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舞蹈类课程教学的美育功能定位及实践探析
2017-07-23于佳
于佳
(山东女子学院 山东济南 250300)
摘 要:在高校教育体系中,舞蹈类课程是重要的人文艺术课程,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与美学理念的重要载体与平台。在高校舞蹈类课程教学实践中,准确进行美育功能定位,直接关系到课程教学效果。本文立足高校舞蹈类课程教学实践,分析舞蹈类课程在美育功能方面的作用,并探寻行之有效的教学路径,以期指导理论研究与实践教学。
关键词:高校教育 舞蹈教学 美育功能 实践探析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美学层次与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我国高校教育体系内,舞蹈类课程是培养和提升学生美学理念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如何准确定位舞蹈类课程的美育功能,并充分释放其艺术感染与培养作用,是高校舞蹈类教师需要关注的重点课题,亟待深入探索研究,推动高校舞蹈类课程水平提档升级。
一、高校舞蹈類课程与美育教育的关系
从内涵来讲,美育以培育形体美、艺术美、自然美为主要内核。在我国现代高等教育体系内,舞蹈类课程是重要的艺术课程,是高校学生接触并养成美学理念的重要载体和平台[1]。从本质来讲,高校舞蹈类课程最为重要的功能就是美育功能,可以提升学生的美学理念与审美层次。舞蹈类课程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形体美,同时通过美学内化,可以提升学生的艺术涵养,帮助学生构建美学知识体系,提高大学生对于美学概念的理解能力。通过舞蹈课程训练,既可以实现锻炼身体目标,培养学生的形体美,同时也可以发挥其内在审美训练能力,引导学生深入追求艺术美,通过形象展示与技艺展示,提高学生的艺术感染力,让学生深入美学世界。
二、高校舞蹈类课程在美学功能方面的偏差
1.课程教学理念不正确
很多高校舞蹈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忽视了舞蹈课程的美学功能,将舞蹈类课程单纯定义为形体美学课程,注重学生舞蹈技艺的提升,忽视学生美学理念与美学视角的培养[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注重美学知识讲解,认为舞蹈类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锻炼身体,与现代舞蹈类课程教学目标背道而驰。由于教学理念存在偏差,舞蹈类课程也就无法充分发挥美育功能,不利于高校舞蹈类课程教学水平的提升。在课程教学中,教师一般讲解完技术要领之后,就让学生自己锻炼,不注重教学引导与教学技法,学生的美学视角受到了限制,学科的美学功能也无法得到充分释放。基于此,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明确舞蹈教学理念与目标,是发挥舞蹈类课程美育功能的基础与保障。
2.学生美学认知存在不足
在高校舞蹈类课程学习过程中,大学生的理念也存在一定偏差,美学认知水平一般都存在问题[3]。很多学生选择参加舞蹈类课程,一般认为舞蹈类课程可以锻炼身体,同时课程内容比较简单,可以很容易获得学分,在这样的错误学习理念指引下,很多学生单纯学习舞蹈动作,不注重挖掘舞蹈背后的文化内涵,美学层次提升不够。很多学生由于对舞蹈类课程没有足够的认知与重视,阻碍了舞蹈类课程的美育功能的发挥, 亟待提档升级。
三、发挥高校舞蹈类课程美育功能的有效路径
1.塑造美的形象,获得感知共鸣
在高校舞蹈类课程美育功能体系中,形体美是一个重要的美学分支,也是舞蹈类课程最为重要的美育功能。在教学实践中,高校舞蹈教师要想准确定位舞蹈课程的美育功能,首先要对舞蹈的形象美给予足够的重视。舞蹈作为一种形体艺术,是一种形体美学的直接展现形式,通过舞蹈形体展示,也可以达到锻炼身体培养形体美学的目标[4]。在教学实践中,舞蹈教师要将舞蹈的形体美培育功能放在第一位,通过舞蹈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形体美水平。作为一种外在艺术展现形式,舞蹈的形体美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类型的舞蹈课程可以培养不同的形体美感,在教学过程中,舞蹈教师要创新理念,准确定位,明确舞蹈的形体美功能,在美学引导方面充分发挥作用,提升学生的形体美,让学生通过形体展示,深刻感知舞蹈的美学魅力,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实现舞蹈类课程美育功能的充分释放与发挥。
2.注重技艺美,提升表现力
舞蹈不仅是一种形体美学,同时也是一种技艺美学。在众多舞蹈门类中,不同舞蹈具有不同的技巧要求,通过技巧展现,可以充分释放舞蹈的技艺美,释放美学功能与魅力。在高校舞蹈类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技术技巧的教育与引导,帮助学生攻克技术难题,通过多种技巧的融合与展示,实现现代美育功能,达到舞蹈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表现,充分展现舞蹈的技艺美,满足现代舞蹈教学要求[5]。在教学实践中,舞蹈类课程教学要想充分展现技艺美,就要提升课程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引导学生深入探索舞蹈的技巧内涵,通过不同技巧的搭配与展示,实现现代舞蹈教育目标,实现舞蹈的美育功能。
3.注重艺术美,强化内在性
舞蹈作为一种形体艺术,是对内心艺术理解的抒发形式。因此,只有丰富内在美,才能实现舞蹈美育功能。在现代高校舞蹈类课程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不注重学生内在美的培养,很多学生掌握了娴熟的舞蹈技巧,但缺乏足够的艺术支撑,整个舞蹈表现就较为空洞,缺乏足够的艺术表现力,也无法实现舞蹈的艺术教育目标。在实践教学中,舞蹈教师不仅要注重舞蹈技巧的讲解,同时也要向学生介绍舞蹈文化,让学生加深对舞蹈的理解,通过构建舞蹈艺术体系,提升舞蹈教学综合水平。在舞蹈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提升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和层次性,引入多元艺术要素。
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高等教育体系内,舞蹈类课程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发挥健身美体作用,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美学理念与水平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在教学实践中,高校舞蹈类课程在定位与功能发挥上,仍存在诸多不足,亟待进一步提档升级。高校舞蹈类教师要进一步创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并释放舞蹈类课程的美育功能,提升高校美学教学层次与水平。
参考文献
[1]鲁霏飞.高校舞蹈类课程教学的美育功能定位及实践[J].艺术科技,2014(4):406-406.
[2]庞纳丽,赵静,叶亚楠等.激发在美的追求培养舞蹈文化人——关于高校舞蹈审美教育的理论思考[J].电影评介,2016(15):84-85.
[3]鲁恩雄.高校舞蹈美育课程与人才培养[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3,20(6):106-107.
[4]项莉.高校舞蹈教师的音乐素养在舞蹈教育中的作用[J].青年文学家,2013(29):187-188.
[5]陈卉.浅论高校舞蹈赏析课的美育功能[J].艺术时尚(下旬刊),2013(6):9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