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义珍式窗口”为何遭到这么多的声讨
2017-07-24IUD中国政务舆情监测中心
■ IUD中国政务舆情监测中心
“丁义珍式窗口”为何遭到这么多的声讨
■ IUD中国政务舆情监测中心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的“丁义珍式窗口”,近日在一些地方的政府办事大厅发现了“同款”,一时间网络对各省市“丁义珍式窗口”系列事件的曝光呈“井喷”之势,将政府和相关单位的服务质量推上了舆论的风景口浪尖,而种种设计缺乏人性化考量,也映照出一些政府部门为民服务的错位与不足。
网友点名的“丁义珍式窗口”现实版
●4月1 4日 郑州市社保局 官方回应:立即调查整改。
●4月1 7日 海南澄迈交警违章处理大厅 官方回应:整改纠正。
●4月2 7日 天津一位市民前往位于南开区的体育中心交警大队办事,就不幸遭遇了“丁义珍式窗口”。这位市民随即将一张现场照片发在微博上,并无奈地吐槽称,“丁义珍式窗口,就是(在)你我身边”。
●4月1 8日 湖南株洲火车站派出所 官方回应:立即整改
●4月1 9日 江西吉安房管局房产交易中心 官方回应:于第一时间整改。
●4月20日云南昭通彝良县旅游局官方回应:整改完毕。
●4月2 5日宝鸡市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中心官方回应:整改完毕。
●4月10日
四川简阳公交站牌的高度超过两米,导致乘车市民很难看清楚上面的站名。被举报后,管理方表示已在整改,后续准备建个公交站台,方便市民出行。
@人民网:围栏建还是不建,这不是个装修问题,而是与群众的距离问题;柜台高一点还是低一点,这不是个设计的问题,而是干群间的平等问题;把繁琐推给群众还是留给自己,这不是个程序问题,而是有没有服务意识的问题。
@中国网:改变物理上的“蹲式窗口”比改变政府部门思维里的“蹲式窗口”要容易多,因为物理上的“蹲式窗口”,只需拆除、即可整改到位,而要想改变政府部门思维里的“蹲式窗口”则要难得多。
微博锐评
@人民网:群众需求复杂多变,各时各地,都会出现新的诉求,解决好了,会提升政府形象,密切干群关系,牢固执政基础。解决不好,就留下伏笔,埋下隐患。对个别窗口服务单位来说,若是不多花点心思提升服务质量,仅仅依靠舆论的监督和倒逼,这也是“不作为”的表现。
决策点睛
“窗口”问题的背后,是一些部门“坐歪”的身子
从全网信息走势图来看,“丁义珍式窗口”系列事件随着持续曝光使其关注度猛增,而随着被曝光的部门及时的认错和整改,使得走势图出现猛增猛减的走势。从网友舆论观点图来看,更多的人去深究和谴责政府的不作为,反映出目前在政府服务仍是亟待解决的课题。
“窗口”是政府服务群众的第一线。服务水平如何,很大程度上代表着某些政府部门的脸面。电视剧中的“丁义珍式窗口”戳到了百姓的心,才将现实中的“丁义珍式窗口”给揪了出来。虽然涉事的部门已表示要整改,但说到底,这仍是一种舆论倒逼,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一些机关单位“坐歪”的身子。并且,舆论倒逼的作用总是有限的,那些没有被关注到的“丁义珍式窗口”又如何能自觉地整改?而据《人民的名义》作者周梅森讲,小说中原型在江苏某地的窗口部门,至今还未公开认领和表态整改。
在中央强力推进放管服的背景下,“丁义珍式窗口”系列事件的存在、意见表达机制的缺失,正反映了政府公共服务部门的设置和运转上还存在粗糙之处,相互之间的衔接尚未做到严丝合缝。这些缝隙往往会恶化群众对公共服务的体验和评判,进而伤害政府的公信力。
从根本上杜绝类似“丁义珍式”窗口的再现,关键是要进一步深化政务服务的标准化建设,包括基础设施的标准化、服务内容的标准化。要学习和借鉴政务服务的“新泰标准”,加大整改力度。改的是窗口,转变的是服务思维,让“窗口”真正回归为人民服务的本义。
中国政务舆情监测
网友热议
@虾米早早:接龙曝光,惰政懒政让老百姓不舒服的,必须被整得更不舒服。
@吴学伟:相关部门在曝光之后整改,是懒政和无为。
@L a z y B o n e 7 2 2:电视剧的影响力还是大,多点这样的整改挺好的。
@Y E P C L O S E R:感觉《人民的民义》是照妖镜啊。
@真的是挺没意思的:一直在此医院产检的我表示,确实每次在这个窗口停留时间不过十来秒。
@h a r o v e n:其实这种高度并没有问题,只是因为里面工作人员是坐着工作而已,外面添置椅子,窗口可视范围调整好就好了,如果柜台过高两人都站着办业务更不科学。
@米米仔5 2 1:关键的是,在这部电视剧之前,大多数人竟然从来没有思考过这个窗口设计有问题,这才是可怕的。
@一本正经:这完全是生活中很普遍的现象,因为一部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各地才开始整改,假如说没有这部电视剧的存在,那是不是一直都会持续下去?
图表说明:从整体的舆论导向来看,公众的视角大部分都在谴责政府对于服务群众的不作为,任由此类事情而放任不管,另一部分则对于《人民的名义》所反映的现实问题点赞,还有一部分人认为,“丁义珍式窗口”是否需要调整也要根据实际情况,不能一味批判谴责,刻意放大从而引发误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