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2017-07-24
现在流行朗读,读一首诗、一篇散文、一部小说的片段,抑或一封纸页脆黄的书信。沉默的文字虽然从未停止自己的讲述,但它是无声的,现在声音参与其中,让无声的文字有了声情并茂的样子。虽然文字不是乐谱,不以声音为目的,但文学被朗读,终究是一件美妙的事情。
朗读的声音或高亢或低沉,或急促或舒缓,或清澈或沙哑,或流畅或断续,问题的关键是声音如何与文字的内容和情感达成默契,彼此烘托。这既取决于朗读的技巧,也取决于文字是否适合朗读,那种声音与文字融合得天衣无缝、如行云流水般的朗读,于是变得稀有和珍贵。我们参加过一些朗读会,给人美感和触动的朗读并不太多,要么是带有喊叫性质的表演,要么是语音模糊不清的自言自语,因为声音与文字总是南辕北辙。此类见识多了,再要聽到“文学朗读”,条件反射似的,身上的鸡皮疙瘩便会竖起来——当然,“文学朗读会”在“文学”而非“朗读”,文友聚会,弄出点文学的“声响”,也算给寂寞的文学之路添点热闹而已,何必较真呢?不过当央视的《朗读者》受到追捧时,朗读便俗了。
第七期呈现在您面前了,如果要从这期文字中选出适合朗读的篇章,我们愿意推荐这样几篇:任珏方的中篇《哥要出远门》,短句子,掷地有声地叙述,一个关于亲情的故事写得极有画面感;“重点推介”推出闽北的小说新人后街的《冲向红袍街》,故事淡而有味,是少有的给人启示的以茶叶为背景的小说。散文里,有两篇朗读起来应该别有韵味,一篇是袁勇麟《槟城怀古》,一篇是王常婷《中药(三篇)》,前者讲述几位文化名人在槟城的故事,后者讲述几味中药与“我”的故事,均感性十足。安琪和顾北的这几首诗因其先锋气质似乎不太适合朗读,马端刚《阴山笔记:在远方》倒是适合,那种远方的苍茫适合用声音去塑造。“微信时代的文学生活”是一个新话题,四位评论家论述精辟,见解独到,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