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纵谈数e

2017-07-21马春雨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7年13期

马春雨

【摘要】数e是数学中的重要常数之一.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教材中对e有不同角度的定义.本文主要从由来和定义两方面对e进行介绍.

【关键词】数e;由来;定義

历史上数e的出现离不开对数的研究.17世纪初,苏格兰数学家约翰·纳皮尔发明了对数.1618年,他在出版的著作中附录了一张自然对数表.自然对数的出现是历史上第一件与数e有关的事.但遗憾的是,当时人们并不知道自然对数的底就是常数e.

首次发现数e的是数学家雅各布·贝努力.他在1683年研究复利时,证明了当n趋近于无穷时数列1+1nn有极限,这个极限值其实就是数e.但贝努力当时并没有认识到这个极限与对数间的关系,也没有把两者联系在一起.

数e第一次被正式提出是在1690年数学家莱布尼兹写给惠更斯的信中,但他将这个常数记为b,而不是e.

最后,是由欧拉确定了用字母e表示这个常数,原因有多种说法:一说是因为e是“指数”(exponetial)的首字母;另一说法是a,b,c,d有其他常用表示,e就成了第一个可用的字母;还有一说是欧拉用自己名字Euler的首字母,不过这更可能是个巧合,因为欧拉是个谦虚的人.欧拉从1727年就开始对e进行研究.在1748年出版的《无穷小分析引论》中,他对自己的发现作了完整的叙述和总结:他同样把数e定义为极限 limn→∞1+1nn,并证明了e=1+11!+12!+13!+…;他取上述公式的前20项进行计算给出数e的前18位:e≈2.718281828459045235;他定义了以e为底的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即自然对数);此外他给出了数e和以e为底的指数函数的幂级数展开式,以及它们的连分数展开式;最突出的是他借助于e证明了著名公式eiπ+1=0,被称为欧拉公式.

自此,以e为底的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逐渐进入数学的各个领域,成为分析解决问题必不可少的工具.

在基础教育阶段,数e出现在高中数学必修一对数那一章节,教材中简略提到:“有一种以无理数e=2.71828……为底数的对数,称为自然对数.”在维基百科中,数e的定义为:“把自然对数的底称为数e.”这构成了一个定义的循环,我们不禁会想为什么将数值如此奇怪的e称为“自然”?

17世纪中叶,数学家们发现双曲线下的面积和自然对数之间有非常奇妙的关系∫x0dxx=ln|x|,并逐渐发现许多重要的函数、极限、微分和积分都与自然对数密切相关.利用微积分的知识就能解释出e的“自然性”.对于一般的对数函数y=logax(a是不等于1的正数)求导,得到y′=1xlna,而当a=e时,会有y′=1x,相比上式而言对自然对数y=lnx求导的结果要简约自然得多.

积分是微分的逆运算,由于∫x0dxx=ln|x|+c(c是常数),且对于一般的式子求积分∫f′(x)dxf(x)=ln|f(x)|+c(c是常数).这说明,当对一个满足分子是分母微分的分式求积分时,得到的就是以e为底的分母绝对值的对数.如此看来,以e为底的对数确实自然.

高等教育的教材中是从极限的角度给出数e的定义,即e=limn→∞1+1nn.它遵循的是雅各布·贝努力研究复利的思路:利用二项式定理,证明数列1+1nn严格递增,且恒小于3,即数列1+1nn是有界的,再由单调有界定理可知 limn→∞1+1nn存在,即为e.其实,数e可以通俗地解释为“增长的极限”,贝努力研究的复利实际上是提供了一个关于数e的具体模型.除此之外,生活中细菌的增长等也满足极限e.

【参考文献】

[1]陈仁政.e的密码[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朱启州.常数“e”漫谈[J].中学生数学,2007(03):30.

[3]胡典顺.神奇的常数——e[J].数学通讯,2010(06):63-64.

[4]梁洪亮.数e简介[D].商丘:商丘师范学院,2004.

[5]李忠.数e来龙去脉[J].数学通报,2008(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