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究

2017-07-25吴玉新佟显宁

消费导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高校体育改革教学模式

吴玉新 佟显宁

摘要:高校体育要和社会体育接轨,要与全民健身计划相适应,必须对现行的教学模式和内容进行改革、调整和补充,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使之能适应现代社会对学校体育的新要求,使体育在学生们未来的生活中更有用。

关键词:高校体育 教学模式 改革

一、问题的提出

高等学校的体育教育是学校体育教学的最后阶段,并且也是终身体育教育的一部分,其宗旨是:更进一步地促使学生在校期间掌握自我锻炼的基本知识和自我锻炼的能力,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最终目的。

为了适应社会体育的要求,为了和国家全面實施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相协调,学校体育教育的内容结构改革已是势在必行,要走出学校体育这个小世界,走向社会体育这个广阔的大世界,与社会体育接轨。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体育不至于与社会脱节,不至于“学生走出校门,体育健身便告结束”的局面继续下去。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着眼点,要放在终身体育教育上,同社会体育紧密衔接,增强终身体育意识,培养对体育的兴趣,养成锻炼习惯,而要达到这些,必须对现行的体育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使其与之相适应。

二、研究方法

采用了文献资料法、对比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体育教学内容改革的出发点

1.改革的目的。我们力图从体育教学最基本、最常规的领域入手,寻求一种融国内传统体育教学,符合教学规律自觉锻炼原则的新型的体育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为我国高校体育探索一条新路。

2.传统体育教学存在问题的根源。当前学校体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学校体育目标、方针与学校体育实践的严重脱节。

传统的评价标准无视先天差异和后天努力,这是导致学校体育目标与实践脱节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种脱节带来了后果:(1)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有许多令人堪忧之处;(2)学生从小学到中学学了12年体育,一旦离开学校,即离开体育。其中,有相当多的人是因为对体育缺乏兴趣,或没有掌握锻炼方法,甚至认为不必和不宜参加体育活动,这反映了当前我国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脱节。

总之,尽管在理论上我们认为学校体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但在学校体育实践中,在向学生传授尽可能多而全的运动知识和技能的观念支配下,身心全面发展的目标实际是虚化了,尤其是在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和内容改革上已经落后于新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了。

(二)改革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和内容的理论依据

1.教育的本质在于养成习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学校体育也应将学生终身从事体育锻炼习惯作为重要目标来考虑。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既要注重有形的效果,又要注重无形的效果,既要注重教学的短期效应,又要注重教育的长期效应。

2.现代体育生活化的趋势。实践证明,体育只有当其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时,才能真正发挥其健身和乐生的作用。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体育生活化的趋势越加明显。由此决定了终身体育是现代人追求的一种生活方式。

基于上述理论思考,我们认为:大学体育教学内容的改革需要和课程设置与教学形式改革相配合,要大胆创新,使体育课向着有趣、轻松、自由、娱乐身心的方向发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促使学生自觉积极地参加体育运动,掌握自己所喜爱的运动项目的技术,学会健康生活的知识与技能,为提高今后生活质量,终身从事体育锻炼和保健奠定基础。

(三)体育教学内容改革的实践

我们在对体育教学内容改革的同时,还打破了原有体育课教学传统的做法,而把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群体竞赛训练等有机地融为一体,适时的把单一的体育课变成为一种综合的体育教育形式,也就是体育俱乐部。

1.俱乐部教学内容的设置。俱乐部教学内容设置的原则是“顺应社会发展趋势,以培养目标为依据,以体育课程的特殊性为出发点,符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考虑本校体育场地设施和师资力量因素”

项目设置分6大类25项(其中有部分拟开设的项目内容)

球类:足球篮球排球棒垒球羽毛球网球乒乓球;体能类:游泳健身运动定向越野;格斗类:散打跆拳道武术;艺术类:体育舞蹈健美操女子形体;娱乐类:高尔夫球保龄球台球桥牌围棋毽球;保健类:保健体育太极拳女子养生防身术。

为了解决学生体育学习的连续性问题,我们将俱乐部分为初级和高级两个等级,并依据部分项目的特点,还分设了男女俱乐部,解决性别差异问题。

2.俱乐部教学内容的选项工作。通过印发俱乐部简介和网络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选择前全面了解俱乐部的项目设置,组织形式,活动内容及教师的基本情况。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根据自己的课时安排,以及自己对体育教师的基本情况,自由选择和确定参加俱乐部活动的项目和时间。

3.俱乐部的教学形式。俱乐部采用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师由原来的主授者变为组织者和辅导者。教学的基本形式是,教师集中辅导,学生分散练习,每周教师以体育课的形式辅导一次,并要求学生参加俱乐部辅导站的活动1-2次。

俱乐部的活动时间绝大部分安排在下午,不占用正课时间,有利于集中安排俱乐部杯联赛和俱乐部组织的各种活动。

四、结论与建议

1.确立“健康第一”的现代教学理念,以健康为方向组织安排教学内容,指导大学生自我独立制定和实施课内外健身运动处方。建立从增进健康、促进经常锻炼为主的体育教学考核办法与标准,是取得改革成功的关键。

2.建议加大改革的力度,尽快形成以健康为主的体育教学师资队伍、业务制度和教学条件,如进行师资培训,深入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学观念,建设和配备符合体育教学需要的运动场馆、健身器材;大力开展教学科研,探索符合各地,各校实际情况的体育教学方案。

猜你喜欢

高校体育改革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浙江省金华市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的互动研究
改革创新(二)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