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

2017-07-23张云凤

世界家苑 2017年4期
关键词:学情教材数学

张云凤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下,提高课堂效率,是越来越多的数学教师所关注的问题。本人通过二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与学习,从理解教材、制定教学方案等五方面做起,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

如何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堂效率,是摆在我们广大数学教师面前的又一课题。根据二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与学习,现就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深入理解教材内涵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介,深入理解教材内涵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新课程理念倡导“以生为本”的思想,就是让学生在民主、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下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识,体会学习的乐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做到这些,一定要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如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有价值指的是这两个方面:一是学习内容有价值,二是学习方式有价值。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如听一位老师上的“与11相乘的速算”,这个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中经常碰到的。学生通过计算、观察、思考、讨论、交流找出规律,运用规律进行计算,在获得与11相乘的速算技能的同时感悟到科学研究的方法和乐趣。

二、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

我们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学情出发,制定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案。只有这样才能搞好小学数学的教与学。学情,是学生学习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能的客观过程,它又可分为本质学情和具体学情。本质学情,指的是学生学习书本知识的实际情况;具体学情,指的是一个学生或一类学生甚至一个班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所反映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具体的学习特征。教师在钻研教材、按新课标要求进行备课时,应根据学生的学情基础设计教案,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解决难点,克服教学工作中的主观盲目性。

三、注重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过去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上课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教师在课堂上侃侃而谈,不一定能很好地吸引每一个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能很好地克服传统教学的不足。合作学习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当然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式,要根据学生和教学的需要而组织进行。内容简单的不用小组合作学习,内容较难的先要给学生留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再组织小组合作。这样,每个人都有思维上的参与,实现人人学数学。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制定相应的规则。合作学习的关键是教师要科学组建学习小组,即要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爱好、成绩等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优化组合。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合作能力为目标的。

四、加强學法指导,积极开发学生智能

新课标要求我们不但要重视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培养,注重发展学生智力,而且要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摆在教学活动的首位。“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自学的人。”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必须加强学法指导。为此,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如何看书、预习、听课、做笔记;如何做作业、复习、小结;如何发现问题、质疑;如何有效思考等。只有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学生才能学到广博的知识,进而发展智力、提高能力。

五、加强教学反思,提高教学效果

我们每上一节课,都会有成功和不足之处。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学,教师要养成思考的习惯,要有反思的意识,经常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使学生课堂学习的正确认知过程和结论得到及时的强化,使不正确的认知和结论得到及时的矫正。例如,在上二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中的例2——连减应用题时,其中第2种解法“用总数减去另外两个部分数的和”,在列综合算式时,我发现很多学生都忘了添加小括号。我就想:问题出在哪呢?是不是在讲解新课时,我只是引导学生口头表述每个步骤表示的问题意义,学生没真正明白?还是因为只有部分同学回答问题,以偏概全了呢?在第二天的练习中,我要求学生先写出每个步骤需要求的问题,然后逐一列出算式计算,最后才列综合算式,让学生真正明白添加小括号的意义。开始时,部分学生还不太适应,经过两节课的练习,大部分学生已能做到真正理解题意去解题了。学生课内练习的信息及时反馈,可使教师及时调节课外练习的数量和难度,避免机械重复。通过教学反思,可使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缺陷,及时调整教学要求,制订补救方案和措施,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使教与学两方面的素质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提高。因此,只要多疑、多思、多想,就能让学生多理解一些知识、多掌握一些解题的技巧,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深入研究教材、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增强学习的针对性,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效率。

猜你喜欢

学情教材数学
习作教学,依“规定”还是据“学情”?
教材精读
基于学情调研的鲁迅单元教学研究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学情分析有效服务教学的实践探究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