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等院校老师的激励机制

2017-07-19何利

卷宗 2017年14期
关键词:高等院校激励机制老师

何利

摘 要: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其突出特征表现为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本文分析了高等院校老师的地位和教师在高等院校中所起的作用,继而得出了高等院校老师管理中激励机制的对策的几种结论。

关键词:高等院校;老师;激励机制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其突出特征表现为人才的竞争,高等院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基础,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我国面临的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和激励的国际竞争,实际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竞争能力的提高是通过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来实现的。抓好高等教育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是通过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来实现的。抓好高等教育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根本途径。而高等院校教育成败的关键在于老师,特别是工作在教学、科研第一线的老师。在高等院校老师管理中如何对老师实施激励,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是我们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 高等院校老师的地位

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高等院校老师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承担着教书育人的崇高使命!可见,人才的培养,师资水平是决定因素。老师队伍建设的好坏,不仅决定着高等院校的办学水平,而且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1978年4月22日,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老师。”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都必须由老师来完成。引导社会,创造新职业,国际合作,更需要老师来完成。1993年10月月31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师法》第一章总则中第四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老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改善老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保障老师的合法权益,提高老师的社会地位。全社会都应当尊重老师。”

2 高等院校老师的作用

(一)老师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主要承担者。

苏联生理雪茄季粮捷夫说:“老师不是传声筒,把书本的东西由口头传递出来;也不是照相机,把现实复现出来;而是艺术家、创造者。”在文化科学知识日新月异的新形势下,引导学生理解学习过程,掌握学习方法,学会怎样学习,变得越来越重要。老师不仅要授之以“鱼”,而更要授之以“渔”。高等教育要完成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任务,老师承担着拓展大学生智能的义务和责任。同时,围绕身心两健目标,塑造健全的人,老师又责无旁贷。

(二)老师是创新科技和文化的重要实现者。

在新时代的高等院校教学中,学生的智力、能力、创造力仅靠传统的知识性教学已经不可能达到应有的水平,唯有在教学中增加研究因素,将科研引入教学过程中,大学生通过在教师指导下的研究活动,达到成为新型人才的目标。

(三)老师是知识、技术应用的重要参与者。

老师在经济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充当科学推广的中介和技术转化的桥梁。老师的知识、智能资本,展现文化辐射效能。同时,老师常年处于教学、科研一线,具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功底,又具有对社会前沿知识的把握,具备开展培训、技能更新等形式的继续教育的优势和条件。

3 高等院校老师管理中激励机制的对策

学校需要领导,领导需要管理,管理需要激励,激励凝聚斗志,激励产生效率。故高等院校领导要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老师三个环节,采取切实可行的激励措施,努力做到用事业造就人才、用环境凝聚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律保障人才。在高等院校中创造尊重老师、尊重知识、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一)继续推进高等院校行政体制改革,发挥学术权威重要作用

在我国很多高等院校的机构设置和政府机构相对应各职能机构和部门大而多小而全。机关和后勤管理人员占很大比重。一方面造成资源浪费,另一方面由于管理人员众多机构臃肿直接导致行政效率低下。对此,高等院校要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精简非教学单位的部门和人员。对教学单位充分授权,在选拔干部上,要选拔那些既懂教学科研,又有现代教育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真正确立学术权力的重要地位。首先,树立教学科研工作为中心的办学理念,这是高等院校的重中之重,后勤、管理等都要服务于这个大局。其次,要建立以师为主的思想,从老师的需求出发,不断满足实现他们的各类需要,并引导老师要超越生存的需要最终追求更全面的发展,以不断实现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再次,建立学术权力对行政权力的约束制衡机制,学术权利要真正的发挥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和在学校大政方针中的参与作用。

(二)改革职称评聘制度,推行老师岗位聘任制

老师岗位聘任制贯穿了高等院校老师激励机制中从目标设置、绩效考核、奖励分配到需要满足的全过程,是激励机制建立和实施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当前高等院校改革的重点。老师聘任和职务晋升制度改革的基本目的是通过实行合同聘任制、分级流动制和引入外部竞争机制,建立起有活力和竞争力的老师聘任和职务晋升制度全面提高老师队伍的整体水平。首先老师聘任和职务晋升应坚持学术标准第一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其次,为改善老师队伍的学历结构和学缘结构,新聘老师应当具有相应学位学历要求硕士研究生或其以上(部分特殊学科除外)等等。

(三)改革分配制度,建立合理的薪酬体系

物质利益作为人类生存的基础和基本条件具有永恒的意义。高等院校老师水平是高等院校招揽人才、留驻人才的有力手段,也是促进老师努力工作的动因。同时,改革分配制度,建立有效的分配制度,因此,实施老师聘任制的同时,加大分配制度的改革力度,按照“以岗定薪,按劳取酬、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突出重点、支持创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结合高等院校实际,要制定并实施一套切合高等院校实际、行之有效的工作津贴分配制度。这样就能充分调动老师工作的积极性,激发其最大潜力,使其發挥最大的作用,竭尽其才华投入到工作中,创造最大单位及社会效益,使激励的作用落到实处。

(四)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体系,发挥约束机制的积极作用

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制度是对教师进行科学管理和有效激励的重要环节。制度性的对老师进行定期考评,可以全面客观地了解老师的素质、绩效,在激励过程中能够更加客观公正,并且能够及时发现问题。

(五)坚持科学发展观,从老师的需求结构出发进行有针对性的激励

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始终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人为本”就是高等院校领导给在校老师提供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为广大学生提供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首先高等院校要建构一系列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以及良好的竞争环境,为老师提供有力的发展环境,充分发挥老师的创造作用和学术水平,使之才尽其用。其次,高等院校要搞好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总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老师为本。贯彻我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离不开老师的辛勤工作。知识经济时代把高等院校摆在重中之重的地位,如何在老师管理中通过科学的激励来调动老师的积极性已成为教育管理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高等教育法规概论》顾基平主编湖南省教育厅组织编写

[2]《高等教育学》胡弼成主编湖南省教育厅组织编写

[3]《高等学校教师管理中的激励机制研究》张金华2005年

[4]《合并升格综合院校提高教师实效问题研究》黄红2008年

[5]《高等学校薪酬制度与薪酬战略研究》杨志兵2007年

猜你喜欢

高等院校激励机制老师
湿地恢复激励机制的国际立法及启示
激励机制助推节能减排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及改革取向研究
浅析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
山西票号的激励机制及其现代启示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