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底层光芒 传承人性之美
2017-07-25管爱平
管爱平
前段时间听一位老师讲授《老王》,教学的重点是杨绛在文末的那句话“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分析,得出了“杨绛”是“幸运的”,“老王”是“不幸的”,这篇文章是杨绛表达自己对于底层人物——老王的怀念,以及自己未能照顾老王而感到惭愧的情感。
教师这样处理教学内容,应该是受了教材导语的影响。文章的课前导言有这样一段话:“在我们周围,有一些像老王这样生活艰难的人。他们不被人重视,却有一颗金子般的心。你体悟到这些人的善良了吗?你是怎样对待他们的?读一读这篇课文吧,也许你会有不少感触。”在这里,教材编者很明确地指出了文章应该分析的一个重点内容——“在我们周围,有一些像老王这样生活艰难的人。他们不被人重视,却有一颗金子般的心。你体悟到这些人的善良了吗?”
这节课师生互动充分,课堂气氛活跃。但听了课,笔者总感觉文章分析到这里是不够的。为什么呢?因为在这篇文章里,不仅表达作者对底层人物光芒的赞美,更有对美丽人性传承的反省和企盼。
杨绛的《老王》选编在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该单元的主题是“爱”,单元导语写道:“几篇课文都在诉说对普通人,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让我们从课文中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
可见,文章的教学不仅应关注老王这样底层人物的人性光芒,还应该注重美丽人性的熏陶和引导。
杨绛在文中围绕老王主要写了“三送”,分别为送冰、送人(钱钟书)、送香油和鸡蛋。通过这“三送”,一个立体的老王就出现在了我们的面前。
首先,“送冰”体现淳朴。文章是这样叙述的:
有一年夏天,老王给我们楼下人家送冰,愿意给我们家带送,车费减半。我们当然不要他减半收费。每天清晨,老王抱着冰上三楼,代我们放入冰箱。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胡同口蹬三轮的我们大多熟识,老王是其中最老实的。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大概压根儿没想到这点。
从这段文字里,我们不难读出老王的淳朴和善良。因为“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而“冰价相等”,而且“他还愿意车费减半”,“压根儿没想到欺负我们”。如果我们仅仅关注了这些,只能说明老王是一个真诚的“生意人”,出于生计送冰。但我们还应注意到他的处境。文章是这样写的:“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乘客不愿坐他的车,怕他看不清,撞了什么。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了一只眼。他那只好眼也有病,天黑了就看不见。”不难读出,老王是一个靠蹬三轮生活的残疾人,而且生意惨淡。因此,他的淳朴就显得尤为可贵了。
其次,“送人”彰显仗义。杨绛在文中写烦请老王送默存(钱钟书)上医院,老王不仅送到,而且“坚决不肯拿錢”。他说:“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在“我”的坚持下收了钱,小心问过:“还有钱吗?”但仍然“还不大放心”。单纯从文字看,这仅仅表现老王的客气,表现他对主顾的感恩。但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杨绛一家当时的境况,我们就可以读到更多的内容。
1966年8月9日,杨绛在“文革”中首先被揪出来,三天后,钱钟书也被揪了出来。究竟是因为什么罪名被揪出来的呢?杨绛还自嘲地叙述到:“‘揪出来的算什么东西呢,还‘妾身未分明。”夫妻先后被关进牛棚,杨绛被人剃了阴阳头,分配清洗厕所,钱钟书也被下放从事体力劳动,女婿受不了迫害而自杀……全家生活笼罩在阴霾里,人身自由受到限制,人格受到侮辱,身边的人见到他们唯恐避之不及。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再看老王对杨绛一家的照顾,就能感受到老王这个底层人的不一样的精神——敢于接近“反动权威”,敢于伸手相助,敢于亲近他们……这样的心地,相信有的肯定不仅仅是感恩,不仅仅是仗义,更有一种明别是非、坚持真理的勇气。这样看来,老王,这个底层人物的身上就有不一样的光芒。
第三,“送香油、鸡蛋”传递亲情。文章第三次写老王,是老王来给杨绛送香油和鸡蛋。文章是这样叙述的:
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他只说:“我不吃。”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他当时是怎样的一种样子呢?文章里有这样的描写:“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从这些文字里,我们不难看出一个行动不便、病入膏肓的老王形象。他拖着病躯来干什么呢?给“我们”送香油和鸡蛋。我们不禁要问:他为什么不自己吃呢?从后文我们知道,老王给杨绛送了东西的第二天就过世了。我们可以猜测:他已经知道自己病入膏肓,临去世前“直着脚”,一步步艰难走来就是为了送“大鸡蛋”和“好香油”,就是想把这点好东西送给杨绛一家,送给自己感激的人,自己内心牵挂的人。可见,老王是把杨绛一家当亲人来看待的。
老王,一个卑微的人物。他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众多的不幸加诸其身:一贫半盲,孤苦伶仃,病如残烛。但他保有真诚善良,在那个动乱的时代秉持正义,体现了这类底层人物的光芒。
那么,在教学中关注了老王这样底层人物的光芒就够了吗?不是的。“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谁是幸运的?谁是不幸的?
毫无疑问,老王是不幸的。你看他孤苦——“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单干户”;残疾——“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他那只好眼也有病,天黑了就看不见”;生活清贫——住在“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被人歧视——“乘客不愿坐他的车”,其他人称他为“这老光棍”……
那谁是幸运的呢?杨绛认为自己是幸运的,已经组织起来的三轮车夫、乘客等都是相对幸运的。难道真像我们许多执教者想的那样,文章仅仅就是表达对像老王一样的广大底层苦难者的关注和同情?就是为了给读者讲述一个满是凄苦、令人唏嘘的往事吗?
杨绛“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并不是“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不是“拿钱去侮辱他。”文章写于1984年,离文中所讲述的故事背景已经有些年头了。我们在文中也可以发现杨绛用“几年过去了”和“渐渐”等词修饰限制“愧怍”。可见这里的“愧怍”绝非是亏欠感的简单重复,它已经历了充分的时光酝酿,包含了足够多的人情世相的体验,升华到了一个新的情感境界。按颜敏老师的观点,杨绛先生作为一个73岁的智慧老者,对一直记挂于心不能释怀的念想,一个纠缠困扰作者几年光阴才渐渐明白的难题,思考如此漫长,求证如此艰难。细细揣摩“一再追忆”“总觉得心上不安”“几年过去了”“渐渐明白”等有着巨大暗示性的语言符号,结合老王“不幸”的深层内涵,我们该如何贴近作者郁积如此之久的“愧怍”?
杨绛先生是“兼具对于芸芸众生感情领域测度之深细与对于东方佛道境界体认之高深者”,在经历了诸多不幸后幸运地活了下来,“文革”的苦难促成了作者精神的升华,愧怍中求安宁,愧怍中显良知,她开始怀疑开始反省,她静心思考苦难思考不幸,思考现在思考未来,思考责任思考担当……面对每一个不幸的人我们都有愧怍,只是杨绛首先把自己浸入愧怍之海里,并理性地去思考,去反省。她的愧怍,是知识分子用人类眼光、人类情怀去反思我们曾经的创伤,去面对我们苦难后的岁月。这样的愧怍,是一個生命对一切生命的尊重和爱护,是作者自我灵魂的审视和反省。这样的愧怍是自省,是反思,更是一种人文情怀的表达和传承。
当今社会,人们眼里关注的多是物质,多是利益,多是眼前的繁华。人,一旦少了内心的宁静,少了精神,那么人就“异化”了,就会朝着“物”的方向发展。我们教育的目的之一,应该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接班人。什么是健全的人格?要具有求真的科学态度,有美的艺术审美能力,具备向善的信仰和博爱的人文思想。这些都应该成为我们教育的内容,都应该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我们语文教师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使命。因此,教学本文,我们不仅仅要关注老王似的底层人物的光芒,更应传承人性之美,引导学生学会以博大的爱来反观生活,审视自我,以此塑造健全的人格。
梁晓声说,文化是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是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是不用提醒的自觉,是处处为他人着想的善良。我想,杨绛的愧怍就在于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