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出生结局的影响及相关因素

2017-07-25邵国丽

中国疗养医学 2017年3期
关键词:负性孕产妇胎儿

邵国丽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出生结局的影响及相关因素

邵国丽

目的 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出生结局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并探讨其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辽宁省鞍山市岫岩县中心人民医院2015-02—2016-04收治的4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作为实验组。同时,选取此期间40例健康孕产妇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出生结局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实验组胎儿窘迫、早产、难产、产后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2.5%、15.0%、12.5%、45.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2.5%、0、2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妊娠期肥胖、负性情绪、妊娠并发症等发生率分别为12.5%、12.5%、17.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0、2.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产妇妊娠期合并高血压症状后,会对出生结局产生较大的不良影响。妊高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做好相关预防工作,为孕产妇安全就诊提供保障。

妊娠期;高血压;出生结局;影响因素

妊娠期高血压是孕产妇常见合并症[1],可造成多种围生期风险事件,并对出生结局带来显著影响,严重影响到孕产妇的身心健康,与此同时,可威胁新生儿正常生长发育。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进行深入研究,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围生质量。因此,选取我院2015-02—2016-04收治的4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相关病例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02—2016-04收治的4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作为实验组,本组患者年龄26~39岁,平均年龄(31.26±2.57)岁;其中,初产妇28例,经产妇12例;孕周35~40周,平均孕周(38.92±0.67)周。与此同时,根据1∶1比例选取同期40例健康孕产妇作为对照组,本组患者年龄26~40岁,平均年龄(32.03±2.48)岁;其中,初产妇29例,经产妇11例;孕周35~40周,平均孕周(38.07±0.71)周。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 本研究实验组所选病例满足妊娠高血压相关诊疗标准,且研究内容满足医学伦理委员会相关规范,病例排除标准主要为:①临床就诊资料缺失者。②合并其他妊娠期症状者。③合并器质性病变者。④合并精神疾病及其他因素致无法配合诊疗者。⑤无法定监护人者。

1.3 临床症状 实验组患者孕20周之前,其血压水平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但是,孕20周之后,对其血压值进行测量,所有患者连续2次测量值均超过140/90 mmHg(1 mmHg=0.133 kPa);本组所有患者均出现尿蛋白,且出现时间均晚于高血压症状;本组13例患者妊娠后期出现水肿表现,且水肿位置由踝部开始,可延伸到大腿、外阴、腹部。

1.4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选取两组孕产妇,实验组为合并高血压者,对照组为正常孕产妇。对两组就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出生结局,主要包括胎儿窘迫、早产、难产、产后出血等发生情况。同时,对两组孕产妇或家属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两组文化程度、家族病史、负性情绪、妊娠期肥胖、妊娠并发症等方面状况,做好详细记录与分析。

1.5 数据统计 本研究数据涉及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均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其中,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并根据t值进行相应检验。计数资料则采用(%)表示,根据χ2值进行相应检验,当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出生结局比较(表1) 实验组胎儿窘迫、早产、难产、产后出血发生例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产妇出生结局比较[n(%)]

2.2 问卷调查结果比较(表2) 实验组妊娠期肥胖、负性情绪、妊娠并发症等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孕产妇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比较[(±s),n(%)]

表2 两组孕产妇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比较[(±s),n(%)]

组别 年龄(岁) 妊娠期肥胖 负性情绪 妊娠并发症实验组(n=40)31.26±2.57 5(12.50) 5(12.50) 7(17.50)对照组(n=40)32.03±2.48 0(0.00) 0(0.00) 1(2.50)t/χ21.364 5.333 5.333 5.000P1.177 0.021 0.021 0.025

3 讨论

3.1 妊娠期高血压对出生结局的影响 目前,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率逐渐上升,成为威胁孕产妇身心健康及围生质量的主要因素,给产科临床工作带来更多挑战。研究表明[2],妊娠期合并高血压症状后,可导致孕产妇合并全身性小动脉痉挛现象,妊娠期服药对胎儿影响较大,因此症状往往持续存在。如此,可逐渐在胎盘微血管中形成血栓,并导致绒毛发生栓塞或坏死现象,造成孕产妇子宫血流量明显降低,从而对患者胎盘功能产生显著影响。不仅如此,胎盘功能一旦受到严重损伤,还会降低营养物质摄取,减少胎儿氧气摄取量,使胎儿宫内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增加早产、难产、产后出血发生率[3]。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胎儿窘迫、早产、难产、产后出血发生例数分别为5例、6例、5例、18例,对照组胎儿窘迫、早产、难产、产后出血发生例数分别为0例、1例、0例、8例,实验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俊峰在其著作《妊娠期高血压对出生结局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的分析》[4]中通过研究证实,合并高血压产妇剖宫产率比较高,顺产率比较低,且早产、产后出血、产后感染、胎儿窘迫、胎儿窒息等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正常产妇,与本研究相关结果基本一致,证实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出生结局具有不良影响的论点。

3.2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相关因素 上述研究结果提示临床在开展诊疗工作过程中,要不断对产妇强化产前保健措施,积极采取必要治疗干预方式,预防和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症状,充分减少不良围生结局,确保母婴安全。与此同时,为充分减少围生期不良风险事件,要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因素进行了解,并根据分析结果采取必要方式进行预防和干预[5]。通过表2可以看出,实验组妊娠期肥胖、负性情绪、妊娠并发症等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此次研究结果充分证实:妊娠期肥胖、负性情绪、妊娠并发症等因素是造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王益群通过临床对照试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年龄较大、妊娠期肥胖、文化程度低、高血压家族史、负性情绪等因素是妊娠期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6]。另有权威报道也认为[7-8],年龄是妊娠期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但是由于本研究所选两组病例年龄未有显著差异,故未将此因素列入其中。

通过本研究结果,结合权威文献报道[9],认为妊娠期肥胖是合并高血压的最为重要的风险因素,这是由于肥胖患者血脂代谢功能比较差,怀孕期间易出现代谢异常现象,可造成前列环素分泌量显著降低,并引发血管收缩,进而出现高血压症状。同时,肥胖患者体内脂肪过多,其体内雌激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孕产妇,一定程度上增加合并高血压症状的风险[10]。此外,虽然本研究未有涉猎,但是高血压疾病遗传倾向明显,也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主要风险因素,应值得临床的注意。

综上所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属于产科临床常见合并症状,能够对孕产妇妊娠结局造成显著的不良影响。作为产科临床医师,要加强肥胖孕妇的产前健康宣导,并详细对其家族病史、自身病史、心理状态、妊娠并发症等情况进行了解,从而实施对症处理,不断降低围生风险。

[1]冯永亮,彭婷婷,王芳,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出生结局的影响及相关因素[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4,18(2):131-134.

[2]滕道香.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妊高症患者血压及妊娠结局的影响研究[J].当代医学,2016,22(17):108-109.

[3]刘云,王心,尚丽新,等.不同类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围生结局比较观察[J].人民军医,2016,59(4):392-394.

[4]余俊峰.妊娠期高血压对出生结局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的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5,29(35):46-47.

[5]郑冬梅,李升华,王娟,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新生儿出生结局及脐动脉血流的影响[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3,38(9):757-759.

[6]王益群.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相关影响因素及对妊娠结局影响的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4):602-604.

[7]王宁,杨少琴,曲长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因素及围生儿结局观察[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5,2(7):116-117.

[8]周甜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妇女年龄对围生期结局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5(24):20-21.

[9]李迎春,郭遂群,万波,等.妊娠期糖尿病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孕期体重变化及妊娠结局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13):2601-2603.

[10]许建坡,陈颖,李海英.龄产妇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围生期结局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5):2268-2270.

2016-09-20)

1005-619X(2017)03-0288-03

10.13517/j.cnki.ccm.2017.03.029

114300 辽宁省鞍山市岫岩县中心人民医院妇产科

猜你喜欢

负性孕产妇胎儿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双主动弓1例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孕产妇死亡24例原因分析
胎儿脐带绕颈,如何化险为夷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MRI在胎儿唇腭裂中的诊断价值
孕期适度锻炼能够促进胎儿的健康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探讨护理干预在妊高症孕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大学生孤独感、负性情绪与手机成瘾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