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小学体育课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
2017-07-20邹克美
邹克美
【摘要】新课程改革在我国已经开展了很多年,教学课改明确要求教师要构建创新的教学理念,打破以往教育教学观念的束缚影响。但是小学体育教学中,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只是一个课程标准,没有一套成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参考书,对于小学体育老师是一个考验。本文将以新课程理论的视角,探讨在新课程下小學体育课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以提升小学体育课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体育课;主体地位
体育课是小学教育的一个非常关键组成部分,对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小学体育课的教学中,教师要提高提高教学质量,一定要把学生放在一个主体地位上,与学生平等相处,心贴心,平时多关心爱护学生,与学生打成一片,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让课堂教学氛围轻松愉悦,让学生在欢乐、祥和的氛围里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才能发挥好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积极性,假设教师不与学生互动,课堂就会显得冷淡,无味,学生压抑,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即使有好的教材,优秀的教师、良好的校园环境,教学效果也会不尽人意。
一、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程明确强调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指导者,是为学生服务的。作为小学体育老师,应该始终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上。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该尊重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因为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性。有的学生难免会有过激的行为,假设学生在课堂上犯了错误,体育教师也要特别尊重被批评者的人格,若批评能做到关心爱护,耐心细致,严格要求又伴之以尊重人格,就会产生良好效果,反之侮辱学生人格,只会给自己的课堂教学带来麻烦,不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也违反“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体育教师应该事事、处处要尊重学生,摆正自己的位置,始终站在学生中间,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与学生建立平等、合作、友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同样,懂得尊重学生的老师,同样会得到学生的尊重,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教学氛围。
二、因人而异,设定各种类型的教学目标
长期以来,我国小学体育课程的教学一直沿用着这样的教学模式讲解——示范——练习——纠错。这种模式有利于体育教师进行传授知识、技能,但是自始至终是由教师控制了整个课堂,控制了每个学生的思维,却忽视了学生主动学习,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基本知识和应试能力方面较强,但没有创新能力。为了改变这一问题,教师要摒弃就教而教的传统观念,使学生由被动的、静态的学习转变到主动的、动态的学习。发扬学生的主动精神,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牢固树立“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得以发挥”的观念。由于教育环境及背景的不同,每位学生之间的差异很大,学生的主体意识经常会处于不稳定阶段,部分学生由于缺少学习体育的良策及刻苦精神,往往遭遇挫折。有的开始求知欲很强,对自己的期望值很高,但经过多次练习或比赛,发现现实结果与目标有相当距离时也会情绪低落,进取心锐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实行一刀切,而要对每一个学生的身体素质、性格、气质、意志、兴趣等个性加以了解,然后再根据每位学生的个性特点,施以恰当的教学方法,只有重视学生的差异,并在教学过程中区分对待,及时总经教学经验,让学生知晓体育学习的目标,并制定适合学生各自特点的学习策略,鼓励学生自觉克服困难、主动参与煅炼,在练习中发现自己的聪明才智,产生学习和发展的内在动力,使他们真正成为体育教学的主体,发挥自身的个性,在自己的领域有所突破。
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全面发挥主体性
体现学生主动地位的核心问题是学生主体的参与状态和参与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学生主动参与的氛围和条件,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首先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用充满情感的语言,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愉快、宽松的环境自觉地进入学习状态,开发创造力。教师要善于利用表情和语言、热情地鼓励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小学体育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鼓励其主动学习自己喜欢的项目,并认真耐心的辅导学生学习,使学生在自己喜欢的项目上有所收获,学会一定的技能,这样才能更大程度的培养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以及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使学生走向社会后能够继续进行体育锻炼。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赞赏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学生从成功中增强自信,享受成功的快乐。每个学生身上都或多或少地蕴藏着闪光点,我们体育教育工作者要善于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平时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扬长避短,多加培养,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技能上的提高和运动素质上的进步。
结束语
在小学体育课的教学中,教师要提高提高教学质量,要有意识的运用各种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只有当学生有这种求异思维,才可能创新。而创造性是主体性的最高表现。因此,通过引导学生求异,引导学生听取、吸收多种不同的观点、看法和方案,听取大家的长取,尊重学生不同的意见,反思自己的思维疏漏、失误不足,从而完善自己的思维策略,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思维独立性与批判性,更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求异性。
参考文献:
[1]杜鹏.新课程标准下济南市小学体育教师专业素质现状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13
[2]姜智辉.趣味田径在小学体育与健康课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15
[3]梁明月.北京市小学体育兴趣班活动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 2014
[4]郝燕芬.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小学体育教学现状调查与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 2013
[5]王安利,张新,汪黎明,李丹阳.少年儿童身体发育特征及力量训练[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