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幼儿教师口语课教学质量的最佳路径
2017-07-20李芳
李芳
摘要本文针对现有高职幼儿教师口语课教学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探究了提升其教学质量的最佳路径,以期提高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口语水平。
关键词高职 幼师 口语 教学质量
教师口语指的是教师在教学任务中所运用的口头语言,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最基本及常用的工具。因此良好的职业口语修养是每一个教师所必备的基本素质。而对幼儿教师来说,其面对教育对象特殊,是3~6岁的孩子,这就决定了幼儿教师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所运用口语既要有一般教师职业口语特点,还要具有“幼儿化”的特点,即形象、生动、用语要准确规范、音量适当并动听,让幼儿更容易接受及理解。
1开设幼儿教师口语课程的重要性
对于幼儿教师来说口语技能水平的高低有着特殊的含义。面对识字量少的特殊教育对象,需要幼儿教师在有标准的普通话情况下,还要保证其语言的生动及有趣性,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年龄,会用适当的话语和幼儿开展交流、沟通。所以作为培养幼儿教师的学前教育专业,对于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以及口语技能就显得特别重要,而对幼儿教师而言,开设幼儿教师口语课程具有以下几点重要意义:
1.1为幼儿语言发展的需求
幼儿语言能力发展关键期在3~6岁的阶段,幼儿学习语言多数是在自然状态下,通过观察、模仿而学习的,幼儿教育者口语则成为了幼儿学习语言的示范对象。在《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需要乐于和他人交流,说话要有礼貌,并且注意听对方所讲。可以理解日常生活中的用语,同时可以清楚说出自己想要说的事,喜欢听故事,能听懂并且会说普通话。幼儿的语言能力发展对于教师而言,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要让幼儿有正确的范本可以模仿,教师就要给予他们正确的示范。因此,在对幼儿讲话时,要使用幼儿可以听得懂的语言并结合场景,丰富语言,让幼儿可以更好理解。注意用语文明,让幼儿可模仿,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可见,幼儿教师具有良好的口语技能是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重要方法。作为培养未来幼儿的教师,学习幼儿教师口语课程显得特别重视,而通过系统学习该课程,可以掌握相应的语言技能,对幼儿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发展等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1.2是实现幼儿教师专业化的基础
当前师范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教师的专业化问题,培养有着专业水准的教师也成为了师范教育的改革目标。新世纪下的教师一定是要通过专业化训练的,有着比较高专业素质的教育工作者。可见能力不单可衡量一名教师是否优秀,更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项重点。而幼儿教师在专业化发展的过程当中,其口语能力培养在职业技能培养中占有的地位极重。因此,作为培养未来幼儿师范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口语技能特别重要。幼儿教育口语技能是幼儿教师思想、常识以及个人修养的综合体现。教师语言修养,可以带动学生思考,而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幼儿未来的口语交流力,同时也能关系孩子技能、知识及情感方面的培养及发展,因此,對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而言,要有高专业能力,并且也要有一定文化方面的涵养。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来说,有着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才能更好胜任语言教学。
2幼儿教师口语教学任务、要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前行,人们对于学前教育教师的口语及能力要求更有了很大幅度的提升。由专业培养角度来看,在众多的教师职业技能中,口语能力乃核心部分。其口语课程需培养学生爱国语、规范用语意识等,让学生可以掌握好正确的普通话,用标准语言开展未来幼教工作。掌握正确用气、发声方法,同时掌握好一般口语的技巧,如演讲技术、与他人交流的技巧用语等等,可正确掌握幼儿教师口语特点,运用教学口语技能以及教师在不同语境中所用的语言技巧。同时,幼儿教师口语是门比较边缘的学科,与很多学科,如心理学、教育学、发声学等都有着一定的关系。
具体而言,幼儿教师职业口语能力需要达到以下要求:一是普通话水平需要达到二级甲等或以上;二是吐字时发音要准确、流畅,有一定的表现力;三是要突出重点并层次分明;四是正确示范,方便幼儿的模仿且要评价到位,具有艺术性。
3幼儿教师口语教学所面临的问题
学前教育专业最早主要在中职开设,伴随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部分高职院校也开始陆续开设此专业。但是由于起步比较晚,在幼儿教师口语课程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由开设幼儿教师口语课程重要性可看出,幼儿教师口语技能对于提升学前教育质量、发展幼儿语言能力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想要提升幼儿教师队伍的质量,提升幼儿教师口语技能,做好职前培养极为关键。
3.1学生口语素质良莠不齐
很多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素质良莠不齐。特别是来自山区农村的学生,其口语能力与“幼儿化”教师职业口语要求有着一定的差距。例如在六安地区,这些学生的口语问题表现为f\h不分,如“飞机”会说成“灰机”;再如皖南地区的学生,口语问题表现在舌尖前音z\C\s以及舌尖后Zh\Ch\Sh不分,在声调方面也不区别清阳平及上声。存在明显的入声字问题。导致这些问题可能是和学生从小说本地方言有关,并且在上学时也未受正规的普通话教育。再加上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在接收学生时,只以笔试为主,口语未能列入考核范围内。
3.2课时少且内容庞杂
当前,我国教育部在《师范教师口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这门课需要有一定的学时作为保证,中职不少于100学时,高职及专科不少于72学时。”但实际上很多高职学校在课时设置时,基本都少于72课时,有时甚至连50课时都达不到。同时很多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对口语课程性质认识不充分,只是将口语课看成普通话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为了可以让学生普通话水平达标,很多教师将教学的时间、精力均集中在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辅导中,淡化了口语训练。
3.3教学师资力量不足,效率低
从事专业口语教学的教师,本身一定要有良好的素质以及语言素养,需要掌握好语音学、心理学等有关学科的知识,并且还要了解当前幼儿教育的正确方式,本身要达到一定的普通话水平。有着极强的发音能力。并且要在有关教学中,或是演讲、朗诵中都有起到提点、示范的作用。但是,这样的教师常常需要长时间的培训。当前高职学院从事口语课教学的教师多数只有语言教学理论,虽然部分教师自身语言能力良好,但实践能力不足,无法在教学中起到示范或是评价的作用。可见当前高职院校可胜任口语课程的教师严重不足。
4提升幼儿教师口语课教学质量的最佳路径
4.1培养学生正确语言态度,让学生处在同一起跑线
学前期的孩子是语言学习的关键阶段,所以对幼儿教师职业语言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还要高于小学、中学的教师。幼师职业口语强调的是其生动性、表现力、准确性、幼儿情趣性等等。因此,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就一定要端正他们正确的语言态度,让学生处在同一起跑线上。让他们的语言观可更加正确,尊重国家官方语言,将普通话作为核心技能之一。并且还要让学生热爱上幼师这一份职业,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幼教工作中。
4.2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及训练体系
通常来说,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口语教学内容包括三方面,即普通话语音理论和发音技巧、一般口语表达、教师职业口语表达技能。因此在现有的课程教学中,口语课程的教学过于杂乱,在教学中重点不突出。因此,需要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及训练体系。找准重点,以训练作为主线进行教学。在训练内容上也要从容易到困难,由基础到综合。如先安排朗读训练再进行说方面的训练。先字词朗读再到文章朗读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接受并掌握。同时还要遵守从阅读到说教的训练,安排模块化教学,对教学的每一模板都进行检查及反馈,让学生可把所学的技能更好巩固。
并且还要优化好教学模式,采用“请入+走出”的方式,加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力度。“请入”模式指的是要定期请一些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来教学,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来参与角色扮演,把自己当成幼儿园里的学生,让他们在体验、观摩中去领悟教师口语的要求。或是通过讲座、座谈会的方式为学生口语实践提供示范及榜样。同时,各大高校还要加大校外的实习及基地的建设,和周边幼儿园一起开展长期的合作,采用“走出”的方式,定期组织学生到幼儿园内去实习,让学习最大限度去了解自己所要面对的教育方式,并且通过和幼儿的相处,一步一步学会如何把在学校学习到的专业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教学当中。
4.3提升任课教师的准入门槛
为确保教学素質、教学效果,需要提升任课教师的准入门槛。现有的高职学校主要是看教师是否具有教师资格证,但这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口语课教学不利。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担任口语课程教师还要具有普通话一级乙等以上的水平。并且将心理素质考评纳入至考核的标准。心理是影响口语能力的一项重要因素。在课堂中教师要加大学生和他人的交流,鼓励学生及时表达出自己想法,以此增强学生信心,让他们可以更加从容应对教学中的突发事件。同时,作为教师个人要加大对课程重要性的认识,主动开展学习、研究,寻找合适教学方法,针对教学不足及时优化,提升自己的素质。作为学校,要确保任课教师质量的同时做好资格审查,选择优秀、合适的教师担任,并且为任课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增加他们的知识与能力。且任课教师的专业也需要是学前教育,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教学过程中的随意、盲目性,快速提升教学水平,达到满意的教学目的。
5结语
综上所述,提升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教师的口语教学质量是比较复杂的、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多个方面一起努力,通过教育以及教学改革等方式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不断开展教学反思,由学生实际作为出发点进行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会说”的实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