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塑令”考验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智慧
2017-07-25刘畅
刘畅
近期,有关“限塑令”的讨论颇为热烈。媒体报道说,“限塑令”实施9年来,已经感受不到当初的作用,不但已经“名存实亡”,甚至随着市场消费的扩大,塑料袋的用量更大了。
所谓“限塑令”,指的是2007年12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通知》规定:“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于是,从2008年6月1日到2017年6月1日,实施了9年的“限塑令”重新走进了公众视野,成为关注度较高的社会问题之一。
针对当时生活中广泛存在的“塑料袋免费现象”,2008年6月1日“限塑令”的实施,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反响,不仅仅是人们需要普遍为塑料袋付费,更是环保意识走进日常生活,带有重要的标志意义。据报道,来自国家发改委环资司的统计,自2008年6月1日“限塑令”正式实施至2015年,超市商场的塑料袋使用量普遍减少2/3以上,累计减少塑料购物袋140万吨左右。据说,全国很多塑料袋生产企业不得不停产或转产。
而媒体调查发现,与这些“成果”有些差异的是,随着大卖场越建越多,收费的塑料袋反而成为新的经济收入,有的大市场一年的收益甚至达到上千万元。有人调侃,“限塑令”已然成为了“卖塑令”,原本想通过经济手段抑制塑料袋的使用,没想到,反而让卖塑料袋成为一个经济增长点,与政策的初衷相违背。
“卖塑令”的背后,是改变人们普遍的日常生活习惯之难。比如,有人经常将准备好的购物袋忘在家里,也有些人不习惯使用其他材质的购物袋。并且在购物时,也不会将几毛钱的塑料袋成本当回事,一切只为方便,更将随身携带购物袋的行为视为“添麻烦”。由此造成了塑料袋被广泛使用的社会心理原因,增加了“限塑”的难度。
随着消费的蓬勃发展和市场的日益扩大,塑料袋使用的数量被媒体估计已经相当可观,甚至回到“限塑令”之前的状态,这引起了社会对“限塑令”名存实亡的担忧和叹息。
对此,有人主张,加大塑料袋成本,甚至上升到“塑料袋税”的高度,让人们对塑料袋的付费从不痛不痒到“有点心疼”的地步,由此达到“限塑”的效果。还有人主张,干脆从“限塑”发展为“禁塑”,让塑料袋从生产到使用都全面消失,彻底达到环保的目的。
虽然塑料袋被称为“人类最糟糕的发明”,其环保意义上的危害已经被人们广泛认识,但仅仅通过“多收费”、“收重税”的经济手段,恐怕又是增添了一些部门和企业的收入,肥水流入他人田,而没有其他效果。相对于“禁塑”,“限塑令”本身就是一个妥协的结果,已经是采取经济手段进行调节。在人们日常生活习惯没有改变的情况下,除了增加人们生活的不方便、不舒适感,恐怕很难起到作用,甚至出现违背政策制定初衷的后果。
曾经被人们看好的没有污染的棉纺布、无纺布、绿色材质的购物袋为什么没有被普遍接受,原因确实值得思考,除了不方便携带、价格较高等因素外,怎样解决方便、实用等问题,也是重要课题。生活中,塑料袋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方便袋”,信手捻来,价格便宜,随到随用,这种特点很难被替代,这也是“禁塑”和“限塑”都要充分考量的社会现实。因此,导致“限塑令”名存实亡的原因,恐怕不能归结为收费过低。
此外,因为方便,即便推行了“限塑令”,也大多是在正规商场、超市能够实现,在菜市场,很多摊贩为了省事,实际上还是免费提供塑料袋,让人们对“限塑令”的效果表示怀疑。
看来,小小的塑料袋,牵涉到千家万户的生活习惯和日常消费,也是关乎环保、绿色生活的大问题。“限塑令”通过无偿使用变为有偿使用,这一思路是正確的。面对着效果不佳的现状和难题,如何制定既符合生活实际,又能起到社会治理效果的应对措施,考验着政策主导者的能力和智慧。
漫长的自然降解周期,焚烧塑料袋带来的空气污染,面对着这种“白色污染”的危害,人们更加深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生活方便和环保之间,已经把一个大大的问号提示到整个社会和公众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