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2017-07-25屈波
屈波
摘要:国际金融是高校金融类专业的必修课程和核心课程。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用移动设备随时随地的交流与学习,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应顺应“互联网+”时代教育变革的内在需求并结合国际金融课程本身的特点,充分利用网络手段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互联网+”时代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方法;网络教学
“互联网+”是指“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它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平台,实现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并且创造新的发展生态。“互联网+”为传统教育与教学插上了一双“互联网”的翅膀,教师应顺应“互联网+”时代教育变革的内在需求并结合国际金融课程本身的特点,充分利用网络手段创新多种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互联网+”时代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质量。
一、国际金融课程的特点
(一)综合性
国际金融课程是金融学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其内容既有宏观理论分析,如汇率决定理论、国际收支理论、金融危机理论等,还有微观实务操作的介绍如外汇市场报价、外汇交易方式、外汇风险防范以及贸易融资业等,还有政策的研究以及货币体系改革等内容。学好该门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经济学基本知识,还需要宏观经济学中国民收入核算的相关知识,否则国际收支和汇率中的相关理论将难以理解,而外汇风险防范涉及跨国公司财务数据的分析,没有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等知识储备,也难以理解风险防范措施的具体运用。
(二)时效性
当前,国际金融形势变化波诡云谲,经济发展和市场运行中不稳定性因素和意外事件频发,使国际金融日益陷入复杂多变和动荡不安的局面,国际金融领域的新现象、新问题、新事件可谓日新月异、层出不穷。丰富多变的国际金融实践必然推动着国际金融理论不断深化和发展。因此,国际金融课程具有极强的时效性,教师只有在课程教学中紧扣时代脉搏,关注现实变化,理解、吸收、借鉴国内外专家学者在国际金融研究的最新成果,才能培养出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符合现实变化需求的高素质金融人才。
(三)创新性
在没有硝烟的国际金融战争中,衍生金融工具是进攻的强大武器、防御的铜墙铁壁、分散风险的极佳工具。因此,如何创新金融工具规避风险并保持汇率的稳定,促进经济增长并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完善金融市场、促进各国经济关系协调稳定地发展,是各个国家首要关注的问题。也正因为如此,国际金融课程教学必须紧密联系当今世界金融发展的现实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创新教学方法,扩大教学视角,培养适应国家未来发展需求的、具有强烈的创新思维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国际化金融人才。
二、“互联网+”时代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
基于国际金融课程的特点,传统的“一只粉笔、一张桌椅、一本教材”的“填鸭式”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国际金融课程教学的发展以及大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需求。因此,在国际金融课程改革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互联网教学资源为教学服务,并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质量。
(一)利用互联网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下,教育领域的教学活动已经不局限于校园和课堂,学生学习和师生互动交流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互联网+”时代的教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科技资源,以互联网教学手段为教学服务。
1.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
在制作课件PPT 时,要本着简单明了的原则,多用纲要图、示意图和简单的动画图像,应避免将大量的文字直接粘贴在课件中,将PPT变成教材的翻版。以动感的页面展示教学内容,如讲到“外汇交易方式”一章时,用简单的动画来描述套汇、套利的全过程等,既丰富了课程内容,又使学生有了直观的感受,同时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拓展了学生的思路,学习效果也得到提高。
2.利用视频、音频资料教学
在讲到外汇市场时,可以让学生观看“世界主要外汇市场交易概况”的光盘;在讲述世界金融危机时,可让学生观看“美国次贷危机”的光盘等。通过观看音像资料,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有了较强的直观认识,加深了对相关问题的理解。也可以播放近期发生的对国际金融有重大影响的政治经济事件的网上评论节目,如特朗普上台后其新政对国际金融市场资产价格、资本流动、中美汇率以及全球贸易自由化、经济治理等影响的网络视频,以拉近课堂与现实的距离。
3.利用网络资源教学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授课内容,介绍、观看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最新事件、图片及評论等。如在讲述“外汇与汇率”这部分内容时,可带领学生浏览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各商业银行以及国家外汇管理局等金融机构的网站,查看人民币汇率最新行情,区分直接标价法与间接标价法的不同;也可带领学生浏览伦敦金融时报、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网站查看国际外汇市场行情及汇市评论。其次,还可以建立本校的国际金融课程网站,让学生实现网上自助学习,在线查阅课程的大纲、教案、多媒体课件、习题以及课程案例等。
4.利用社交工具教学
伴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QQ、微信成为“90后”后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工具。将QQ、微信等社交工具引入高校国际金融课程教学中,搭建基于QQ群、微信群、课程微博的学习交流大课堂、大平台,以方便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随时交流互动与答疑解惑,使课外辅导有渠道、有载体、有活动、有响应,线上线下交叉互动,实现了对传统教学课堂教学的补充与深化,顺应了“互联网+”教育变革的内在需求。
(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启发式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一堂课的总设计师和总导演。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讲述“外汇与汇率”一章“外汇的概念”时,可通过引入2009年2月2日津巴布韦币制改革中1新币津元=1万亿旧津元,引发学生思考:外国货币是否就是外汇?一国货币成为外汇需具备哪些条件?这时学生会对“外汇”这一概念产生浓厚的学习与探究的兴趣,这时再引出外汇的概念,比直接开门见山地给出外汇就是“以外币表示的、可直接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要形象生动得多。
2.案例式教学法
案例教学可以通过对案例的介绍、分析、讨论、点评和总结,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比如,在每章讲述之前,可引入“案例导读”环节,以起到引领本章学习的目的。在讲解“汇率的决定与变动”一章时,可引入导读案例“《镜花缘》之谜——‘君子国行为的当代解读”,再引入目前的货币战中,各国纷纷使用各种手段让本国货币竞相贬值,让他国货币不断升值,谁也不肯让步,这相当于让外国人在商品交换时,用更少的货币就可以买到自己国家更多的商品,与“君子国”的做法并无差异。从而引发学生思考:当今各国为何竞相让本国货币贬值?汇率与经济到底存在什么关系?汇率对世界经济发展将带来怎样的影响?通过“案例导读”的教学方法,以其形象性与生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讨论式教学法
讨论式教学法能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在同学之间及师生相互交流与启发中,进行思想的碰撞,从而达到共同学习与提高的目的。对热点问题分组搜集资料,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研究,展示各组的观点和结论,并给出有针对性的点评和总结,使学生在探寻中以及同学之间的相互竞争中获得知识的升华,变过去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真理不辩不明”,学生对自己探寻的知识会牢记终身。
三、结语
“互联网+”时代,改变了国际金融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互联网搭建了学习与互动交流的平台,实现了信息的双向交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创新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国际金融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能提高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和输送更多适合未来经济发展需求的金融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新,郭可为,朱妮.特朗普新政将对我国外贸产生负面影响[N].第一财经日报,2017-1-23.
[2]金仁淑.信息化时代高校《国际金融》教学改革探微[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