精”,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有数量没质量是对艺术资源的浪费,克服浮躁,潜心打造。
第二,避免千篇一律、抄袭模仿。文艺工作者要志存高远,随着时代生活创新,以自己的艺术个性进行创新,避免照葫芦画瓢,没有创新的艺术作品和演出形式将不被市场所接受。自2004年我国第一部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获得双效后,实景演出呈现出暴发式的增长。抄袭模仿严重,全国实景演出超过300余台,真正实现盈利的只约占9%,大多因为盲目跟风建造,缺乏科学的论证、生拉硬靠、违背了发展规律,浪费资源的同时破坏性建造,导致经营惨淡甚至亏损。
第三“十年磨一戏”缺乏打磨、跟进。戏剧扎根于经典,经典作品有着自身魅力和市场基础,俗话说:“十年磨一戏”,精品大戏,需要经过不断打磨,对于经典大戏的打磨要与时俱进,不断精益求精,切勿参加完某艺术节比赛后就置之于不顾,此举实属浪费经典。
第四,避免市场定位出问题、市场分析与定位不准确,避免个人主义,避免官僚主义,避免为了迎合某种低俗审美而降低艺术标准,避免认为大投入就会出精品的错误观念。
第五,避免政府投出大于产出,市场产业化迷茫。一些为了去评奖的剧目,政府投入大量资金,结果是外聘编导、主演,一旦评奖结束也极少演出,因为不接地气,剧目公演时也只能政府采购或捆绑送票,这就无法谈其社会效益了,没有市场何来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最后,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的问题上发生偏差,演艺团体要坚定优秀的文艺作品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歡迎这一双效统一的原则。
作者单位:贵州省文化艺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