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水乡古镇的历史文化及保护开发
2017-07-22陆怡静张翌
陆怡静+张翌
摘 要:江南水乡古镇历史悠久,景色秀丽,文儒辈出,引人入胜,令人流连忘返。但在现代化的开发中,古镇建设出现了一些非理性、不科学的成分,亟须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改善,以保护古典文化意蕴,留存这份独特的人文遗产。
关键词:江南水乡;古镇;保护;开发
1 江南水乡古镇历史文化
江南自古以来就是人杰地灵之地,揽江南之胜的水乡古镇更是气韵生动。它们的产生既有特殊的地理环境因素,也有社会因素的存在。这些水乡古镇大部分集中在苏南和杭嘉湖等地。内部水网密布,湖泊河流纵横交错,水资源在古镇的崛起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像南浔、乌镇、震泽等地处江南古运河及其支流,依水而生,交通便利。而同里、周庄、西塘、甪直等地则以诸多湖泊为中心,进行过多次迁移。但与此同时,它们的形成和发展也受到商业、军事等条件的影响,大致可分三种情况:“一是,从最初的军镇发展成商业市镇;二是,农村聚落直接因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促成的市镇;三是,围绕某一人或某一官吏世家而闻名发展起来的市镇。”[1]例如,乌镇和西塘最初是由军事戍镇演化而来的,南浔和同里是由村落逐渐发展成为市镇,周庄、甪直则分别因当地的名人周迪功和陆龟蒙而闻名。
千百年来,人们傍水而居,为后世人留下了众多古意盎然的水乡建筑。南浔的“百间楼”正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成排成片的民居依水而建,错落有致,处处可见飞檐翘角、起伏变化的封火山墙和高耸的屋脊。而在这粉墙黛瓦之中,古镇的私家园林尤为突出,例如同里的退思园、震泽的师俭堂、南浔的小莲庄。明清时期,江南的达官贵人、商贾富豪运用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遵循自然之趣,因洼疏地,依山造亭,这才有了“江南园林甲天下”的美誉。古镇因水成街,桥多路少。陆上街面较窄,车辆不多,一般仅供行人步行通过。古桥数量较多,留存年代久远,大多为明清时代所建造,例如同里“三桥”、乌镇“桥里桥”等。千百年来,坚硬的桥面石板经过行人脚底的打磨,早已变得光滑。在这里,用诗句“三山万户巷盘曲,百桥千街水纵横”来形容江南水乡的路、桥格局,真是再恰当不过了。正是这些古桥、古街、古屋、古巷等遗迹的存在,才造就了如今“小桥、流水、人家”的典型水岸风情。
自西晋以来,北方战乱较多。为了求得安宁,人们纷纷逃亡南方避难。这就为南方带来了充足的人力资源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文化,这一带地区变得更为文物荟萃,人事繁盛。书院、私塾普及,学风蔚然。重教尚文的结果,使得百姓受教育较为普遍,受教育程度也较高。例如南浔镇“数百年来,人文蔚起,阛阓纷屯”[2],乌青镇“士夫多才能,市业生理甲于他镇,子弟敏秀,好文重儒,自嘉隆以来,人文益盛,系学籍者百有余人,科第不绝”[3]。功成名就后的文人雅士积极反哺家乡,参与地方文化建设,促进家乡的繁荣发展。以同里镇为例,在乾隆六年,赵植、任德成、陆廷聘等人进士及第,锦衣返乡,招募资金,开凿市河,修筑得春桥。
2 江南水乡古镇的现状
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发展,江南水乡古镇作为一种独特的城市群体,正在经历着数量衰减、巨大转型的严峻考验。曾经密布江南的水乡城镇已经从“随处可见”变得“稀缺珍贵”。就算是古镇内部也面临着年久失修、居住拥挤、产权复杂、设施匮乏的剧变。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成为大势所趋。人们没有意识到文化古迹的重要性,很多古建筑在城市化中被拆除,许多风俗习惯也在现代化浪潮中消失殆尽。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同济大学针对周庄的情况特点,专门制定了保护规划书。这份计划书明确规定了“保护古镇,开发新区,发展旅游,振兴经济”的十六字原则。在此指导之下,周庄开始了古镇的保护与开发之路。这显然与当时如火如荼的乡镇改革背道而驰。结果却出人意料,周庄另辟蹊径的举措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周庄古镇凭借自身古色古香的明清建筑、典雅清丽的水乡风情、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了大批海内外游客,既很好地宣傳了水乡古镇的历史文化,也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继周庄获得初步成效之后,西塘、乌镇等其他古镇纷纷效仿,都走上了保护发展之路。一时间,江南水乡古镇这一历史遗产集体绽放,异彩纷呈。
然而,在市场化氛围的熏陶下,人们过多地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古镇的发展历程出现了一些偏差。例如在传统古镇周庄,人们利用上宅下店或者前店后宅的地理优势,贩卖水乡周边产品获利。利用传统优势来改变现代生活,当然是可以的,但过度商业化的行为也使得其原本古朴的氛围大受影响。而在水乡其他地区,“古镇模式”炙手可热,粉墙黛瓦、依水成街、亭台楼阁等建筑似乎成了类似景区的“标配”,游客们不停地在雕花门窗、乡土特产中转悠,各个古镇景区之间的辨识度也越来越模糊,同质化现象愈演愈烈。各个古镇不同的民风民俗缺乏个性化的展示,长此以往将不利于各江南水乡古镇的自身发展与共同进步。
在实地调研中,我们发现对于古镇文化历史、风土人情等情况了解较多的基本上是老一代人,年龄偏大。年轻人中也有了解古镇文化的,但所占比例较少。大部分人仅仅只能说出部分古镇或景点名字,对于其中详情却不甚知之。由于古镇保护区域基本生活设施的落后,年轻人大都选择搬到新发展区域,从而使得古镇建筑出现了部分“空心化”的现象。
3 江南水乡古镇的保护与发展
目前,国家文化部已经确定由江苏省牵头,推进江南水乡古镇的联合申遗,力争2019年提交第4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审议。“申遗”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提出的“文化迈上新台阶”精神的要求。江南水乡古镇是农耕时代的聚落遗产,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已酝酿多年。近年来,由于世界遗产组织实行全球平衡战略,遗产申报的难度越来越大,竞争日趋激烈。而各个江南水乡古镇,不管是在建筑遗迹还是物产习俗方面,也都有着一定程度的相似性,例如南浔与震泽都有着“绣花锦”这一特产,都有着喝风枵茶、熏豆茶的习俗,区别在于南浔喝的是“三碗茶”,震泽喝的是“四碗茶”。在此基础之上的联合申遗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在此,笔者提出几点建议,旨在抛砖引玉。
3.1 保护古镇整体传统风貌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曾在中国文物学会古村镇专业委员会成立会议上号召,要切实加强古村镇的文化遗产保护,坚定不移地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保护、修葺古建筑应该做到修旧如旧,保持原汁原味,保留和恢复老街面貌。
在保护传统古建筑的同时,,还应该注意保护其所处街道的整体历史格局和文化风貌;保护与古镇历史文化密切相关的自然地貌、河流、古树名木等历史环境要素;保护反映历史风貌的古民居、古建筑群、民俗精华、传统工艺和传统文化等,这才能最大限度地维持整个古镇的传统风貌。
“整体性保护”不单单是保护所有的历史文物建筑,更要维护这块鲜活的生活区域。古镇保护应当注重历史文献研究,利用地方方志与老照片,征求文保专家和当地居民的意见。古镇的维护修建应当注重古镇的原有特色,不可千篇一律改成商业景点,要体现水乡古镇的生活作用。古镇建筑“空心化”现象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政府在修葺古建筑时,一方面要做到修旧如旧,保持本身固有的历史沧桑感,另一方面更应该切实满足居民的生活要求,适当加入现代化的生活设施,比如管道煤气、宽带通信、厨卫设施等,这样才能方便居民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生活。
3.2 挖掘特色民俗风情
江南水乡古镇的民俗风情丰富多彩,不一而足,每个古镇都可以定位出自身的文化特色。如同里古镇以同里宣卷和“走三桥”等传统文化习俗闻名,芦墟以吴地山歌而吸引大量游览者。保护水乡古镇需要发掘传统习俗中的特色,以震泽为例。震泽以江南蚕丝文化为载体,建设具有震泽特色的“茧镇”。震泽蚕农缫丝技巧高超,所产生丝细匀洁韧,光白晶莹,为湖丝中的上品,备受江浙丝业界推崇。慈云蚕丝更是被指定为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蚕丝被制作技艺传承单位,因此震泽古镇就以蚕丝行业打亮自己的品牌。
江南水乡古镇是江南地区水乡风貌的典型代表,是一份宝贵的社会财富。结合江南水乡古镇历史文化传统和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对江南古镇的开发,应遵循“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原则,同时依托各个古镇自身不同的特色,充分挖掘古镇内涵,打造自主品牌,发展旅游业,从而找出传统与商业的最佳契合点。
3.3 加强对古镇居民的教育和宣传
在实地调研中,我们发现古镇居民的保护、发展意识还有待加强。并且,在在未经较多旅游开发、商业化程度不高的市镇中,居民的保护发展意识明显稍逊一筹。
在未经较多旅游开发、传统特色保存较好的市镇中,政府应大力宣传和贯彻执行古镇保护的政策和方针,并把宣傳古镇政策与普及古镇保护知识结合起来,让广大人民群众既懂得国家保护历史文物和历史文化名镇的政策法令,又懂得文物遗迹和古镇保护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才能做好保护工作的措施和办法。只有居民自己认识到身处其中的古镇的历史文化价值,他们才会从心底里倍加珍惜,从而使得古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真正成为深入民心的事业。
而在开发较好、商业化程度较为发达的市镇中,居民应更注重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维护古镇的水乡风貌,自觉地去发掘古镇先辈的优良传统,并将这些优良传统在现实生活中展现出来。
在当前现代化、城镇化大潮汹涌的社会背景下,江南水乡古镇所承载的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正在不断流失。以江苏省牵头推进江南水乡古镇的联合申遗为契机,切实保护好古镇整体传统风貌,传承和抢救乡土历史文化,更好地展示出每一个古镇的历史文化延续性和传承差异性,理应尽快尽早提上日程。在保护江南水乡古镇传统文化底蕴的同时,将提升水乡古镇知名度与经济开发相结合,提高水乡古镇原有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古镇景区的开放程度,提高旅游景点品质,游客舒适度与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陈晓燕、包伟民:《江南市镇——传统历史文化聚焦》,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20 页。
[2]汪曰桢:《南浔镇志》志廿三,风俗。
[3]万历《重修乌青镇志》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