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数学教学的误区
2017-07-21朱亮雅
朱亮雅
在我从教的十几年中,在大量的听课过程中发现,很多教学“设计”,匠心独特,为听课教师所期冀;同时发现有些课,存在情境引入华而不实;一味迁就学生;合作交流,过度注重形式;与多媒体整合,却舍本逐末等误区.
一、过度铺垫,降低难度
教学中,为了追求“顺畅”,在学生回答问题或板演之前,教师总是想方设法使之不出一点差错,即使是一些容易产生典型错误的难题,教师也有自己的招数——能引导学生按自己所设计好的途径去解决.这样就掩盖了错误的暴露,学生缺少了纠错的重要思维过程.而本来知识的生成教学中,总是结合新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主动尝试,大胆探索,利用已学知识概念解决新问题,这样在学习的开端学生总是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这才是正常的一个认知过程),教师再带学生进行错误辨析,一部分学生马上会恍然大悟,即使没有,全体学生也会马上陷入积极思考,学生便学会了从问题的反面去思考,总结经验教训,很快从错误中走出来,师生再共同分析总结,增强学生的辨错能力,加深了对数学概念、法则的理解,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学中就应该积极主动地对待错误和失败,备课时充分考虑学生可能会犯的错误,不是怎样想方设法去避免,而是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典型错误思路的分析,使学生在纠错的过程中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
例如,在上海二期课改教材高一数学上册“其他不等式解法”第一课时“解分式不等式”中,教师首先呈现给学生几个问题:(1)解形如ax+bcx+d>0的分式不等式,怎么解?(2)能不能直接去分母?为什么?(3)如果去分母应该注意什么?(4)这样能否求解?(5)不以去分母为出发点,如何解这个不等式?(6)不等式分子、分母的符号应该有什么关系?(7)这些关系如何推导?
评析:应该说教师“用心良苦”,为防止学生将解方程中的去分母方法“迁移”到“解分式不等式”中来,教师在学生“出错”之前进行“预防”,给出了一系列的问题,本质上是一系列的“提醒”或“告诉”,殊不知“错误”本身也是一种教学资源.
二、重结果轻过程
过程性是对一系列数学思维活动过程的概括,是指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的提出和形成过程,数学问题解决的探索过程和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过程.[1]数学过程性教学可以理解为重视过程性的教学,是一个重视暴露思维过程、重视从感性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课改以来,既“重过程”也“重结果”已被广大教师所言说,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尤其是生源薄弱的学校,很多教师除了在公开课上做做样子外,实际教学中,仍然不重过程,甚至没有知识的形成过程,只是教会学生“记住”公式、定理,怎么去用这个公式、定理.
例如,三角公式cos(α+β)的推导,费时较长,学生难以理解,教师如果一带而过,学生虽牢记公式,遇到问题“已知点A(2,1),求将OA逆时针旋转60度后A′的坐标”时,学生恐怕连意思都弄不清楚.
评析:正确的思维来源于对定理、公式的透彻理解,所以在定理、公式的教学中,要注重它的形成过程、充分暴露思维过程,引导学生深刻地领悟定理和公式的本质特征,并在定理、公式的发现过程中,师生一起总结提炼蕴含其中的思想方法.例如,上述问题,就可以令OA与x轴正半轴的夹角为α,OA与OA′的夹角为β,则本题的核心就是由α,β求cos(α+β).
又如,在“圆锥曲线”这一章复习时,我给学生呈现了如下问题: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原点O,焦点在坐标轴上,直线y=x+1与该椭圆相交于P,Q,OP⊥OQ,|PQ|=102,求椭圆的方程.对教师而言,上述问题并不难,但对学生来说,却有很多障碍,例如,椭圆的方程如何设,有些教师直截了当告诉学生:设椭圆的方程为Ax2+By2=1(A>0,B>0,A≠B).但学生的想法却是:因为题目没有明确椭圆焦点位置,所以需要分类讨论,设椭圆的方程为x2a2+y2b2=1或x2b2+y2a2=1.为什么能把两种情况合并在一起呢?如果不去解释,学生就囫囵吞枣.实际上,无论焦点在x抽上的椭圆还是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它们本质上都是椭圆,它们的几何性质是完全一样的,我们知道,解析几何就是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因此,它们的方程可以用同一种形式来表示也就不足为怪了.
著名教育家马明先生说过:“数学教学的本质是思维过程,更确切地说是展示和发展思维的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是“让学生易于参与并且主动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教学设计以及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提供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材料,让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三、“合作交流”流于形式
中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倡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但对如何开展合作交流缺乏必要的指导和要求,因此,部分教师认为多组织合作学习,可避免直接把结果呈现给学生,以体现过程教学或体现学生主体性,从而出现了重合作学习形式、轻独立思考过程的误区.公开课上,常常是教师抛出一个问题,几名学生立刻围成一团,教室里讨论声顿时鹊起.待几分钟后,再听教师的一声击掌,于是讨论戛然而止.然后,就是小组中的学优生“代表”其他学生优先发言,至于其他人尤其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常常“陪公子读书”.至于小组的组合是否合理?问题是否有讨论的价值?小组成员是否经历了独立思考?是否真正发表了意见?这一切均被忽略.
例如,正余弦函数单调性的课例中,在[0,2π]内y=sinx的单增区间有两个,教师提出问题:能否把一个周期的区间换一个地方来看看,使得递增区间变为一个?学生还未来得及独立思考,任课教师马上让学生之间进行合作学习,同时又担心学生合作学习得不到预设的结论而延误教学进程,稍后教师直接给出思路,致使合作学习过程流于形式.
评析: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应该是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合作伙伴,或者暂时选择不合作,先思考,再讨论,给学生留一个思考的空间.但由于有些评课标准把上课是否有讨论作为一个环节,因而,合作学习就理解成了讨论时的声音的大小、时间的长短、次数的多少、气氛的冷热.
四、追求解题技巧,忽视通法通解
数学中的“巧解”有时会掩盖了基本思想方法的渗透,现在在数学教学中,对于某一个问题的解决,思路越来越多,方法越来越巧,教师会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巧妙构思,以期产生教学上的捷径,其实这是教学上的一大误区.“巧解”往往有局限性,实用的范围一般都比较特殊和窄小,换一条件或变一个简单的结论,也就会使之完全丧失解题能力,因此,巧解并不能根本解决问题.基本思想方法是一种解题的通法,具有普遍性、指导性,要想从根本解决问题,理应首先追求其通法——基本思想方法,而一味追求巧解,必然缺乏对基本思想方法的挖掘和相应的训练,从而冲淡和掩盖了對基本方法的渗透.从学生的学习心理上看,当他们对于一道题目一旦了解或掌握了某一个巧解后,就对较为复杂的基本方法产生厌倦心理,也就从根本上阻碍了基本思想方法的渗透.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摆正巧解与基本思想方法的关系,引导学生从基本思路出发,加强对基本思想方法的启迪和训练,在基本方法已熟练的基础上再向学生适当介绍巧解的特殊思路,这样才能避开这一误区.
思考2:若问题所给的数据发生变化,即∠CAD不是特殊角时,又该如何处理?较为一般的处理方法是在Rt△ACD中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d,接下去的过程与(1)相同.
思考3:如果二次曲线发生变化,把圆变成椭圆或双曲线或抛物线,上述方法都不适用,于是进一步思考更为一般的解法,将圆C与l的方程联立消去y,得到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利用弦长公式及韦达定理建立关于a的方程,求得a=2-1.这便是本题最为一般的解法,虽然解题过程不是最简单的,但因其解法的一般性,带来广泛的适用性,成为一种解题模式.
【参考文献】
[1]徐新明.数学课堂教学的核心:过程性、问题性、主体性[J].基础教育参考,2011(22):3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