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音乐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2017-07-24丁瑜��
丁瑜��
摘 要:在传统文化中,民间音乐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并能够有效反映出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然而,随着大量现代音乐形式的不断兴起,致使我国民间音乐正朝着不断衰败的方向发展。因此,怎样能够更好地传承并发展我国民间音乐,已经成为当下社会重点讨论的话题。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融入民间音乐,不仅能够使民间音乐得到有效的传承,同时也能够促进幼儿园的良好发展。本文重点围绕幼儿园音乐教育,分析了在教学中融入民间音乐的必要性,并针对幼儿园音乐教育中民间音乐资源的有效渗透进行了重点探究,希望能够为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民间音乐;幼儿园;音乐教育;必要性;应用研究
一、 前言
在我国,民间音乐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是凝结着人民智慧的一种艺术表现方式,具有较强的乡土性、群众性以及多功能性。在幼儿园的教育中,音乐教育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其关乎着幼儿综合素质的提升。将民间音乐元素融入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中,不仅能够推动幼儿综合素质的发展,同时对我国民间音乐的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幼儿园的音乐教学中,幼儿教师应该注重对民间音乐元素的开发以及利用。
二、 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融入民间音乐的必要性分析
对于我国的民间音乐而言,其种类比较繁多且内容丰富,承载了我国大量的民族文化。民间音乐充分体现出我国各个民族的风土人情以及发展历史,是社会以及民族状况的一种真实反映,描述了社会中的实践活动,传承了我国的音乐文化。我国传统民间音乐以真善美为追求目标,并和传统美德相结合,体现出和谐与道德。加之,民间音乐的较强艺术表现力,完全不受大众审美的约束,具有非常鲜明的变化形式,内容与人们的追求相符合。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民间音乐却受到许多现代音乐形式的冲击,并因此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其发展和传承受到阻碍。因此,我国民间音乐应该跟对时代步伐,不断创新,将时代的特质展现出来。
学龄前教育是孩子学习知识的关键阶段,且环境影响着幼儿大脑的发展。所以,倘若在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中就渗透我国民间音乐的相关知识和技能,那么必将对幼儿的发展带来重要的影响。现阶段,越来越多的幼儿教师对民间音乐的价值有了正确的认识,并在幼儿音乐教育中融入民间音乐元素,这能够有效推动我国传统民间音乐的传承以及发展。所以,幼儿教师应该大力加强民间音乐的推广,提升幼儿对民间音乐的喜爱,使我国传统艺术得以良好的传承以及发展。
三、 在幼儿园的音乐教学中有效渗透民间音乐的必要性
(一) 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渗透民间音乐,能够提升幼儿的民族审美观
对于幼儿教育而言,其是幼儿终身教育的重要基础。其中,美育教育的开展则是通过艺术教育而实现的,这关系着幼儿的情感教育以及健全人格的形成。在分析民间音乐的构成时,就需要涉及宗教信仰、文化思想以及审美和价值观念等内容。作为音乐的一种形式,民间音乐的渗透自然对幼儿的情感以及人格起着积极的作用。
例如,幼儿教师可以带领幼儿欣赏《梁祝》这首乐曲,其产生于我国江南地区,具有十分浓厚的江南特色,在民间得到了较为广泛的流传,表现出江南地方的风土民情以及地方特色。通过让幼儿欣赏这首歌曲,不仅能够振奋幼儿的民族意识,同时也能够使我国传统文化在幼儿园中得到良好的传播,促进幼儿对民族文化的认识与理解。同时,在感知文化的基础上,幼儿也能够逐渐形成尊重让人以及平等待人的良好习惯,从而使幼儿萌发出尊重传统文化的意识。
(二) 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渗透民间音乐,能够丰富幼儿的音乐感知力以及想象力
音乐能够使生活变得愉悦,同时使人获得高尚的情感以及美感,与此同时,音乐也能够推动幼儿智慧的发展,缓解幼儿情绪,并使幼儿的审美能力得到提升。民间音乐是我国民族传承下来的瑰宝,具有独特的价值。我国的民间音乐具有五声调式,这点恰巧与幼儿对旋律的认识規律相符合,例如,扬州著名民歌《茉莉花》。在幼儿的想象力方面,民间音乐也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许多民间音乐中都蕴藏着美丽的故事和传说。
例如,幼儿教师可以带领幼儿欣赏葫芦丝乐曲《竹林深处》,一位美丽的傣族姑娘在竹林里翩翩起舞。这样,在幼儿的大脑中,就会对傣族人民的生活留下美好的印象。通过为幼儿展现民间音乐文化中的美好以及神秘,就犹如为幼儿插上一对想象的翅膀,使其在民间音乐中不停翱翔。
(三) 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渗透民间音乐,能够增进幼儿与家长之间的情感
幼儿家长通常具有一定的社会阅历,幼儿教师可以与家长沟通,使幼儿园缺乏社会资源的现状得到弥补,通过家长的参与,为幼儿开展多姿多彩的民间音乐活动,进而激发幼儿对民间音乐的喜爱。例如,开展幼儿园亲子日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动作比画或者哼唱的方式将民间歌曲表现出来,然后由家长和幼儿共同猜一猜教师表现的是哪一首歌。通过这些多样化的学习形式,使亲子关系能够在愉快的气氛中得以更好地构建,进而增进亲子之间的情感。
四、 结论
综上所述,在我国,传统民间音乐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其不仅是人们智慧的结晶,同时也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主要构成部分。将民间音乐融入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中,不仅能够使民间音乐得到有效传承,同时也能够促进幼儿园的良好发展。所以,幼儿教师应该对民间音乐教育给予一定的重视,并将其作为培养幼儿民族审美观、音乐感知力、想象力以及情感的重要素材,促进幼儿的综合素质得以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纪璐.蒙古族民间音乐在幼儿教育中的整合与渗透[J].当代音乐,2017(21):49-50.
[2]代苗.陇南民间童谣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的传承与创新[J].甘肃高师学报,2016,21(04):63-66.
[3]陈荣.幼儿园民族民间音乐教育发展路径研究——以湖北省为例[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32(03):114-117.
作者简介:
丁瑜,云南省曲靖市,曲靖市第一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