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篮球老炮儿的投篮要诀

2017-07-20张露丝

金秋 2017年8期
关键词:要诀篮筐控球

◎文/张露丝

篮球老炮儿的投篮要诀

◎文/张露丝

今天从球场坐车回家,在公交车上玩微信,儿子发给我一个视频,名字很奇怪:《不要和老人打球》。点开看了一遍没明白,再倒过去看一遍,明白了,原来是百事可乐的一个广告,一个很厉害的“白胡子大叔”,在街球场上如同“篮球神人”附身,三下五除二地打爆了一干壮小伙儿,抢断、3分、上篮、暴扣无所不能。

我看得津津有味,又奇怪儿子干嘛传这样的视频给我,他的微信很快跟过来:“老爸,看到了吧?不过你看到的视频,那个老人是假的,是由欧文依靠高超的化妆技术变身的,在我心里,你才是真正的‘篮球之神’。我在你这里吃过几次瘪之后,就广泛跟我朋友说:千万不要和我老爸单挑,取经就好。”

当一个被儿子崇拜的老爸,不管我是三十岁还是七十岁,同样是那么开心。小时候,他羡慕我“力大无穷”,双手轻轻一举,就把他扛上肩头,让小小的他能“高高在上”,看到庙会的全景。现在的儿子,因为拥有一个年满七十,依旧热衷篮球运动,每天风雨无阻去练球的老爸为荣。

儿子的崇拜,是我坚持打篮球的动力。但最初,在退休后开始“篮球生涯”,其实是一种逆反心理。

退休第二年,不知是不是忽然松懈下来的生活,让我沾染了胡吃海喝的习惯,以至于一次在亲戚家喝酒喝到胃出血,经过手术,胃部被切除了一半。接下来,医院又查出我有血压偏高、窦性心律不齐等多种病症。

老伴在病房外压低声音嘤嘤地哭,我心里真不是滋味想着自己年轻时那么喜欢运动,现在老了,怎么还吃出来一身的富贵病?不行,我要用科学的运动来调节身体,重回“巅峰状态”。于是,带着这一点点逆反心理,我从六十多岁开始重新打篮球。

儿子之前很担心,因为篮球是一种对抗激烈的运动,害怕我这个体弱多病的老爸在球场受伤,但我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以及和一些老年篮球队友的交流和切磋,弄懂了一件事:年轻人打篮球,可能更重视激烈对抗,却往往因为对手的一些犯规动作而受伤。但老年人打篮球,更加注重技术发挥,很少有犯规动作,再加上老年人赛场经验丰富,懂得如何保护自己,所以不必担心“篮球伤”。

儿子不信,亲自上场和我实战了几次,虽然体力上胜过我,但战术上还真要说一句“甘拜下风”。儿子认真地问:“老爸,你到底有什么篮球技巧,能在短短一年多就球技大增呢?”

说起来,我还真有一点专属自己的“老年篮球技巧”:

老年人打篮球,与年轻人相比跳不高、跑不快,也没有力气在内线硬抗……分析清楚这些弱势后,我很清醒地认为要想赢,只能靠投篮准。于是,我就认真地研究起了投篮技术。通过查阅资料,看电视,学习别人的经验,终于总结出了一套适合自己的“投篮要诀”:位置要准、压腕要重、出球要稳、弧度要高。不仅如此,我在练习投篮时,还为自己找准了4个投篮位置:左侧离篮筐4.5米至5.2米处为最佳距离,百发百中;离篮筐6米左右位置为有效距离,命中率减半;离篮筐6米开外为无效距离,不投篮。

再说“转身”这样的“小动作”,其实内里也大有乾坤:通过一段时间的琢磨,我认识到转身时脚步是关键,当面对防守人员时,即使贴身防守,你可以用左手顶着对方,然后右手运一下球,以左脚为中轴从右至左转身,同时用身体把对方挡在身后。特别注意左脚不要移动,只能在原地转圈,右脚要划一道弧线后迈出,如果想转得远就迈一大步。如果习惯从左至右转身,那就把右脚当作中轴,同样的右脚不要移动,左脚迈步。转身时,主要是手带着球快速转一圈或半圈,因此要保持好手型,应该手掌掌心向下压着篮球,或者稍微侧着手掌压球,一定不要掌心向上托着球,这样容易造成翻腕违例。很多控球不好的球员容易有托球的习惯,比如我儿子吧,他在控球方面就一直有毛病,到了篮球场上,我亲自演示了,他才心服口服地及时更正。

现在的我,练习篮球已经成为退休生活的“重中之重”。通过打篮球,我身体比刚退休时轻快许多,前几天去体检,医生恭喜我,说各项指标都正常,鼓励我再接再厉。当然啦,像我这样的老人打篮球,医生嘱咐一定要保护好膝关节,免得因为上了年纪,体内的钙逐渐流失而导致膝关节受伤,所以练习时要佩戴好护膝,这个,我听医生的,没错!

猜你喜欢

要诀篮筐控球
提升控球能力五则
“联排篮筐”制作及使用方法
陕建的“要诀”:无限扩充动能——国企党建如何“推波助澜”
我真了不起
应急救援要诀“少 快 短”
控球大师 凯里·欧文 KYRIE IRVING
煮个鸡蛋吧
提升魅力有要诀
控球次数、控球质量和命中率对水球决赛胜负的影响①
治瘦要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