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情境对高校体育教师知识转移的验证研究
2017-07-24董海军
秦 曼,董海军,刘 向
转移情境对高校体育教师知识转移的验证研究
秦 曼1,董海军2,刘 向1
采用实证研究方法,以高校体育教师为调研对象,从知识距离、激励机制、组织文化和转移方式4个维度出发,探讨转移情境对高校体育教师知识转移绩效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激励机制未对知识转移绩效产生直接影响,知识距离、组织文化和转移方式3个变量均对知识转移绩效产生显著正向影响;激励机制通过作用于其它3个变量而间接影响知识转移绩效。建议通过建立与高校体育教育协同发展的知识培训体系、知识服务机制和激励奖励机制加快高校体育教师知识学习和知识流动,完善高校体育教师知识结构。
转移情境;高校体育教师;知识转移;知识转移绩效
1977年,美国技术和创新管理学家Teece首次提出知识转移概念。知识转移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是将已有的数据元、信息元、知识元从拥有者向需求者进行转化,使知识跨越时间和空间,传递到需求者头脑中,使这些知识能够有所作用,上升到价值元的过程。尽管知识转移能够为组织带来竞争优势及社会效益,但是成功的知识转移并不容易实现。我国较早对知识转移进行研究的学者王开明和万君康[1]认为知识转移不会自动发生,而是建立在有效力的动力作用的基础上,学习者除了要克服自身惰性,还需要外在环境推动才有实现的可能。对于高校体育教师而言,当他们处在优化的、动力结构和外部约束机制相协调体制和结构环境中时,能够促进他们最大潜能的发挥,不断激发出个体的活力,加速知识转移的质量和数量,但学者们研究认为高校体育教师所面临工作和学习环境有以下特点[2-8]:一是体育教师在工作中存在思想包袱,不仅要面对生活压力,还要承受体育学科在学校处于边缘化,体育教师社会地位不高,在晋级、评先、培训等方面机会较少的压力,体育教师从职业中更多的是体验到一种被动消极,从而失去进取的动力;二是高校体育教学都是关起门来进行,缺乏统一的评价机制,很多教师十几年所教授的东西基本没有改变,知识更新速率过慢;三是体育教师与社会联系较少,缺乏学习渠道,培训频数严重不足,知识的螺旋上升受到阻隔。
面对这样的现实,可以预见相对其他学科而言,转移情境对高校体育教师成功知识转移的影响更为深远,由此也为我们带来了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知识转移情境是通过哪些因素影响高校体育教师知识转移?这些因素又是如何作用于知识转移?采用哪些措施来缓解或者降低转移情境对知识转移的负面影响?基于以上思考,我们采用知识转移理论,以转移情境对高校体育教师成功知识转移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开展验证。根据理论分析,建立4个变量探明知识转移情境对高校体育教师知识转移的作用结果,力求从不同视角探析影响高校体育教师知识转移的因素,帮助体育教师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知识管理能力,进一步丰富高校体育教师知识转移理论和实践研究。
1 研究回顾与研究假设
知识转移情境是指影响知识发送方和接受方进行知识传授和学习的境况和条件,知识转移活动与它所在的情境表现为互动互助、相辅相成的互制关系。理想的知识转移情境能够促进知识转移发生,有助于提高知识转移双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知识转移的效果,反之则阻碍知识转移的发生[9-10]。知识转移情境具有复杂的、多维的、立体的、综合的结构和形貌特点,从伸展面上看,具有大环境和小环境[11]。依据知识转移双方的感受又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在所参阅的文献中,对知识转移情境因素概括较为全面的是唐炎华[12],他认为影响知识转移的情境因素有:个体关系特征、组织关系特征、组织学习文化、社会网络特征和目标任务特征。这其中既包含组织内部情境,也包含组织外部情境,本研究围绕组织内知识转移,设立的4个变量为:知识距离、激励机制、组织文化和转移方式。
知识距离是指知识发送方与知识接受方在知识广度和深度上的差异。一般来说,知识差距过大,知识发送方很难把握知识接受者的需求与学习障碍,造成知识发送方虽然有丰富的知识和较强的发送意愿,却难以将知识以恰当的方式输送出去,不利于知识转移的发生[13-14];过小的知识距离则引不起知识接受方的学习兴趣,也缺乏知识转移的意义[15-16];适当的“知识距离”对知识转移成功具有较正面的作用,即知识转移双方具有相容的知识结构、文化背景,知识发送方的知识丰富程度高于知识接受方[17-18]。知识双方适当的知识距离对于体育教师知识学习来说是有利无害的,本研究中,将其他领域专家的知识距离与高校体育教师知识距离定义为“过大”,将体育领域内专家知识距离定义为“适当”,将体育教师之间知识距离定义为“过小”。
从组织行为学角度来理解激励的过程,就是将一定的外在刺激转化为内在的心理动力。激励可分为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内在激励是指高校体育教师进行知识转移时,从中得到的内在满足感,如兴趣、责任感、人际关系等;外在激励是指完成工作目标所带来的附加利益,最常见的是物质奖励。没有完善的激励机制,知识转移的实现将会变得困难[19]。有学者认为知识转移动机与激励机制存在相关性[20-22]。我们通过对部分高校体育部主任的访谈得到的基本情况是:激励机制对高校体育教师知识转移具有重要作用,恰当的激励制度、激励方式能够有效的鼓励在高势能知识区的教师向低势能知识区的教师发送知识。鉴于此,本研究对高校体育教师所在部门的激励制度、激励方式和激励结果与知识转移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查。
良好的组织文化能够推动成员之间相互合作、互相交流和相互学习,而这种氛围正是知识转移顺利实现的前提条件[23]。大凡研究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文献,都将组织文化作为一个重要因素来探讨。如施琴芬等[24]将组织的目标、知识转移氛围、领导的风格3个层面作为探讨组织文化对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又如唐炎华和吕莉媛[12][25]等提出:知识转移成功与否与组织学习文化的浓厚程度、组织对知识的态度成正比;彭正龙[26]等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团队情绪、团队支持与知识转移具有显著相关关系,团队成员的归属感、信任、制度文化建设、丰富的资源都为知识转移提供了便利条件。根据以往学者的研究,结合组织行为学中组织文化的层次[27],我们从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4个层面展开研究。
转移方式作为知识转移的支撑平台,对知识转移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对于知识转移方式对成功知识转移的影响,大多数学者是从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不同特性进行分类探讨[28-30],如Grant将知识转移方式归纳为2种,其一是指导方式,主要针对显性知识转移起作用;其二是组织惯例方式,主要针对隐性知识转移起作用。关涛[31]和疏礼兵[22]在他们的博士论文中对知识转移方式进行的综合全面的概括:从将知识转移的方式分为正式途径和非正式途径、高级转移机制和基础转移机制;知识转移的方法主要有人际沟通、编码传播和内嵌转移等。对于高校体育教师而言,知识转移的方式包括与专家交流互动、专家同行讲学、观摩见习、教材研习、参观考察、互联网、E-mail、电话交流、体育教育课程培训、学位进修等形式。根据知识特性来看,显性知识主要通过培训和文档传递等方式进行,而隐性知识主要通过沟通交流,即带教制度、集体讨论等方式进行。基于上述分析,评价知识转移方式对高校体育教师知识转移的作用影响,我们根据转移知识的类型提出了2种知识转移方式:即文档传递和人际交流2种典型机制。
对知识转移效果的衡量,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有学者认为[32],可以用知识转移的“所有权”和“受益”来衡量知识转移的成功率,知识转移的绩效[33]可用转移过程中获得知识的主体数量和知识转移的丰富程度来表示。也有一些学者[22][31][34-35]将“满意度”用来测评知识转移绩效的衡量标准。贾红[36]等在研究中认为有效的知识转移主要表现在知识转移主体范围和转移的知识量的多少,知识转移的量也是以知识的长度和宽度来衡量,与卢兵研究成果的不同之处在于作者依据Nonaka提出的SECI模型,分析了处于4个象限的知识类型与特点,建立了企业知识转移绩效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吴起立[37]在对图书馆知识转移绩效评价指标进行研究时,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结合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从5个一级指标社会效益、信息资源、读者及供应商、图书馆和人力资源进行评价,并在每个二级指标中设置了三级指标对图书馆知识转移进行评价。简兆权[38]等的研究中提及技术转移绩效可以从成本、市场、技术独特性和创新4个层面进行综合衡量。在本研究中我们从作用结果和满意度2个层面对知识绩效进行测量,变量作用结果用以观测通过知识转移是否高校教师提升了个人知识存量和是否对体育教育产生的正向效果,反映出高校体育教师通过知识转移的受益状况;变量满意度用以衡量高校体育教师知识获取速度、知识学习过程、知识应用程度及知识创新程度。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采用26个题项用来观测知识转移情境所包含的4个维度对成功知识转移的作用结果,验证所提出假设的准确性。研究假设如下:
H1:知识距离对知识转移绩效具有显著相关关系。
H1-1:适当的知识距离对知识转移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1-2:过大的知识距离对知识转移绩效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H1-3:过小的知识距离对知识转移绩效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H2:激励机制对知识转移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3:良好的组织文化对知识转移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4:良好的知识转移方式对知识转移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4-1:文档传递畅通度对知识转移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4-2:人际交流广度对知识转移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2 研究方法
2.1 问卷设计
将知识转移情境分解为组织文化、转移方式、知识距离和激励机制4个维度进行问卷设计。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问题由一组对体育教师知识转移的态度或看法的陈述组成。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获取研究所需题项:一是借鉴以往学者的研究文献中的成熟量表。二是通过专家、教师访谈对他们认为影响知识转移的重要题项进行记录编码,作为问卷编制的依据。
最终确立4个题项用于变量知识距离的衡量,分别考察了知识距离恰当、过大及过小对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确立2个题项用于考察激励机制中制度设计对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确立7个题项用于考察组织文化中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对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确立5个题项用于考察文档传递畅通程度以及人际交流广度对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确立8个题项,通过满意度和作用结果2个变量评价知识转移绩效。问卷采用李克特(Likert)5分量表进行评估,包括“完全不符合”“不太符合”“一般”“比较符合”和“完全符合”5个选项,分别给予1,2,3,4,5分。
2.2 调研对象
调研对象取自我国9个省市30所高等院校的部分高校体育教师。样本基本特征如下:男性268名,占样本总量58.1%,女性193名,占样本总量41.9%;调研对象以研究生学历为主,占样本总量的58.2%,本科和大专学历占比41.8%;全职教师占总数比例的72.6%,担任职务教师的占比为27.4%;职称结构呈现出合理的金字塔态势,讲师(助教)、副教授、教授比例逐级递减。
2.3 实施步骤
研究选取9个省市的30所高校(华中科技大学、广东工业大学、临沂大学、河南师范大学、上海海事大学、浙江工业大学、赣南师范学院、湘潭大学和成都理工大学等),采用邮寄的方式进行问卷发放。大规模问卷发放在局部预调研完成后开展,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71份,有效问卷461份,回收率为94.2%,有效回收率为92.2%。
2.4 数据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首先,本研究采用专家效度和结构效度两种方式对问卷的内容和结构进行验证。通过面访、网络两种方式,请体育领域内的10位专家对问卷的内容和结构进行了效度检验。同时,采用因素分析法对问卷的结构效度进行检验。接着,采用“Cronbach’s α”系数检验总量表的信度系数和每个分量表信度系数。最后,采用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皮尔逊相关系数等方法验证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对研究假设做出判定。
2.5 量表效度与信度
量表品质检验采用专家效度和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结果表明:90%的专家对问卷内容设计的评定为合理(包括“非常合理”和“比较合理”);经检验量表的 KMO值为0.894,Battlett半球检验值为0.000,能够进行因子分析。运用主成分法进行因素探索性分析,其中有4个因子结构,共解释了方差的79.3%,各因子荷载均在0.5以上。采用“Cronbach’s α”系数检验量表测量概念的单一性和组成量表题项的内在一致性程度。经检验,知识转移情境量表的的信度系数为0.8379,大于0.7[39],说明此量表的信度较好。
3 结果与分析
3.1 高校体育教师对知识转移情境整体认知情况
采用最大值、最小值、平均数、标准差等指标来反映所选择变量的测量情况(见表1)。知识距离、激励机制、组织文化和转移方式4个变量的平均得分为3.24、3.45、3.29和3.24。由此可知,普通高校体育教师对知识转移情境的正向感知度不高,知识转移过程中知识转移情境因素一定程度上阻碍着体育教育知识的转移;其中组织文化和转移方式2个变量的标准差较大,说明调查样本间的差异较大。因变量知识转移作用结果和满意度2个变量的平均得分为3.91和3.58,可知高校体育教师对知识转移作用结果具有相对较高的评价。
表1 调查项目合并后的变量描述统计
3.2 不同类型调研对象对各变量认知差异总体情况
将性别、年龄、工作年限、职称和学历作为控制变量,采用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验证不同类型高校体育教师对各变量认知差异,结果见表2 :不同性别教师在知识距离认知上存在差异;不同年龄教师在知识距离、激励机制、组织文化和转移方式上都存在差异;不同工作年限教师在激励机制、组织文化和转移方式上存在差异;不同职称、不同学历教师未出现认知差异。
将具有差异的变量再次分析,结果表明:男性体育教师、年龄介于36-40岁和工作年限在10年以下的高校体育教师对知识距离的感知优于女性体育教师;年龄介于26-30岁的高校体育教师对激励机制的认知优于年龄介于25岁及以下、31-35岁及40岁以上的教师;新参加工作的教师对组织文化和转移方式2个变量的感知优于工作年限在3年及以上的教师群体。
表2 不同类型调研对象对知识转移情境认知差异
注:**P<0.01,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 ;*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
3.3 知识转移情境与知识转移绩效之间关系分析
所观测的4个变量,除激励机制未与成功知识转移存在显著性相关之外,其他3个变量与知识转移绩效之间均呈现正向相关关系(见表3),由此可知假设H1、H3和H4均得到支持而成立,假设H2未能成立。将激励机制作为预测变量,将组织文化、转移方式和知识距离作为效标变量,检验激励机制是否影响其他3个变量而间接对知识转移绩效产生作用,验证结果见图1。由图1可知3条路径之间均具有显著性,第一条为激励机制→组织文化,第二条为激励机制→转移方式,第三条为激励机制→知识距离。尽管激励机制与成功知识转移之间的作用结果没有显著性,但是该变量通过组织文化、转移方式和知识距离3个中介变量对成功知识转移产生间接作用。
表3 各变量与知识转移绩效之间的多元回归统计结果
注:**P<0.01,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 ;*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
经检验(见表4),适当的知识距离与知识转移满意度和知识转移作用结果均呈现正向相关,从而证明假设H1-1得到支持而成立;过小的知识距离与知识转移作用结果呈现负相关,而过大的知识距离与知识转移绩效之间并没有出现显著性相关,假设H1-2得到支持成立,假设H1-3不成立。文档传递的畅通程度和人际交流的广度与知识转移满意度和作用结果之间呈现正向相关关系,假设H4-1和假设H4-2得到支持而成立。综上所述,由图1和表4所示可知,除假设H1-2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外,其他假设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
图1 知识转移情境变量对知识转移绩效作用结果
Graph 1 The effect of knowledge transfer situation on knowledge transfer performance
注:图中虚线表明,该条路径未能成立。**P<0.01,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 ;*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
表4 各变量与知识转移绩效关系检验结果
注:**P<0.01,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 ;*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
4 分析与讨论
在众多影响高校体育教师知识转移的因素中,我们已探讨过知识特性对知识转移的影响[40],通过本研究我们发现:相对知识特性而言,知识转移情境中所设置的4个变量对高校体育教师知识转移绩效具有更强的负面影响,被测对象对这4个变量的测评均分较低。如何克服知识转移情境对高校体育教师知识转移的负面作用,构建良好的组织文化、有效的激励机制、恰当的知识转移方式和选择合适的知识距离,就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
通过本研究,也得到一些不同以往的研究成果:
(1)过大或者过小的知识距离会对知识转移绩效产生影响,但对于高校体育教师这个群体而言,过大的知识距离却并未影响知识的吸收(假设H2-1未成立)。这一结论证明了知识转移双方除了受到环境影响之外,还受到知识发送方和接受方的主观能动性影响,他们不是简单、被动的接受环境,而是会根据自身情况对所处的知识转移情境进行选择、鉴别、创造。因此,不同的知识转移环境对知识转移影响的效果不同,即便是相同的知识转移环境对不同的客体也具有不同的影响[41]。
(2)本研究中激励机制与成功知识转移未呈现正向相关。一直以来,如何调动双方的积极性也在知识转移研究范畴内,都是众多学者关心的问题。公式:工作绩效=F(能力×激励)较为恰当的阐释了工作绩效与员工能力和激励的相互关系[42],有效的激励机制对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组织活动,尤其是对隐性知识转移具有重要作用[43],没有完善的激励机制,知识转移的实现将会变得困难[44]。知识管理在高校体育教师群体中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很多教师对知识转移的概念并不明确,部门内部知识学习和交流的氛围并未良好有序的建立。也许正是因为高校现有激励机制的模糊性,造成了这一变量对知识转移绩效作用的非显著性。
研究采用复选题对高校体育教师知识转移途径进行调查,排在前5位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交流途径为:教材研习、互联网、观摩见习、专家同行讲学、与专家交流和参观考察。选择人次依次为:255、255、230、198、197和186,分别占样本总量的55.7%、55.7%、50.2%、43.2%、43%和40.6%,选择人数超过半数的途径仅有3种。由此可知,目前高校体育教师学习途径并未呈现多样化趋势,主要通过自学和部门内部学习为主要方式进行知识、技能和经验的交流和学习,通过培训的方式进行学习的机会较少,高校体育教师知识学习的环境较为封闭,互动较少,总体上看不利于知识转移的发生。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1)知识转移情境通过4个变量作用于高校体育教师知识转移绩效,研究显示激励机制未对知识转移绩效产生直接影响,知识距离、组织文化和转移方式3个变量对知识转移绩效产生显著正向影响;激励机制通过作用于其它3个变量而间接影响知识转移绩效。
(2)新参加工作的年轻体育教师较之工作年限在3年以上的教师而言,对组织文化和转移方式具有更高的认同感,研究发现组织文化和转移方式只能满足部分教师需要,高校体育部组织文化的延续性和持续竞争力不高。
(3)高校体育教师对现行的激励机制状况并不满意,现有的激励机制没有对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知识转移产生促进作用,该群体倾向于选择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方式对知识转移进行激励。
(4)高校体育教师的知识转移途径较为单一,主要以自学和部门内部交流学习为主,这种较小的知识距离抑制了高效的知识转移。需要重视为35周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创造与专家交流和参加培训的机会,缩小因知识距离对知识转移产生的负面影响。
5.2 建议
(1)建立与高校体育教育协同发展的知识培训体系。高校体育教师知识转移可以通过教学研讨、集体备课、互看课、教学培训、专家授课、优秀教师授课等方式进行,教师培训应注重甄选培训内容,从高校体育教育发展趋势、现阶段体育教育薄弱环节、教师知识需求、教师知识结构状况出发进行设计和实施,最好以集中封闭的方式进行。
(2)尝试为普通高校体育教师建立知识服务机制。面对浩瀚的知识和高校所提供的有限的体育教育专业知识服务,高校体育教师除了需要加强学习之外,还需要依赖组织的力量对知识之间的关系进行有序的揭示,为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建立能够快捷得到所需知识的服务机制。具体措施:①组建部门内部资料库或知识地图。将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办法整理归类,并把部门内部各位教师的特长加以记录,以便其他教师在需要时能够快速便捷的找到知识获取路径;②打造高校体育教育知识资源库网络平台。帮助高校体育教师可以实现教学资源共享、网络调研、知识获取、信息采集等功能;③推动团队学习机制。优秀团队为了达到目标或解决问题,会深入挖掘自己所储备的知识,并将经验观点加以表达和分享。一个良好的学习型团队能够增加教师之间的知识交流,降低默会知识的转化难度。
(3)采取激励奖励机制,激发教师知识转移潜力。由于知识具有公共物品属性,知识拥有者在转移知识之后便失去了对知识的专有权和独占权[45]。因此,很少有人愿意将自己所拥有的核心知识进行转移,对高校体育教师知识转移制定激励和奖励制度,应当根据知识势位和知识特性来确认奖励方式,如专家型教师可以让他参与到部门管理中,激发他的知识传递和应用范围;对于知识势位较低的教师可以采取奖金激励,促进该部分教师主动参与知识转移;对于属于公共物品的一般知识,如负责学生考试问卷、理论授课的ppt等,奖励方式可以采用支付合理的现金;对于属于私人的专门知识,如新兴项目课程建设、群体工作开展、运动会策划等工作,可以通过建立信任的人际关系或进行授权促进知识转移。
[1] 王开明,万君康.知识的转移与扩散[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0(10):1.
[2] 李佳川, 邓晓东. 对普通高校体育教师压力问题的研究[J]. 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1(2):117-118.
[3] 田广, 高徐, 赵波,等. 高校体育教师胜任力现状及对策研究——以贵州省为例[J]. 体育科技, 2015, 36(6):50-51.
[4] 郑汉.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的培训现状与对策研究[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9, 29(3):107-110.
[5] 王晓玲.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职后培训现状及对策[J].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10, 26(6):84-85.
[6] 秦曼,司虎克.高校体育教师知识转移动力及其利用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1, 35(6):80-83.
[7] 朱建军.知识与行动: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实现路径研究[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4, 34(5):120-123.
[8] 苏庆永,王红梅,史文清.关于高校体育教师隐性知识共享之研究——大学教师隐性知识共享意愿、主要影响因素及共享途径调查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24(2):101-104.
[9] SZULANSKI G.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Transfer: A Diachronic Analysis of Stickiness[J].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2000, 82(1):9-27.
[10] DIXON N M. Common Knowledge: How Companies Thrive by Sharing What They Know[J]. Library Review, 2001, 79(5):872.
[11] 邵培仁.传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38.
[12] 唐炎华, 石金涛. 国外知识转移研究综述[J]. 情报科学, 2006, 24(1):153-160.
[13] 杨钊,陈士俊.知识型团队知识共享影响机制研究-以信任和知识距离对团队知识共享的影响机制为基础[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11-14.
[14] HAMEL G. Competition for competence and interpartner learning within international strategic alliance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1, 12(S1):83-103.
[15] 徐国东.企业-大学合作中的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分析[J].情报杂志,2008(2):87-89.
[16] SWAP W, LEONARD D, SHIELDS M. Using Mentoring and Storytelling to Transfer Knowledge in the Workplace[J]. European Journal of Biochemistry, 2001, 44(1):1-5.
[17] 马庆国.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40-43.
[18] HIPPEL E V. "Sticky Information" and the Locus of Problem Solving: Implications for Innovation[J].Technical Physics Letters, 1993, 40(4):429-439.
[19] 邹艳.共建模式下企业合作创新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9(4):616-621.
[20] FOSS N J, PEDERSEN T. Transferring knowledge in MNCs : The role of sources of subsidiary knowledge and organizational context[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2002, 8(1):49-67.
[21] FOSS N J, PEDERSEN T, FOSGAARD M R, et al. Why Complementary HRM Practices Impact Performance: The Case of Rewards, Job Design, and Work Climate in a Knowledge-Sharing Context[J].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2015, 54(6):955-976.
[22] 疏礼兵.企业研发团队内部知识转移的过程机制与影响因素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98.
[23] SCHULZ M. The Uncertain Relevance of Newness: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nd Knowledge Flow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1, 44(4):661-681.
[24] 施琴芬.高校教师隐性知识转移与共享因素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12):190-192.
[25] 吕莉媛.图书馆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建模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9(12):101-105.
[26] 彭正龙,陶然.机遇团队认知能力的知识转移影响机制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9(3):12-15.
[27] 聂永有.组织行为学[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9(1):284.
[28] 张俊.基于知识转移视角的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的比较[J].图书馆学研究,2011(1):59-63.
[29] KANSON H L, NOBEL R. Organiza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reverse technology transfer[J]. Gablerverlag, 2001,41(:4):395-420.
[30] HANSEN M T, NOHRIA N, TIERNEY T. What's your strategy for managing knowledge?[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9, 77(77):106-116.
[31] 关涛.跨国公司内部知识转移过程与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79-80.
[32] LANE P J, LUBATKIN M. Relative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Interorganizational Leaning[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ournal,1998,19(5):461-477.
[33] 卢兵.组织的知识转移分析[J].科研管理,2007(11):22-30.
[34] TAN R. R.Success criteria and success factors for external technology transfer projects[J]. Technovation, 1996,27(2):45-46.
[35] KOSTOVA T. Transnational Transfer of Strategic Organizational Practices: A Contextual Perspective[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9, 24(2):308-324.
[36] 贾红,张婷.企业知识转移的效度分析[J].竞争情报,2009(8):81-85.
[37] 吴起立.图书馆知识转移绩效评价指标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理论版),2011(1):20-23.
[38] 简兆权.吸收能力、知识整合与组织知识及技术转移绩效的关系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6):81-85.
[39] 吴明隆.Spss统计应用实务[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0:47.
[40] 秦曼,王兴,司虎克. 知识特性对高校体育教师知识转移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5(5):95-100.
[41] 邵培仁.传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36.
[42] 王娟茹.企业集群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9(6):19-23.
[43] 邹艳.共建模式下企业合作创新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9(4):616-621.
[44] 郑秀榆,张玲玲.基于知识位势的组织知识转移与共享的激励机制研究[J].中国管理科技,2008(10):606-611.
(编辑 马杰华)
An EmpiricalStudy on the Effect of TransferringCircumstanceon the knowledge transfer of PE instructors in colleges
QIN Man1,DONG Haijun2,LIU Xiang1
By means of empirical research, this paper, taking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colleges as the subjects, researches major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transfer situ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knowledge transfer from 4 dimensions: knowledge distance, incentive mechanism, organization culture and transfer mode. The results shows that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has no direct impact on the performance of knowledge transfer, the other 3 variables have positive effects on knowledge transfer performance; incentive mechanism affects the performance indirectly by acting on 3 other variables. It is suggested to establish knowledge training system, knowledge service mechanism and incentive mechanism with higher sports education schools to accelerate the teachers' knowledge learning and flow, and to improve their knowledge structure.
transfersituation;physicaleducationteachersincolleges;knowledgetransfer;knowledgetransferperformance
G807 Document code:A Article ID:1001-9154(2017)04-0119-08
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高校体育教师效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基于课堂教学和教师知识两个维度”(15YJC890028);2016年度上海市学校体育科研一般项目“上海市高校体育教师效能评价指标及提升策略研究”(HJTY-2016-D44)。
秦曼,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高校体育教育,E-mail:hnqinman@126.com。 1.Department of Sports and Health, Shanghai Linxin Accounting and Finance University, Shanghai 201209;2. Department of PE,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Shanghai 200093
1.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上海 201209;2.上海理工大学体育教学部,上海 200093
2017-03-03
2017-04-26
G807
A
1001-9154(2017)04-01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