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调整的思考

2017-07-23李典志

世界家苑 2017年4期
关键词:动力工程热能专业课

李典志

摘要:充足的能源供给是促进国家发展的物质基础之一,就当前的能源格局来看,天然气、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占据整个能源使用率的90%以上,但是这并不是长远之计,毕竟这些不可再生的资源总有被消耗完的一天。故而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已成为当前重要的节能措施,热能与动力工程是当前用得较多的方式,本文将对热能和动力工程在开發与利用过程中采用的节能技术进行分析,以期能够促进新能源得到更加充分的开发与利用,在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也能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调整

1导言

在中国宏观经济总体延续稳中向好,工业增加值、基础设施投资、外贸出口等关键指标增速回升,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等新技术及新产业新业态快速发展,工业品市场价格回暖,企业生产形势好转的大环境下,拉动全社会用电量较快增长,同时多措并举促进新能源消纳。当前中国对热能和动力工程的使用基本与工业化进行了结合,但随着需量增加、社会进步、技术发展、环保意识提高,人们对资源的利用效率越来越重视,开始对节能和环保有了要求。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发展热能与动力工程更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热能与动力工程的运用缓解了能源消耗的巨大压力,促进了人们对于核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开发与使用,在动力工程的支持下,各大能源的使用效率也得到显著提升。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工程系统集合了机械、电子、电气、液压、计算机等方面的内容,这就为节能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中国大力开展热能与动力工程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加全面地利用热能与动力工程给中国的发展带来的便利,在满足人们需求的前提下促进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为降低能源的消耗和节能工作保驾护航,为环保出一份力的同时也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2培养目标的调整

根据2012年教育部对本科专业的调整,将调整前后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专业调整后,原来的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成为了现在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一个二级学科,而现在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又增加了能源工程及自动化、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能源与资源工程(部分)三个二级学科。这表明,相对于原来的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培养内容不仅包括热能,还要包括太阳能、生物能、风能、氢能、核能等能源方面的培养,在对学生的培养过程中,也要结合资源利用和管理、自动化技术等方面,培养内容增加。在过去以煤和石油为主的时代,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完全符合国家的发展需要。在现今能源多元化的时代,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增加能源的制备、应用、管理等内容,紧密结合国家的发展需求。从专业培养目标来看,专业的调整会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储备提出新的要求。学生应具备宽广的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热学、力学、电学、机械、自动控制、系统工程等宽厚理论基础、能源动力工程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掌握计算机应用与自动控制技术方面的知识。以满足社会对该能源动力学科领域的科研、设计、教学、工程技术、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人才需求。

3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的调整

华中科技大学的主干学科除了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外,还增加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技术。对于专业课程与学分设置,不同院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有所不同。表1列出了国内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排名前5的几所高校的学分分配与特色专业课程。从表1中可以看出,不同的学校会依据自身的教学资源,对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训练的学分分配有不同的侧重点,比如,西安交通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更侧重对学生专业课的培养,而清华大学更侧重对实践训练方面的培养。此外,西安交通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会在大一开设能源动力类专业导论的课程,这会使学生在学习专业课之前对动力工程的能源有初步认识;西安交通大学将不同的能源课程分成不同的教学模块,针对每一种能源分别开始4—5门专业课,学生按模块选择自己要上的专业课;由于动力机械的新能源种类较多,更多院校会将不停能源的课程安排在专业选修课中,让学生自由选择。对于实验课程和实践培训,各个院校也会针对动力机械能源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如能源动力工程实验设计及方法,能源动力系统及其仿真实验,能源环境认识实践,新能源综合实验等。

表1国内5所高校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学分分配与特色课程通过以上分析,针对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为了使培养的学生能够更符合社会的需求,应该结合高校自身的教学资源特点,对教学大纲、课程、学分等方面都要进行合理的调整。教学大纲中,包括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以及讲授和实习、实验、作业的学时分配等也要进行一定的调整,应适当增加能源科学与技术方面的教学内容,配备能源实验教学平台,补充相应的实验学时。从专业发展的角度,在课程设置方面,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课程应该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增加能源类课程,包括能源与动力工程、能源科学与技术、可持续发展和清洁能源原理与技术等。实践教学是大学教学中与理论教学相对应的教学方式,以问题探讨、深度体验和批判反思为基本特征。在实践l生教学环节,也应该结合新型能源的特点,进行开拓创新。

4教师自我提升

专业的调整也对教师的工作能力提出了要求。高校教师应不断学习、不断积累、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只有学会实践意义上的科研创新才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不竭动力。针对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目前我国开设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高校有150多所,以江苏大学为例,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在职教师有85人,其中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40%。青年教师具有自身的优势,年轻富有活力、思维活跃,是各大院校教学与科研事业的未来主力。因此,青年教师应该在原有知识积累的基础上,不断学习新的知识,紧跟国内外最新科研发展趋势,了解最新技术动态,力争在科研上有所创新。

5结语

针对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调整,从培养学生和教师自我提升的角度,对专业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提出专业培养目标应该紧密结合国家的发展需求,完善教学大纲,增加能源类课程和实践性教学,高校教师也要不断更新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实现自我提升。

猜你喜欢

动力工程热能专业课
机械功在热能与动力工程中的应用与优化探讨
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模具专业课教学探索与实践
一种疏水箱热能回收再利用装置
热能来自何处
英语笔记
火电厂中热能与动力工程的改进探讨
论热电厂中热能与动力工程的改进方向
关于改进热电厂热能与动力工程的有效措施分析
看,光电家居
岩浆转化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