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质检测原始记录和报告的审核与签发

2017-07-25蔡艳琼钟锋

中国科技纵横 2017年12期
关键词:审核

蔡艳琼++钟锋

摘 要:提出做好水质检测原始记录和报告的审核与签发,必须实行分级审核制度,明确分工,责任到人,落实到位。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个环节的检测数据审核,保证数据审核的质量,这样才能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更好地为公司、为客户服务。

关键词:原始记录和报告;审核;职责及工作要求

中图分类号:X8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12-0254-03

1 概述

對于我们水行业检测机构来说,水质检测报告是我们最终产品,它直接关系到用户、消费者、经销者、生产者和国家的利益,也关系到检测机构的科学性、公证性和社会信誉。目前许多水司监测站虽然通过了实验室资质认定或实验室认可,平时的检测工作也严格按照相关的评审准则执行,从采样到发报告实行了严格的质量监督和质量保证,甚至有些监测站对检测工作质量制定了明确的质量目标,但检测报告审核不严而出现质量申诉和投诉的事时有发生。如何做好水质检测报告的审核与签发?如何杜绝水质检测报告质量申诉和投诉问题呢?这是至关重要的问题。我们不但要对样品的采集、接收和检测实施质量监督和质量保证,而且要对样品检测报告的格式、内容、编制、审核、签发及修改等全过程实施质量控制与质量监督,确保向客户提供准确、可靠、有效的检测报告。

2 水质检测报告常见几种问题

2.1 有“职”无“责”,相互推诿责任

检测员做完实验后,原始记录不做检查即交给校核员,校核员没有履行职责,拿起笔就签字;同样资料员完成报告编辑后不作检查即交给审核员,审核员则存有同样的依赖性,拿起笔就签字,因此所谓的报告三级审核实际上只有一级把关。

2.2 职责不清,眉毛胡子一把抓

采样员、接样员、检测员、资料员、校核员、审核员与授权签字员无明确的分工,各自的检查没有重点。三级审核大都重复核对原始记录、检测方法,检查出来的主要是一些标准值错误、数字修约错误、缺少签名、缺少盖以下空白章、检测记录不全等问题,造成简单的重复,严重影响了出检测报告的效率。

2.3 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不足

检测报告的审核要求审核者精通检测工作,对所审核的检测项目应熟悉其检测原理,操作规程。对相关检测方法标准,仪器操作使用有一定了解。否则,就有可能不知道发生错误的原因甚至对发生的错误浑然不觉。因此审核员不仅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还应经常参加检测工作,能指导检测员的技术工作,在工作中要注重知识、经验积累和更新。一般来说,检测报告审核人员,应具备一定工作经历和专业技术职称。

3 分级审核制度及审核要求

检测中的数据审核是保证检测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认真细致地审核数据可以发现检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得到及时的解决问题,以确保检测数据达到“五性”(检测样品的代表性、完整性,检测结果的精密性、准确性和可比性)质量指标要求。这也说明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如何提高检测数据审核工作的质量及效率是个重要的问题。研究表明,在检测数据审核工作中必须紧紧围绕检测数据质量指标要求,对整个检测活动的全过程中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各个环节进行审核,才能确保检测数据的正确、可靠。为了规范检测数据审核工作,必须实行分级审核制度。原始记录和检测报告审查可分为:首先是采样员、接样员、检测员、资料员自查;一级审核为校核人员审核;二级审核为采样和检测部门负责人审核;三级审核为质量控制负责人员审核,四级审核为授权签字员审核(如图1)。在具体审核过程中,各级审核人员均应尽心尽职,但审核的重点各有侧重。

3.1 采样员的职责及自查要求

采样是关键环节,我们只有采到有代表性的样品,分析出来的数据才有使用价值和代表性。样品的采集是全部分析工作的基础。因此采样员必须严格按有关标准、作业文件的规定进行采样,认真并如实填写《采样记录表》,并对采集样品的有关技术资料等负保密责任。

3.2 接样员的职责及自查要求

(1)负责接收检测样品及相关资料,执行样品标识系统管理规定:1)样品接收。接样员在接收客户送检样品时,应认真检查和记录样品的外观,样品的性状是否适于检测要求,样品是否完整。属于委托采样的样品还应检查样品状态等是否符合采样记录,封样部位是否完好等。2)样品标识。接样员应对接收的样品在样品或其包装上贴上样品标签,给予唯一性标识(包括检测状态标识),不致混淆,并填写《样品接收登记表》。如果需要将样品分开用于检测不同的特性,此时二次采样样品应代表原始样品,检测样品标识应确保样品取样、制样、分组、检测和留样保存等各个环节,样品标识应包含原始样品和分样品的标识,并始终保留。(2)对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样品,执行“不符合工作控制程序”和“纠正措施控制程序”,有权拒收。(3)按要求妥善管理检测样品和相关资料;监测、控制和记录检测样品流转、保存的环境条件。(4)负责对留样的样品进行统计和保管,并标识好保管位置和状态。(5)负责对样品保管超过备查期的备份样品进行清理,并做好清理样品的登记。(6)及时向技术负责人汇报样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建议。(7)对所管理的样品缺失损坏而造成的后果负责。(8)接样员必须严格遵守保密制度,对客户的样品、技术数据及有关信息负保密责任。

3.3 检测员的职责及自查要求

具体要求如下:

(1)检测完毕,检测员应认真核对所检样品、检测结果与《样品发放记录表》信息是否一致。(2)原始记录的书写应字迹清晰、无错别字、内容准确规范,没有内容填写的地方要划“/”或加盖空白章,签名要清晰可辨。(3)进修、实习人员无签字权,也不能代替带教老师签发检测报告;未取得上岗证的员工可以在原始记录“检测人”一栏签名,但要有带教老师签名确认。(4)检测员按照作业指导书的技术标准进行自我检查,并对检测数据作出是否合格的判断。(5)检测员必须根据《生活饮用水标准检测方法 水质分析质量控制》(GB/T5750.3-2006)、《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第二版)中“水质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指标-水样测定值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允许差”的要求确认所检项目结果受控,并按《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值的表示和判定》(GB/T8170-2008)标准的要求进行有效修约。(6)检测员必须认真核查异常结果,判断其技术误差的可接受性。有疑问时必须进行复测,不得草率发出检测结果。复测包括:核查样品性状是否符合要求,样品与样品编号是否对应,检测方法是否正确。复测后仍有疑问必需报告部门负责人处理。(7)检测员核查无误后在原始记录上签名。(8)检测员必须对自已的检测数据负责。(9)主检人员必须认真核对检测样品与检测报告一一对应的唯一性,确认无误后在检测报告中主检栏签名。

3.4 校核员的职责与工作要求

(1)校核员必须校对所有样品的以下信息:1)数据计算是否正确;2)数据修约是否符合要求;3)核查整批检测结果的质控数据(主要是自控的质量与数量),判断是否受控及误差的可接受性;4)复核最低检测浓度(最低检测限或测定下限)等信息。以上信息均无异常,校核員签名确认,如有异常,校核员报告给相应的主管(如微生物室主管、理化室主管、仪器室主管)。主管分析可疑结果原因,确定复测方案,并督促复测。(2)复测后仍有疑问,主管报告负责检测工作的部门负责人,由其组织复测,必要时可联系负责质量控制的部门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查找异常原因,确认复测结果后,发出报告。

3.5 资料员的职责及工作要求

严格按照有关要求编写检测报告,确保检测报告的编制质量。

具体要求如下:

(1)严格按照检测报告编制规范的要求编制检测报告。(2)检测项目及所引用的标准、标准值应准确、客观,符合标准和检测合同的有关要求。(3)检测结果应准确、客观,与原始记录保持一致。(4)检测报告的分类,编号按检测报告编制规范执行,保证检测报告识别号的唯一性。(5)在确认检测结果及评定结论正确无误后,在编制栏签字,之后按流程交给主检人、审核人、授权签字人分别审核签名。(6)检测报告的电子版由资料人员输入电脑,签名贮存、保管。其它人员不能改动。

3.6 检测负责人职责及工作要求

对检测报告编制的工作质量实行跟踪考核,校核检测项目的完整性,检测结果的一致性以及检测报告的规范性,确保检测报告的编制质量,并对审核领域内检测报告的准确性负责。

具体审核内容如下:

(1)完整性:对照《检测任务通知单》检查是否完成了所有检测工作:每份原始记录反映的信息是否齐全;各项检测结果的原始记录是否齐全。(2)一致性:检测结果与原始记录是否一致;所引用的标准方法、有效位数是否正确;检测结论与标准限值是否一致;检测报告中有关信息与《采样记录表》、《样品接收登记表》、《检测任务通知单》是否一致。(3)规范性:依据检测报告编制规范,审查报告的格式、编号、结论用语、装订等是否符合要求。对审查中发现的问题通知编制人员进行更正,对报告的“三性”确认无误后,在审核栏签字并把原始记录和报告交给质量控制负责人审核。

3.7 质量控制负责人的职责及工作要求

对检测报告校核的工作质量实行跟踪考核,对检测报告的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完整性作出审查,围绕着“五性”对检测过程中前后制约的各个环节进行审核,并对审核领域内检测报告的准确性、可靠性负责。

具体内容如下:

(1)标准引用的正确性。(2)各项检测是否符合检测方法的要求(环境条件、检测参数的设定、检测次数、检测精密度、平行样等)。(3)原始记录的完整性。(4)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包括人、机、料、法、环、测六大要素)。(5)检测结果的精密性和准确性。审查每批样品的检测是否有按技术规范要求,大于或等于10%的样品插入平行双样分析、加标回收率分析、密码样及密码样平行分析等。除了审核分析过程的精密性、准确性之外,还应审核相应的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内容,如校准曲线、检出限和空白实验值。(6)检测结果的可比性:检测数据的可比性审核的范围很广,且专业性很强,不仅要运用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和国家颁布分析标准,还要运用各项目指标之间相互关系及其在不同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和浓度变化范围等知识,才能对比各项目间的关系,对异常值进行合理分析。如在地表水监测中,阴阳离子平衡,pH影响金属离子的存在形式,同一份水样化学需氧量的浓度大于五日生化需氧量的浓度,同一水样的BOD5浓度高,则CODcr浓度必然高,但反过来CODcr浓度高,BOD5浓度未必高,CODcr浓度高,水中溶解氧必然低,反过来溶解氧浓度高,CODcr浓度未必低,TN>NO3-N、NH3-N、NO2-N三者之和等,反之为异常;这种变化特点在审核中要加以注意。审查中发现问题通知有关人员进行更改,当对检测数据的可靠性有疑问时,应作出复测的要求。对报告的“五性”确认无误后,把原始记录和报告交给授权签字人审核。

3.8 授权签字人员的职责及工作要求

对检测报告的质量负全部责任。

具体要求如下:

(1)对检测报告的技术性进行全部复核。(2)对检测报告审签的工作质量实行跟踪考核。(3)对检测报告的质量目标进行评价、必要时组织采取相关措施以保证质量目标的实现与持续改进。(4)严格执行评审准则、计量认证政策和要求,特别是获计量认证实验室的义务及带计量认证标识检测报告的使用规定。(5)严格按授权签字范围的检测标准方法,授权签字范围的检测项目的限制范围,对相关的检测结果进行评定,签发带计量认证标识的检测报告。(6)对不符合的检测数据和结果有否决权,对检测报告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负责。

4 结语

在水质检测工作中,加强原始记录和报告的审核,是确保检测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审核人员应当不断提升专业知识,熟悉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掌握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精通检测方法和各项指标的特点,发扬敬业爱岗精神,增强正确执行规范和标准的自觉性,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个环节的检测数据审核,保证数据审核的质量,这样才能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更好地为公司、为客户服务。

参考文献

[1]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第二版)[S].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10.

[2]徐鸿燕,黄启英.提高检测报告审核有效性的途径(江苏省纤维检测所)[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4年9月第9期.

[3]缪云琛,李华.环境监测中数据审核[J].污染防治技术,2005年12月第18卷第6期.

猜你喜欢

审核
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问题分析
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内容及有关问题分析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审核工作重点探析
关于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问题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