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残留》中的后现代性
2017-07-22李亮亮
李亮亮
《记忆残留》是英国作家汤姆·麦卡锡于2005年出版的长篇小说。然而目前为止,国内尚未出版有关该小说的研究性文章。本文从反统一性、不确定性以及本体论性角度试析该小说中的后现代性。
2015年7月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了中国学者陈正宇和吴杨翻译的中译版《记忆残留》。扎迪·史密斯称赞《记忆残留》为“英国近十年最棒的小说之一”。在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前期,在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正式成型。后现代主义认为,当今世界各种各样不稳定、不确定、非连续、无序、断裂和突变现象的重要作用都将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并重视。在这种情况下,将会诞生出一种全新的看待世界的方式与观念,而这种方式与观念会逐渐深入人们的意识中,即反对用单一的、固定不变的逻辑、公式和原则以及普适的规律来说明和统治世界,主张变革和创新,强调开放性和多元性,承认并容忍差异。后现代放弃了制定统一的、普遍适用的模式,接受彻底的多元化。后现代的本质就是多元性。这种多元性原则的直接结论是:“反对任何统一化的企图;后现代思维积极维护事物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坚决反对任何试图将自己的选择强加于别人,使异己的事物屈服于自己意志的霸权野心;它尊重并承认各种关于社会构想、生活方式以及文化形态的选择。”本文基于该原则,从后现代主义的不确定性、反统一性以及本体论性方面探讨《记忆残留》。
一、《记忆残留》中的反统一性与不确定性
后现代反对用单一的、固定不变的逻辑看待世界,即反统一、反模式化。后现代主义认为,现实是用语言造就的,用虚假的语言造就了虚假的现实;传统小说(包括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小说)的叙述方式便是虚假现实的造就者之一:它虚构出一个虚假的故事去反映本身就是虚假的现实,因而把读者引入双重虚假之中;小说的任务是揭穿这种欺骗,把现实的虚假和虚构故事的虚假展现在读者面前,从而促使他们去思考。该定义推翻了“纯小说”的概念,破坏了传统小说的关于线性叙事、因果逻辑的常规叙述,模糊了各文学体裁之间的分界线并大量采用其他文学体裁的表现技巧。
《记忆残留》与传统的小说不同。整本小说不曾告知读者主人公的名字,也不曾告知主人公的身份,只是简单地用“他”来代替。小说一开始就表示了强烈的反统一性。小说的开篇,主人公因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而重度受伤。他的部分记忆在事故之后一片空白,无法行动自如,他要经过不断地理解、康复训练才可以重新拥有自理能力。这让主人公感觉自己的一切都是“二手的”,如此的统一而模式化却并不是自己想要的,他想要的是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这场不明真相的事故让他获得一笔巨款,巨大到他能因此做任何他想做的事情。然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却是福祸相依。虽然受伤,他却可以从此衣食富足。也因为这笔巨款,他可以肆意地挥霍。为了抓住那一丝属于他自己的悸动,他不惜买下一栋楼并雇佣大量的演员,耗费大量的时间去重现自己脑海中的场景。同时,为了让一切不再那么“二手化”,他希望“所有这些动作都完美得天衣无缝”。所以,他要求演员们不断地重复着他脑海中场景,甚至要求演员们近乎于不移动地去放慢动作进行情景再现。为了重复自己在汽车修理店的小意外,他买下了飞机场旁边的一个仓库,要求演员们和工作人员昼夜不停地去重复那个意外的场景,即使他不在场。之后又情景再现了三起枪杀案。在枪杀案中,他换下了演员,亲自上阵扮演被害人。也仅仅是因为他突然感觉这一切可以让他得到自己专属的那触电般的麻木感。然而三起枪杀案的情景再现让他犯病了。他在那一丝丝麻麻的触电感中陷入了恍惚,失去了意识,最后被人抬回公寓。后来,他在情景再现中不时地沉陷黑暗中不能自拔。在一次次的恍惚中,他再一次产生了幻觉。他的脑海中展示了一幅关于抢劫银行的“真实地”画面。他计划情景重现,最后关头他却决定要将场景移至真实的银行中。也就是说,他策划了一场真实的银行抢劫案。主人公也不曾料到本来已天衣无缝的事情会以混乱收场。正如哈山(I.Hassan)所说,后现代的特征包含着不确定性,即后现代主义并不确定会发生何事。所有的情景再现都不是事先就计划好的,而是主人公的“突发奇想”,然后感受那一次次“一阵麻刺感从右边身体蔓延上来,这感觉很棒”。他曾问凯瑟琳“你最强烈、最清晰的一个记忆是什么?”或许内心里,他从来都希望自己的记忆清晰而不是一片空白。他希望留住那些让他有着无比强烈清晰印象的东西,他希望所有的“都是那么流畅自然的,不是笨拙的、学来的、二手的,而是自然的”,所以他选择不断地情景再现甚至为了让情景再现的感觉更真实,不惜杀人。他在策划了一场真实的银行抢劫案并杀人后,文中这样描述,“他希望一切都完美无缺,干净利落,他想把所有的事情安排计划得井井有条,避免杂乱无章。但他必须明白:世间万物是维系我们生命的东西——断续的流动、伤疤组织、世间最初的灾难预兆,还有永不过期的期票。想要捋顺一切就得后果自负”。或许麦卡锡是想借小说主人公之口告诫世人井井有条的、模式化、统一化的世界是不真实的,就如同“他”的情景再现一般。无论演得如何真实都是虚假的,不存在的,只是一场没有被录影的戏而已。而一旦人们想要完美的真实,井井有条的模式化,那么必将付出沉重的代价,就如同“他”策劃的真实银行抢劫案一样,血淋淋的代价。不连续、无统一、无模式化才是这个世界最初的模样,就如同主人公“他”一样,一片空白。空白才是这个世界的原貌,一切都带着随意性以及不确定性。麦卡锡在描述“他”情景再现之前,对主人公的描述是他认为所有关于自己目前的体验都是“二手的”,同时他无法回忆起自己的哪个阶段最不做作、最不二手。他认为“童年是最做作的。童年的时候我们总是在表演,在模仿别人做的事情,而且模仿的很拙劣”。然而人们却通常不自知,“他”回忆起出事之前,“我的自我意识比一生中任何时候都要少——我觉得活得更自然,更活在当下……我当时觉得我们就像是可以逃离一切似的”。从童年的模仿到成年的与别人别无二致的生活,人们走在一条统一的、模式化的“康庄大道”上。一个角色接着另一个角色,全是那么不自然、程式化、虚假。然而,这一切都是由于人类的不自知。或许作者是试图借此告知人们,不要被模式化的生活遮目,要为自己而生,为自己而活。种种不确定性才是生活原本的模样。
二、《记忆残留》中的本体论性
后现代主义写作的主因是本体论。也就是说,后现代主义写作旨在提出以下问题:什么是世界?有些什么类型的世界,它们是如何构成的,又有怎样的区别……什么是文本的存在模式,什么又是文本所投射的世界(或诸世界)的存在模式。《记忆残留》中主人公“他”再三提出他感觉自己的一切都像是二手的。他提出自己要重建空间并且进入它,这样他“就能再次感受真实了”。这便牵涉了一个本体论性的问题,什么是世界?什么是真实?主人公“他”因为意外导致记忆缺失了一大块。那么他生活得就不真实了吗?他的身体、他的思维都是自己的,他却说“就连我的幻想都是塑料的、不完美的、不真实的”。为寻找真实,他选择了重现自己脑海中的景象。他制造了两场不间断的表演、三场枪杀案表演以及一场真实的银行抢劫杀人案。“他”根据自己的脑海中的情景进行虚构并将其在现实生活中再现,然而这些就是真实的吗?但这些景象因情景再现从虚构变成了事实,成为他的“历史”,真实地存在着。小说中另一个真实存在的便是小说本身。而这恰恰也是后现代主义所倡导的。后现代主义小说认为,真实和虚构没有明显的区别,而应该将一切都还原到语言的层面上,强调写本身。《记忆残留》整本小说都不曾显现出作者个人的情绪或观点。作者不曾批判、不曾强调任何,只是用“他”娓娓道来。整部小说描写了主人公寻找真实的过程,这个寻找真实的过程便是小说的创作过程。而小说结尾写到“我们处于失重状态”。小说将真实与虚幻这一切混杂在一起,真真实实,虚虚假假,一切都那么真实地模糊着。
三、结语
后现代的本质是多元性。《记忆残留》的主人公因意外记忆残缺,他认为自己不完整、不真实。本文用后现代性分析该小说,试图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容忍差异、容忍自己或他人的不完美本身就是一种完美。即使记忆空缺又有什么关系呢?毕竟这空白便是与他人的不同之处,这空白是真实的,就是自己真实存在的证据,苦苦追寻的未必就是真实的。当然,后现代还在不停地发展变化着,个人观点或许有失偏颇。笔者借此抛砖引玉,未来有更多的人关注这部小说。
(湖南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