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分层教学”优化初中信息技术教学
2017-07-21朱国新
朱国新
[摘 要] 我校属于农村初中,本地学生和外地学生比例1:2,学生之间的信息技术水平差异较大,这是我校信息技术教学中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能够满足不同层次间学生的学习需求。本文通过探讨运用“分层教学”优化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解决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个体差异。
[关键词] 分层教学 信息技术
“分层教学”是指在学习过程中,老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将学生分成水平接近的几个动态组,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最后使所有学生都能得到应有的提高而采取的教学方法。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实行分层教学,首先要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具体学习状况和现有信息技术能力水平,才能保证信息技术课堂分层教学的顺利进行。其次,学生分组是动态的,根据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分组,这不但能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体验成功的喜悦,也能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积极性。最后,根据学生的分组情况,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评价方式,实现学生的共同发展。所以说“分层教学”符合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因材施教为教学原则,在当前的教学改革中,分层教学成为一个热点问题。
一、 初中学生信息技术水平调查
初一新生入学,第一节信息课,我做了一份“中学生信息技术能力水平调查问卷”,设计20个问题,12个单选,6个多选,2个简述题。调查的学生中62.5%的学生家庭中没有电脑,基本都是外来打工家庭,这与我校的实际情况相符,外来民工子女多;通过调查还得知学生目前电脑水平好的占9%,一般的占53%,差的占38%;家里能够上网的占69%,不能上网的占31%;能够独立搜索资料的占73%,不会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占27%。
调查表明,主要受家庭条件、自身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大部分本地学生家庭条件好,接触电脑的机会多,这些学生普遍具有良好的信息技术基础;大部分外地学生,普遍家庭条件较差,接触电脑少,加上外地生流动性大,调查反应出掌握信息技术基础差。根据初中信息技术教材的特点,实践操作占绝大部分,基于学生信息技术基础的差异,为了每个孩子的发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该实行有效的“分层教学”。
二、动态分层,激发学习动力
“分层教学”理论的基本目的就是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知识结构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教学。学生信息技术的认知能力、操作技能水平都是不断发展的,所以学生分层必须是动态的,根据不同的动态层组,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针对不同的目标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在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动态观察学生,依据个体发展情况,建立电子成长档案袋,记录成长过程,根据学生成长数据,调整其层组归类,实行动态分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理论和技能测试,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可以通过问卷调查、集体讨论、个别谈话,了解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态度、方法;还可以通过一节课,来了解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教师根据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发展水平,及时调整学生的层组,这样的动态分层教学方法凸显了因材施教、教学民主的方针,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个性及自尊心的竖立,激发学习兴趣和动力。例如:可以先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有丰富的电脑知识的学优生,自学能力强,对学习信息技术有着浓厚的兴趣,自己能够主动提前去学习新知识;电脑基础较好的中等生,能够完成新课程的学习,但学习缺乏主动性;电脑基础差的学困生,理解接受能力也較差,而且学习不够努力。划分层次后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计划,再经过了一章的学习之后,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将位置进行合理安排,使得教师便于组织教学和辅导,学生也能够互相协作学习,激发学习兴趣。
三、实施分层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1.实施分层教学的前提--教学目标分层
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调节并控制着课堂教学的前进方向和确定要达到的教学结果。因此,实施初中信息技术分层教学的前提就是制定分层教学目标,根据分组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因材施教,发展好每一位学生。分层教学目标的制定,对教师在专研教材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只是熟悉教材,按照常规教学思路上好一节课,而是要求老师更新观念,要深入、吃透教材内容,正确把握教学重难点,结合学生分层情况制定相应的分层教学目标,目的为了每一个学生都能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甚至可以超额完成教学目标,收获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重新分组提供台阶。例如,在WPS演示综合练习中,制作“沙溪古镇”演示文稿,3课时。对学困层学生,我要求他们完成6张基础PPT,目的是让学生了解WPS演示的基本用法以及基础创建步骤,而修饰、超链接、动画等操作可以作为拓展内容,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性完成;对于中等层学生,让他们完成6页的基础上添加一些装饰以及导航栏,通过这些练习,可以使学生对WPS演示有更深入的认识,当然动画设置、整体优化也可以作为选择性完成;对于学习优等层学生,可以练习给WPS演示加入一些音效以及超链接,重点考核他们对WPS演示整体的优化。操作过程中老师巡视辅导并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这样下来,各层次学生都得到了各自的训练和提高,树立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信心,激发学习兴趣。
2.实施分层教学的有效途径---设计练习分层
设计练习分层是实施分层教学的有效途径。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要让所有学生都能在课堂时间内完成各自的学习任务,提高各自的信息技术水平并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探索知识的欲望。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计的问题和布置的作业要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提高。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设计分层提问和分层作业,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问题及作业,使得各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发展,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另外,教师可以在课堂外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展示,这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也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教师在具体设计练习的时候,对于学困生,难度降低,以模仿性、基础性为主,可以参考微课视频、导学单、Moodle平台、learnsite平台等,在教师有针对性的引导下完成作业;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选做,对于个别已经熟练掌握操作的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素材,可以自主创作。鼓励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试做难度较大的题,提高信息技术水平,争取进入上一层分组中。例如,在《制作简单动画》这一课中,笔者设计的必做题是完成书上的“移动的太阳”动画,教师提供微课视频,结合书上有明確的操作步骤,教师再根据学生情况,做有效引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完成基础作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选做题目2个,思考一:“移动的太阳”能否表现一定的弧度;思考二:一般早晨的太阳比中午的太阳大。对于优等生,结合电脑制作竞赛项目,老师提供素材,学生自己设计制作一个FLASH动画,并自主完成作品。
3.实施分层教学的重要环节--分层评价
分层评价是分层教学的重要环节,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点滴进步,通过评价让学生体验自己的成功和进步,引导学生发展,激发学习兴趣。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由于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等方面的个体差异较大,所以在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时必须正视这种差异,结合学生动态分层和练习分层,对于各个层次的学生要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评价体制,不能一概而论。这样才能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
对于学困生,教师可以采取激励性的评价,关注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利用博客、learnsite平台等建立学生电子成长档案袋,记录他们的成长数据,结合动态分层的规则,实时调整分层。中等生注重学生之间的互评,学会小组学习,作业和评价都能够在小组内容完成,老师更多的是关注他们的过程,做一名合格的组织者和旁观者,减少对学生互评结果的干预。对于优等生,注重学生的自评,在自我反思中,完善自己的作品,老师可以作为一名引路人,设时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向,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综合应用能力。
综上所述,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采用分层教学是有效的,能够解决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能够满足不同层次间学生的学习需求,让每个孩子体验成功的喜悦。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息技术的信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在动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化有很重要的作用,真正做到了立足于学生,发展好每一位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