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中学教师如何活用教材
2017-07-19孙华彦
孙华彦
所谓活用教材,就是要根据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调整,如改编、增补、删减和浓缩,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起到减负增效的效果。这对于刚刚开始教学生涯的新教师而言往往是一个难题,有鉴于此,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历总结出来一些经验,供新教师们参考。
一、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重组
新任教师,由于时间仓促,经常会出现上一课备一课、顶多备一章的情况,而没有将所任课程的教材完整读过。其实,任课教师最好能尽快将所用教材完整看过,不只是当前教材,有条件的话甚至上一年级和下一年级的教材都要拿来看,做到心中有数,备课时就可以灵活使用教材;实际教学中并非一定要依教材按部就班、一成不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合理的重组[1] 。有时候前面单元的现代作品与后面单元的古代作品,或者思想主题相近,或者艺术手法相似,甚至表达的意境不谋而合,就可以将二者拿来比观,以加深学生的理解。
比如,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以“江山多娇”为主题,前后分别选择了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和苏轼的《承天寺夜游》,其实两篇佳作放在一处就有了类似电影“蒙太奇”(即法语montage的音译,原是建筑学术语,意为构成、装配,后转引为电影艺术术语。在影片制作中,首先根據剧本提供的内容,经过“分镜头”处理,拍摄出许多镜头;然后创作构思;最后把这些不同的镜头有机地剪辑在一起,使它们产生连贯、对比、联想、衬托、悬念及各种节奏效果的奇异效果。)其中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写潭水清澈说:“水尤清冽……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而后者苏轼《承天寺夜游》写明月之下的庭院则说:“如积水空明。”二者表达的都是一种极为澄明的艺术境界,前者将清澈的潭水比作空气,后者则将月光比作积水,真可谓异曲同工。而由于月光水色所特有的感觉上的“透明与清宁,诗人的生命便得以敞亮” [2]。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设置类似问题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再加以点破,在加深学生对文学意境美感体验的同时锻炼学生思维能力。教师如果能够这样灵活运用教材,久而久之,也可以让学生灵活起来,从而避免走进死读书、读死书的歧途。
二、发挥好日常生活这本“天然教科书”的作用
活用教材的做法在英语教学中同样适用。乡镇中学的初一新生很多是刚刚接触英语,不懂音标,在不会自己拼读单词的情况下记忆单词的读音是比较困难的。这时候可以利用日常用语中很多常用而不知的英语,及汉语中的外来词,如沙发、咖啡等,让学生明白在正式学英语以前大家其实已经不知不觉说了很多英语,这样自然可以增强初学英语学生的信心。
当然,我们还可以进一步鼓励学生去寻找生活中类似的词语,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不要忽略了生活中那些司空见惯的英语材料。比如各种广告中的英语元素,家用电器、数码设备上的英语标识,等等。如“NIKE耐克”“Nice纳爱斯”“Safeguard舒肤佳”这些老少皆知的品牌名称,都是英语单词的音译。同时每一个单词都不同程度反映出了产品的特点与用途,如NIKE英文原意就指希腊胜利女神。我们可以联系实际功能带领学生猜测这些常用英语词汇的意义,再利用辞典加以核实。这样不但可以将英语学习带进实际生活,增强学生的现场感,还可以让学生真真切切感觉到英语的实用性,激发学习动力。总之,教师要尽量捕捉生活中的各种英语知识,挖掘这些英语知识的生活内涵,并指导学生学以致用,最大程度地实现英语教学的生活化[3]。
此外,对于已经学习过音标、能够自己拼读单词的学生,我们可以考虑让他们不受课程进度的局限,利用教材所附的单词表展开自学,还可以开展单词记忆比赛之类的课外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
三、亲手备课,摆脱对教师参考用书的依赖
与活用教材相对的是,还有不少新教师在备课和上课过程中出现了过分依赖教师参考用书和网络名师教案的现象。对此要特别警惕,因为虽然是专家编写的教师用书、名师设计的教案,但与自己的教学实际还有差距,我们如果亦步亦趋、照搬照抄,很容易落入邯郸学步的尴尬境地。更可怕的是,我们如果在执教的初期不能学会自己进行备课、讲课,将来恐怕会丧失自己动脑、动手备课、讲课的能力;相反,只要是自己开动脑筋、动手写就的教案、制作的课件,即使简单一点、粗糙一点,只要坚持改进,就会不断进步,成为合格的教师。
参考文献:
[1]徐国华.活用教材,让语文教学魅力四射[J].学周刊,2012(35).
[2]胡晓明.中国诗学中的清莹境界[J].文艺理论研究,1991(3).
[3]陈娟娣.农村中学英语课“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索[J].中国农村教育,2015(5).
(作者单位:山西省平顺县教育科技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