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给侧改革下目的地旅游供需关系研究进展

2017-07-25薛华菊毕丽芳方成江唐仲霞青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西宁80008昆明学院昆明科学发展研究院云南昆明6504

河北省科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供需目的地耦合

薛华菊,毕丽芳,方成江,唐仲霞(.青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西宁 80008; .昆明学院昆明科学发展研究院,云南 昆明 6504)

供给侧改革下目的地旅游供需关系研究进展

薛华菊1,毕丽芳2,方成江1,唐仲霞1
(1.青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西宁 810008; 2.昆明学院昆明科学发展研究院,云南 昆明 650214)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本质是实现供需协调发展。旅游供需问题近年来成为我国旅游研究的热点。本文对旅游供需系统内涵及模型、旅游供需矛盾、旅游供给优化及旅游目的地竞争与分工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进而指出从旅游地空间竞争视角出发,在同一平台探讨旅游需求与目的地供给之间耦合关系的研究路径,成为现实亟需。

供给侧改革; 目的地; 旅游供需关系; 耦合

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是旅游各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旅游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生延超,2012),其本质是实现旅游供需耦合发展。旅游流需求与目的地供给之间协调发展不仅事关目的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当前“一带一路”战略大发展、旅游供给侧改革顺利实现的重要科学问题。研究表明,目的地旅游发展不平衡问题尖锐,旅游供需错位显著,旅游供给要素在时间上、空间上及层次上的结构失衡,严重制约了目的地旅游业的发展速度(南宇,2010)。同时,“一带一路”目的地属于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科学配备旅游供给,维护脆弱的生态环境,成为现实亟需。故加强旅游流和目的地协调关系研究成为理论和实践的急需。

旅游供需问题近年来成为我国旅游研究的热点。旅游供需矛盾一直是众多城市不易解决的共有难题(Ashworth,2011),主要表现为旅游供给结构性过剩与结构性短缺并存的局面(刘锋,2016)。鉴于旅游供需关系协调发展在供给侧改革中的重要作用,有必要对旅游供给系统、旅游需求系统及其耦合发展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以期能理清研究脉络,对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

1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1.1 国外相关研究

1.1.1 旅游供需系统内涵及模型

国外较早关注旅游供需系统,并提出相应的模型。Gunn(1972)指出供需匹配关系是实现旅游系统功能的基础,并提出了由需求和供给组成的旅游功能系统模型。其中需求系统由旅游者构成,供给系统包括吸引物、交通、服务和信息与促销四部分。Gunn强调旅游需求是供需系统存在的前提。2002年,Gunn更关注吸引物、交通、服务、信息和促销五供给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Leiper(1990)提出了旅游地理学的基础模型,即O—D对旅游系统模型,重点突出了客源地、目的地和旅游通道3要素。Mitchell(1987)提出了旅游供需N—S对模型。Pearce(1995)研究了旅游需求的功能模式和旅游空间结构中旅游综合通道问题。Pearce(2008)认为影响旅游供给的要素有吸引物、交通、住宿、支持设施和基础设施。Isabel(2016)运用旅游生命周期(TLC)理论,构造了旅游需求的动态模型,包括旅游需求的即时需求和滞后需求。

1.1.2 旅游供需关系的影响因素

旅游地的声望对需求有着非持续性影响(Isabel,2016)。旅游供给要素对旅游需求系统的影响有很多(Sarrión-Gavilán,2015)。普遍认为交通和住宿是影响旅游需求的关键因素(Arion,2010),旅游者对住宿的偏好(如饭店级别、类型、价格等)至关重要,并直接影响着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Sarantopoulos,2014)。

1.1.3 旅游供需矛盾

旅游地的供需错位是旅游发展的悖论,也是全球众多旅游地面临的共有难题(Ashworth,2011),而旅游业成功的关键恰恰是旅游供求关系的协调(Andersson,2017)。供需错位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与资源饱和现象并存,还直接影响地区旅游业的协同及整体发展(Marais,2017)。然而旅游供给要素的时空错位现象较多,如旅游饭店、住宿业、交通、景区、基础设施等要素在时间上与空间上的供给错位(Vanesa,Guzman,2015)

1.1.4 旅游空间竞争及旅游地分工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由核心吸引力、支持系统、目的地管理和质量4个因素决定(Crouch,1999)。引起旅游空间竞争的因素很多,如交通、资源、旅游经营者、住宿、环境等因素(Sonuç,2017)。旅游空间竞争造成旅游地的核心—边缘空间格局(Friedman,1966)。具体分工上,Opperman(1994)将旅游目的地划分为国际门户、主要旅游地、次要旅游地和低级旅游地。Lew & Mckercher(2006)将一个目的地可能扮演的角色概括为单目的地旅游地、门户旅游地、终点旅游地、中间旅游地、核心旅游地5种基本类型。Lundgren(1972)从旅游目的地的区位、旅游吸引力、地理集中度、旅游供给能力等特征分析,将旅游目的地划分为:中心城市型、周边小城市型、周边乡村型和自然环境型旅游目的地4种类型。他认为这4种类型的旅游目的地以及它们之间的旅游流关系构成了具有等级特征的旅游流空间结构体系。

1.2 国内相关研究

1.2.1 旅游供需系统内涵及模型

陈安泽、卢云亭等(1991)提出旅游系统框架由供给系统和需求系统组成,其中供给系统包括旅游地域、旅游服务、旅游教育、旅游商品四个子系统。吴必虎(1998)提出了旅游系统概念模型,认为旅游系统由客源市场系统、目的地系统、出行系统和支持系统组成。吴晋峰(2002)认为旅游系统空间结构是以目的地和客源地为结点、交通线路连接形成的空间范围网络。杨新军、刘家明(1998)在Gunn的旅游功能系统基础上增加了宣传促销子系统。并提出旅游规划必须要协调供给与需求平衡。王家骏(1999)提出的旅游系统模型中增加了输入和输出两项内容,将旅游系统与外部环境相结合。李文亮等(2005)认为,旅游系统研究要加入空间维度,强调旅游系统的非线性特点。王迪云(2006)提出了旅游耗散结构模型,将旅游目的地供给系统细分为吸引物、设施、行业和支持四个子系统。

1.2.2 旅游供需矛盾

旅游供需矛盾是全球众多旅游地面临的共有难题,并随旅游需求的发展变化而愈加凸显(保继刚,2011)。旅游供需错位主要表现为旅游供给结构不合理(刘锋,2016),即旅游各要素之间的不协调发展、高级化不足以及要素内部体系的不完善(张广海,2016)。旅游供需矛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旅游供给要素的时空错位现象。如旅游饭店、住宿业、交通、景区等要素在时间上与空间上的错位供给(徐丹,2016)。②旅游供给要素的过剩或不足(张辉,2016)。旅游饭店供过于求,尤其是高星级饭店供过于求,资源闲置严重(徐丹,2016);旅游交通一直供不应求(戢晓峰,2016;毕丽芳,马耀峰,2013)。

1.2.3 旅游供需矛盾对策及供给优化

要科学解决旅游供需失衡、错位问题,需要构建合理的旅游供需平衡动态模型(张春晖,2016),要对旅游供需协调的发展态势进行研判(高楠,2015),优化旅游供给结构(董亚娟,2015),做好供需指标测算(张春晖,2013),加强供需主体调查(黄燕玲,2010),提出供给优化对策(李爽,黄福才,2012):通过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引导假日旅游供需平衡(陈豪,2014),完善旅游公共政策,合理引导旅游消费(张辉,2015)。同时,通过预判旅游供需形势,及时对我国旅游业的“潮涌现象”和供给不足做出预警(马波,2011)。

1.2.4 旅游空间竞争及旅游地分工

旅游空间竞争主要体现为旅游供给与旅游需求的相互作用(章锦河,2005)。旅游地空间竞争包括替代性竞争和共生性竞争(保继刚,2005)。空间屏蔽属于替代性竞争,是旅游区域空间竞争中最典型的一类(章锦河,2005)。旅游空间竞争导致旅游地地位的变化。单目的地旅游地类型是旅游空间生成的第一阶段(杨兴柱,2007)。在区域旅游竞争与合作中,同一旅游线路中同时存在旅游目的地和旅游过境地,且在旅游线路中分别处于“主角”和“配角”的地位,两者地位会因内外部因素的变化而相互转化(杨振之,2007)。因此,采用“联系”视角将旅游地及其要素结构进行研究是旅游地研究的重要方向(刘法建,张捷,章锦河等,2016)。何调霞(2013)通过构建旅游中心地评价指标体系,将旅游中心地等级划分为国家级、省域级、区域级、地方级旅游中心地四个等级。朱冬芳,陆林(2012)依据网络中心性和结构对等性,划分出5种类型的旅游地:核心旅游地、次核心旅游地、重要旅游目的地、一般旅游目的地和边缘旅游目的地。

2 旅游供需关系研究方法

2.1 单要素/单系统研究方法

采用单指标对旅游供需协调的判断,如采用每间客房收入、客房入住率及利息率、座位周转率、接待人次、旅游收入等测度指标,对供给需求协调情况进行预判研究(Assaf等,2017;马波,2011)。或是从旅游供给链、酒店业发展效率评估旅游供需系统(Ricardo,2013)。Kim(2007)从旅游入境人次变化对影视与旅游之间的耦合进行了研究。然而,单指标单要素的定性分析难以准确判断旅游供需关系的协调程度。

对旅游供需系统中的需求系统研究相对较多。如欧氏平均距离(AED)统计、旅游需求建模方法(Fidlschuster,2017)、修正普通最小二乘法(FMOLS)等方法较多用于旅游需求预测中(Dogru,Sirakaya-Turk,Crouch,2017)。

2.2 综合评价方法

Tang(2015)采用综合评价方法研究了旅游与环境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Thrane(2015)运用多项回归模型测度了长途交通选择模式与旅游的关系。Henry(2006)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宾馆供给与需求耦合协调情况进行了分析。Andergassen等(2013)从经济学视角研究了旅游产品与价格的协调度。 上述研究方法在揭示旅游供需关系上缺乏整体性与系统性,研究多从旅游需求视角或是旅游目的地供给视角出发,偏重旅游系统的单系统研究。

2.3 耦合分析法研究

庞闻,马耀峰(2011)引入物理学耦合概念对旅游供需系统进行耦合协调研究。此后,耦合分析法在旅游供需关系研究中得到了高度重视与广泛运用。运用耦合分析方法可以有效揭示旅游流与旅游城市之间的耦合关系。旅游供需耦合研究目前主要从饭店、景区、基础设施、交通等子系统与旅游流关系来进行研究(裴博,马耀峰,2014;方式巧,马耀峰,2012;毕丽芳,马耀峰,2013)。运用耦合分析方法,在同一平台研究目的地的旅游流与目的地的供给关系,可以有效揭示旅游流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耦合关系(马耀峰,2014)。

3 研究述评及发展趋势

综上,中外旅游供需关系研究成果较多,研究视角由单一的需求侧或供给侧研究转向供需双方的协调研究,研究内容也愈加具体化。国外更多关注对供需系统模型构建、旅游需求预测研究、旅游地类型研究;国内更重视对供需矛盾现象的产生、预判和解决方法的研究。然而,现有研究成果还存在一定的局限:

①研究内容较多集中在单要素或单系统的耦合,对旅游地供需系统要素一体化研究有待补充;

②国外对旅游供需系统的耦合研究定量不足,国内研究中耦合分析法虽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研究中普遍采用无差异化的耦合模型与测度指标,缺乏对旅游目的地在区域中的旅游地位和网络联系研究分析。

③研究视角上,偏向于核心旅游目的地、单一型旅游目的地的研究,缺乏对旅游线路中的过境旅游目的地、集散旅游目的地的研究。缺乏从全域旅游、旅游一体化视角集成研究核心、非核心旅游目的地供需关系。

结合文献及前期工作基础,提出如下研究设想:旅游流与目的地是一种相互作用、交互耦合的关系。从旅游地空间竞争视角出发,在同一平台探讨旅游流与目的地之间耦合关系的研究路径,成为现实亟需。旅游空间竞争产生旅游地域分工,同一区域内存在核心旅游目的地和非核心旅游目的地,非核心旅游目的地则在旅游线路中扮演着集散功能和过境功能。依据旅游流需求特征,核心旅游目的地提供的是完全旅游供给模式,非核心旅游目的地提供的是非完全供给模式。故旅游目的地供需协调发展存在不同类型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供给模式(图1),并直接影响着旅游目的地的供需耦合模式。

图1 旅游目的地城市供给概念模型图

[1] 生延超. 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对区域旅游经济增长贡献的演变[J].旅游学刊,2012,27(10):11-19.

[2] 南宇. 西北丝绸之路区旅游中心城市合作开发网络模式研究[J].经济地理,2010,29(6):1038-1042.

[3] Ashworth,G.,S.J.Page,Urban tourism research:Recent progress and current paradoxes[J].Tourism Management,2011,32(1):1-15.

[4] 刘锋. 供给侧改革下的新型旅游规划智库建设思考[J].旅游学刊,2016,31(2):8-10.

[5] Gunn,C A,Turgut Var.Tourism Planning:Basics Concepts Cases(4th ed)[M].New York:Rout ledge,2002:1-36.

[6] Leiper N.Tourist attraction system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0,17(3):367-384.

[7] Mitchell L.Research on the Geography of Tourism, Travel:A Handbook for Managers and Reseachers, Ritchie and Goeld(eds)[M].New York: John Wiley&sons,1987:191.

[8] Pearce,D.G.A needs-functions model of tourism distribution[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8,35(1):148-168.

[9] Isabel P. Albaladejo, María Isabel González-Martínez, María Pilar Martínez-García. Nonconstant reputation effect in a dynamic tourism demand model for Spain[J].Tourism Management, 2016, 53(4):132-139.

[10] M. Dolores Sarrión-Gavilán, M. Dolores Benítez-Márquez, Ender O.Mora-Rangel.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ourism supply in Andalusia[J].Tourism Management Perspectives, 2015, 15(7):29-45.

[11] Arion F,Muresan I,Dumitras D.Correlation between tourism demand and supply in Romania[J].Bulletin UASVM Horticulture, 2010, 67(2):26-32.

[11] Ioannis Sarantopoulos,Katsoni Vicky, Mary Geitona.A Supply Side Investigation of Medical Tourism and ICT Use in Greece[J].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4, 148(8):370-377.

[12] Andersson G. Visitor Streams in City Destinations:Towards New Tools for Measuring Urban Tourism[M]//Tourism in the City.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2017:147-161.

[13] Marais M,du Plessis E,Saayman M.A review on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in tourism[J].Journal of Hospitality and Tourism Management,2017,31:1-12.

[14] Vanesa F.Guzman-Parra, Cristina Quintana-García, Carlos A. Benavides-Velasco,Jose Roberto Vila-Oblitas.Trends and seasonal variation of tourist demand in Spain:The role of rural tourism[J].Original Research Article Tourism Management Perspectives, 2015, 16(10):123-128.

[15] Assaf A G,Josiassen A, Woo L,et al.Destination characteristics that drive hotel performance:A state-of-the-art global analysis[J].Tourism Management,2017,60:270-279.

[16] 马波.中国旅游业“潮涌现象”的预警与预防[J].旅游学刊,2011,26(1):12-17.

[17] Ricardo O,Maria I P,Rui C M.Efficiency performance of the algarve hotels using a revenue func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2013,35(50):59-67.

[18] Kim S.S,et al.Effects of Korean television dramas on the flow of Japanese tourists[J].Tourism management, 2007,28(5):1340-1353.

[19] Fidlschuster M,Mayer C, Linder P.Hotel Market Germany[M]//Understanding German Real Estate Markets.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2017:403-422.

[20] Dogru T,Sirakaya-Turk E, Crouch G I. Remodeling international tourism demand:Old theory and new evidence[J].Tourism Management, 2017, 60:47-55.

[21] Zi Tang. 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 evaluating the coupling coordination between tourism and the environment[J].Tourism Management, Volume 46, February 2015, 46(2):11-19.

[22] Christer Thrane.Examining tourists' long-distance transportation mode choices using a Multinomial Logit regression model[J].Tourism Management Perspectives, 2015, 15(7):115-121.

[23] Henry T, Bomi K,Ronnie J Y,et al.Examing the hotel room supply and demand in Las Vegas:A simultaneous equations model[J].Hospitality Management, 2006, 25(3):517-524.

[24] Rainer Andergassen,Guido Candela,Paolo Figini. An economic model for tourism destinations:Product sophistication and price coordination[J].Tourism Management, 2013, 37(8):86-98.

[25] CROUCH G I, RITCHIE J R B. Tourism, competitiveness, and societal prosperity[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1999, 44(3):137-152.

[26] Sonuç N, Oral S. A sustainable approach to social tourism development:The case ofzmir city[J].Journal of Tourism Theory and Research, 2017, 3(1):35-57.

[27] 崔功豪,魏清泉,陈宗兴.区域分析与规划[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29-231.

[28] Opperman M. A model of travel itineraries[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995,33(4):57-61.

[29] Lew Alan, McKercher Bob. Modeling tourism movements:a local destination analysi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6, 33(2):403-423.

[30] Lundgren JOJ.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t Travel System:A Metropolitan Economic Hegemony Par Excellence [M].Jahrgang:Jahrbueh for Fremdenverkegr, 1972:18.

[31] 陈安泽,卢云亭.旅游地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45-48.

[32] 吴必虎.旅游系统:对旅游活动与旅游科学的一种解释[J].旅游学刊,1998,13(1):21-25.

[33] 吴晋峰,包浩生.旅游系统的空间结构模式研究[J].地理科学,2002,22(1):96-101.

[34] 杨新军,窦文章.旅游功能系统:结构与要素分析[J].人文地理,1998,12(2):37-41+57.

[35] 王家骏.旅游系统模型:整体理解旅游的钥匙[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1999,13(1):66-69.

[36] 李文亮,翁瑾,杨开忠.旅游系统模型比较研究[J].旅游学刊,2005,20(2):20-24.

[37] 王迪云.旅游耗散结构系统开发原理与实践[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6:1-9.

[38] 保继刚,尹寿兵,梁增贤等.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11,30(12):1506-1512.

[39] 张广海,高俊. 我国旅游业供给侧改革分析[J].经济与管理评论,2016,32(4):113-118.

[40] 徐丹,刘嫣红,万绪才. 我国高星级饭店省际分布差异及其影响因素[J].经济经纬,2016,32(3):19-24.

[41] 张辉,岳燕祥. 全域旅游的理性思考[J].旅游学刊,2016,31(9):15-17.

[42] 戢晓峰,张力丹,陈方,崔梅. 云南省自驾游发展水平与旅游交通可达性的空间分异及耦合[J].经济地理,2016,36(5):195-201.

[43] 毕丽芳,马耀峰.交通通达性与省域旅游经济的耦合协调度分析——以云南省为例[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3,26(1):124-128.

[44] 张春晖,马耀峰,白凯. 旅游流与目的地系统耦合研究——以六大城市入境旅游为例[J].资源科学,2016,39(6):1013-1027.

[45] 高楠,马耀峰,张春晖. 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时空耦合分异——基于九省区市1993-2012年面板数据[J].经济管理,2015,09:111-120.

[46] 董亚娟,田蓓. 基于智慧旅游的城市旅游供给系统优化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5,31(11):1391-1394.

[47] 张春晖,马耀峰,吴晶,朱环. 供需视角下西部入境旅游流与目的地耦合协调度及其时空分异研究[J].经济地理,2013,33(10):174-181.

[48] 黄燕玲,罗盛锋,丁培毅. 供需感知视角下的旅游公共服务发展研究——以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为例[J].旅游学刊,2010,25(7):70-76.

[49] 李爽,黄福才,钱丽芸. 旅游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政府职能定位与模式选择研究[J].旅游学刊,2012,27(2):13-22.

[50] 陈豪,王宇熹,李春晓. 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引导假日旅游供需平衡研究[J].旅游学刊,2014,29(1):83-91.

[51] 庞闻,马耀峰,杨敏.城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比较研究——以上海、西安为例[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1,26(12):44-48.

[52] 裴博,马耀峰,李天顺,等.供需视角下入境旅游流与星级饭店系统耦合协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北京市为例[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2(5):97-102.

[53] 方世巧,马耀峰,李天顺,等.基于百度搜索的西安市A级景区信息与旅游流耦合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26(8):190-194.

[54] 章锦河,张捷,李娜,等.中国国内旅游流空间场效应分析[J].地理研究, 2005, 24(2):293-303.

[55] 保继刚,龙江智. 城市旅游驱动力的转化及其实践意义[J].地理研究,2005,24(2):274-282.

[56] 杨兴柱,顾朝林,王群.南京市旅游流网络结构构建[J].地理学报,2007,63(6):609-620.

[57] 杨振之,陈顺明.论旅游目的地与旅游过境地[J].旅游学刊, 2007, 22(2):27-32.

[58] 刘法建,张捷,章锦河,陈冬冬. 旅游地研究中的“联系”和网络——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的旅游地研究述评[J].旅游科学,2016,35(2):1-14+78.

[59] 何调霞.长三角旅游中心地等级体系及其评价[J].城市问题,2013,31(4):37-41+88.

[60] 朱冬芳,陆林,虞虎.基于旅游经济网络视角的长江三角洲都市圈旅游地角色[J].经济地理,2012,32 (4):149-154+135.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ourism supply and demand of destination tourism under supply-side reform

XUE Hua-ju1, BI Li-fang2, FANG Cheng-jiang1, TANG Zhong-xia1
(1.SchoolofEconomyandManagement,QinghaiNormalUniversity,XiningQinghai810008,China;2.InstituteofKunmingScientificDevelopment,KunmingUniversity,KunmingYunnan650214,China)

The nature of the structural reform of the supply side is to realiz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supply and demand.The problem of tourism supply and demand recently has become a hot topic of tourism research in China.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reviews the connotation and model of tourism supply and demand system, the contradiction of tourism supply and demand, the optimization of tourism supply and the competition and division of labor destination, then points out it is urgent to discuss the research path of 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ourism demand and destination supply in the same platfor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ourism space competition.

Supply side reform;Tourist destination; Tourism supply and demand;Coupling

2017-04-15

国家旅游局科研项目(16TAAG02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50002),教育部“春晖计划”合作科研项目(S2016026),青海省社科规划项目(15024)青海省科技厅项目(2015-ZJ-608)

薛华菊,女,安徽马鞍山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旅游开发与市场.Email:111643@163.com

1001-9383(2017)02-0066-07

F590

A

猜你喜欢

供需目的地耦合
向目的地进发
非Lipschitz条件下超前带跳倒向耦合随机微分方程的Wong-Zakai逼近
恋爱中的城市
基于交通大数据的LNG供需预测
迷宫弯弯绕
供需略微宽松 价格波动缩窄
基于磁耦合的高效水下非接触式通信方法研究
油价上涨的供需驱动力能否持续
我国天然气供需呈现紧平衡态势
动物可笑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