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数学的趣味性教学
2017-07-21吕秋燕
吕秋燕
[摘 要] 高中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且逻辑思维较强的学科,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一些趣味元素,即实施趣味性教学,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对于高中数学的趣味性教学,本文进行了如下总结。
[关键词] 高中数学 趣味性教学 兴趣
现代教育学指出,趣味性教学的本质在于调动学生学习活动积极化情绪,由此产生内在动力来完成学习任务。心理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发现,学习成功的诸要素中智商因素只占20%,而情商却占80%。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实施趣味性教学就显得特别重要。对于趣味性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可以采用如下方法.
一、创设趣味性的教学问题情境
高中数学的学习本来就枯燥无味,所以大部分学生在数学课堂上都无精打采,人虽在教室,但是思想却神游在教室之外。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那么怎么才能使学生在课堂的开始就注意力集中呢?答案是毋庸置疑的,要想课堂的开始就抓住学生的“神”,趣味性的教学问题情境创设是比不可少的!比如下面的两个案例:
案例1:在开始学习二项分布综合应用问题时,我们可以使用这样的教学情境创设:
教师:我们常常讲,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这句话正确吗?
学生:正确(不正确)。
教师:那我们现在共同验证一下吧,假設“诸葛亮解出题目的概率是0.9,三个臭皮匠各自解出题目的概率是0.6,三个臭皮匠中至少有一人解出题目即胜出比赛,此时,诸葛亮和臭皮匠团队哪个胜出的可能性大呢?”
学生很快计算臭皮匠团队胜出的概率为:
,
所以臭皮匠团队胜出的概率大于诸葛亮胜出的概率,即臭皮匠胜出的可能性大。
教师:现在,如果我们将题目稍微改动一下,三个臭皮匠胜各自解出题目的概率改为0.3,其他条件不变,你能推断出诸葛亮和臭皮匠团队哪个胜出的可能性大吗?
学生很快又兴致勃勃的计算出臭皮匠团队胜出的概率:
,
显然,此时诸葛亮胜出的可能性大。
教师:通过你们的两次计算,我们可以随意断定“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这句话是对还是错吗?
学生:不能,要依据诸葛亮和臭皮匠的能力大小而定。
教师:分析的很好,那么我们再回过头来观察一下题目和刚才两次的计算过程,看看其中有什么规律?
......
(接着与教师与学生一起开始分析二项分布的应用特点)
案例1中,教师通过平时常说的一句话引出课题,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也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所以,趣味性的教学问题情境创设,能使教师在一堂课的开始就抓住了学生的心,更使得课堂效率倍增。
案例2:复数概念教学的问题情境设计.
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已知 求 的值。
学生很容易通过配方算出 ,但是他们会发现答案出现问题,两个正数的和为负数?
通过学生的疑问以及认识上的冲突,促进学生进一步思考,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激发,从而形成愉快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
学生的学习激情本就不容易被调动起来,如果使用有趣的类似这样的问题,能使学生产生很大的好奇心,对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起着很大的作用,继而能够达到一个“好的开始”。所以,创设具有趣味性的教学问题情境,是高中数学趣味性教学的一种极其重要的方法。
二、学生动手实物制作,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动态演示
在学习立体几何时,很多同学空间想象能力有所欠缺,对于空间图形没有一个清晰的立体轮廓出现在脑海里。我们知道,动手操作是提高学生想象能力的一种手段,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动手操作也是学生喜欢做的事情,可以真实碰触到的,很容易就能学会了。所以,这时教师可以借助磁力片积木让学生拼成各种空间几何图形,以此来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比如下面的教学案例:
案例3:关于空间几何体的课堂教学
在上课的前一天,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准备好磁力片积木。在空间几何体的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让每个学生用手里的磁力片积木拼出一个棱柱,然后让学生观察拼出的棱柱,找到棱柱的特点:两个底面是多边形,且对应边互相平行,侧面都是平行四边形。(教师可以让学生多拼几个棱柱,在此过程中,棱柱的空间几何图形和特点就深入脑海)。同样的方法观察棱锥的特点。
学习棱台、圆台时,可以让学生先用橡皮泥制作棱锥和圆锥,然后用平行于底面的平面去截棱柱和棱台,之后学生很容易观察到棱柱和棱台的特点。
在学生对棱柱、圆锥的空间几何图形有清晰的认识的基础上,对于由棱柱得到棱台、圆台得到圆台的过程,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这一动态的过程。
学生对于空间几何体的认识有一个慢慢熟悉的过程,亲手拼做和动态演示,都很好的加深了学生对空间几何体的认识,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对于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也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实物制作和动态演示可以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学习趣味,学生有了兴趣,自然就爱学习了。
三、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分组讨论
课堂讨论是实现互动的有效方式,充分发挥课堂讨论,让学生们的头手脑全部的活动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堂教学时,学生之间的讨论也能带来学习的乐趣,学习的兴趣也是可以互相“传染”的。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有意见分歧也是肯定的,那么在互相产生疑问的这个过程中,学生更有兴趣解决这个题目,并且对于与自己不同的方法总要一较高下。
案例4:课堂上学生讨论过这样一道题目:已知函数 。(1)若函数 在点 处的切线的斜率为4,求实数 的值;(2)若函数 在区间 上存在零点,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关于零点问题,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并不简单,甚至是害怕此类题目。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选择让学生分组讨论还是比较好的,因为在讨论的过程中,既加深了对题目的理解,学生之间又分享了解读到的信息,在小组合作下,一般都能解决这个问题。第一问很多同学都能独立解决的,但是第二问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对于第二问的讨论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
其中一组讨论的结果是这样的,是直接利用函数去做的: 在 上存在零点,即是函数 的图像在 上与 轴有交点。由于函数 为二次函数,开口向上,且找到对称轴为 ,所以可以画图分析,得到不等式关系 。
另一组则有不同的做法,利分离参数:由 可以得到 ,所以原问题 在 上存在零点就转化成了:两个函数 与 在区间 上有交点。因为 时, ,所以 。
在讨论的过程中,这两组同学对于自己的方法都很有信心,并且都觉得自己的方法好,在比较的时候同时产生更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也需要教师去总结不同方法的优势和劣势。比如上面的例题,关于零点问题,分离参数的方法还是较为简单的,当然,在参数不容易分离的情况下,第一种方法总是可行的。所以总结这类题目的做法:能“分参”则先“分参”。
学生讨论的过程也是参与思考的过程,突出了学生动脑去“悟”。在教师的“激发、诱导、点拨”下,学生分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他们不仅亲自经历了思索问题的过程,还体验到思索问题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对辛苦“悟”到的结论有一种特殊的成功体验,这种体验给学生的身心带来了愉悦,进而成为学生进行探索的激励因素。反之,如果这道题目教师自己来讲解,像是将自己的思路强加于学生,灌输使学生品尝不到成功喜悦,更体验不到学习的乐趣。
四、课堂教学中善于运用肢体语言
肢体语言在英语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样的,肢体语言在数学趣味教学过程中也起着很大的作用。
学生的表现欲都很强,所以在课堂上,学生做的很好的时候,教师可以竖起大拇指予以鼓励,这样也能带动其他同学向他学习,使学生们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整个课堂变得高效而有趣。
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利用肢体语言。比如在题目当中,会经常遇到关于函数 图像的问题,而学生也经常忘记。这时,一定的肢体语言就能解决问题。只需要在讲解 的图像时,用手指头比出“ ”,这样,学生肯定会笑,但是同时也能达到记忆深刻的效果。
高中数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所以数学教学中更要讲究艺术性,让肢体语言运用在教学课堂上,更好的感染人、打动人。让学生都喜欢数学、学好数学。
总之,趣味性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所以,趣味教学在高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參考文献:
[1] 张大均主编. 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2.
[2] 赵霞. 把“身边的数学”引入课堂[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8.
[3] 宋雅雅. 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