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读的书
2017-07-25陈平原
陈平原
有句老话,看一个人的书房,就知道他(她) 的学识修养情操志趣。这话现在已经明显过时了。不说没有几个真正的读书人有自己独立的书房,即便书橱里有书也不足为凭。既有不读书的“风雅之士”,以藏书作装饰;也有真读书的“穷酸秀才”,任凭书橱空空荡荡。不过,这句话的真实含意仍然有效:那就是对书籍的选择(阅读) 往往最能体现一个人的趣味,而“趣味”无疑比“宣告”“口号”更直接通向人的内心世界。“观点”可以作伪,“赵味”却很难造假—— 能整天戴着假面具生活而不露蛛丝马迹,那也是一种本事。
同是读书,可能有不同的动力:一是上级命令,二是专业需要,三是趣味使然。没有选择余地的被迫读书,不只毫无乐趣可言,而使人往往有意无意歪曲原著,读烦了的同时也就读歪了,这比根本没读还糟糕。专业研究中的阅读有关文献,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工作,而且一旦有所发现,确实能产生满足感;可这种废寝忘餐的阅读本身,并不是轻松愉快的。只有凭兴趣自己选择阅读的对象、方式、时间和地点,才能真正体现读书的魅力。现代人很难完全凭趣味读书,可忙中偷闲还是可能的。
凭趣味读书往往有真感觉、真收获,只是一般人嫌其“不成体统”而不屑落笔成文,而一般编辑也因其纯属“鸡毛蒜皮”而不愿将其发表。但在我看来,这些不登大雅之堂的感受,才是读书人最可宝贵的。书迷们见面不免交流情报互相询问:“最近有什么书?”这当然不是问你书店卖什么书或图书馆进什么书,而是问最近有什么你读后觉得非常有趣因而值得推荐的“好书”。好书的标准五花八门,这里要的是你的趣味你的感觉,而不是社会公认或学界定评。出版社的广告不大可信,专家的评议也未必精采,我想最有趣的还是这些有较高文化修养(但并非专家)的读书人的阅读感觉。
这种“感觉”可以诱发同时代人读书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这是一种十分珍贵的文化史资料。可以这样说,知道一个时代高水平的读者读什么样的书,怎么读,就能大致判断这个时代的文化思想倾向。好书不一定畅梢,发行量大的书不一定接受面广,更何况为哪一层次的读者接受意义大不一样。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研究这个时代有代表性的知识分子对非专业书籍所发的非专业性议论。
这样的议论当然有趣,只是很不好找。1935年1月,《人間世》刊出《一九三四年我所爱读的书籍》。1936年和1937年,《宇宙风》杂志曾先后两次开设《二十四年我的爱读书》和《二十五年我的爱读书》专栏,发表了近百位著名作家学者谈论一年读书随想的文章。其中有长篇大论的,也有近乎开书单的;有评新书的,也有品古籍的,形式多样,不拘一格。作家如郁达夫、叶圣陶、周作人、林语堂、废名、沈从文、夏丏尊、丰子恺、老舍、谢婉莹、朱光潜、徐、施蛰存等文章写得漂亮,一点也不奇怪;有趣的是,学者们的文章可以说毫不逊色。如钱钟书读《马克思传》,叶恭绰读《癸已存稿·癸已类稿》、吴宓读《顾亭林文集》、商鸿迭读《鲒崎亭集》、丁文江读《科学研究与社会需要》等,都别有心得,有的甚至文采斐然。没有人作学术总结,也不曾投票选举最佳图书,单是这么多文人无拘无束聚在一起畅谈自己一年中最爱读的书籍,本身就够吸引人的了。当年这专栏曾引起轰动,至今读来仍趣味盎然。至于研究三十年代的思想文化,这更是难得的史料。只可惜抗战很快爆发,这专栏无法再办下去,此后也未见此类专栏出现。《人间世》和《宇宙风》两个杂志均系林语堂所编。
有感于此,八八年初,我建议我所在学术团体的同仁们编一组短文,题为《八七年我爱读的书》。文章陆续到齐,只可惜刊物却因故无法出版。几年后重读自己的旧作,居然颇觉新鲜有趣。当时的有些感觉有些想法,如果不是借助此短文,还实在无法重现。一方面是敝帚自珍,另一方面是旧梦重温,故将此旧文发表。私心以为,后者更是主要原因。倘有杂志愿意从事这项工作,坚持数年,必大有成效。
下面是三年前写的散文《八七年我爱读的书》,为了保持历史原貌,不作任何改动。其中有些想法过时了,可“过时”有“过时”的好处,让后人了解那年头知识分子有些什么傻念头(假如有好多人写此类文章的话)。希望不是这篇短文的具体内容,而是其表现形式,能让读者感兴趣。
小时候被老师逼着抄了不少格言警句,长大了对这类“智慧的结晶”有一种本能的反感,总以为未免太装腔作势了。可真没想到,八七年我竟会被一本普普通通的格言集迷住了。
前年上五台山,在显通寺的禅房里见到了不少弘一法师手书的格言复印件,贴在墙上,将象文革中贴“最高指示”和如今贴“注意防火防盗”一样。请方外之友代为寻觅几张,一直不曾如愿。去年七月到江南读书,在杭州虎跑寺的李叔同纪念室,又见到了弘一法师手书的“格言略选”第一集五十六张。这次是制成书签模样,照相冲晒的,可惜早就售完了。当时颇为惊奇,弘一手书的格言好多与儒家如出一辙,不大像出自他这样的有道高僧之手。如“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大着肚皮容人,立定脚跟做人”;“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己”等等。至于“律己宜带秋气,处世须带春风”,则简直跟我小时候抄的雷锋日记一样。在我见到的关于弘一法师的传略和年表中,都没有提到这批格言,不免引起我的注意。
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居然在潮州开元寺法物流通处“请”到《弘一大师格言别集》一册,所收格言比杭州陈列的还多,自是大喜过望。
《格言别集》分学问类、存养类、处事类、接物类等,大部分没注明出处,不外名儒修身语录警句。后附有编印者摘自弘一法师《改过实验谈》中的一段话:“谈玄说妙修证次第,自以佛书最为详尽。而我等初学之人,持躬敦品、处事接物等法,虽佛书中亦有说者,但儒书所说,尤为明白详尽适于初学。故今多引之,以为吾等学佛法者之一助焉。”既然儒书多合于佛法,当然无妨以儒导佛,或者引儒入佛。在他人,此类抄 录格言举动未必有多大意思,可在弘一法师,却值得认真重视。披剃入山后,弘一法师谨守绮语戒,除佛学论著和书信序跋外,绝少为文。倒是其为广结善缘而书写的佛经及学佛格言,让我们从一个侧面窥见作为近现代知识分子的一代高僧弘一法师晚年的心境及思想倾向。这才是我对这本枯燥的格言集格外感兴趣的真正原因。
说到近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心境,花城出版社1986年7月出版的《陈寅恪晚年诗文及其他》是一本很有趣的书。此书作者署冯衣北,可书中冯氏文章不过两篇三万余字,而附录的余莫时文章则有三篇十一万字之多,于此不难见出编者的苦心。文章是1983至1985年香港《明报月刊》争论的结集,两相比较,余氏从近代知识分子心态以及文化氛围来把握陈寅恪,比冯氏拘泥于诗文典故诠释与史实考证要高明得多。陈寅恪自称“思想囿于咸丰、同治之世,议论近乎湘乡、南皮之间”。照吴宓的回忆,陈氏晚年“仍遵守昔年‘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之说”,不以时俗为转移。余氏称此为“广义的文化遗民”,很有见地。我以为,集子中最有学术意义的是作为争论开端的余氏《陈寅恪的学术精神和晚年心境》一文。以后双方的论争,都抱定一个宗旨,明显从政治功利目的出发解读陈氏诗文,学术上价值不大。这也许是海峡两岸对峙对学术的最大损害:双方都习惯于站在各自的政治立场上抨击论敌,而不在乎是否歪曲历史。比如台湾学者谈鲁迅和大陆学者谈胡适,都难逃漫骂嘲讽之弊,这于学术发展殊为不利。过两百年后来看这段历史,看这两三代(?)人的学术研究,肯定会觉得挺好笑。这其实很可悲。
年来研究清末民初小说,草草翻阅的作品不下千种,其中绝大部分是硬着头皮读下去,没什么乐趣可言。诞叟(钱锡宝)的《梼杌萃编》却令我刮目相看,甚至以为值得向一般读者推荐。作者为宦多年,对官场沉浮人情世态的了解,远比一介书生李伯元等深刻,对下层官吏颇有恻隐之心,虽也鞭挞嘲笑,却不尖酸刻毒。即使着力讽刺“理学名儒”贾端甫,其心理活动乃至言谈举止,都写得入情入理真实可信,甚少清末民初小说界常见的“过甚其辞”,这一点殊为难得。用小说主人公任天然的话来说,此书“大旨是宽于真小人而严于伪君子”。“真小人”任天然、王梦笙等自称“既乏长才,又无大志”,不愿为虚名“误我三十年清福”。于是循乎人情物理,放浪江湖,了此一生,倒也逍遥自在。“伪君子”贾端甫、范星圃辈自恃清高,不染财色,故抱定建功立业心思,不惜以人血染红顶子,其实远比贪官可恨可怕。范星圃临死前追悔平生求功名心切,“凡事总想先人一鞭、胜人一筹,有些地方不免做尽做绝”。从这一道家思想出发,书中“真小人”常有出人意外的妙论,而“伪君子”的心理也都被“写尽写绝”了。
(选自《文学自由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