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的思考
2017-07-23刘静
刘静
摘要:事业单位作为我国众多劳动者就业的一大方向,人力资源管理对于其良好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近几年,我国的行政管理改革进行的如火如荼,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当中的激励制度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完善和发展。但就我国目前实际的情形来看,该制度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本文就激励制度的应用现状做出了简单的分析并提出有针對性的解决对策,以期该制度更好地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
关键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激励制度
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在事业单位不断改革的现阶段,单位领导越来越重视人才,人力资源管理也成为一项工作重点。尽管我国多数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已形成自己的管理模式,但是其中的激励机制仍存在不足,对于单位人才的激励效果不显著。事业单位的发展,需从工作目标和任务出发,创新激励机制,从而提升人才建设水平,提高经济效益。.
1激励机制的含义
激励机制就是为了达到激励员工而采取的一系列的方针政策、规章制度、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文化理念以及相应的组织机构、激励措施的总和。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激励机制,能帮助员工更深入地了解工作内容,对自身工作产生一定概念,使其保持较高的工作热情。那么,如何才能让激励机制产生效果,这就需要单位领导充分了解员工的需求,从而制定规范、合理的激励手段,提高员工工作主动性,让他们在发挥自身职能的同时,真正投入工作中,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2激励机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2.1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对员工有着一定的引导作用,使其明确工作任务、发展目标,保证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这是激励机制的重要作用。并且,激励机制还能促进员工提高业务能力、道德素养,保证员工有着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对自身工作形成正确认知。通常情况下,员工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需要一种动力,而激励机制就是提供该动力的关键。研究学者通过数据调查发现,员工在应对工作时仅需要个人能力的30%,一旦工作中受到激励,就能发挥出90%的能力。显而易见,很大部分的工作能力是激励机制激发的。另外,激励机制还能增强单位员工的凝聚力,为他们营造积极、奋进的工作环境,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
2.2约束员工的行为,维护工作秩序
研究学者认为,人们之所以有活动,原因是活动动机的作用,而动机又是人们的需要引起的。事业单位员工为满足工作需求,除需要强烈的工作动机外,还需要一定的稳定性、持久性。在事业单位领导制定工作目标后,激励机制的使用能让员工产生努力工作的动机,并建立合适自己的评估标准。只有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得到激发,才能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实现事业单位的发展目标。此外,事业单位实施激励机制后,还能自觉履行相关规章制度,通过自身不断努力,获得单位领导认可,提高他们爱岗敬业的精神,为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提供保障。
3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3.1缺乏精神激励意识
要想发挥激励机制作用,必须提高对员工精神激励的意识,只有单位领导重视员工的精神激励,才能改变管理人员对激励机制的认识,接纳先进的激励意识。通过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能帮助他们了解先进的激励方式,将所学知识用于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的管理中。从我国当前的事业单位激励机制看,普遍存在激励方法简单的现象,也就是只使用奖金等手段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激励效果不佳。
3.2缺乏科学化、系统化的考核制度
激励机制的实施需要以绩效考核提供的资料作为主要参考指标,而绩效考核的目的是保证员工的正常工作,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我国不少事业单位缺乏科学化、系统化的考核制度。很多事业单位的津贴分配和工资评定都是采用平均分配的方式,考核方法单一、目标模糊、缺乏多维度和量化的指标,使考核形式化、随意化、虚假化,导致认真工作的员工和态度怠慢的员工“平起平坐”,使得激励机制流于形式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3.3用人机制不灵活
事业单位的选人用人是其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源头。在目前的事业单位招聘机制当中,选择、任用、培养人才队伍机制存在问题,导致了激励机制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工作人员的管理储备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参加工作的人员不能及时更新所掌握的知识。同时,因用人机制不健全,导致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自身价值不能得到充分地发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员工的工作潜力。
3.4脱离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相伴而生,两者是人力资源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目前事业单位对于两者的关系协调不到位。例如:单位激励机制的制定,和绩效考核内容相脱节,没有根据单位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优化改进,影响最终的考核效果。
4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的措施
4.1提高激励意识
为保证激励机制的有效落实,提高事业单位员工的工作效率。首先要提高单位对激励机制重要性的认知,结合单位特征、部门设置、发展现状等要素,探索属于自己的激励模式,体现出激励机制的科学性。同时,还要转变传统的工作理念,强化激励意识。无论是事业单位的高层领导,还是工作人员,都要从源头上改变吃大锅饭的思想,促使激励机制真正落实,保证激励机制和单位管理制度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为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4.2改善激励制度的评价手段
第一,事业单位必须建立合理的薪酬体系,使得员工的工作效率与工资相挂钩,特别注意不能采取平均分配的方式,而且不仅是月收入,补贴和福利也要充分结合员工平常的实际工作质量和贡献程度进行分配,使员工切身感受到激励制度的存在,从而调动起所有员工的工作热情;第二,建立公平公正、透明公开的管理人员提拔制度,即提拔真正有能力的职工作为管理者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单位应严格按照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分配奖励,提升事业单位管理效率,加快改善激励制度的评价方式和手段。通过这两种方式,事业单位可以建立起科学合理、透明公正的绩效考核制度和收入分配方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员工的工作潜能,从而推动整个单位工作的顺利开展。
4.3采取多样化的激励方式
第一,精神激励。事业单位领导要经常深入基础,了解员工心声,听取员工意见,解决员工愁苦。对一些工作中遇到的困难,给他们以精神和业务指导。对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除在政策允许范围内给予适当照顾外,动员大家献爱心,让每位员工都能轻松愉快地工作。遇到单位员工获得奖励和其他正能量事情时,单位领导要大力宣传,弘扬正气,进而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第二,物质奖励。设立创新奖等奖励措施,对单位有特殊贡献员工给予适当奖励。第三,升职激励。事业单位应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用人激励制度,实施竞争上岗,真正做到“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
4.4优化人员配置
我国事业单位在分配模式上以工资制度为主,部分单位工资发放的依据,是职工任职时间长短、职务水平高低,没有看到职工对于单位发展的贡献;或者职工的福利补助采用平均主义,会导致部分职工产生懈怠心理,不利于构建积极进取的工作氛围。对此,事业单位要优化人员配置,采用先进的分配模式,将工资发放和绩效考核、业务技能、个人贡献相挂钩,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事相宜,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能增强单位凝聚力、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约束职工行为。分析可知,目前激励机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集中在激励手段单一、忽视精神激励、脱离绩效考核。对此,事业单位应该强化激励意识、完善激励机制、优化人员配置、丰富激励形式,促进单位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