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情禁忌的突破:由“逾墙”到“还魂”

2017-07-19魏佳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艺术特色

摘 要:《連琐》的“复活”情节既是对小说发展史中创作经验与技巧的继承和发展,也体现了作者的创新尝试。本文着重探讨了作家设置的“逾墙”与“还魂”两个重要结构,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梳理其艺术特色,对《聊斋志异》具体作品的解读进行尝试。

关键词:《连琐》 禁忌突破 艺术特色

“复活”在中国古代小说中一直是作家们非常热衷于书写的一个母题,无论是魏晋时期的《列异传》《搜神记》,还是唐代的《离魂记》、宋代的《碾玉观音》,都为我们展现出一种令人惊诧的关注角度,即肉体与灵魂的分离与复合。作为写鬼话狐集大成的《聊斋志异》对“复活”主题的表现可谓丰富多彩,学界对该问题的讨论也为数不少,但这些研究往往专注于情节归类、总结共性,从宏观的角度做规律的梳理,这就导致了对文本的细读不够,对单篇作品的艺术特质把握不到位。学术研究固然需要宏观的分析构建理念和视角,但也需要细腻的艺术感受与品味,而文本细读就是学术研究落实到具体文本的体现。本文立足于作品《连琐》,通过对作品“逾墙——还魂——复活”这一故事线索的解读,尝试对《聊斋志异》“复活”模式做一些抛砖引玉的思考。

一、“逾墙”的隐喻

作为社会基本单位的家庭,是在男女两性关系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它对维护社会秩序保持其正常运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于是,对两性关系的重视成为中国文化一个标志性的特征,由此逐渐形成了重视和维护伦理范围内家庭稳定的观念,对社会成员的言行既有引导也有禁止,正所谓“敬慎重正,而后亲之,礼之大体,而所以成男女之别,而立夫妇之义也。男女有别,而后夫妇有义;夫妇有义,而后父子有亲;父子有亲,而后君臣有正”①。文化的观念辐射到文学创作中,使得文学作品在描写炽烈的爱情冲动时往往会抓住情爱与伦理冲突这个切入点,将主人公对情爱禁忌的突破作为爱情升华的关键,并把它落实到“逾墙”这一生活的细节中,赋予了“逾墙”这一情节突破禁忌的寓意。

《诗经·郑风·将仲子》是一首较早涉及爱情与禁忌冲突的作品:

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岂敢爱之?畏我诸兄。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②

诗中的女子劝阻心上人不要莽撞地爬过墙来,因为这样的行为会造成一系列的后果,不但树木损毁,更会导致家人失望,甚至社会谴责。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出“墙”代表着爱情中的障碍,“逾墙”,也就具有了跨越情感障碍的象征意义;另一方面,横亘在男女双方之间的不仅仅是实体可见之墙,还包括亲人在内的文化禁忌所形成的约束心灵的无形压力。作品写爱情从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渴望与禁忌的压力之纠缠入手,生动地展现了真实的爱情心理。

“逾墙”模式被固定下来后成为作家们爱情描写常常选取的手段,用以营造出通向美满的过程中曲折多变的氛围,其中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西厢记》中的爱情翻越,张生与莺莺爱情的最终确认也是通过“逾墙”这个情节的设置实现了完美的故事衔接:

(红云)你却休从门里去,只道我接你来。你跳过这墙去!张生,你见么?今夜一弄儿风景,分明助你两个成亲也!……(张生跳墙科)(莺莺云)是谁?(张生云)是小生。(莺莺唤云)红娘!(红娘不应科)(莺莺怒云)哎哟!张生你是何等之人?我在这里烧香,你无故至此,你有何说(张生云)哎哟!

【锦上花】为甚媒人,心无惊怕,赤紧夫每,意不争差。我蹑足潜踪,去悄地听他:一个羞惭,一个怒发。③

不难发现,蒲松龄在《连琐》中也娴熟地运用了这一传统的爱情表现手段,并对“逾墙”行为的动机进行了强化与铺垫,实现了传统模式的艺术升华,为读者展现了丰富的艺术层次:

次夜,伏伺墙头。一更向尽,有女子珊珊自草中出,手扶小树,低首哀吟。杨微嗽,女忽入荒草而没。杨由是伺诸墙下,听其吟毕,乃隔壁而续之曰:“幽情苦绪何人见?翠袖单寒月上时。”④

独居的杨于畏深夜时分在居所墙外听到女子哀婉的吟诵,天明后在荆棘中捡拾到紫带一条,这一事件为其后的窥探埋下了伏笔。次日深夜再次只闻其声不见其人,遂生出倾慕之心,窥探之举更增可能。男主人公由好奇而被吸引,由被吸引而生倾慕之心,由生倾慕之心最终落实到“逾墙”这一实际行动,种种因果如抽丝剥茧层层展开,“墙”这一意象的反复出现可见一斑:居处是“墙外多古墓”,听到的是“忽墙外有人吟”,可“明日视墙外并无人迹”,最终引出了“次夜,伏伺墙头”这一具体行为。

二、“还魂”之跨越

(一)人物形象的多元对照 为了使人物形象和关系更加丰富和立体,故事采用了多重对比的手段展现人物关系。1.连琐与杨于畏之对照。连琐形象体现出的哀楚、羞涩及面对爱情时的惶惑、温柔,与杨于畏的坚定、重情和对爱情敢于牺牲的勇气为作品带来了刚柔相济的不同审美风格。2.连琐与杨于畏之友对照。这组对照亦独具匠心,使杨于畏的薛、王两个朋友展现了不同的特点。其一,薛生:他从所见房中的物品摆设判断出有一女郎的存在,在等待连琐出现的过程中也表现出足够的智慧与教养。其二,王生:连琐的吟咏和隐匿惹怒了他,竟然用巨石向其投射,粗鲁莽撞、性急暴躁的“恶宾”形象在简单的勾勒中也凸显出来。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连琐与二人之间的对照,两个男性形象之间的对照也蕴含其中。3.粗莽王生与龌龊鬼吏之对照。在消灭恶鬼这一情节中,王生仗义相助,以赎过之心同意与凌辱连琐的恶鬼战斗,消解了读者对王生的厌恶,使读者对王生这个粗鲁而不乏正义感的形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4.连琐自身形象的对照。在王生相救之后,连琐尽管惮于其粗豪,却又爽快地将家传的宝刀赠与了恩人,她说:“将伯之助,义不敢忘,然彼赳赳,妾实畏之。”“今愿割爱相赠,见刀如见妾也。”⑤这组对比将连琐既羞涩柔弱又飒爽英武的一面展现出来,我见犹怜的美人陡增了宝刀赠英雄之气概!

(二)生命藩篱的突破 人物形象多元立体,人物关系复杂交错,在这样的背景下主人公是如何完成“还魂”的跨越呢?

昼伏夜出的连琐既以才情打动了杨于畏,同时,一个比墙的存在更大的障碍也凸显出来,那就是人鬼殊途的现实。这个障碍对于男主人公没有形成任何困扰,他“悟其为鬼,然心向慕之”,而对于连琐却是无法忽略的严峻考验。初次相遇时,杨于畏略一咳嗽就令她惊慌之下仿佛一个遭遇猎人追逐的猎物一般没入荒草丛中;随着二人加深了解,她说明了内心的担忧:“君子固风雅士,妾乃多所畏避。”⑥令其畏避者非男女之大妨礼教之规矩,乃是生命状态的差异,人鬼殊途本不当相交,如何突破此藩篱成为二人爱情面对的最大考验。终于,在长期相处中,精神情感的契合给予了连琐这个久逝灵魂重生的希望,她说:“久蒙眷爱,妾受生人气,日食烟火,白骨顿有生意。但须生人精血,可以复活。”⑦生命的藩篱终被突破。

(三)“还魂”情节的实质 超越一切形式的障碍,获得生命的圆融与美满,还魂使连琐得到重生,何尝不是杨于畏生命的一次涅■:“越十余日,杨果病,腹胀欲死。医师投药,下恶物如泥,浃辰而愈。”⑧肉体经受病痛折磨排除了污秽,这些过程都洁净了杨于畏的生命,使其灵魂更加坚定和纯净。杨于畏对爱人的呵护与付出使他的生命获得了净化和升华,故而“还魂”也就获得了双向意义:这种重生既不是单指连琐一人,而是男女主人公都被纳入了这样一个生命重新孕育的过程之中经受洗礼与考验。

三、“雅”“俗”融合的艺术特色

优秀的作家不但能讲一个曲折动人的故事,更善于选择恰当的方法讲好一个故事,《连琐》中体现的“雅”“俗”融合的艺术特色可以说是蒲松龄小说创作技巧的一个完美示范。

(一)诗意化的氛围 通观全文,在杨于畏和连琐的爱情中都弥漫着一种浓郁的诗情画意,他们由诗词而结缘,琴棋书画弹奏和书写着他们的爱情,作家极力刻画着一段完美的才子佳人高雅脱俗的精神之爱。故事接近尾声时,连琐复活时机的把握也是由青鸟双鸣来确认的,这点睛的一笔自然与李商隐诗“青鸟殷勤为探看”的意境相呼应,赋予了世俗爱情诗化品质。

(二)世俗化的气息 作品没有仅满足于展现典雅精致的单一风格,作家进行了更进一步的尝试,将世俗化的气息也融入故事中。在仗义除恶鬼的王生身上我们不难发现侠义小说中除暴安良的豪侠的影子;在杨于畏与连琐的相处中,以手探胸、以目观脚、床笫之欢等情节的描写我们极易捕捉到世情小说的风月妩媚文字,让一个离奇动人的故事飘入一缕世俗的烟火气息。

四、结语

如果将《连琐》作为解读蒲松龄《聊斋志异》的范本,我们会发现这个作品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

从作品创作技巧上看,“逾墙—还魂”模式的选择体现出复调的特征。文中的“逾墙”不只是爱情的阻碍,更是生命存在方式的界限,而男主人公因为爱情往来穿梭于不同的生命存在和状态中,这一界限的突破使得他对爱情的领悟更加深刻,为后来的以命相救连琐还魂的行动奠定了思想基础,最终也使男女主人公超越一切障碍得以获得爱情圆满。“逾墙”即是跨越情感的障碍,也是超越生命存在形式的阻隔,连琐的由鬼为人的“还魂”本身就是在杨于畏及其朋友的救助下实现阴阳两界的跨越,某种程度上講也同样是完成了一次生命的“逾墙”,“逾墙”与“还魂”的隐喻在故事结尾得到了完美的呼应。

从小说发展的历史来看,《连琐》可以说比较集中地展现了《聊斋志异》对中国古代小说优秀成果的吸收,无论是诗歌艺术、才子佳人小说、世情小说等艺术形式都有迹可循。这既符合小说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也让我们看到明清以来在文学商品化,小说出版刊刻日益广泛的文化背景下,作家接受文言小说与通俗小说的双重滋养,于自身具体创作实践中对小说发展变革的实践。

① 〔清〕孙希旦著,沈啸寰、王星贤点校:《礼记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418页。

② 周振甫译注:《诗经译注》,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01—102页。

③ 〔元〕王实甫著,〔清〕金圣叹评点:《金圣叹评点西厢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94—96页。

④⑤⑥⑦⑧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白岚玲、虚舟注,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95页,第96页,第96页,第96页,第37页。

参考文献:

[1] 张友鹤整理.聊斋志异(会校会评会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2] 朱一玄.聊斋志异资料汇编[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

[3]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3] 黄霖.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M].上海: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06.

作 者:魏佳,文学硕士,普洱学院中文系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小说及普洱本土文化研究。

编 辑:赵红玉 Email:zhaohongyu69@126.com

猜你喜欢

艺术特色
论苏辙碑诔文的艺术成就
少年小说的突破与期待
论林兆华戏剧的先锋观念及创作风格
论长阳南曲的艺术特色
指下云山意无穷 信手写来入化境
对《水浒传》中梁山好汉绰号艺术特色分析
基于女性主义批评视域看《啼笑姻缘》的艺术特色
江西安义糕点印模的艺术特色
浅谈《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
《琅琊榜》浅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