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人教育知识的有效性研究

2017-07-20刘丽桑宁霞

职教论坛 2017年15期
关键词:成人教育有效性研究

刘丽+桑宁霞

摘要:成人教育知识作为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巨大推动力量,对其有效性展开研究有着重要意义。解构离散实现成人教育知识的质性转化,用一种开放、动态、发展、批判的视域去审视和发展成人教育知识;建构整合实现成人教育知识的质性重组,围绕目标内核,系统整合,结构调适,集聚成人教育知识的生命能量;回归敬畏实现成人教育知识的生命价值,回归自然,回归生命原始的出发点,敬畏知识,礼赞知识,致力于找回并释放本属于成人教育知识本体的真正的价值与意义。以此来实现成人教育知识的有效性。

关键词:成人教育;成人教育知识;有效性;研究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在“知识就是力量”这一知识信仰论的规训和引导下,知识带给了我们诸多便利以及巨大的物质经济利益,然而,对知识的盲目崇拜逐渐使我们被其所奴役。哪些知识是对我们生命的滋养?哪些知识是我们生命的重负?哪些知识给我们生命“打折”?目前,人们对知识的各种拷问,生发出了种种困惑。那么,如何提高知识的效用性,使知识更好地服务于人类,这一问题变得更有价值。

有效性指试图要测量的事物实际上是真正要测量的。此处研究成人教育知识的有效性,旨在找回我们真正需要的成人教育知识,挖掘成人教育知识真正价值之所在,致力于释放本属于成人教育知识本体的真正价值。从成人教育知识的应然状态来看,第一,成人教育知识是有用的,即它可以超越静止的经验,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与时俱进,呈现螺旋式上升态势,要求我们以一种后现代主义所极力倡导的开放、动态、发展、批判的视域去审视和发展成人教育知识,通过解构离散对成人教育知识进行新的表达和解释,进而实现成人教育知识的质性转化;第二,成人教育知识是有力量的,即知识这个小宇宙本身所附带的巨大能量的进发,有序聚合和系统整合各大知识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要求我们围绕成人教育知识体系的目标内核,通过建构整合实现成人教育知识的质性重组,集聚成人教育知识的生命能量;第三,成人教育知识是有价值的,即它能引导生命个体趋利避害,进而满足生命个体对缤纷生命活动的多样化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具有心怀敬畏的成人教育知识观,尊重知识,礼赞知识,回归成人教育知识的生命家园,致力于实现成人教育知识的质性回归。

一、解构离散实现成人教育知识的质性转化

成人教育知识应该是解构形而上学的、开放的、动态的、发展的、批判的知识。成人教育知识是有用的,它可以超越静止的经验,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与时俱进,呈现螺旋式上升态势。质性,即资质,本性。此处所言成人教育知识的质性,即成人教育知识的资质,本质属性,思考成人教育知识的质性转化旨在对成人教育知识的原始意义与原始价值进行深度挖掘。在离散的视角下,对成人教育知识进行新的表达和解释,是对其自身的一种解构。离散,意指一种开放、动态与发展态势,首先,解构之后的成人教育知识需要实现有效的获取与传递,包括开放包容、动态发展地对其进行审视,其次,将成人教育知识与价值相关联的因素进行解读和系统重组,以有效提取更加有效的价值。那么,也就是说,我们应该以一种后现代主义所极力倡导的开放,动态,发展,批判的视域去审视和发展成人教育知识,通过解构离散对成人教育知识进行新的表达和解释,进而实现成人教育知识的质性转化。

后现代主义成人教育知识观提倡知识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可对话性。解构所具有的非确定性,得以使成人教育知识的存在、构成和意义开放化,从而形成动态、开放的立体构架。世界上的事物,只要是在開放系统中,远离平衡态的,就会走向进步,走向更高层次的组织化,这是必然趋势。开放,作为所有系统向有序发展的必要条件,亦是成人教育知识系统向有序发展的重要条件。耗散结构理论指出,一个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的开放系统通过自身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信息与能量,系统自身会得到逐步完善,继而呈现出一种在时间上、空间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那么,只要成人教育知识系统不是自绝于世界文化大循环之外而处于孤立和封闭的状态,那么它就应该在多学科知识冲突,无序和混乱中,克服自身不适合新环境、新需要的弱点,以一种海纳百川的姿态,让各种文化冲突、交汇,使自身得以从这种轮番转换过程中进发活力,并且在适应环境需要的反馈作用下放大它的有效性。进而走向更高组织化的层次。否则,成人教育知识必在孤立的状态中走向腐化和堕落。

事物的整体和本质与动态和发展相联系,事物的整体特性通过动态和发展显现出来。宇宙万物运动变化的范式,即运动、变化、不连续。普利高泽说:“非平衡是有序之源”。动态系统具有一种基本的发散属性,发展是一种树状的分枝状态,成人教育知识的发展亦然。仅仅把握住事物的静止方面,会本末倒置,未得要领。经验主义知识观作为一种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是一种以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观察世界的思维方式,它认为知识是静止的,已经准确验证过的。在此知识观引导下,人们对于现成的知识非常笃信,认为知识是静止的,知识是没有必要发展的。这种难以与时俱进的成人教育知识观,是个体生命自身动态发展的屏障。要想充分发挥成人教育知识的灵动性,获得并体验成人教育知识所赋予生命的无上自由与美好,我们就需要在动态发展的视阈下审视和看待成人教育知识,把握清晰的方向和目标,掌握灵活多样的知识归纳梳理方法,具备真正对知识进行有效选择的能力。随着成人教育知识动态系统发展的组织性越高,它的活力越大,其进化发展的路线就越多和选择的自由度就越大,进一步来看,此时于动态过程中发展、转化、跃迁的成人教育知识,要做好的一件事就是升华,把原有知识系统中的部分加以继承改造和发展,即“创造性的转化”。总之,在与大知识的碰撞下,成人教育知识只有不断反思,不断发展,不断超越,才能得以演绎自身质性的完美进化。

知识的时代性是会改变的,它将作为无效的部分丧失或涵化,为新的时代性所代替。新的时代性也就是更有效性和更高组织性。后现代主义成人教育确立起的批判性知识增长观,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征,认为知识的增长是依靠对现有知识的怀疑、争鸣和反驳而实现的。没有批判就没有成人教育知识的增进与扩充,也就没有成人教育理论与成人教育实践的发展。据实践认识论,成人教育知识是在以物质生产为中心的社会实践中对人类展开其存在形式的,人们对其本质、属性、特征的把握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实践过程,并且以实践为其存在及其真实性的唯一标准。此外,马克思认为,人应该在实践之中批判性地认识和确证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同样地,我们可以说,成人教育知识应该在批判发展的丰富的成人教育实践活动之中获得自身价值的有力确证。在知识的发展过程中,一种知识要获得自身的身份,确证自身的存在,就一定需要批判的精神。人们接受与应用成人教育知识的过程,本身就等于是对成人教育知识现状的一种含蓄的批判,而且还会开辟无止境地改变现状的多种可能性。缺乏适当的理论批判空间的成人教育知识。必然是一个没有活力与缺乏动力、没有发展可能性的狭隘的学科化知识。批判的理论预设与前提,本身是对现存事物或现有理论的否定。然而,批判绝不是突兀的否定,它意味着一种更深层次,更复杂的理性运作方式。如果我们说否定是一种解构的力量,那么批判作为超越现实、追求知识、实现理想的武器,更倾向于一种在其基础之上的发展建构,更致力于成人教育知识的发展、成人教育知识的改进。

世间所有变迁,都是循环式的运动。“无平不陂,无往不复”。成人教育知识的发展和转化应循此法则,通过解构离散,更好地实现动态发展,开放多元,只有在开放的条件下,在与外界交换信息的远离平衡态的动态条件下,批判性地发展,成人教育知识才有走向现代化的可能,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其效用性,而真正为人民大众服务,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知识是不会在现代化的压力下淘汰和消失的。唯愿成人教育知识在这解构离散的循环往复运动中得以进一步地实现批判性地发展与升华,期待着所有的成人教育学人能够冷静地反思自己的思维方式,树立起开放的、多维的、动态的、发展的、批判的思维方式,求同存异,助力成人教育知识更为完美地开拓属于自己的辉煌历程。

二、建构整合实现成人教育知识的能量提升

成人教育知识是有力量的,即知识这个小宇宙自身所附带的巨大能量的进发,会对自身的完善与它物的发展产生强有力的辐射与带动力。解构与建构是对立的统一体。一方面,解构是建构的前提。另一方面,解构又以建构为目的。这就要求我们围绕成人教育知识体系的目标内核,把成人教育知识相关的一些基础理论的结构如庖丁解牛般搞得一清二楚之后,再依据这一结构及固有的发展逻辑,循序渐进、步步为营、坚持不懈地进行顽强地建构,这样,定能在此聚合与整合发展过程中萌发出成人教育知识新质的芽儿,进而实现成人教育知识的质性重组,集聚成人教育知识的生命能量,助力成人教育知识实现自身巨大能量的进发。

目标,即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它是事物前进的标杆,可以为事物的发生与发展指明一个清晰的方向。成人教育知识有效性的实现,需要系统整合,集聚能量,而系统的聚合或离散,更需要一个有价值性的目标的引领,只有围绕目标内核,才能在此过程中做到“临危不乱”,更好地汲取各方营养。人类的知识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思维水平不断超越前人的历史。没有新的超前性的认识标准和认识范式,不可能有新兴知识理论的产生,更谈不上知识的有效性。超前性系统思维,作为一种目的性很强的思维方式,它是一种将過去、现在和未来联系在一起进行思考的思维方法,其本质是对未来做出今天的思考。对成人学习者而言,他们本身是带着先前的学习、生活与工作经验参与到新一轮知识的习得过程中来的,因此,他们对知识的再学习本身带有很强的目的性和功利性。那么,要想真正使得成人教育知识发挥其正能量,实现其能量的提升,这就要求成人学习者在习得知识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树立超前性的系统思维方式,目标明确,联系实际,同时,这也就要求成人教育知识回归五彩缤纷的成人生活世界,与一定的实际生活情境相联系,如此,有了一定的缘起,成人教育知识也因此将获得其重要意义。

对成人教育知识进行整体架构是个体对提高知识的有效利用率和提高个人学习效率的不懈追求。人本身是一种很奇特的生物。一般而言,处于学习疲软期的成人,个性较强,较为自我,由于记忆衰退、精力不济、责任繁重、力不从心等身理心理方面的原因,加之自身的惰性使然,不再愿意下功夫去学习更多的知识,一味固守着自己已有的过时、松散的基础知识,知识的结构、体系等都难以更新。然而,面对扑面而来的海量的知识与信息,成人学习者如果不能进行创造性地学习和主动地学习,如果不能对所习得的混杂的成人教育知识进行抽丝剥茧,不能从整体上进行有效的知识梳理和架构,那么,成人学习者所习得的知识的效果就无从谈起,知识的掌握更无法深入。长此以往,成人学习者对于探究的兴趣将越来越弱,更谈不上为终身学习续力。为此,这不仅要求成人学习者要围绕着某一目标内核展开对某一学习议题的研究,同时,在庞大的数据库或混杂的社会资源中查找资料时,要引导成人学习者学会有意识地从中抽取信息、组织信息,能够对杂乱的知识信息从整体宏观的角度进行主题性地线性贯穿。这样,不仅可以使得所习得的知识的意义真正出自个人化的深层理解,同时还有助于帮助成人学习者真正建构起内化于心的组织化的知识脉络和体系。可以说,这样建构起来的知识才是真正能够灵活加以迁移并运用的知识,也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内蕴有巨大能量的知识。

成人教育知识能量的提升,要求其自身所形成的庞大知识系统能够在整体视阈下达到以简驭繁、纲举目张的效果。后现代主义极力倡导知识价值的“境域性”,指出,任何知识都存在于一定的时间、空间、理论范式、价值体系等文化因素之中,其价值由其所处的整个意义系统来表达。对于成人教育知识这种极其复杂的有机系统,需要掌握系统方法对其进行整合。从系统论来看,系统思维作为成人学习者最本质的思维品质,它是指思维活动的有序程度,即整合力。面对多元开放化的信息,知识更多时候是一种杂乱的呈现,并不是一种本质上的系统。系统化的知识应该具有鲜明的主题、秩序井然的组织。反之,即便博览群书,满腹经纶,涉事其中的成人教育主体亦会渐渐失去生命的活力与执行力。整体观点作为系统方法的核心,要求我们建构起宏大的成人教育知识观。那么,这就需要我们对庞杂的成人教育知识在一个大的视阈下进行系统整合,用一种质朴化的系统思维观来审视成人教育知识及其发展,从个体的内心深处出发,在习得成人教育知识并进行转化过程中学会从目标到阶段、从要素到整体、从计划到行动、以及从材料到综合地进行。只有成人学习者将所获得的繁杂的知识信息逻辑化、体系化、条理化,这时,成人学习中所习得的知识主脉不清、结构不清的问题才能够解决,才能使成人在面对浩瀚的成人教育知识时不会盲从。只有这样,才可以说,成人学习者所习得的庞大成人教育知识系统真正在整体视阈下达到了以简驭繁、纲举目张的效果,成人教育知识的内在能量真正得到了提升,成人教育知识真正成为了人的内在自觉和主动追求的实践意志。

系统与要素具有双向构建性,系统与要素间的相互规定和相互作用,使得它们得以获得整体意义上的全新规定性。成人教育知识有效能量的提升需要在整体意义上对其所属的系统与要素进行双向调动与建构。成人教育知识可以看做是由无数的细小知识分支组合而成的庞大复合体,无数细小分支可谓之为成人教育知识的各个组成要素,在大的成人教育知识系统的统领下,在无数细小分支之间会发生能量、物质或信息流等不同要素的相互碰撞,进而,各个细小分支将会在整体意义上被赋予更加贴合系统的某种新的规定性。系统本身就存在于成人教育知识结构之中,系统思维来源于结构,知识结构的完善又需要系统思维去统筹,这就是哲学上说的“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关于事物发展进化的规律,有一个重要却长期被忽视的规律,即结构质变规律——即事物的质变是由结构的变化引起的。结构主义革命在整体分析法的视阈下,把结构定义为一个共同体中的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说,结构是系统(体系)的性质的集中表现。成人教育知识结构本身就是一个系统的存在。成人教育知识结构是通过成人教育者、成人学习者和成人教育影响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从而构成的完整知识系统。成人教育者按一定的目的和要求来改变成人学习者,成人教育者和成人学习者之间的作用与联系以一定的成人教育影响为中介,三者之间联系和作用的结果是使成人学习者习得合乎目的的知识。因此,只有掌握成人教育知识系统与要素之间的双向构建性,搞清楚成人教育知识系统与结构之间的量变质变规律,才能更好地集聚成人教育知识各要素之间的能量,更好实现成人教育知识整体能量的提升。

地球是一个整体。人类文明的发生与发展,也是一个整体。成人教育知识在浩瀚的知识海洋里,绝非偶然的存在。而应当是浩瀚知识这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体上生长出来的一个有机构成。相应的,成人教育知识的有效性应放在整体的知识生态系统中去考察,包括认知者对真理的质疑、对知识的渴求、对知识的建构与理解以及所有这一切发生的情境脉络。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为此,我们应从宏观大环境出发,辩证看待成人教育知识在不同环境下的发展、演进与转化,深入了解其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是有意义的,离开了制约因素,其价值就会大打折扣。成人教育知识的增长是基于知识本身的复杂性并与周围环境及认知者复杂作用的过程。从知识发展的整体观来看,首先。从知识为人服务的角度来看,只有掌握全局性思维,成人学习者才能够从全局出发、从利害着手、从正负着眼,在想问题和办事情时将“小我”放在“大我”中进行系统安排和考量。其次,从知识助益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社会的发展需要用一种宏观性、全局性的视野对成人教育知识结构进行调适,也就是说,需要运用全局性思维对成人教育影响,即成人教育目的、成人教育制度、成人教育教学以及成人教育课程等进行调适,充分兼顾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自身独特性,进而最大化地带动成人教育知识体系的发展。反之,这种结构性调适如果进行得不好,不仅无法正面影响个体和社会的发展,还会打破原有的平衡,使冲突加剧,造成各种社会问题。为此,只有从全局出发。系统地看待成人教育影响中不同的组成部分,才能使成人教育知识结构达到优化组合,进而更为有效地实现成人教育知识内在能量的提升。

中国思维重综合,着重从整体上掌握事物,注重把主体和客体综合在一起,把客观知识与主观行为综合在一起。在此思维之下,创造了博大精深、辉煌壮观、源远流长的中华五千年文化,在当今这样一个物欲横流、急功近利的时代,我们应该找寻并回归这样一种坚守,在继续深入推进专门化和精细分工的同时,将整体综合方法的潜能充分展现出来,以一种宏观的大视野,整体联系地审视纷繁复杂的成人教育知识体系。只有这样,一个新的科学世界观,一个空前繁荣的符合现代化需要的充满生命能量的有效的成人教育知识体系才能得以建立。

三、回归敬畏实现成人教育知识的生命价值

生命呼唤教育回归,知识渴望与生命相逢。成人教育知识回归原始的生命家园,是对人的认可,对生命的尊崇。成人教育知识是富有生命价值的,它能引导生命个体趋利避害,进而满足生命个体对缤纷生命活动的多样化需求。“敬畏”是一个状态的两面,敬对内心,畏对外部;但这个畏不是“怕”而是一种清晰认知后的尊重和自持的心理状态,是和敬融合在一起的“惊一敬一信”一体的东西。面对汹涌而至的海量的成人教育知识,要求我们在审视成人教育知识发展现状的基础之上,尊重知识,礼赞知识,同时,要心怀有限的成人教育知识观,心存敬畏,回归成人教育知识的生命家园,找回并释放本属于成人教育知识本体的真正的生命价值与意义。

敬畏是内在精神境界和价值追求的自然外化。200多年前,德国哲学家康德在其著作中先后提出了四个问题:第一,人是什么?即自身认识要解决的问题。第二,人想知道什么?即我们此处所言的知识,知识是人类对物质世界以及精神世界探索的一切结果的总和。第三,人能做什么?即在一定的伦理道德允许的范围内,可能够做的事情。第四,人希望做什么?有一定的宗教性,代表着人们心底的一种永恒而美好的盼望。成人教育知识的有效性发展需要我们循此路径生发哲学层面的思考。可以说,成人教育知识为我们认识和了解客观事物提供了极大的便捷,但同时,我们需要把握有限的知识观,要知道,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会有一定的约束和限制条件,或者说不可触碰的“禁区”,对于成人教育知识的发展,我们亦应心怀敬畏,在符合人伦道德条件之下,助推成人教育知识向着人们所期望的美好的方向发展。

没有生命的世界,是残缺不全的世界,是黑暗的世界。同样,没有生命力的知识,是支离破碎的知识,是黯淡的知识。时间的流逝的确带来了成人教育知识的发展,物质生活的丰裕和个体自身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但是,以上这些成就并没有给人类带来幸福,或者确切地说,并没有给人类带来预期的幸福。知识理性及其物化应用在不断确证和展现着人的内在本质力量的同时,各种领域的科学知识一时间高歌猛进,知识的理性力量不断膨胀。人类陷入了对知识的无限迷狂状态之中。但是实际上,人类非但无法掌控自己所创造的物质与工具,反而被物质与工具所异化。当我们在讨论知识应用在付出的代价时,我们的矛头并不是直接指向知识本身。知识确实给人类世界的发展注入了巨大的能量。在某种程度上说,正是因为有了知识和理性,人才成其为人,这也是为什么人被称为理性动物的原因。知识、理性乃是人类的特性,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特性,我们讨论人类因为知识和理性的异化所付出的代价,从根本上说并不是要否定知识、否定理性。理性精神永远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之一,是人生存与发展的保障。人类的理性蕴含着无限的潜能,而在人对世界,对自身的认识基础之上形成的知识永远没有尽头。我们难以达到那一天——人类的理性已经到达了顶峰。人类的知识已经实现了圆满。不管是头上的星空还是内心的道德法则,对于人来说依然是一种无限的存在。因此,人要在世界上继续生存和发展下去,一定需要把握有限的知识观,对于成人教育知识的发展亦然。

我们之所以反思知识与理性,是因为从近代以来,知识的力量日益强大,由此导致进步的声音盖过了一切,这使得原先作为认知能力的理性分析和知识系统逐渐超出了自身原有的界限。我们可以想象,当对知识的迷信——将知识当做一种权力,一种超越一切力量,能够主导人类生活各个层面的东西——过度化時,知识就从根本上丧失了自身的求真倾向。原初意义上的知识来自人类对外在世界的惊诧,并在这种惊诧之中努力去求得一个答案。而权力化的知识已经不再是一种惊诧了,它不为丰富的未知世界所驱动,相反,这种知识主导、改造了我们的世界。我们不是说知识不应当被应用于实践,不应当被应用于改造世界,而是说,权力化的知识颠倒了知识与世界的关系,它是以一种异化的知识来对待这个世界,对待人本身。

无知无畏是一个汉语词汇,形容一个人无知而对其事物产生轻视、无畏的看法或想法。那么,反过来,我们可以说,有知有畏,在掌握知识、发展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也必须有所“畏”。成人教育知识在不断地实现着自身理性力量的伟大和彻底的同时,不知不覺地助长了对“人文主义的僭越”与“人道主义的僭妄”。逐渐丧失了自身价值体系与信念系统中许多值得保留的东西。重要的不是去否定,重要的是在否定性的批判过程中发现思想的理路,吹散思想的迷雾,为思想的下一步走向找到崭新的、可行的方向。人类注定是理性和感性的综合体,是知识与价值的综合体。在对待成人教育知识过程中亦然,我们虽然不能一味的妄自菲薄,但亦不能过于感性,尽管感情常常成为科学工作的动力,但是,对待成人教育知识这一严谨科学的问题不能感情用事。我们需要的却是在占有材料的基础上的冷静思考与说理。有批判,有继承:有继承,有批判。无论指责,无论歌颂,只要符合事实,恰如其分,都是有益的。一切急于求成,夸大其词,制造倾向,哗众取宠,都要不得。

对教育问题的一切追问,都是对生命及其价值的追问。从其本源上讲,人的生命是成人教育知识的“家”,是成人教育知识的“根”。人之所以为人的关键,在于人既是有理性的(这一点使人区别于其他的动物),同时又是有感情、有信念、有信仰的(这一点使人区别于机器)。只有理性与信仰的和谐共存,才能使人真正成为人本身,而不是成为某种客体、某种对象。信仰对于人类而言,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需的。“一切有生命和爱的生物、一切生存着的和希望生存的生物之最基本的最原始的活动就是对幸福的追求。”成人教育知识有效性的实现需要通过一种使理性与自然结盟或融合的方式,或通过文化或社会与自然的真正生命力结盟与融合。只有融入个体生命并成为个体生命鲜活而富有生命力的有机组成,成人教育知识才有获得终极意义的可能。

知识不具有价值中立性,它与人是有关涉的。在这个喧嚣的现代社会里,一方面,人们愈来愈热衷于追求知识。可另一方面,当代人的智慧贫乏、精神迷离、生命浮躁的现象却大有愈演愈烈之势。这使我们不得不回到成人教育的本体世界一一生命世界中去寻找失落的知识价值。有知无智的生命是机械呆板的,充满智慧的生命是富有灵动性的。无论从个人向度还是从社会向度出发,都要创造一切条件,让本该充满智慧的成人教育知识涵养生命,真正走向智慧:让本该充满生命热情与灵动性的成人教育知识在健全生命的基础之上,更好地服务于生命的有用性:让本该可以点化智慧、丰盈精神的成人教育知识在完善生命价值的同时,达到滋养生命的终极价值。

成人教育知识是直面生命,又旨在追求生命的发展,是最具有生命关怀的知识。可以说,关注生命是成人教育知识的天职,也是成人教育知识本真的表现。腹有诗书气自华,华,即生命质地里那喷薄而出的火焰,生命的更新,翻转,跳跃,存在,灵魂的舞动,都有赖于知识的供养。在习得、研究、发展成人教育知识的过程中,要深谙解构与建构哲理,秉持一种系统、全局、开放、动态的知识视域,培育普遍的“仁心”,兼具感性与理性,要让成人教育知识真正为我们的生命、生活服务,要让成人教育知识真正成为我们生命的能量、生命的动力以及滋养我们生命的养料,让自己真正成为君临知识之上的主人。

猜你喜欢

成人教育有效性研究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ERP系统在成人教育管理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