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心灵自由连通 让思想自由呼吸
2017-07-25张闻锋
张闻锋
传统师生关系的特质是什么?请看《现代汉语词典》对“教学”一词的解释:“教学: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应该承认,这是对目前师生之间日常教学活动的一个颇为客观的描述。这不由让人想起生活在一千多年以前的韩愈说过的一句话:“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从“传道”到“传授”,何其相似!真正的千年不变的一脉相传——原来,教师就是一个把课本和教参上的知识倒腾给学生的“二道贩子”!
而由此形成的对“师生关系”的定位就是:为师者,是高高在上的布道者;为生者,是虚心求教的蒙恩者。
因为高高在上,所以就要有所谓的“师道尊严”:宁可给学生一颗好心,也不能给他一张好脸;因为高高在上,我们便有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古训;因为高高在上,我们就可以“要求”和“命令”学生背注释、背笔记、背答案……甚至由此衍生的还有学生对教师、教师对教材教参的迷信和膜拜。做学生的视教师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圣人,做教师的视教材教参马首是瞻,而不敢有自己丝毫的独立见解……
面对诸如此类充斥校园的现象,我们可不可以这样说:传统的师生关系,是最缺乏民主、平等、和谐氛围的领域之一?
目前已在全国许多地方开展的新课程标准改革实验,要求教师在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上都要有根本性的转变。其所着意突出的人文精神也罢,探究性学习方式也罢,实践能力也罢,我想,其要旨当在于打破传统师生关系的陈旧模式,让教师走下高高的圣坛,放下架子,重塑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放下架子,就意味着你可以为师,但绝对没有资格为父;放下架子,就意味着你没有资格让学生去背注释、背笔记、背答案;放下架子,就意味着让自己,也让学生的思想冲破牢笼,去呼吸语言文字那自由甘美的气息……
案例一:这太不合情理了!
在讲解《桃花源记》“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中“外人”的词义时,一男生举起了手:“老师,我觉得文下注释不对!”我一愣:“为什么?”“不合逻辑。‘往来种作都像桃花源以外的人说得通,可‘男女衣着都像桃花源以外的人,可能吗?桃花源以外的人的衣着是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变化的,秦时到武陵人入桃花源时,‘外人的衣着无疑是会变的。况且,桃源人秦时就在此定居,一直与世隔绝,衣着怎么会和‘外人一样呢?”
我点头:“嗯,有自己的思考和看法,很好!看来,尽信书不如无书啊!但考试遇上解释这个词的题目,还是……”
案例二:是这样解释的吗?
在教《醉翁亭记》讲到该文主旨句“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知乐其乐也”时,我按照教参的解释,把“乐其乐”译为“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但随即一个平时爱读书的学生对此提出了质疑。她的理由有三。
1.本句是画龙点睛、表明心志的句子,是全文的“魂”,是最能让读者跳出表层的游乐描写而进行理性思索的句子。而这样的解释则混乱了作者的行文思路,缩小了读者的思维空间,降低了这段文字的地位,使文章的思想和情感含量大打折扣。
2.“太守之乐”虽然包含“与民同乐”,但绝非仅仅只是“與民同乐”。欧阳修是“乐”不仅是指行动上实践的、情感上投入的“与民同乐”,更是作者的一种理想信念、情感追求,那是不为外人知的、滁州百姓不可能清楚的生命情怀,有太多太多是真正属于他心灵深处的丰富东西:对自我心灵的放逐,对艰难人生的蔑视,对忧乐政治理想的全身实践,对苦难和坎坷的一种精神取向……
3.根据她的阅读经验,文言中的“其”代指第一人称自己,在古文中并不鲜见。比如“衔觞赋诗,以乐其志”等。
因此,她觉得“乐其乐”不仅指他“乐游人之乐”,更应是指他“乐自己之乐”。这里的“其”,不是他人,而是欧阳修自己。
听了这一番高论,我不禁暗暗称奇:按照她的这一解释,作者行文的梯度和情感都非常明晰,《醉翁亭记》也就赋予了我们无比宽广的想象空间和思维空间。你说,此时此刻,我还能反驳什么?我只能提醒一句:“我完全赞同你的分析和理解,但考试答卷时还是要按我说的答,否则……”
结论一:民主——新型师生关系的锁钥
教师与学生每天课内课外接触频繁,尤其在由双方都须参与的双向互动的活动中,最能体现师生关系的特质。在通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为主学生为辅、教师为主动学生为被动的管理关系是主流倾向。在这样的一种师生关系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能享有多大程度上的“民主”权利呢?如同上面两个案例,学生就是仅仅想要对课本或教参发表一点个人见解也不可能,更奢谈让他们去左右我们的教学管理工作,决定或者选择自己的学业发展方向。
而缺乏民主氛围的师生关系,使得学生最大的损失在于自己的学业发展方面。如果一个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话,可能还会受到要求严格的家长的批评教育。而在教学活动中“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学生,却有几个不被视为“乖孩子”而受宠呢?原因很简单:只有这些“乖孩子”才能把老师“传授”的知识抄好、记好、背好、默好,从而在考场上为教师争光、为学校添彩……
结论之二:平等——新型师生关系的基石
经常听到有老师在一起议论某学生没有礼貌,见了老师不主动打招呼,有甚者居然视而不见,低头躲开……
但仔细一想,这里面就有了问题:学生虽然比老师年小,但人格上双方却是完全平等的。师生见面,学生固然应该“尊老”,礼貌地向老师问声好,但作为老师的你,为什么不可以出于“爱幼”,主动地与你的学生打一声招呼?那隐藏在骨子里的,不正是“师道尊严”的等级观念吗?师生关系如同其它任何一种人际关系一样,固然都是要讲究规则和秩序的。但这个规则和秩序必须建立在人格平等的基础上。想一想那些司空见惯的校园现象,有多少体现了师生之间人格的平等呢?
比如,教师们赖以吃饭的《教学参考书》吧,似乎向来只有老师“独专”的份儿。其实,既然是“教”“学”参考书,学生也不妨拿来参考一下。但,我亲见我们的老师没收过学生“冒‘老师之大不韪”购来的《教学参考书》。据说是为了避免学生从《教学参考书》上抄练习答案。可是,学生会说:你老师看得,偏偏我学生看不得?难道是怕我从中看出什么别的“奥妙”吗?
种种此类跨越了两个世纪的校园“怪现状”,能说明什么呢?不平等而已!
结论之三:和谐——新型师生关系的佳境
教师对学生说话用的最多的是哪种句式?以我的经验看,应该是祈使句和反问句。诸如:“你给我站起来!”“写一份检讨!”“这个问题不是讲过很多遍了吗?”“这么简单的问题你都不会?”等等。当然,要紧的不是句式,而是其中流露的对学生的态度。“严师出高徒”的话固然没有错,但是,“严”并不能与“不讲理”划等号。
比如,在学生犯了错误后,见到的大多是学生站在旁边被老师疾言厉色加以训斥的情形吧?
再比如,经常看到老师罚学生几遍、几十遍甚至上百遍地抄写作业的事情。老师“恨铁不成钢”的心理动机固然不可全然否定,但用增加作业量来惩罚学生,只会导致使学生更加厌恶学习的结果,大概是当事教师始料不及的吧?
诸如此类简单粗暴、蛮横无理的行为折射出的师生关系能是“和谐”的吗?这种关系还能说它是“师生”关系吗?从这个角度讲,平等和尊重才能造就和谐的师生关系啊!
新课程改革是对传统教育思想、教育方法甚至教育方向的全方位挑战。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以“生本意识”展开的,作为与之有直接因果关联的传统师生关系也必将随之全面更新。取而代之的,必将是更加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新课程最大的变革,在于允许学生对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引导学生做一个不唯书、不唯上、不迷信权威的有独立意志的探求者。
在教育目标上,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大大加强了探究式学习的比重,并要求注意引导学生亲历探究过程,给学生自主活动提供机会和空间,不要越俎代庖,代为探究,决不能以“讲授探究”代替“亲历探究”。
面对诸如此类的变革,你还能高高在上地做一个居高临下的布道者吗?你还能心安理得地“满堂灌”吗?那么,就让我们从陶行知教学思想中汲取精髓,去反思传统,去憧憬新课程时代新型师生关系的美妙图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