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馆声乐培训教学法的改进措施探析
2017-07-23肉先古丽·依米尔艾木孜
(乌鲁木齐市文化馆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2)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于文化艺术馆声乐培训教学法的改进措施为切入点进行分析,结合当下文化艺术馆声乐培训教学法问题的提出为主要依据,从针对于音乐与文学的关系、重新定义音乐文学的意义、基于音乐文学把握训练的教学法、对新教学法教学效果的检验这四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主要目的在于加大对文化艺术馆声乐培训教学法的改进力度,从而使声乐培训教学法得以完善,使其声乐在发展上再创新高。
关键词:群众艺术馆 声乐培训 教学法 音乐文学
引言
群众艺术馆又被称为文化群艺馆,它主要是文化艺术培训的公益场所。文化群艺馆是公共服务体系中的核心构成之一,在群众艺术馆的声乐培训免费开发以后,参与到文化群艺馆中的社会公众的数量逐步增多,从而满足增强演唱水平需求,基于此来实现社会公众的歌唱心愿。社会公众对于声乐的培训要求与日俱增,而相对应的培训方法与培训效果显得似乎不尽人意。如何优化文化群艺馆的声乐培训法,是当前比较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文化艺术馆声乐培训教学法的问题
在文化群艺馆中参加声乐培训的主要分为两类人:第一,音乐基础比较薄弱,具备的音乐常识性不足,他们来文化群艺馆中参加培训的目的比较明显,就是为生活增添一些乐趣,以免生活在枯燥乏味的生活中。第二,具备一定音乐涵养的人,在声乐方面有属于自己独特的风格,有自己执着的追求,这类人来参加声乐培训的主要目的在于自已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歌唱家,从而为自身工作或是个人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了切实提升培训所达到了社会效益,文化群艺馆内的负责声乐的培训部门通常会采用考核的方法来对上述类型的人员进行合理划分,并且在满足个人意愿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分类教学:对于第一类人员需要采用上大课的方法,而对于第二类需要采用上小课的方法。[1]
不管是哪种形式,都会出现培训效果不佳的现象。第一类的人员的培训效果有发提高,导致此种情况原因有两种,一是技术层面的原因,另一种则是技术层外的原因。第二类人员的声乐培训通常情况下是具备比较优良的技术条件,若是未取得较高的培训效果,负责培训的教师或是相关部门需在技术层面之外查明原由。
此种树立思路与统一概况会使得培训对象的效果未能提高都是基于技术层面之外的因素,此种现象会使教学法的改进范围有所缩小,导致文化群艺馆培训方法的改变变得比较集中或是比较容易。
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曾说过“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加高深的启示。”充分考量到了音乐与文学的特点,若想真正的实现声乐的培训效果达到最佳,需要在音乐文学开始著手,对教学方法进行完善。在当前诸多音乐教育者对于声乐的教育,多数是种训练,忽略对文学的了解,这是当下存在的比较广泛的问题。例如,部分声乐教育者在利用教学法对其尽心教学时,主要基于简单为主,主要分为三个模块,其中包含了声乐教学技巧训练、歌唱教学方法、声乐基础理论,这三个模块并未牵涉到音乐文学。此种情况导致了声乐表演初期比较苍白、无力,导致声乐表演单单的成为语义传达的声音。深层次说,当前声乐教学法中对于轻音乐文学把握是比较广泛的,无法避免所交出的学生不具备匠气,致使诸多学生在毕业以后成为了是声乐的传播者者,而并非是真正的艺术使者。当前最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对文化艺术馆声乐培训教学法的进行改进,从哪里着手进行探索,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对文化艺术馆声乐培训教学法进行优化:梳理清楚音乐文学,对音乐文学有一个正确认知;在实际教学之中增添新模块,例如音乐文学的训练,试图对目前声乐教学法进行优化;重点把握文化群艺馆声乐培训的特点,以及培训对象的知识状况与自身特点,加强对文化群艺馆内音乐文学转化声乐的能力;在对声乐进行实际培训时,需要对其进行分全面检验,验收教学法改进的实质效果。
二、文化艺术馆声乐培训教学法的改进与效果
1.针对于音乐与文学的关系
音乐是一种感情的寄寓所创造出来的,文学也是。音乐和文学同样是艺术的范畴,他们的本质都是相同的只是表现行式不同。两者在哲学上是一总辩证的关系。知音不知乐者为凡人,知音知乐者为圣人,文学,音乐并存,比如爱因斯坦小提琴拉的很好,音乐熏陶了他的灵感,开发了他的智慧,激活了他的文学思维。所以音乐和文学是有很大的关联。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文学是语言的一个方式。
《乐府》中有这样一段话“故知诗为乐心,声为乐体;乐体在声,瞽师务调其器;乐心在诗,君子宜正其文。”很明显可以看出文学是音乐的核心,“乐体”与“乐心”具有不可分割的作用。尽管诸多音乐家了解文学与音乐这二者之间的关系,但到目前,对于音乐文学的定义依旧处在一个模糊的定位。时至今日对其二者之间的定位是音乐文学是处在文学与音乐中间的边缘性学科,是体现音乐关系最为直接的文学形式。其中包含了歌剧剧本、配乐诗朗诵、歌曲歌词、诗歌、戏曲曲艺、音乐剧脚本等,皆与音乐性相关的文学都被划分为音乐文学体裁之中。[2]
大部分的人对于音乐文学的认知,是将其余与语言文字相对比,利用表演歌唱的方式将其形式化的体现出来,这便是切实反映实际的行为艺术。此定义中的音乐文学与音乐的融合存在一些间断性的不足,虽然充分认识到了音乐文学是不基于自身实现为基础,它最终所要实现的并非是自身而是声乐艺术。通俗的讲,普通的文学作品都是以阅读,书写以及吟诵等方式来进行传递的,与音乐相融合的文学则是基于音乐与表演来作为基础表现形式。
2.重新定义音乐文学的意义
深层探究声乐表演的实际含义。声乐的表演主要是音乐文学的基础与核心,是二次给予音乐文学的歌唱灵魂。通俗点讲,对于音乐的文学的掌握是需要基于声乐表演的首位,也就是与《乐府》中所要阐明“乐心”的观点想呼应;梳理音乐文学可谓是声乐表演的核心依据。因音乐文学具备统领的意义,声乐教程中演唱训练、台风塑造以及发声训练都是需要对音乐文学有一个深刻的理解的,当进行发声、演唱与台风训练时所出现的不足,都是需要在音乐文学的把握上进行掌握的。通俗点讲,音乐文学的掌握与以上三者训练中存在着循环关系。依据以上问题分析,我们对目前文化群艺馆声乐的教学法有了新的突破,在训练 模块中增添了一个新的板块,便是音乐文学训练。
3.基于音乐文学把握训练的教学法
在对文化艺术馆的学员进行声乐培训之前是需要进行训练的,训练包括两方面,其中有台风训练、发声训练,但这两个训练做好之后,还需做好以下三点工作:对音乐的文学背景进行严格创作,从而为歌曲的演唱提供一个限定的场景;对于音乐的创作灵感以及核心宗旨有一个充分了解,将音乐所要 表达的的内涵充分体现出现,不放过任何一个情绪以及动作;感受音乐中的美学文本,从而找到与之合适的声乐表现方式,将音乐的所有文学涵养尽数表现出来。
4.对新教学法教学效果的检验
基于實践来看,文化艺术馆内的学员是来自于不同阶层的人,在对于声乐的了解上也并未有一个全面的认知,他们与在校学生的接受能力还是存在一定不同的;相较于比较匮乏的方面,在艺术馆内的声乐学院并不存在一个适合创作的背景,他们对于美学以及创作理念都是存在较大的差异的。艺术馆内的声乐培训是无法达到转化的目的的,主要是因为转化能力的差异性,培训对象的基础知识不牢固所导致,以及足够的自信心。因此,在对文化艺术馆声乐进行培训时,需要针对于以上问题进行强化训练,从而得到取得优秀的培训成果。经过实践所得出的此教学法的优化是切实可行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提高了培训对象的声乐认识以及学习热情,将学习声乐来作为一种丰富内在涵养的方法;以往出现的喊唱的方式基本不存在了,尽管有不会唱的培训人员,也能尽量控制自己不去喊;在台风塑造这一点有显著提高,开始具备人文情怀;与未改进教学法之前,自身文学修养有了明显上涨。
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使得社会公众的生活水平逐步开提高,基于此,当下社会大众对于日常生活的需求提出了新要求。因文化群艺馆声乐的免费开放,吸引了诸多大众去学习声乐,不仅是为了丰富业余生活,也是为了提升自身文化素养,而在传统的教学法培训下的声乐效果无法达到预期目标,因此
需要对声乐教学法进行适当优化,以此来提高文化艺术馆声乐培训工作开展的效率与质量,从而为取得较高的社会效益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吴俊澎. 浅谈学前教育专业声乐集体课发声练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黄河之声,2015,21:31.
[2]朱凤姣. 浅谈声乐文化对群众文化的推动作用[J]. 赤子(上中旬),2016,24:53.
作者简介
肉先古丽·依米尔艾木孜、维吾尔族、女、新疆阿克苏人(1979年10月12出生),是乌鲁木齐市文化馆官员(中级职称)。研究方向:声乐表演、美声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