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蔗优良品种第五轮集成示范漳州蔗区新植试验

2017-07-24潘世明张树河李和平李瑞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研究所福建漳州363005广西蔗糖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广西南宁530004

中国糖料 2017年4期
关键词:福农云蔗桂糖

潘世明,张树河,李和平,李瑞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研究所,福建漳州363005;2.广西蔗糖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广西南宁530004)

甘蔗优良品种第五轮集成示范漳州蔗区新植试验

潘世明1,2,张树河1,李和平1,李瑞美1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研究所,福建漳州363005;2.广西蔗糖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广西南宁530004)

在2016年漳州蔗区实施的甘蔗产业体系第五轮集成示范新植试验中,参试的9个甘蔗优良品种在农艺性状方面表现为出苗率、分蘖率较好,植株高度一般,中大茎,有效茎数较多。蔗茎产量和蔗糖分综合表现好的品种是粤甘46号、桂糖44号、福农09-4095和云蔗09-1601,这4个品种在蔗茎产量、蔗糖分和含糖量都明显优于对照或与对照相当,可以在漳州蔗区进一步扩大示范,其余参试品种还需进一步示范试验。

甘蔗;优良品种;集成示范

甘蔗品种集成示范是甘蔗新品种推广、良种区域化的重要依据,也是育种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环节。按照甘蔗产业技术体系试验要求,2016年在漳州综合试验站开展第五轮集成示范试验。现将2016年漳州蔗区第五轮集成示范新植试验结果小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品种

粤甘43号、粤甘46号、桂糖40号、桂糖44号、云蔗08-1609、云蔗09-1601、福农07-3206、福农09-4095、柳城07-150,对照种新台糖22号。

1.2 试验设计和管理

试验设在漳州市龙文区,随机排列,不设重复,小区面积120m2,667m2下种量3500段双芽苗,田间管理同一般大田生产。

1.3 观察记载项目

1.3.1 出苗率下种后30d,每隔15d调查一次每小区的出苗数,直至出苗结束,计算其出苗率。

1.3.2 分蘖率自分蘖开始,每隔15d调查一次每小区的茎蘖数,直至中培土止,计算其分蘖率。

1.3.3 收获前调查项目有效茎数、株高、茎径、蔗茎产量、蔗糖分。

2 结果与分析

2.1 农艺性状表现

参试品种整体出苗率较高,除粤甘43号、福农09-4095外,其余品种都高于70%,其中粤甘46号、福农07-3206、柳城07-150高于80%;分蘖率较好,在70%以上,其中粤甘43号、福农09-4095、桂糖44号大于140%,其余品种在76.39%~112.80%;株高所有品种明显低于对照;茎粗参试品种中粤甘43号、云蔗09-1601、云蔗08-1609三个品种明显比对照粗外,其余品种都与对照相当;有效茎数粤甘46号、云蔗08-1609、桂糖44号三个品种较多,达公顷75000条以上,其余品种也比对照多(见表1)。

表1 国家甘蔗产业技术体系第五轮集成预备示范2016年新植品种表现

2.2蔗茎产量表现

参试品种除福农07-3206、云蔗09-1601外,其余参试品种都比对照有不同程度的增产,其中前三位粤甘46号、云蔗08-1609、福农09-4095公顷蔗茎产量分别为135.870t、135.244t和130.352t,分别比对照增产14.44%、13.91%和9.79%。其余4个品种公顷蔗茎产量在119.907~124.329t,比对照新台糖22号118.73t增产0.99%~4.72%(见表1)。

2.3 蔗糖分和公顷含糖量表现

11月蔗糖分较高的品种有粤甘46号、云蔗09-1601、桂糖44号和福农07-3206四个品种,大于13.50%;12月份蔗糖分较高的品种有粤甘46号、云蔗09-1601、桂糖40号、桂糖44号四个品种,大于14.50%;1月份蔗糖分较高的品种是桂糖44号、云蔗09-1601、粤甘46号、桂糖40号四个品种,大于15.40%;11—1月平均蔗糖分较高的品种是粤甘46号、桂糖44号、云蔗09-1601三个品种,蔗糖分在15%以上,明显优于对照13.12%(见表1)。

含糖量参试品种都比对照增产,增产10%的品种有5个,其中粤甘46号,公顷糖产量20.634t,比对照增产32.50%;桂糖44号,公顷糖产量18.753t,比对照增产20.42%;福农09-4095,公顷糖产量18.136t,比对照增产16.46%;云蔗08-1609,公顷糖产量17.329t,比对照增产11.28%;云蔗09-1601,公顷糖产量17.186t,比对照增产10.36%。其余4个品种公顷糖产量在15.888~16.942t,增产幅度在2.02%~8.79%(见表1)。

2.4 病虫害及抗倒性等表现

参试品种都有枯心现象,枯心率为0.08%~2.11%,大部分品种田间发生赤腐病、黄叶综合症,部分品种田间发生黑穗病。由于2016年天气温暖,大部分品种有孕穗、开花情况发生(见表2)。

表2 2016新植病虫害及抗倒、孕穗情况

3 小结

在漳州蔗区举行的2016年甘蔗产业体系第五轮集成示范新植试验中,各参试品种整体表现较好,其中粤甘46号、桂糖44号、福农09-4095和云蔗09-1601四个品种蔗糖分提高0.5个百分点(绝对值),含糖量增产10%以上,可以在漳州蔗区进一步扩大示范;桂糖40号、云蔗08-1609和柳城07-150,这3个品种在蔗茎产量、蔗糖分和含糖量都优于对照或与对照相当。福农07-3206和粤甘43号这两个品种在蔗茎产量、蔗糖分和含糖量与对照相当。这些品种还需进一步在漳州蔗区示范试验。

[1]潘世明,李瑞美,李海明,等.甘蔗优良新品种漳州蔗区示范试验[J].中国糖料,2013,35(1):23-24

[2]潘世明,李瑞美,李海明,等.9个甘蔗优良新品种漳州蔗区试验初报[J].中国热带农业,2013,(3):64-65

[3]潘世明,张树河,李瑞美,等.甘蔗产业体系第四轮集成示范漳州蔗区试验初报[J].中国热带农业,2014(3):54-55

[4]潘世明,张树河,李瑞美,等.甘蔗优良品种第三轮集成示范漳州蔗区试验[J].中国糖料,2014,36(4):30-31

[5]潘世明,张树河,李瑞美,等.甘蔗优良品种第四轮集成示范漳州蔗区试验[J].中国糖料,2015,37(4):38-39

Report on the Fifth Integrated Demonstrational Test of New Superior Sugarcane Varieties in the First Year in ZhangZhou

PAN Shi-ming1,2,ZHANG Shu-he1,LIHe-pin1,LIRui-mei1
(1.Subtropical Agriculture Research Institute,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Zhangzhou 363005,Fujian; 2.Guangxi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of Sugarcane Industry,GuangxiUniversity,Nanning 530004,Guangxi)

The fifth integrated demonstrational test of 9 new plant sugarcane varieties was conducted in Zhangzhou in 2016.The results showed that 9 new superior sugarcane varieties had better germination and tilling rate than that of ROC22(CK)and the best varietieswere characterized by common height and middle to big stalk and moremillable stalk.Testing varieties,including Yuegan46,Gutang44,Funong09-4095 and Yunzhe09-1601, showed a higher cane yield and sucrose content than that of CK and could be further enlarged demonstration,the others need further test in Fujian.

sugarcane;superior varieties;integrated demonstration

S566.103

A

1007-2624(2017)04-0021-02

10.13570/j.cnki.scc.2017.04.007

2017-03-10

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2016R1012-2);国家甘蔗产业技术体系(CARS-20-6-1)。

潘世明(1965-),男,研究员,主要从事甘蔗选育种及栽培技术研究。Email:panshiming666@sina.com

猜你喜欢

福农云蔗桂糖
4个桂糖系列甘蔗品种在田林蔗区引进比较试验
10 个甘蔗新品种在崇左蔗区的比较试验
不同桂糖品种第三年宿根蔗产量和糖分的性状表现
甘蔗新品种(系)宿根比较试验结果分析
15个不同桂糖品种一新二宿甘蔗产量和糖分的性状表现
云南省第十五轮甘蔗品种区试新植德宏点评价
甘蔗新品种云蔗05-51的选育
云南省第13套甘蔗品种区试德宏点评价
云南省第13套甘蔗品种区试开远试点评价
甘蔗优良品种第四轮集成示范漳州蔗区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