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研究
2017-07-20魏雨婷
摘 要:本文着重研究国际竞争力理论和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综合国内外的研究结果,首先分析在国际上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再根据我国国情和银行业的具体情况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的优势与劣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有效的建议,发扬我国商业银行特有的优势,弥补不足,希望能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建设与发展上起到推进作用。
关键词: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改进建议
随着我国在2001年加入WTO起金融市场逐步对外开放,新鲜血液的注入带来了机遇也伴随着未知的风险与挑战。以四大国有商行为主的改革逐渐深入,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显现,但是与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国际地位较低,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和缺陷。
国内对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开始于1989年。“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简称WEF)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nternational Institutefor Management Development,简称IMD)已经具备较为成熟的国际竞争力评价理论体系,所以我国政府于1995年和WEF、IMD合作,参与《全球竞争力报告》所有项目的比较和全球竞争力排序。
一、国际竞争力理论
由于研究背景和角度不同,国内外尚未形成统一的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国际竞争力的理论也有较大的差距。目前较为成熟的是WEF和IMD的国际竞争理论,其中都涉及到对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研究,又以IMD的研究更为被大多数国家所采用。
1.IMD国际竞争理论。2006年出版的《国际竞争力年度报告》建立了一个由4层、312项指标构成的评价体系,通过将指标分成一二两级,以对比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国际竞争力年度报告》将竞争力归结于四个主要因素(main Competitiveness Factor):经济表现、政府效率、企业效率和基础设施。对于其中每个因素又进而分为5个二级指标,分别为国内经济、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就业、价格、公共财政、财政政策、制度框架、商务法律、社会框架、生产力和效率、劳动力市场、金融、管理实践、态度和价值观、基本的基础设施、技术基础设施、科学基础设施、健康与环境、教育,来衡量国家竞争力在不同方面的表现。
2.WEF国际竞争力理论。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WEF)每年都会发布一份《全球竞争力报告》(WEF-GCR),作为国际竞争力研究领域中认可度极高的权威报告,一直备受各国政府的重视。WEF是按照八大要素分类指标进行竞争力评价分析,其数据主要来源于有关机构的统计数据和向参与评比国家发放问卷得到的调查数据。八类要素项目有不同的比重,其中开放程度、金融环境、政府管理、劳动各占1/6,基础设施和技术两项各占1/9,管理程度和法律法规各占1/18。
3.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评价。国际上现行依据金融业对国家经济的影响程度来衡量一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研究的指标包括:(1)国家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2)银行规模(资产位于世界前500家银行的数目)。(3)银行业资产占GDP的比重。(4)利息加息率。(5)金融业的法律法规健全程度。(6)国家金融教育的普及程度。(7)金融交易的透明度和可信度。(8)一国劳动力市场上金融人才资源的情况。(9)人均信用卡持有数和交易额度。
我国由于技术和能力的限制,对于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6个方面,即盈利能力、资产流动性、安全性、银行规模、人力资源、技术创新。
二、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分析
1.银行规模分析。这一指标通过统计一级资本排名位于世界前1000家之内的银行数量来对一国的银行规模进行评价分析。图反映了我国商业银行在2016年的规模状况。最近几年技术的成熟与突破再辅以国际化程度加重,国际金融业界竞争加剧,全球银行也在逐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通过扩大规模,降低成本,增强抗风险能力,争取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从一级资本来看我国商业银行排名逐年上升,目前已连续4年位居世界第一,可以说我国商业银行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且走在一条逐步扩张的道路上。
2.银行经营能力分析。经营能力主要从银行资产收益率、资本流动性等方面考虑,我国排名世界第一的商业银行2016年资产收益率约为1.30%],排名第三的美国摩根银行同年资产收益率为1.00%[4]。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经济政治军事的头号强国美国,它的金融行业是达到了高度发达的水平,所以从数据可以得出,我国商业银行在收益率方面基本和世界其他银行相持平,且呈逐步发展状态。但这并不能说明我国商业银行经营能力已达到其他国际银行水平,若以净利润来衡量,工商银行2016年约为1800万左右,美国摩根银行则为460.830万美元,可见我国商业银行仍然与欧美银行间存在着较大差距。
3.人力资源分析。作为知识密集型行业的商业银行在当今知识经济潮流的大背景下,同步提升素质与能力的高质量金融人才是银行竞争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我国商业银行在高学历人员方面的比重明显不如中小型银行,这其中主要的原因是小型銀行拥有更加灵活的选人用人机制,吸引了大量双高人才。
根据对我国商业银行核心资产数据报表的分析发下这样一个结果:在一级资本、核心资本方面我国银行相对于国际大型商业银行已经具备了一定撼动的实力,但从资产质量、人力资源、社会信用和国际化程度来看,我国商业银行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4.国家法律制度和社会信用分析。我国在法律监管上存在较大问题,在国际竞争力报告中显示的评分明显低于美英德等欧美国家,仅有5-6分。法律制度的不严密也造成了巨大的信用风险,缺乏健全的信用制度、信誉评级机制和信用风险管理体制,是我国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三、提升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1.健全法律制度,完善信用体系。目前我国还没有如美日等经济强国一样完整的法律法规来惩处逃避银行债务的行为,信用的法律保障缺失给商业银行的经营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参照国际金融发展成熟国家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完善商业银行法,建立对信用违约行为的惩罚制度,从社会根源上消除或减少不良贷款的产生。
2.强化经济调查研究机构。商业银行每天都要处理成百上千个来自不同行业领域企业的信贷业务,如果没有自己的调研机构,就有发生盲目放贷的风险,比较严重的会导致不良贷款的产生,所以国际上多数较有实力的大型商业银行都建立了完善的经济状况调查研究部门。我国的商业银行就应该吸取经验,不断增强分散风险的能力,建立自己的经济调研机构,分析国内外经济状况、宏观政策、经济发展局势、发展战略等,为商业银行发放贷款提供指导意见。
3.组建商业银行集团。根据国际上商业银行并购、重组的经验,结合我国情况,建立以大型商业银行(例如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为中心,中小型及地方商业银行为辅的商业银行集团。各银行间独立核算,合理分工,突出自己的特点。并且加强银行的联系,相互合作,相互制约,优化服务,提高抗风险能力。
4.完善商业银行治理机制,调整经营理念。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建立科学的现代化商业银行管理机制,健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明确各部门职责和义务,坚持将市场做为导向,中心定为客户,树立全方位、多功能为客户服务的经营理念。
5.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商业银行的发展离不开优秀的金融人才,既要有专业全面的知识技能,又要有很高的职业素养。银行相關人员应该进行自我教育,不断完善自身,提高专业能力。同时银行应该对员工进行再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培养复合型人才。
四、结论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跟上全球化一体化的脚步,银行业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提升我国银行业国际地位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我国商业银行还存在着一些显著的问题有待解决,但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伴随着法律制度的完善和经营管理制度的改革,我国商业银行仍然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在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只算是一项新兴理论,研究所需的大量数据支持难以获得,所以本文只进行了有限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提出的观点可能存在不足与偏差,在今后的学习研究过程中会进一步弥补。
参考文献:
[1]IMD,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2005-2006.
[2]英国《银行家》杂志,2016.
[3]工商银行年报,2015-2016.
[4]摩根银行年报,2016.
[5]谢倩.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5-7页.
[6]吴晓求.中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研究中,国审计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魏雨婷(1997- ),女,甘肃兰州人,安徽财经大学2014级金融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国际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