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以来的香港摄影艺术生态
2017-07-21李泳麒
李泳麒
自回归后,香港摄影界与國际当代艺术主流同步发展。第一个10年(1997- 2007)可谓是探索期,香港摄影艺术发展以香港文化博物馆所举办的大型专题展览为主导牵引,比如2001年“艺影春秋—香港艺术摄影1900 -2000”回顾展及2007年“相里·镜外”展览。“艺影春秋”以回顾香港一百年艺术摄影为策展重点,梳理香港摄影史(尤其是沙龙及画意摄影),展览图录第一册更收录香港摄影历史最珍贵的历史资料。“艺影春秋”展览的成功亦为香港文化博物馆其后10年的摄影专题展览打强心针。自2007年后开展的第二个10年,香港摄影界其内在生态起了根本性的变化,除了由香港特区政府主导所举办的公众展览展出摄影作品及推广摄影艺术以外,摄影师自发组织、商业以及公共慈善团体亦相继加入香港摄影艺术界,拓展摄影在香港的发展。不同单位的参与造就香港摄影艺术界自回归的第二个10年,发展异常蓬勃。以香港艺术发展局视觉艺术年度调查简报2014-2015为例:自2010起,摄影展览是继绘画、书画篆刻及综合展后第四大展览类别,于2014-2015年度共有211个摄影展览。过去10年,国际性摄影节、摄影艺廊及艺术空间、摄影出版及大型摄影比赛也在香港同步崛起。本文尝试以香港摄影艺术生态着墨,以社群概念为单元,从摄影节、摄影艺廊及艺术空间、摄影杂志出版、摄影比赛及公众教育五大范筹作为叙述对象,让读者更能明白香港摄影艺术界近10年来的发展。
香港国际摄影节成立
以城市作为摄影艺术节策划单位是20世纪末的一种恒常形态,比诸国际间例子有最早期的法国阿尔勒摄影节(1970年起)、新起之秀有柬埔寨吴哥摄影节、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中国连州国际摄影年展、英国德比城的FORMAT国际摄影节及布莱登摄影双年展等。摄影节与城市、旅游业及文化艺术推广是21世纪的实践。首届香港国际摄影节于2010年成立,以双年展形式举办摄影展览及活动节目,旨在推广摄影艺术之宽度和深度。同时,摄影节筹办单位(即香港摄影文化协会1)亦会在单数年份举办规模较小的香港国际摄影节文化艺墟活动(包括摄影集市、讲座、工作坊等)。香港国际摄影节缘起于2008年“视艺掇英”专题展览“影像香港—当代摄影展”(策展人为黎健强和黄启裕),展览研讨会中提出在香港举办摄影节的可能性。2010年香港摄影文化协会正式成立,自此,协会在香港举办四次大型摄影节,年度主题包括“大千世界”(2016)、“此时,那刻”(2014)、“活在摄影,从喜到爱”(2012)等。一如别的海外国际摄影节,可供展览场地用的地标组织成该城市摄影节的蓝图系统,每次摄影节为期大概两至三个月。香港国际摄影节的专题展览会在较大型的展览场地展出,如香港大会堂展览厅、太古坊ArtisTree、香港文化博物馆、香港艺术中心及赛马会创意艺术中心;较小型的平行活动展览则发生在不同地区的艺术空间(如光影作坊)。香港国际摄影节亦多次策划海外国际摄影师展览以拓展国际视野,当中有“反射与折射 —森山大道写真展”(2012)、“平行视野—日本韩国当代摄影展”(2012)、“微光中的印度— 洛古雷摄影展”(2014)、“隐性的声音—亚洲女性摄影展”(2014)等。除了展览外,摄影节亦举办摄影师讲座、展览导赏团、专家评赏日(Portfolio Review)及工作坊等活动。
对于笔者而言,更能推动香港摄影艺术发展的活动莫过于是历年来有关香港青年摄影师作品的展览,这亦是香港摄影文化协会创会目标之一:让香港成为一个培养、训练青年摄影师的平台。2010年的“新摄影杂志—《咔》与《柒菲》摄影展”以及2012年的“后直:当代香港摄影”为香港青年摄影师与公众接触的重要展览。香港国际摄影节是香港首个以艺术节的形式推动摄影艺术的大型活动,在近10年香港摄影艺术发展有其独特的地位及责任。如要在当下评论摄影节的功劳与过失是言之尚早。摄影节未来发展的大方向能否让不同范畴、不同专业以及不同年代的香港摄影师让作品有接触公众的机会的确重要;摄影作为民族化的视觉艺术媒介(a demoncratic visual medium) ,其渗透力广而强,甚至可远超我们对于观众的年龄层、社会背景以及摄影专业的想象,如何拓展既有观众群,以及如何推广香港摄影师是策展单位将要面临的重大责任。
上文曾提及到香港文化博物馆在回归后作为推动香港摄影艺术发展的推手,文化博物馆自2009年起曾举办三个“香港摄影系列”专题展览,分别是:2009年“光影神韵 —摄影大师陈复礼、简庆福、黄贵权”(沙龙及画意摄影)、2010年“城市漫游者 — 社会纪实摄影”(纪实及新闻摄影)及2012年“一人像,一故事”(人像摄影)。香港国际摄影节亦多次借香港文化博物馆举办展览。
除了香港国际摄影节外,其他摄影专业亦以艺术节形式向大众推广摄影文化。在商业摄影专业方面,香港专业摄影师公会(HKIPP)自2012年于柴湾工业城举办摄影工作室开放日“柴湾日”,于2017年假清水湾电影制片厂举办为期两天的“香港·摄谷”,是同业交流及让公众了解商业摄影运作的活动。
摄影艺廊及摄影艺术空间成立
在香港摄影艺术生态中,博物馆和摄影节可以归类为政府或由政府所资助的机构,资源方面分别由香港特区政府康乐文化事务署及民政事务局“艺能发展资助计划”所支持。在回归后的第二个10年非政府的摄影艺廊及摄影艺术空间相继成立。最早期的有自2007年成立的光影作坊,位于九龙石硖尾赛马会创意艺术中心。光影作坊以艺术家作主导营运(artist-run space)的概念,举办展览、摄影课程,亦有以香港及亚洲区摄影师出版为主的图书馆及书店。光影作坊创办人为陈伟民、陈广源、孙树坤及现届主席谢明庄。谢明庄与德国杂志《欧洲摄影》(European Photography)合作编辑《为什么是香港》(Why Hong Kong· )特辑,获香港艺术发展局颁发2016年度艺术发展奖。同类型的摄影艺术空间有位于观塘工业区的The Salt Yard(暂译“盐田艺廊”)(于2015年春季停运)及实体书店(网上书店在2017年6月30日停运)两大部分,主理人岑允逸、马熙烈和吴嘉华尤以大陆、香港、台湾出版的独立摄影集作多次交流活动。此外香港上环地区亦曾出现The Upper Station Photo Gallery(暂译“差馆上街摄影艺廊”),由纪实摄影师余伟建主理,自2010年成立,于2012年停运。获香港艺术发展局拨款资助的光影作坊较能维持营运,需要解决的是活动及展览内容质量和拓展观众层等问题。而其他两家由艺术家以自资方式独立营运的摄影活动空间,除了内容及观众外,更需要面对香港租金高及营运成本不断上涨等商业考虑。由七位香港摄影记者组成的ATUM Images(暂译为阿图姆图片社)图片社亦将会于2017年6年于上环开办其艺术空间,开幕展览为黄勤带的纪实摄影回顾展。前车可鉴,不知ATUM这些有志的摄影师们能否抵抗商业主导的现实,在商业主导经济及艺术家主导营运两者之间找到明日的出路?
另一方面,商业摄影画廊亦在回归后第二个10年渐渐出现。较为人所熟悉的有刺点画廊(Blindspot Gallery)。画廊自2010年成立,创办人为秦美娜,以展览当代摄影及影像创作为主。早期分别有位于中环鸭巴甸街的刺点画廊及香港仔黄竹坑工业区的 Blindspot Annex两大空间,自2014年起以黄竹坑的空间为营运空间。自创办以来共策划65个展览,展出摄影师有来自香港、大陆、日本及英国等地。刺点画廊代理摄影师作品,亦积极参与在香港及国际摄影艺术博览会,曾参加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巴黎摄影展、上海艺术博览会及香港国际艺术展等。专注艺术摄影的商业画廊的成立,不但为摄影师与当代艺术市场及作品收藏家筑起桥梁,同时高质素的展览亦为香港摄影界发展作出积极影响。另外,宏亚集团 (Asia One)亦在其柴湾本部设立 AO Vertical 艺术空间,当中包括展览空间及实体书店。而在2014年,摄影爱好者暨香港大学副校长苏彰德于跑马地设立香港首个私人摄影博物馆F11摄影博物馆,在2017年还于湾仔开办F22摄影空间。
新一代摄影杂志、同人志及摄影集出版
香港自上世纪50年代便有出版摄影杂志,较知名的有《摄影画报》、《摄影艺术》以及《娜移》。实验性强的出版物《娜移》于1999年停刊,而出版四十一载的《摄影画报》亦于2005年宣告退出纸媒的竞逐。媒体转营、成本高涨、互联网兴起等外在因素的确造成回归后首个10年香港摄影杂志出版的低潮期。回归后第二个10年,香港摄影师以非商业模式尝试摄影杂志出版的新形态。新一代摄影杂志出版以同人志2(Zine) 的概念策划,以自资或由香港艺术发展局提供出版资助作为营运方法,以非月刊 (或不定期)的形式掌握读者反馈。
pH Infiniti 摄影杂志由香港摄影师朱德华发起,以半年刊形式于2008年共出版两期,出版为香港艺术发展局所资助。pH Infiniti 杂志出版为 pH5 摄影连动组织其一项目,pH5摄影连动五位创始成员有朱德华、黄启裕、黎健强、卢婉雯及方敏儿。除了杂志出版外,亦有展览及教育项目推广摄影。《麻雀》影像同人志(2009-2011)是香港摄影师黄勤带、赵嘉荣、岑允逸、杨德铭、及自第二期加入的余伟建五人发起的同人志出版项目,杂志以这五位摄影师的作品作为主要内容,属自资出版,共出版三期。《柒菲》(2009-2011)由新闻摄影师梁祖彝发起,属自资出版,为非卖品,共出版五期,每期以挑战当期主题作编集作品方向,主题有:与事实不符、与身份不符、与记忆不符、与传统不符及与色不符。《咔》摄影文化志(又称作KLACK,2010-2012)由摄影师及教育家黄淑琪及出版人彭倩帼发起,由香港艺术发展局资助,自2010年起以半年刊形式共出版四期,主题从摄影作为提供信息媒介、摄影与亲密、摄影叙事发展至沙龙摄影再审视阅读。《咔》摄影文化志亦曾参展多个国际摄影书刊展览,包括爱尔兰摄影节(Photo Ireland)、德国杜塞尔多夫摄影周(Düsseldorf Photo Weekend),以及德国科隆艺术图书馆展览。《倾计会》由七名香港青年摄影师于2010年组成,以同人志的出版概念为七位风格不同的创作人作出版试验,至今共出版两期(为小丁及何兆南作品集)。同期较为活跃的独立出版社有 MCCM Creations 出版社及Brownie Publishing 出版社。MCCM Creations曾出版的摄影集包括有曾德平《应物象形·四大皆空》、余伟健《我住石硖尾》及冯建中《楼花》等;而Brownie Publishing摄影集出版则有何兆南《早安晚安》及杨德铭的集资出版《Yes Madam, Sorry Ah Sir》。商业出版社宏亚出版有限公司(Asia One Product & Publishing)自2008年起出版香港摄影师系列,摄影师作品集包括有苏庆强、又一山人、朱德华、王禾璧、麦烽、秦伟、高志强、李志超及余伟建。从以上所提及的摄影出版物可以体会到一点:传统杂志出版模式在21世纪宣告退席,但摄影师对于出版仍死心不息,谋求出路,造就香港回归后第二个10年摄影出版百花齐放的景象。
WMA摄影比赛及委托计划
自回归后香港市民对政治社会议题日渐关注,摄影作为记录社会现况及推动社会意识的视觉工具亦跟随数码影像的急促发展从专业范畴 慢慢走向民间。香港在回归之前的确有较小型摄影比赛的出现,但要数摄影比赛对于摄影界的发展不得不提及由 WYNG 基金会所举办的WMA大师摄影奖及委托计划。WMA大师摄影奖自2012年成立,由香港非营利公益机构WYNG基金会主办及赞助,旨在以影像改变社会,以摄影促進公众对香港社会议题的关注及讨论。WMA大师摄影奖曾以“贫穷”、“空气”、“废/弃”、“我们是谁”、“动”作为当年主题,议题横跨环境保护、平等社会及身份政治等。WMA大师摄影奖每年四月为入围摄影师举办公共摄影展,并公布当年得奖摄影师。得奖摄影师以及委托计划得奖者分别获得港币25万元奖金,奖金与国际间摄影大奖并驾齐驱。评审团以国际及香港知名摄影策展人、艺术评论员及小区发展专业人士等组成。历届得奖摄影师有新晋摄影师如唐景锋、郑玮玲、萧伟恒等。除了WMA大师奖外,主办单位亦提供WMA委托计划,以当年主题为摄影师提供资金及专业训练,并完成作品,曾获WMA委托计划得奖者有刘清平、谢至德以及菲律宾摄影师Xyza Bacani。自 2017年开始,主办单位还开展 WMA FILM (视像)计划,以公开征集录像制作有关香港的动态影像故事,2017/18年度主题为“过渡”,是香港回归20年视像创作的另一引发点。
“憧憬世界”摄影教育计划
以上笔者所叙述的是香港自回归后摄影艺术界及其生态中“输出”的部分,但没有良好的教育系统作“输入”,艺术生态只能依靠“外输”(摄影师曾在海外接受摄影或视觉艺术教育,或艺术空间展出海外摄影师作品),那未必是有长远及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教育在每一个艺术门类中担任尤其重要的角色,一个良好的艺术生态我们必需从最根本的做起—创造良好的创作气氛,培养新一代艺术家。自2000年后,香港摄影教育在各大学及艺术学院出现一个较两极化的现象:摄影系或摄影专业萎缩,比如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于2000年停办摄影专业学位课程,香港基督教服务处观塘职业训练中心(简称“观塘职训”)摄影文凭亦于2013年结束,一方面各院校把摄影专业收归至新媒体及视觉艺术学位课程之内,大学摄影教育虽看似是萎缩但也在一板块里拓展出新形态;另一方面,由慈善团体资助的小区摄影教育计划在回归后也相继出现,当中较为成功的例子可数“憧憬世界”摄影教育计划。
“憧憬世界”成立于2005年,由何鸿毅家族基金创办及资助。教育计划为在学青少年提供校外学习摄影及视觉艺术的环境,从创作中启发自我表达的渠道及可能性。除了摄影工作坊、小区实践等教育计划外,“憧憬世界”亦重点培训艺术教育家(artisteducator),并以年度展览总括教育经验,让年轻人及艺术教育家有发表摄影创作的机会。以2016年度经验为例,“憧憬世界”项目举办“翻阅相像:摄影纸本艺术节”摄影书展览,展出近200本由香港青少年所制作的摄影书,并邀请台湾《摄影之声》杂志、内地《假杂志》及日本摄影师藤井良雄分享摄影出版经验。于2015年出版的《可以居—白沙澳乡》专书更获得2016年德国红点传达设计大奖。“憧憬世界”摄影教育计划把摄影教育带进香港的不同地域(包括居民小区),为我们对摄影教育的未来提供借鉴。
总括以上五大范畴,回归后的第二个10年香港摄影界生态圈蓬勃发展,在摄影节、商业艺廊、艺术空间、摄影出版、摄影比赛、摄影教育等类别在同一个10年一同发生,对比起回归前甚至“二战”后,香港摄影界这10年绝对是前无古人。如果我把这五大范畴想象为建立一个社群的硬件,也可谓是万事俱备。对比回归后的第一个10年,在这近10年间摄影师创作更为丰富:一方面,摄影师以计划形式(project)作为创作模式,作品从过往以单张照片发展为更完整的摄影创作系列,这可以说是市场主导之大势所趋,而计划形式也让概念摄影及纪实摄影发展成更完整及更有深度创作;另一方面,摄影师亦勇于尝试跨媒介创作,除了照片作为作品呈现的媒体,投映、录像、声音、装置、雕塑、现成物也纷纷成为新一代摄影师的创作媒介,而视觉艺术家亦以摄影及影像作为创作手段。跨媒介创作的发表早见于上世纪90年代(如《娜移》),近10年的摄影创作可算是自1990年代《娜移》所提倡的概念、角度与手法的延续。展望第二个10年的发展,社群及硬件的发展已相当完善,摄影创作的形式与媒介运用亦有其完整性、深度及多元取向,我相信只要让青年摄影师及艺术家有更多的机会发表作品,下一个10年将会是更灿烂的未来。
(作者为摄影创作者及研究员,香港浸会大学视觉艺术院讲师。)
注释:
1. 香港國际摄影节由香港摄影文化协会主办,协会现主席为摄影师高志强,创会成员包括有又一山人(即黄炳培)、王禾壁、司马十一、朱德华、余伟建、吴文正、吴世杰、沈嘉豪、孙树坤、梁家泰、冯汉纪、黄启裕、黄淑琪、刘清平、黎健强、谢至德、谢明庄及苏庆强。随后有丘礼强、容匡彝、秦美娜、张诺文、黄定敏、黄耀霖、郑秋瑜、刘天麟、刘文邦、刘祖江、黎颂霖 、黎铭业、周佩霞、陈国荣、梁凯欣及练锦顺加入为协会成员。
2. 同人志与一般杂志的组成有所不同。同人志由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创作出版,并没有特定创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