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看一看
2017-07-21钟华连
钟华连
“小河弯弯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
行走在密集的楼宇间,穿过香港街头时耳边不断传来多角度红绿灯发出的“嘟嘟声”,仿佛在不断催促行色匆匆的都市客加快脚步,笔者拜访了十几位香港摄影人,还探访了几个隐藏于高楼间的艺术画廊、摄影艺术机构,以及艺术家工作室。5月22日,在赛马会创意艺术中心7层的一间工作室,笔者与香港从事摄影教育、摄影组织管理、摄影创作的几位摄影同仁做了一次小型的座谈会。在夹杂着粤语、英语的普通话交谈中,“係咁”“屋邨”“劏房”“阿Sir”等香港独特的词汇,让笔者开始跳脱出此前对香港的简单印象,开始进入和理解香港人的生活情景和日常习惯。回到北京办公室,笔者通过电子邮件与香港摄影人进行了将近一个多月高效、严谨而不乏灵活变通的编稿沟通,香港摄影在我们的脑海里,逐渐从一些静止的作品,转变成鲜活的摄影艺术生态。
摄影术一直就是全球通用的视觉工具,诞生不到6年,伴随着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爆发及被迫签订的《南京条约》,摄影就登陆香港。香港摄影史的起点与香港岛成为英国殖民地、岛上开始出现在港居住的西方人士同步。香港成为殖民地的初期,外国摄影师主导着香港照相馆行业,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香港各区都开设华人照相馆,本地照相馆摄影师拍摄的影像才凸显出来,但最初给西方摄影师做学徒的经历,使得他们拍摄的照片仍存着一些以西方视角看香港的影子。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除了照相馆师傅,在香港出现了一批业余摄影爱好者,他们多是知识界人士,包括画家、医生、律师和文学家等,其中以画家为最多。英国的画意摄影开始在这些业余爱好者中盛行,题材涉及风景、人像、花卉、静物、社会生活等诸方面,这些作品多以浪漫的手法去美化身边的人与物。1937年香港摄影学会的成立,以及随后各种摄影组织的建立,加上当时香港各报刊杂志上的摄影专栏和摄影比赛,沙龙画意摄影逐渐成为香港摄影的主流。1970年代末,一些在国外攻读摄影的年轻人回港发展后,一反沙龙画意摄影,转向对社会生活的记录、对摄影媒介本身的探索上,试图开启香港的现代摄影之路,不过沙龙摄影依然处于不可动摇的位置,与此同时,香港的商业摄影也逐渐繁荣起来。1980年代后期,伴随着香港摄影课程在大学及艺术中心的开设,各种摄影形态被更多人熟识,加上1990年代《娜移》摄影刊物里对实验性摄影和跨媒介作品的介绍、李家升的“OP照片计划”开启的摄影艺术市场、香港艺术发展局对摄影的推动,香港摄影开始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香港回归后的第一个10年,香港摄影的发展转入平静,进入探索期。此期间,香港的公立大学已不再设置摄影专业学位课程,除了香港艺术学院有主修摄影外,摄影大都成为艺术院系和传播院系的一门课程。自2007年开始,香港摄影慢慢回温,香港特区政府支持下的摄影活动和摄影机构逐渐增多、私人摄影画廊和摄影空间的创办、民间艺术基金会对摄影教育、摄影师创作的扶持,香港国际摄影节和香港摄影书展的创办也推动着摄影文化在香港的发展。2011年以来,香港巴塞尔艺术展、买得起艺术节(Affordable Art Fair)、典亚艺博 (Fine Art Asia)等艺术博览会中摄影作品的加入,也使得摄影艺术收藏市场有了更大的起色。
笔者在与香港摄影人的交流过程中,他们普遍认为,近年来香港的摄影艺术创作形态相比以前多了起来,虽然大学院校里没有摄影专业学位课程,但很多学艺术的人会用摄影作为创作媒介之一,创作主题变得多样,手法也变得多元;国际上多媒介融合创作的趋势同样在香港当代摄影中体现;而近年来内地摄影师回归各种古典摄影工艺去寻找摄影的可能性在香港摄影师中也不乏其人。长期生活在香港的摄影师或艺术家,很自然地会去关注香港的时事和社会议题,“地方太小,事件离得那么近,你没法去逃避。”有好几位摄影师和艺术家给出同样的答案。而有些年轻一代(多是刚毕业不久)创作者会关注自身多些,也会对摄影或其他艺术媒介本身做艺术实验。
作為世界人口密度最高地方之一的香港,城市空间问题是许多香港摄影师的一大关注点,诚如摄影师岑允逸所说:“在香港生活的根源就是空间,房价、租金、生活质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因空间而受影响,香港人每天都在为自己的空间斗争。”香港自开埠以来一直是以移民为主体的移民城市,在不同历史时期,发生过几次内地居民移民香港的潮流,“从内地到香港的个人或家族变迁”也是不少摄影师探讨的主题。由于历史的原因,香港政制变化、香港不同人群的生活、身份认同问题也有摄影师给出自己的个人观察。艺术家基于现成影像的创作也做了不少尝试,为凸显画面中的某个人物或细节,有人以自我扮演方式去体验影像人物的状态,并给出自己在影像和文字上的诠释;有人借助其他媒介或拼贴、挪用手法去处理画面细节。基于数字时代给摄影带来的拍摄与观看方式的变化,有不少年轻摄影师也以自己的创作对摄影媒介本身作出思考。但是在5月22日的座谈会上,一些香港摄影同仁表达了对当下香港摄影的自省。香港浸会大学视觉艺术院讲师李泳麒说:“虽然现在用摄影或影像去创作的氛围比以前浓厚很多,但要说现在有哪个摄影师或艺术家在哪个方向做的有关影像的作品很强烈的、风格化很明显的,其实还没有浮现出来。”另外几位摄影人也纷纷表示现在香港当代摄影艺术创作还在起步阶段。
相对摄影艺术创作的上升趋势,香港整个新闻摄影行业已在走下坡,而且如内地诸多摄影记者一般,得身兼视频拍摄工作。对主题有比较深入研究的香港纪实摄影师很少,“我认为(新闻摄影)行业内较多人希望当个‘专业拍摄者(professinal shooter),多过走独立创作之路。我估计在思考新闻影本质为何,在发掘可能性、创作空间、以影像去表达的人少于百分之一。”做过5年摄影记者,现为光影作坊创办人及主席的谢明庄说道。“以前是看到什么就拍什么,现在是想好一个切入点,用自己的方法去拍。我的创作方向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去说什么是真实,在摄影语言里面像是新闻摄影又不是所谓新闻真实。但很多香港摄影记者没有太多这点意识,依然很在意有图有真相。”曾当过10年摄影记者的杨德铭从自身经验谈及从“行业活”到个人创作的感受。
香港摄影展现多元创作生态的同时,一些摄影机构会以展览方式对摄影进行学术讨论,比如2015年香港国际摄影节“传统-反传统—从香港《摄影画报》出发”展览 ,研讨会主题是《摄影画报》对香港和内地摄影的影响,邀请香港和内地摄影人共同讨论;光影作坊的“艺术家与摄影师对谈”系列展,每次挑选一位摄影家与一位以摄影为创作媒介之一或运用其他艺术媒介创作的艺术家作深入对谈,双方用几个月的时间谈论创作,探讨怎么看摄影,结束后,光影作坊给双方做展,并将他们的对话整理出版。虽然有不少机构和研究者在努力推进香港摄影的学术研究,但摄影史和摄影理论研究在香港依然是一个薄弱环节,这多少与香港大学摄影院系、摄影专业的缺失有关。目前香港的大学把摄影课程融入艺术院系里,虽然多媒介可能碰撞出新的火花,但也容易滋生出浮躁的创作氛围。香港城市大学创意媒体学院研究员麦安(Ann Mak)就感叹道:“现在的艺术创作很容易跟着流行趋势走,新媒体艺术兴起了,很多人就去搞媒体艺术,真正做得好的不太多,而能静下心认认真真做摄影的就更少了。”对于许多艺术院系的学生来说,毕业创作是他们唯一的爆发点,能持续创作的人少之又少。
寸土寸金的香港,艺术空间场地的昂贵租金使得前些年创办的不少私人摄影空间或艺术画廊相继被迫关闭,即使是有政府支持的摄影活动,场地问题也困扰着它能更良性地发展,香港国际摄影节主席高志强说:“目前摄影节很大的问题是没有固定场地,场地很紧张,要自己去拉场地赞助,经常要被赞助牵着走。连州国际摄影年展是我比较欣赏的摄影节,如果我们像连州那样有固定场地,就好办了。”
今天,“沙龙摄影”依然是许多内地人对香港摄影的刻板印象,一提到香港摄影,许多内地摄影人首先想到的还是陈复礼、简庆福等摄影家。2016年香港摄影家何藩的去世,引起内地摄影界一片哗然,他的沙龙摄影作品在各大小媒体中轮番出现,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近些年,香港摄影逐渐呈现出更丰富且多元的面貌,内地各大摄影节上不乏香港策展人策划的香港摄影师作品展,比如2011年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上黎健强和黄启裕策展的《返回摄影的原点:在香港》,2013年连州国际摄影年展上秦伟策展的“鸳鸯:香港当代七人展”,2013年及2014年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上麦安策展的《城恍》和《城恍II》;香港年轻一代摄影师也在内地摄影奖评比中获得殊荣,比如,2014年色影无忌十大新锐摄影师之一刘卫、2016年北京三影堂奖大奖得主林博彦等等。这些展览和获奖作品有不少颇具香港摄影的地域色彩,引来不少关注。近年来,两年一度的香港国际摄影节、前身是香港国际艺术展的香港巴塞尔艺术展上的摄影相关部分等都颇受大陆媒体的重视。香港摄影曾经充当内地摄影与世界摄影沟通的重要桥梁,近十年正在逐渐成为中国摄影图景中一个重要而充满活力的板块。在香港这座多元文化的城市背景下,香港当代摄影正在爆发出不可小视的力量。
在2012年香港国际摄影节上策划“后直:香港当代摄影”展览的黎健强曾在一次访谈中表示:“二战”后的香港摄影基本可分为三个世代,第一代摄影人是生于战前的中国大陆,战后定居香港,作品追求美,强调如画一样,称之为“沙龙摄影”;第二代是战后出生的“婴儿潮”,这一代的摄影人反对沙龙摄影模仿绘画的特性,认为这违背了摄影本质,开始“直接摄影”。他进一步强调,“沙龙是对艺术的忠诚,而直接则是对摄影的忠诚,……当代摄影师则朝向更开放多元的发展。”多元是个很宽泛的词汇,而如何在多元的前提下呈现香港当代摄影对香港当下社会作出的影像反馈和艺术回應是本期专题的初衷。
本期专题展现了近10年香港摄影的发展面貌,这也延续了本刊对香港摄影发展脉络的持续探讨。专题中,以13位摄影师或艺术家(含组合)为个案,刊登的11个作品系列涉及主题既反映当今香港社会面貌,又可见摄影师或艺术家对摄影媒介在当代摄影中的探索。这些摄影师或艺术家是梁志和&黄志恒、何镇宇、杨德铭、刘卫、林班尼、梁誉聪、曾家伟、岑允逸、马琼珠、姚尚勤、林博彦&黄承聪。除了黄承聪来自新加坡外,其他人都出生于香港,出生年跨度在1967年至1991年之间,大部分人在香港工作、生活,也有人已移居其他城市。他们都受过艺术教育或影像视觉训练,有一半左右的人曾在国外留学,有一半左右的人有在大学从事艺术教学的经历。有人是从新闻摄影转入艺术创作,有人是以摄影为媒介进行跨媒介的创作,有人既是商业摄影师的同时又进行艺术创作或关注社会议题。他们都从问题出发,以自己独特的观察和感受,对时代做出回应,对社会历史文化做出自己的影像诠释。
这期专题我们还特别邀请了李泳麒梳理近10年来的香港摄影生态及摄影创作的变化;曾任香港《摄影画报》主编的伍小仪女士叙写1950年代至香港回归前的历史;现为香港艺术学院高级讲师及摄影学科统筹的黎健强撰文讲述1950年以前的香港摄影。以这三篇文章拼接起香港摄影发展的基本脉络。摄影师岑允逸从自身创作经验出发来看香港摄影,文中通过外国摄影师和香港本土摄影师搜寻香港地标的欲望和心态,来探讨香港人的身份认同。此外,内地摄影史学者陈申回顾了香港摄影界与内地摄影界的交往,追溯了香港摄影对内地摄影的影响,以及他眼中香港摄影的变化发展。
在本专题的策划和编辑过程中,我们一直与摄影师、艺术家和写作者进行着坦率的沟通,同时也得到香港摄影文化协会、光影作坊、刺点画廊等摄影机构的帮助和支持。特此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