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7-07-19张伟弢

教师·下 2017年6期
关键词:绘制导图课文

张伟弢

摘 要:思维导图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利用这种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也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和复习巩固已学知识。思维导图绘制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理解课堂的过程。利用思维导图教学的语文课堂,教学内容更有整体性和序列性,也符合学生的需求。文章从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和思维导图的作用出发,探讨如何在高年级语文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这一教学方法。

一、概念以及意义

思维导图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初,是有效的思维工具,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它有独特的优势。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二维纸来表达自身的发散思维。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思维导图的运用,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成果,还能激发学生热情,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二、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1.线性模式

传统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开展,主要就是让学生对课文的写作思路进行归纳,在了解课文内容的情况下,对课文所涉及的主题进行归纳和总结。这样的阅读教学模式,只能培养学生线性思维能力,而这种思维方式,不符合人类立体化的发散思维,这样的教学方式,也不能帮助学生掌握和记忆知识。由于前后知识没有联系,会出现知识回生现象,一些学生在往后学习过程中,会将前面学习的知识遗忘。在学习篇幅长的文章时,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更加突出,对学生学习效率和兴趣激发有很大的影响。

2.畏难情绪

谈及作文,许多小学生都觉得难,作文时都觉得无话可说,这主要是由于思维没有打开,想象力缺乏造成的。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进行作文教学,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想象力,让他们在作文中有话可说。思维导图这种新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还能够丰富学生想象力,这些对习作来说十分重要。

三、思维导图的作用

1.讲授技巧

思维导图包含的信息很多,它的绘制,是以学生理解课文为基础,而形成的思维导图又能够帮助学生抓住课文主线,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可以进行信息传递的教学方法,其结构独特,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掌握课文框架。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语言、文字、图片等基本元素的讲解,然后将这些基本元素进行组合,形成具体技巧。语文课堂上,教师要进行一篇说明文的教学,可以运用思维导图教学方法。首先,让学生列出这篇课文的主题,然后围绕这个主题开始讨论整篇文章围绕主题进行了哪些说明。教师可以先在黑板中间画一个圆,表示主题,然后画出分支,标注主题的特点以及一些涉及主題的内容,然后进行课文细读,找到关于主题的一些关键词,进行思维导图的完善,根据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进行课文内容的讲解,然后对学生的思维导图进行评价,还可以采用生生互评的方式。在这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独有的优点,多利用鼓励和表扬,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需要及时总结和分析,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讲解课文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和低年级学生不同,其节奏感和整体感在变强,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也在变强,这些都是思维导图得以运用的重要因素。在思维导图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区分思维导图中的层次,认识一些绘制导图的符号,学会调整语序和运用一些总结性的语言。此外,还需要了解整体结构和各个分支之间存在的逻辑关系。例如,学习《白杨》这一课时,可以将思维导图方式运用到学生的预习任务中,还可以在讲解和练习中运用思维导图。预习时,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理解进行思维导图绘制;在具体教学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一些基本情况,利用思维导图的分散性特点,将课文的开端、发展、高潮以及结尾等绘制成一个图形,每一个发展阶段出现的人物和具体事情可以利用图片等元素进行表示,一步一步地完善思维导图,使学生在完善中动手动脑思考,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课后练习的布置,可以设计一些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解决的练习题,让学生对思维导图教学和学习方法有所巩固。

3.单元总结

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材中,每个单元的开始都会有单元导读,这部分主要是对本单元学习的目标以及任务等进行讲解。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中,课文特点都很鲜明,教师在具体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同时还需要指导学生对所学到的知识进行运用。整个单元的课文学完后,学生要主动发现问题,总结这个单元课文的写作思路和相同的手法,绘制思维导图,进行单元总结。让学生根据自身对整个单元文章的理解,进行思维导图的编排和绘制,这样的单元总结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还能够帮助学生进行课文之间的对比,找到不同单元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自学的能力。

四、思维导图的运用

(一)阅读教学运用

1.课前预习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利用思维导图教学方法,可以解决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加深课文理解,帮助学生记忆,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思维导图教学中,学生的思维和主动学习能力是培养重点。阅读教学中,预习环节很重要,布置学生进行反复阅读,理清文章的整体脉络,发现疑难问题,自主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以便学生能够在具体的教学中进行思维导图的补充和完善,形成完整的思维导图,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2.小组合作

高年级语文课堂,小组合作是常用的活动方法,学生以组为单位,根据课前绘制的思维导图进行交流。小组内的成员对同伴的思维导图进行评价,指出不足的地方,同时也可以借鉴其他的思维导图,完善和优化自身的思维导图。还可以给予他们一定的阅读时间,通过再次阅读,将思维导图细化。这样,阅读教学就能够根据思维导图这条主线开展,表面上看是通过生生互动完善思维导图,实际上是给学生时间讨论学习,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保证阅读教学能够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思维导图最开始运用时,教师要耐心指导,因为思维导图较高深,学生初次接触不能够熟练运用,只有通过指导,才能让他们掌握绘制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注重示范的作用,可以选取一些优秀的思维导图进行展示和交流,并让学生分享自身绘制思维导图的思路和过程。

(二)作文教学运用

作文教学中利用思维导图的前提是学生对文章内容和结构有了深入了解,这样才能进行导图绘制,并且方便学生在作文中学会绘制主线,围绕主线开展作文。教师要引导学生作文的思路,消除学生作文的畏难情绪,让学生有清晰的写作思路。例如“景色”主题的习作训练,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拓展。以“秋天”为主题,让学生联想和秋天相关的词,秋天的风、草、树叶、动物等,学生有这些联想,就能够形成发散思维,写作时就有了材料,思路也清晰,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就会缓解。思维导图是写作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导图培养学生想象力,进而使学生在具体作文训练中能够做到有话可说,真正提高学生作文素养。

思维导图作为新的教学策略,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重视,并且加入了小学高年级语文的教学方法之中。思维导图的绘制,实际上是学生发散思维培养的过程,让学生在绘制中了解课文,进而充分挖掘学生的语文学习潜力,是一种有美好前景的新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张洪榜.基于多媒体技术的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文学教育(下旬刊),2016(1).

[2]梁 健.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J].文学教育(下旬刊),2016(9).

[3]林明彦.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认知结构为视点[J].才智,2015(4).

(作者单位:福建省诏安县霞葛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绘制导图课文
Art on coffee cups
烃思维导图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背课文的小偷
放学后
在转变中绘制新蓝图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VBA在宗地图绘制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