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讲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首次课的几点体会

2017-07-19徐丹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7年10期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体会

徐丹

[摘要]高校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由于内容多,头绪杂,想要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很不容易。这就要求任课教师用心上好首次课,才能为以后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是任课教师对于上好首次课的几点体会,涉及讲什么,怎么讲的问题。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首次课;体会

作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一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从07年开设至今,在培养学生成才,帮助学生认清国史国情,培养大学生爱国情操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从教师方面来看,讲好它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本课程内容庞杂,涉及纷繁复杂的历史知识,还要灌以时政热点问题,再加上大学生普遍的先人为主的对于中学历史的厌恶情绪,导致这门课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这就给广大任课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笔者作为该课程的一线教师多年,从自身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上好该课程的首次课,是为该课程教学打得良好的基础。如果在第一次课中,教师做足了功课,打消了学生的顾虑,后面一学期的课就会轻松不少。

第一次课,一般不着急上具体的内容,主要是给学生打劲、鼓气、释疑、解惑。教师可以讲一讲该课程的大概情况,例如课程性质、学分、考核方式、纪律要求等等。让学生先有个直观印象。一般来说,主要讲这几点内容:

一,向学生讲清楚《纲要》的课程性质。这是最基本的问题,即这门课是什么课,有什么功能。学生拿到书,从书名上看就认为这是一门历史课,受中学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学生认为历史課就是死记硬背,事件、时间、地点、人物、影响等。任课教师一定要纠正学生的这一错误认识,让学生知道,该课程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并不是纯粹的历史课,是以历史为载体,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所以和中学的历史课是不一样的。中学历史课侧重于具体的知识点,所以需要背诵的知识也很多,给很多学生留下阴影。而该课程主要讲述1840年以后的历史,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对近代中国人民抗争外来侵略这条主线的把握,让学生掌握历史规律,理解为什么中国人民会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样就从思想上打消了学生认为大学重复开设历史课无意义的顾虑。

二,调适学生对于近现代历史的“屈辱”情节。由于近现代历史是一段充满屈辱的历史,在这时期,全世界几乎大大小小的帝国主义国家都曾侵略过中国。翻开课本,满纸的战败、求和、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等负面词语充入眼帘,这种历史屈辱感使大学生对《纲要》课的学习产生了一种不自觉的逃避或抵触情绪,这种消极情绪如不加以适当的引导和排解,势必影响《纲要》课的教学效果。因此,如何调适和消解《纲要》课的“屈辱情节”成为教师第一次上课要注意的问题之一。教师可在第一次课上和学生讨论这个问题,问学生最喜欢中国哪一段历史、最不喜欢哪一段历史,就会有很多同学说最不喜欢近现代史,教师问为什么,大部分学生会说,近现代太屈辱了,太窝囊了,影响心情。这是一个契点,教师可顺着学生的话题说下去。首先应该对说出这些话的学生加以肯定,告诉他们,他们之所以会感到屈辱,其实正是因为他们对于祖国的热爱,他们都是一群爱国的好孩子,这就在心理上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大家会觉得这个老师很理解他们,受到肯定以后,课堂气氛就会慢慢热烈起来。这时候教师就运用专业知识告诉学生,近现代历史虽然很屈辱,但是作为一个中国人,一定要正视它,而不能逃避。大家现在好好学习,将来把祖国建设好了,只有祖国强大了,这种屈辱才不会再次发生,所谓“知耻而后勇”。大家如果详细了解这段历史,就会发现内容也不纯粹全是屈辱和苦难,还有抗争,还有催人奋进。这是一个屈辱与光辉并存的时代,正是因为有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奋斗,我们国家才最终没有被列强瓜分,最终没有沦为殖民地,而是经过了血与火的重生,最后站起来了。所以,这也是一个让人热血沸腾的时代。这期间,涌现出了无数让人感动的英雄人物,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他们对于祖国的热爱,会让我们觉得作为中国人而自豪。通过这样的讲解,逐渐消除学生心中固有的一些成见,为以后的教学打下顺利的基础。

三,要讲清楚开课目的。在第一次课上,教师一定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开这门课。一定要阐述该课程对他们的重要意义。现在的90后大学生,受时代的功利主义影响,很多人认为人文类的课程对他们以后就业意义不大,这些课程都是可有可无,所以从内心很轻视和排挤这些思政课,导致以后出勤、课堂纪律都不好。所以教师在第一次课上就要重点讲解这个问题,想办法让学生接受和认同这门课,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笔者通常是这样做的。

首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起学生注意。可结合当前时政热点,提出和该课程有关的一些问题。例如2015年的9.3大阅兵,全民关注。当时正巧是开学第一周,在课堂上,教师就可以问学生,这几天的大阅兵大家都很关注,有没有同学知道,为什么要选择9月3号?其实大部分同学只记得日本投降是8月15日,不清楚日本向国民政府递交投降书是9月3号。教师就可以借此向学生阐述该课程的重要性,可以使大家了解国史国情,了解很多现实问题。类似的比如钓鱼岛的问题、中印边界问题等都可以拿来提问。学生都知道钓鱼岛是中国的,却没有几个人清楚钓鱼岛是什么时候被日本控制的,来龙去脉是怎么回事。中印边界的麦克马洪线也是近代遗留问题。教师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原来现在的这些热点问题,都有这么复杂的过程,源头都在近现代时期,而自己平时虽然关注,但是只知道大概情况,那么是该好好学习一下这门课了。动力一旦被激发,自然会积极面对。

其次,教师可从历史的角度讲解学习该课程的重要性。可以罗列一些古今中外名人关于历史重要的警句。例如培根的“读史使人明智”,列宁的“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中国的就更多了,从古至今,历朝历代都有,不胜枚举。其中清朝龚自珍的“欲灭其国,必先去其史”可重点论述。这里可以举几个例子加以说明历史与国家存亡的关系。如二战期间日本在中国占领区的殖民统治,就是采取奴化教育的方式,不许东三省和台湾的人民学习中国历史,不许说汉语,不许悬挂中国地图,要求当地人民说日语,学习日本国历史。企图用这种方式泯灭中国人的国家意识,消除中国人的民族意识和反抗意识。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体会到大学开设《纲要》课的必要性,原来还有这样的一层深意,有些同学听了以后,对笔者说,感觉自己以前真是太浅薄了,总觉得是学理工科的,历史和自己没有关系,现在看来,历史和每个人都有莫大的关系,历史真是太重要了。

最后,如果时间允许,教师也可从考研等现实角度讲解一下开设《纲要》课的必要性。自从05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的有关规定,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列为全国高校大学生必修的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以来,各个高校在开设时间上并没有统一的规定,有的学校是大一开设,有的学校是大二开设。这时候的学生对于考研的事项还不太明确,很多学生只是有些考研的意识,但是对于考研考什么,怎么考都还不太清楚。教师可提前向学生介绍一下。考研要考政治,其内容就是开的这几门思政课,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纲要》课的内容。所以这门课的开设对大家以后的考研帮助很大。有考研打算的同学听到这些自然会愈加重视该课程。

四,上好首次课,教师还应多注意自身的形象。新学期第一次见面,学生一般对新老师都很期待。如果这时候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个不修边幅、精神萎靡、猥琐邋遢的形象,学生怎么可能对这门课提起兴趣呢?所以首次课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形象。以饱满热情、干净利索的形象与学生见面,课堂上不要过于严肃呆板,幽默风趣、落落大方的与学生交流沟通。教师关爱的语气、真诚的眼神,学生是完全可以感受到的。心理学上有所谓的“首因效应”,指的是交往双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也即是“先人为主”带来的效果。虽然这些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确的,但却是最鲜明、最牢固的,并且决定着以后双方交往的进程。教师在初次见面时给学生留下良好的印象,那么学生就愿意和他接近,现实中甚至经常出现这种情况,即本来不喜欢这门课,但由于喜欢这位老师,于是“爱屋及乌”的喜欢这门课,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反之,对于一个初次见面就引起对方反感的人,即使由于各种原因难以避免与之接触,人们也会对之很冷淡,在极端的情况下,甚至会在心理上和实际行为中与之产生对抗状态。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经过教师首次课的强调和释疑,相信大部分学生会对该课程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也打消了很多同学心中的疑虑。学生就会用一个良好的心态来学习该课程。以下整个学期的课就会比较顺利的进行。当然,首次课虽然重要,但它只是整个教学环节的起点,要完全上好这门课,仅凭第一节课是完全不够的,所有问题不可能都在首次课中解决,随着以后学习的深入,问题会越来越多。这就要求教师全身心投入,平时多研究教学方法,多学习,多关注时政,努力做一个博学多思、经验丰富的教师,这样才能上好每一节课。

(责任编辑:封丽萍)

猜你喜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体会
急诊救治腹部闭合性损伤的临床心得与体会
浅谈如何做好办公室文秘工作
浅谈留级生的教育管理实践与体会
人物说史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正确树立唯物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