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对“一把手”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的探索与思考

2017-07-24陆乐

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2017年8期
关键词:一把手制约监督

摘 要: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国有企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导向和整体态势有着至关重要的引导、支撑和带动作用。本文拟契合工作,从现阶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出发,检视问题,对建构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建筑企业“一把手”权力运行监督制约机制的有效路径提出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一把手”;权力运行;制约;监督

一、重要性和必要性

1.加强对“一把手”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是落实上级党委“全面从严管党治吏”重大部署的必然要求

“全面”就是内容“无死角”,涵盖集团总公司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设各领域;主体“全覆蓋”,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不仅意味着“一把手”独善其身,还要以上率下、牵头管总;劲头“不松懈”,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信心和决心,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把从严治党管吏常态化、制度化。

2.加强对“一把手”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是实现集团发展新阶段的现实需要

目前,集团正面临着“四个不够”的局面,即“部分生产经营指标不够理想、各单位经营状况不够平衡、项目管理不够精细、资质维护力度不够大”。究其原因根本上还是部分机制运行失范、管理落实未尽到位,需要在明确责任、层层加压、抓好统筹、督查督办等等方面持续精准发力。

二、存在问题及成因

1.理想信仰淡漠,导致不愿接受监督

近年来,一些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一把手”出问题、犯错误,都是在思想深处感染了“病毒”。如果一个人放松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改造,思想滑坡,精神“缺钙”,为民为公宗旨原则倒置,价值取向扭曲,必然导致个人私欲膨胀,滋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最终突破党纪国法底线,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2.机制体制制约,导致重点监管失控

国有企业“一把手”在企业内既是党的领导干部,在现代化公司治理结构体系中又是高级管理人员,具有“双重”身份,也具有“双重”职责。但与权责相对应,对“一把手”权力的监督制约却十分有限、不相匹配。有的单位人事权、财权、物权等核心权力都集中于“一把手”一身,出现了“上级管不了、同级不好管、下级不敢管”的怪相。

3.决策苑囿封闭,导致外部无法监督

包括国有重要企业在内,“阳光决策”长期缺位。决策之前,征求意见、专家论证等民主决策程序被当成“搞形式、走过场”,对不同意见置之不理;过程之中,不讲程序,一竿子插到底,集决策与执行于一体,事前不打招呼,事后不通气,进而导致下级监督、舆论监督等外部监督方式失真失效。

三、建构立制的探索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人都没有法律职务的绝对权力,任何人行使权力都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让权力接受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最根本的就是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具体到国有企业“一把手”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就是要做到“五化一提升”[1]。

1.厘清职能职责,推进权力公开化

一是明晰权力职能。在党委领导和现代化企业治理结构体系内,清晰划分职能职权,细化规范重大事项具体内容设定,优化权力结构,切实减少“一把手”自由裁量权。二是明确岗位职责。根据岗位职责,科学界定主要领导、班子成员职权范围,厘清权力责任界限。三是规范运行流程。按照规范有据、简便高效的原则,制定涵盖权力事项、行使主体、行使要素、运行程序等方面内容的权力运行流程。

2.规范议事决策,提高决策科学化

一是完善议事规则。坚持民主集中制,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原则,对议事决策工作规则进行健全完善,充分发挥议事规则特别是决策程序在决策中的把关约束作用[2]。二是严格决策程序。进一步健全专家论证、合法性审查、风险评估、决策比选等重大制度,未经关键性环节审查的,一律不上会、不讨论、不决策。三是明确末位发言。对应当由集体讨论决定的事项,“一把手”应在其他领导班子成员充分发表意见后,最后发表意见,切实增强民主决策实效。四是完善决策方式。重大事项决策原则上实行票决,进一步改进票决方式,规范票决程序,增强票决工作的科学性、权威性、规范性和实效性。

3.深化刚性执行,落实决策制度化

一是健全科学分工。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实现领导班子成员分工全覆盖、不交叉。严格执行“一把手”不直接分管财务、干部人事和工程项目工作。二是强化督查督办。“一把手”应加强对分管副职行使权力情况的监管,对重大事项决策负总责。

4.聚焦监督追责,约束权力常态化

一是推行决策公开。“一把手”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行权,除依法依规应保密的外,实行决策公开。二是夯实监督审查。纪检监察、组织人事、财务等有关部门应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对“三重一大”事项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三是逗硬责任追究。对于“一把手”权力运行,要真实记录决策工作全过程,同时,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实行责任倒查。

5.完善保障机制,确保运行高效化

一是严格党内生活。“一把手”带头落实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制度、党员领导干部联系指导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会制度、“三会一课”和党性定期分析等制度。二是严抓班子队伍。“一把手”要善于把抓班子带队伍作为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落实党建工作责任。三是严明组织纪律。“一把手”要做好表率,自身要求必须更加严格,执行制度必须更加刚性,始终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

6.主动对标要求,提升约束自觉

经常用“清洁剂”洗涤自己的心灵,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随时用“消毒液”清洗自己的体肤,树立良好形象维护先进性和纯洁性,守好政治、工作、生活防线,自觉抵挡各种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经常用“营养粉”强壮自己的体魄,练好功,多干、巧干加实干,一心一意谋发展,真正把自己锤炼成为一名开拓进取、争创一流的实干家。勇于吞下“立志实现新发展”这颗“定心丸”稳固自己的心神,把个人荣辱绑在工作成效上,勇往直前、争创一流。

参考文献:

[1]用制度“笼”住权力.人民政坛.2013年

[2]强化责任意识 加强能力建设 推动企业发展.现代商业.2012年

作者简介:

陆乐(1988~),女,汉族,四川成都人,单位成都市第九建筑工程公司纪检监察办公室,从事纪检工作。

猜你喜欢

一把手制约监督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夯实监督之基
天津“一把手”黄兴国落马
临安市五措并举破解土地要素制约
我国会计电算化实施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把手”眼里的依法治国
村民自治的制约因素分析
健康卡推进受多方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