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柴可夫斯基的《悲歌》OP.59作品及演奏解析

2017-07-26印慧媛

艺术研究 2017年2期
关键词:悲歌柴可夫斯基演奏

印慧媛

摘 要:柴可夫斯基是俄罗斯民族乐派的代表作曲家之一,他的创作是同时代俄国作曲家中涉猎西方音乐体裁最广泛的一位。这部《悲歌》俄文原名杜姆卡(音译),是柴可夫斯基创作盛产期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部钢琴作品,带有强烈的悲剧性因素和民族性创作元素。本文将对如何准确演奏该部作品作出详细的解析,从而帮助演奏者更深刻理解作品内涵,以便更准确的掌握其演奏风格。

关键词:柴可夫斯基 悲歌 杜姆卡 俄罗斯民族乐派 演奏 分析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俄文:Пётр Ильич Чайковский,英文:Peter Lynch Tchaikovsky,1840—1893),19世纪伟大的俄罗斯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被誉为伟大的“俄罗斯音乐大师”和“旋律大师”。柴可夫斯基1840年出生于俄罗斯的沃金斯克(Votkinsk),从小受到喜爱音乐的母亲的影响,对音乐也十分钟爱。十岁被送到圣彼得堡的法律学校读书,在学校学习法律的同时开始学习钢琴演奏,1859年毕业后在司法部任职。因为柴可夫斯基十分喜爱音乐,23岁便辞去工作,到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开始学习作曲,师从于安东·鲁宾斯坦和扎列姆巴。1866年初他从圣彼得堡国立音乐学院毕业后,任教于莫斯科音乐学院。

柴可夫斯基的作品大多反映了沙皇专制统治下的俄国广大知识群众内心的苦闷,以及他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揭示着人们内心的矛盾和充满强烈戏剧性的炽热的情感色彩。而《悲歌》就是这样一部作品,它的俄文原名《думка》(音译:杜姆卡)op.59,创作于1886年,以“俄罗斯乡村景色”为副标题献给法国钢琴家马蒙泰尔(Antoine Marmontel)。杜姆卡是斯拉夫民族的一种民间叙事歌曲。歌词大多叙述英雄事迹,音乐带有忧郁和沉思的意味,同时也是指一种由沉思忧郁的风格转变为明快曲风的器乐作品。柴可夫斯基在吸取西欧音乐文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将这种杜姆卡传统式的作品风格融入创作中。他重视向民间音乐学习,并把高度的专业创作技巧和俄罗斯民族音乐传统很好地结合起来。这首《悲歌》便最好的展现了这一民族化特点,隐现了创作者所想表达的强烈“悲剧性”因素。他把清晰而感人的旋律,强烈的戏剧性冲突和浓郁的民族风格,富于独创性地有机地融合在了乐曲中。

该作品是一部俄罗斯传统的单三部曲式结构,全曲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45小节):乐曲是从一段高音区单调的“独白”开始的,如它的副标题“俄罗斯乡村情景”一般,带着浓浓的乡村气息的旋律缓缓诉说着,开启了它具有叙事性的主题。(图1)高音声部是一个人的独唱,就像冬天走在俄罗斯乡间的小路上,思索着……

主题旋律气息是绵长的,1-8小节为一个乐句,9-16小节为一个乐句,乐句中是没有间隙和休息的。演奏时除了右手高音区的主题旋律外,更要注意的是右手第二声部和左右的声部。从乐谱中可以看出,整个第一部分的空拍占了大部分篇幅,下面两个声部作为衬托主题的伴奏和弦,时值都不太长,这就显得空拍尤为需要注意,四分音符和弦的长度更需要斟酌。整个第一部分从柴可夫斯基对于长音和空拍的创作中就能看出,他希望的音色的偏干的。所以对于1-16小节的踏板建议尽量不要使用,更多去用手指弹奏来完成和弦之间的链接。踏板只在第9小节带有f标记,需要烘托气氛时使用即可。这样干一点的音色更能凸显出高音主旋律的孤独感。

17-23小节是一个连接句,右手在高音区孤独的吟唱。到第24小节开始左手再一次歌唱起经典的主题旋律。右手16分音符绵绵不断的伴奏音型轻轻地在高音区衬托着,需贴键小心弹奏。这一段的难点在于:左手拿两个声部,左手低音声部伴奏和弦的时值长短依然是演奏的关键。24-32小节是一个乐句,左手四分音符和弦应拿捏恰当,大量的空拍是柴可夫斯基想要表达的内心空洞感,不能因右手的16分音符而破坏掉。所以这个9小节的乐句整体还是保留安静而偏干的音色来弹奏。

进入第33小节,音符增多,乐曲的织体开始加厚。主题旋律(八度)在两手间来回穿梭,配合着16分音符的跑动音型,使整个悲伤的气氛得到了释放,情绪也开始骚动起来。这一乐句演奏时,需注意主题与伴奏之间的重量分配,以及主题和弦之间的连贯性。(图2)

第二部分(46-113小节):第一部分结尾处,带有延长记号的休止符并没有将音乐停止,而是把人们带入了一个具有舞曲风格的对比性第二乐段。第46小节开始全曲进入一个崭新的热情段落,主题是强有力的拨音和弦和短促的跳音相结合,带有节奏感的音型与第一部分绵长的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现出俄罗斯人们热情奔放的性格。

第48小节双手八度和弦连续的重音演奏是这段的难点,也是他的创作中比较特殊的地方。柴可夫斯基很少用这种大篇幅的八度和弦进行来代替旋律的发展。这里演奏时需要注意音量的均匀,并且对于句法的划分也是很有俄罗斯风格特色的,前9个音是横线条,分句从第10、11个和弦是竖线条,第12和13和弦是一组由二连音收尾。(图3)

这一段几乎看不到悲伤的影子,带有重音的和弦连接和跳跃性的16分音符搭配起来,像是在描述俄罗斯民间过节时跳舞的场景。这段唯一不变的是乐句依然很长:46-55小节为一个乐句,56-63为第二个乐句。这种长气息的乐句也是俄罗斯作品的一大风格,这种创作在拉赫玛尼诺夫的很多作品中也经常出现。

经过两个乐句,从第64小节开始了第二部分的高潮乐段(64-77小节),这段写的很有意思,演奏起来也很有趣。柴可夫斯基特别运用了主题变奏手法,两小节为一个单位的将此段主题重复了七遍。演奏时,这七遍主题在力度上要做很精确的安排,从mp-ff之间的强度对比,结合了速度的急剧上升,使这段成为了全曲技巧难度最高也最密集的一部分。需要仔细分手练习,更需要分声部练习,将主题和伴奏完美的区分开。(图4)

进入了78小节,全曲进入了一段带有华彩性质的三声部冥思乐段。这是与之前载歌载舞欢乐气氛截然不同的一段,也与乐曲前后主题旋律完全隔离开。(图5)

左右手两个低音声部的16分音符和弦伴奏式音型,轻轻的衬托着高音声部,轻声细语、若有所思地吟唱着。演奏时需贴键,用指尖弹奏。高音声部的音色像是从遥远的地方传来的声音,并带着一丝辽阔空灵的感觉。这一段建议演奏时用指尖触键,高音第一声部要清脆而遥远的音色。这种感觉随着整个音区的下移,变得渐渐真实起来,像是把人从梦境中拉回了现实一样,把全曲推向了带有转折作用的华彩乐段Cadenza(88小节)。第89小节开始一连串的八度跳跃性音程将全曲推向了最高点fff(92小节),而这种三个forte强度的高潮乐段并没有昙花一现,而是持续了长达十多个小节才渐渐缓冲下来。

第三部分(114-138小节):是乐曲的再见部,速度依然沿用全曲一开始的第一个速度Tempo I。(图6)

这次的主题出现比一开始低了整整一个八度,从中音区的两个PP开始轻声歌唱。再现段的主题没有变化,但伴奏织体变得更加稀薄了,显得整个情绪和意境比第一部分更加悲伤和孤独。像是经历热闹喧哗过后,回归现实的一个人的痛苦沉思中。空拍和伴奏和弦的时值长短依然是演奏者应该注意的,踏板依然建议少用,尽量靠手指自己做连线,这就要求相同音G重复时,四分音符的时值要弹得饱满。

130小节开始,主和弦、属和弦之间的交替出现,扩展了全曲的尾声,像是在叹气一样,为自己的沉思做了延伸。(图7)全曲的最后两小节,在c小调主和弦的强有力的反抗中结束,像是柴可夫斯基对这个现实世界的不满,又像是他对第二部分的狂舞情景进行的呼应。既统一了全曲,又表达了他内心的反抗和向往。

1885年至1893年是柴可夫斯基的创作晚期,也是他创作的巅峰时期。1885年起柴可夫斯基在距莫斯科不远的乡间定居下来,他正式作为指挥家登上舞台,在国内外开始了频繁的演出活动。他在这个时期的创作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这首《悲歌》Op.59就是他晚期创作的结晶,也是柴可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上,除柴可夫斯基钢琴协奏曲、套曲《四季》等作品外经常被演奏的另一经典钢琴作品。这也代表着这部作品在柴可夫斯基所有钢琴作品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他把矛盾的冲突在这部作品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并将俄罗斯传统的音乐元素嵌入其中,把俄罗斯民族音乐文化推向世界。

作者單位:沈阳音乐学院

猜你喜欢

悲歌柴可夫斯基演奏
采访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选拔赛
千古悲歌霸王祠
柴可夫斯基的曲子有什么魔力?
教育部批准我校设立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艺术学院
柴可夫斯基都招了
高校钢琴课教学如何让学生学会用心演奏
略谈钢琴演奏艺术
浅析西贝柳斯d小调协奏曲
中胡演奏中音色的把握
海豹的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