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的“武术大餐”路在何方
2017-07-20冯磊
冯磊
摘 要:青少年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是中华民族的未来,也肩负着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武术具有独特的健身机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是中华民族千百年以来的结晶,发展青少年武术不仅锻炼青少年的体质,也是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有力传承。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现今中小学武术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旨在为现今中学武术教学现状提供参考。
关键词:武术 民族文化 武术大餐 青少年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7)5—0025—03
近幾年来,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一直呈现着不断下滑的态势,并至今看不到回温的趋势。跆拳道对于增强青少年体质方面发挥着作用,固然可喜可贺。但对于民族来说,我们的传统体育项目武术就不能增强青少年体质了吗,就不能锻炼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但为何武术就不能如跆拳道一样流行起来,不能进入青少年人的视野中呢。
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功法、套路和搏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而跆拳道,是使用手及脚进行格斗的运动,以脚法为主要运动形式的运动。武术是一个整体意义上的文化形态,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蕴含着中国的传统哲理,摄养生之精髓,集技击之大成,融传统医学之理,显武术运动之美,由此形成内涵广博、层次纷杂的理论知识结构,它与中国哲学、传统医学、养生学、美学、古代军事文化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与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跆拳道,1995年之前一直被叫做空手道,而后韩国空手道传播者将民族传统武术与空手道相结合,称为唐手道,直到1955年才由韩国的崔泓熙将军命名为跆拳道。相对比来说,武术对于跆拳道来说,更加复杂化,更加富有内涵化。韩国跆拳道的历史是零散、破碎、不完整的,他的内涵是“苍白无力”的,它没有中国武术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无法造就中国武术的博大精深,它只能依附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来使自己更有活力。同武术相比,韩国的跆拳道单一化,不完整化。如同快餐一般,吃下去,味同嚼蜡。
武术的博大精深在于就它所包含的拳种数量,仅仅官方发掘整理出来的就达到129种之多,更别提没有被国家发现,隐藏在民间的拳种了,这还单单说的是武术的拳种,更没说武术所包含的器械、对练、搏斗等形式了。但就这样的一道丰富的“武术大餐”,如同中国的八大菜系一般,青少年却没有机会吃到,反而去吃一种“快餐”,去学习一种“快餐式”的文化,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去思考,不值得我们去想象,怎样让青少年吃的到这么丰盛的“武术大餐”,让他们吃的好,吃的价值高,这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既然“武术大餐”营养丰富,价值高,那青少年就还是吃不到,那究竟是何种原因导致的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原因粗略的分析一番。
1 “武术大餐”真的是大餐吗
所谓大餐,既是一种选择当中的享受,也是一种对美的体验。众所周知,武术的博大精深不仅体现在数量上,而且胜在与我国5000多年传承的文化底蕴上,但青少年接触的是这种真正的“武术大餐”吗,他们真的能选择自己的“食谱”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即2008年武术无缘奥运会,2008年也成为武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水岭,国家对于武术的发展换了一个发展的新方向,就是普及在学校,把武术作为国学的典范,近年来一系列的武术教学内容在校园内兴起,但是在推进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小觑,主要体现在武术过于形式化,新中国成立以来,为推广武术编排了“五步拳”“少年拳”“初级长拳”“初级剑术”等等一系列套路,如今又出现“形神拳”“健身短棍”等套路,看似内容丰富,选择多样化,但其中的内容却是大同小异,均是由长拳、太极拳中的基本运动形式和运动路线转化而来,内容结构相当单一,这种过于形式的套路对于中学生来说就“吃之无味”了。
2 学校体育课程中武术学时偏少
武术,对于中学生来说,小学的学校学习任务轻,压力小,学生家长们可以也愿意让孩子抽出时间来去适当的学习武术,给孩子培养一下兴趣。孩子进入15岁步入初中以后,学校的学习压力大,任务多,又在传统的观念中,“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导致家长不愿意把时间“浪费”在武术的学习上,不能让孩子的精力“浪费”在武术上,导致学生在武术学习的时间少。而在学校之中,武术在中学生课程中大多被作为一门体育课程的价值属性在发展推广,与田径、篮球、排球、足球等项目属于并列关系。在现阶段,足球被作为一门“热门”项目备受追捧,在学校课时中,虽然自《阳光体育》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体育课时所占比重明显增加,增加了课外活动时间,但由于课外活动更多的为“碎片”时间,学生不能够从中学习系统的技能,因此体育较之其它科目相比本身时间仍不足。而武术课时又在体育课时之中,所占比例不超过10%。由此看来,武术要与其它体育项目“抢时间”,又在“热门”的压力之下,没有充足的时间保证,“武术大餐”也只能存在于中学生的想象之中了。
3 师资方面的培养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讲究的是师傅讲授之后,学生能否学好,还要靠自身的努力。但既然是“武术大餐”,那就对“厨师”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来满足学生之间不同的“口味”需求。要想把学生真正的“领进门”,首先师傅得“进门”。倘若师傅对于“烹饪”尚且处于半吊子阶段,又怎么可能真正的把学生“领进门”呢,不能“深入”,焉能“浅出”?不能“居高”,岂能“临下”?倘若“师傅”对于武术的理解只是基于理论知识,又换言之略懂皮毛,那在课堂之中最多只能“照本宣科”,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武术大餐”那只是笑谈。而在学校体育当中,大部分教师的专项都是“热门”项目,真正的武术教师少之又少,约占体育教师的1/10。而且武术教师分布过于集中,多分布在“重点学校”之中,导致多数学校武术专业师资匮乏,不利于武术教学工作的开展。教师具备基本的武术素质是上好武术课的必备条件,而在学校武术教师当中,还存在没有经过武术培训或者专选的情况存在,这对于能否上好一堂武术课提出了大大的问号。要想真正做好中学生的“武术大餐”,“师傅”一定要“打铁还需自身硬”。这不仅需要“师傅”的技能展示要好,而且需要“师傅”要有广博的知识内涵,这样,才能做得好中学生的“武术大餐”。
4 学生本身的期许
也可以说是中学生对于武术的期待。如今,中学生所面临的武术是已经被简化的。对于武术,他们也有自己对武术的期待。但是,这份期待,在常年面对如同“家常菜”般的武术,估计也都消失殆尽了吧!当孩子们学习的武术如同“家常菜”一般,那他们的那份期待、那份积极性又能保持多久呢。当学生发现他们期待的“大餐”由于各种原因并不能去学习,那又该如何维持学生的积极性呢,这是一个我们需要也应该探讨的问题。
继2008年武术无缘奥运会之后,国家对于武术的发展走进了一个新的方向。此时,关于武术如何在校园内“行走”,如何在校园内发展和完善,是我们应该审视与反思的问题,审视的是武术的文化身份与特色,反思的是武术怎样才能在中学生生活中传承。“一校一拳”的发展思路便是由此产生,“一校一拳”的发展思路便是“保持武术拳种的多样性,原真性活态传承。”这是未来学校武术教育的发展途径,也是未来中学生武术发展的新方向。
自2008年之后,武术的发展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我们应当迎着这股“东风”,加强对武术教师的培训工作,使武术教师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武术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武术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不是去实现武术的简单化,我们要从武术的角度去考慮,应该审慎地进行简化武术。
简化武术实际是一种便于推广、实现共享的举动,其出发点是美好的。那么,我们又该以如何的标准去简化武术呢。实际上,武术的129种拳种,其内在的劲力、节奏、风格、意境以及最为关键的内隐式修为都不相同。假如,我们都对中学生的武术进行简化,那么是否还会对中学生产生吸引力,是否会有更大的传播效益呢。一种景象的反反复复,容易造成审美疲劳,这对于爱动的青少年来说更是如此。由此便给学校的体育教师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体育教师应该掌握至少两种以上的拳种,其中是家常菜——长拳,另一种是特色菜——地方拳种。这样才能做好中学生的“武术大餐”。武术的魅力在于可供中学生自由挑选的丰富“菜谱”,只有丰富多彩、底蕴丰厚、拳种林立的“菜谱”才能赢得中学生的喜欢。
既然是想赢得学生的喜欢,我们便不能想当然的去简化“武术大餐”,要去做“武术大餐”,而不是“家常菜”。要注意“武术大餐”中的“荤素搭配”要适宜,保持武术的多样性,还武术最根本的味道。这样,才能让中学生真正喜欢武术、热爱武术,才能让中学生徜徉在武术的海洋,享受武术之美。
参考文献:
[1]程 国.新中国成立后学校武术教育的回溯、现实困境与瞻望[J].武术研究,2016(6):11.
[2]张 瑞,李恒飞,王腾飞.传播学视角下武术发展现状研究[J].武术研究,2016(6):13.
[3]陈 青.电源插头与武术标准化[J].武术研究,2016(6):12.
The Way Out f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ushu Teaching
Feng Lei(Sports Institute of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Lanzhou Gansu 730070,China)
Abstract:Adolescents are the hope and future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they also take the historical mission of inheriting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Wushu has features of special fitness mechanism and rich cultural atmosphere, is the fruit of Chinese culture with thousands of years. The development of Wushu not only improves adolescents level of health, but also is good for inheriting Chinese traditional physical culture. The thesis uses the methods of documentary and expert interview to make investigations and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s of Wushu education in middle schools, which is in the aim of providing the reference and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Wushu education further development in schools.
Keywords:Wushu National Culture Wushu education Adolesc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