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良好的体育态度

2017-07-24李家祺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13期
关键词:态度体育教学

李家祺

摘 要 体育态度在学校范围内是一种学科态度, 学生通过有效途径可以获得这种态度。本文探讨了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们的体育态度。良好的体育态度可以提高学生们的运动能力,有助于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全方面发展,同时也可以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对建立学校体育教育的新模式有所推动。

关键词 体育教学体育态度

中图分类号:G807.04 文献标识码:A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如何培养良好的体育态度

1.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查阅了有关体育教学发展现状及如何培养体育态度的文献资料,总结了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良好体育态度的有效途径。

2培养良好体育态度可以推动学校体育教学的发展

2.1体育教学的新模式使得体育观念向三位一体转变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的各个层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的以学习运动技術、掌握运动技能为主导的教学观念还束缚着新时期体育课程应达成的其它培养目标和功能,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基本上局限于体能和运动技能测试的绝对成绩,而忽视对学习过程的进步幅度,学习态度等方面的评价。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社会及个体发展的需要,许多体育教育工作者近些年进行了大量的教学改革实践和理论上的探索,取得了许多有益的成果,同时把许多现代教育思想引入体育教学中,例如:“终身体育”、“快乐体育”等教学指导思想的提出,在体育教学观念上提出了“主动体育观”、“社会的、心理的综合体育观”等观点,综合这些体育教学改革的成果,我们会发现一个坚定不移的趋势,即现代的体育教学正逐渐摆脱竞技体育的影响,向生物——社会——心理的三位一体的体育观念转变。

2.2良好的体育态度对学校体育教学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体育态度在学校范围内是一种学科态度。学生通过条件概念、条件——行动、目标——行动、行动——目标四种有效途径可以获得这种态度。

从条件——行动看,体育态度学习来自于体育课堂授课、专题讲座、案例教学、大众传媒, 形成认知心理学所说的“产生式系统”。从目标——行动看,体育态度学习来自于教学和课外活动,学生为实现某一体育学习目标而赋予的体育行为。从行动——目标看,体育态度学习来自于学生各种运动体验及运动满意度,学生为实施体育行为而达到某一学习目标。

体育态度学习包括态度的形式和改变,体育态度的获得要经过顺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转变学生的体育态度问题十分关键,它关系到体育课的质量,也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良好基础。动机、兴趣和态度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学生的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效果。目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使学生在离开课堂体育环境后能够自觉经常地参与其它体育实践过程,使体育教学所要实现的目标不断得到强化和完善。为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们要善于利用体育教学的特点,把体育教学的工作重心转移动注重学生良好体育态度的培养上来。同时,体育态度本身所包含的对体育的认知、情感、行为倾向三方面的内容,既丰富了体育教学的内涵,又增强了体育教学的科学性。

3培养良好的体育态度的途径

3.1体育教师需将转变教学观念

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的动机、兴趣和态度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学生的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效果。教师转变教学观念,由被动体育观向主动体育观转变,体育教师如果能够在激发动机 、培养兴趣和转变态度上下功夫。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进行信息反馈,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激励。充分重视课堂气氛的作用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是师生之间交流的基础,学生就可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体育学习中,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就相应提高。

3.2加强微观控制

充分认识体育教学过程的复杂性调整知识结构。采用社会学、 心理学、 教育学的研究成果,抓住体育教学的特点,利用其优势,以期达到体育教学的最优化加强对体育教学过程的微观控制。

3.3良好的体育态度是一个长期培养的过程

良好体育态度的形成要经历由不稳定到稳定的过程, 学生的体育行为直接受其态度稳定程度的影响从条件概念看。体育态度学习来自于“基于外部信息件”和“基于内部信息条件”。对其心理加工呈现出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工两种方式。所以,建立科学的评估系统很重要。

4总结

学校体育工作涉及到诸多因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教学质量的好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培养人才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学生将正确的体育观点和信念内化到自己的价值体系之中,是体育态度转变的最终目的。总在,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的动机、兴趣和态度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学生的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效果。体育教师如果能够在激发动机、培养兴趣和转变态度上下功夫学生就可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体育学习中,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就会相应提高。

参考文献

[1] 徐坚,刘兵.浅析学学校体育教育中学生体育态度的培养[J].福建体育科技,1995,18(5):46-49.

[2] 杨鄂平,童丽平,李传东,万强,文智.体育教学与体育态度学习关系的综述[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6):918-920.

[3] 郝素红,樊海云.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动机激发、趣培养和态度转变[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06,23(2):72-74

[4] 孙明涛,王雪梅.大学体育教育中体育理念与精神的教学分析[J].高等教育,2015,8:108.

[5] 赵俊荣.高等师范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学生体育态度的变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6 (1):100-101.

猜你喜欢

态度体育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态度决定一切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