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北省产业结构与人才结构现状调查研究

2017-07-20周红芳

科教导刊 2017年14期
关键词:产业结构湖北

周红芳

摘要高等院校是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产业结构的变化,直接影响了就业市场结构的变化。发展高等教育,就要将教育与促进就业紧密结合起来,要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

关键词产业结构 人才结构 湖北

产业结构与人才结构是一个动态适应的过程。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人才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发展高等教育,就要将教育与促进就业紧密结合起来,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仅是一个地区发展状况的空间表现,还能够反映一个地区的资源配置状况,进而影响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

1湖北省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现状

湖北省是经济强省,是我国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之一,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水平在中部地区居领先地位。据湖北省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近年来湖北省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工业经济稳中有进,投资、消费保持稳定,财政收入增收加快,金融运行总体平稳。

由表1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湖北地区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年经济总产值在逐年增加。但是在三次产业的构成中,第一产业的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第二产业有小幅的波动,但整体发展趋势相对平稳;第三产业的比重整体呈上升趋势且发展速度较快,三次产业的比重整体呈现“二三一”结构。在国民经济中,第一产业比重降低,第二、三产业比重提高,是经济结构改善的重要标志。

2湖北省从业人员结构现状

湖北省是人口大省,据湖北省统计局2016年6月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全省常住人口中,15~64岁人口约4300萬人。近年来,湖北省全社会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的构成如表2所示。

从表2数据可以看出,自2010年以来,湖北省全社会从业人员有逐年递增的趋势,其中,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数量呈逐年下降趋势,而第二和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数量呈直线上升趋势,就业人员的主力正在向第二和第三产业转移。产业结构的变化,直接影响了就业市场结构的变化。市场像是一只无形的手,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湖北省人才供需现状

从产业结构现状可以看出,湖北省经济正在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方向转型,需要大批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区域人才结构优化是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内在要求。

湖北省是教育大省。依据《2015湖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报告》,2015年湖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数量为421539人,与2014年基本持平。其中博士毕业生2862人,硕士毕业生30488人,本科毕业生209672人,高职高专毕业生178517人。湖北省是毕业生就业最集中的省份,近六成的毕业生选择留鄂就业。

社会经济的发展,既需要高层次的适应高科技发展要求的高精尖人才,同样也需要具备一般劳动能力的劳动者。根据人社部2015年《就业市场供求状况分析报告》,用人单位对研究生的需求比例为3.7%,对本科生的需求比例为43.1%,对专科生的需求比例为53.2%。2015年湖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最高的10个专业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研究生就业主要面向第二产业,本科生的就业方向则集中在第一和第二产业,专科生的就业则向第二和第三产业靠拢。整体就业情况来看,毕业生就业方向在第二产业的比重较大,面向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毕业生就业率相对偏低。由表2可以得知,第三产业的人才需求量却在不断增加,因此人才供需矛盾凸显。

4存在问题分析

通过以上数据的对比分析不难发现,近年来湖北经济结构调整幅度较大。三大产业的比重发生了较大变化,导致人才需求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目前湖北省高等教育人才供给和湖北产业结构对人才的内在需求之间存在很大的矛盾。这个矛盾主要体现在规模和结构两个方面。

第一,结构方面。面向第一产业的农林牧副渔等专业开办院校较少。对于传统专业,一般开办时间较长,师资力量雄厚,专业建设经验丰富,但是对于专业或行业人才需求市场的调研不足,产业结构和专业结构不对接,导致毕业生供需失衡;对于结合时代背景产生的专业,比如在“互联网+”背景下出现的物联网、大数据,快递等新兴专业。一方面由于就业市场发展还不成熟,专业定位不明确,导致学生毕业以后无业可就,另一方面也有可能市场需求量较大,但是由于师资力量不足开办新专业院校较少,人才供应不足导致企业招不到相应的专业人才。

第二,规模方面。近年来整体生源数量在减少,学校为了完成招生指标招生计划常常被打乱,导致有些专业的录取人数远远超过了计划指标,而有些专业的录取人数却少的无法开班。尽管各高校每年都会制定各个专业的招生计划,但是仍然存在有的专业人满为患,而有的专业无人问津的现象,各专业生源分布不均的现象常常发生。

5对策及建议

产业结构和人才结构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一个地区的产业经济的发展会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就业,进而带动该地区人才结构的调整;另一方面,合理的人才供给又可以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促进该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要解决人才供需的矛盾,需做到如下几点:

第一,在专业调研上下功夫。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新技术的产生催生了很多新的行业和新的就业岗位,新技术的产生也在不断地改变着传统行业的工作方式和工作内容。不论是新专业还是传统专业,专业调研必须落到实处,这是专业建设的基础。

第二,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解决人才供需矛盾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校企互动,既为学校招生数量的提供指导,又对学生培养的质量提供保障。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实际劳动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现代学徒制、订单班等办学形式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主要办学形式。事实证明,校企合作确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学途径。

第三,以就业为导向。学校办学“以产定销”是行不通的。高等教育要主动去适应市场需求。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学校培养学生,不仅要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更重要的是要对用人企业负责,对社会和经济发展负责。因此专业建设必须与地区和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学校教育要服务于经济建设。在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现代市场营销理论的指导下,高等院校必须充分挖掘行业和企业的用人需求,以行业和企业的用人标准为导向来设置专业和人才培养目标,才能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出可用、适用和好用的人才,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

猜你喜欢

产业结构湖北
私募股权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西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作用
城镇化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研究
神秘的原始森林:湖北神农架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差异研究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差异研究
山东省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山东省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湖北現“最牛釘子戶” 車道4變2給樓讓路
银行信贷规模、结构、效率与产业结构互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