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面劳动视角下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

2017-07-19李洁

中国市场 2017年19期
关键词:劳动关系

李洁

[摘要]随着中国进入经济新常态,劳动关系的矛盾日益凸显,群体性事件多发。文章基于体面劳动的视角从就业机会、劳动保障、公平对话三个角度分析现有劳动关系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政府、企业、劳动者三个主体公平谈判机制,发挥工会的协调作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关键词]体面劳动;劳动关系;谈判机制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9163

随着中国的改革进入攻坚期,利益关系深刻调整,“互联网+”业态的快速出现和发展,导致了新型劳动用工不断涌现,劳动关系也更为复杂多元。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必须要面对新变化,适应新环境,准确理解并把握经济新常态下劳动关系的新特点,寻找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着力点。

1体面劳动视角下现有劳动关系存在的问题

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坚持社会公平正义,努力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体面劳动要求劳动者就业机会均等,免遭歧视,有良好的工作环境,确保其收入可以满足生活需要,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并且能够借助工作表达意愿,参与企业的运营管理。以实现劳动者的权利、就业、社会保护和社会对话的四个战略目标,让劳动者能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保证社会公平正义。

劳动是创造社会财富、实现人生价值的必要手段,劳动关系代表一种社会财富的利益分配格局,因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实现体面劳动的基础,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关键。当前劳动关系矛盾日益凸显和多发,体面劳动视角下现有劳动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1就业机会不均等,就业歧视仍存在

体面劳动要求在就业上,应遵循同工同酬、同福利、同管理的原则,严禁各种就业歧视。女性由于自身的生理原因,在“三期”时不得不中断工作,对于企业是种负担,因此,在就业中对女性的歧视自始存在。尽管法律规章都明确规定要消除一切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但很多女性在求职中,依然遭到“只限男性”的就业门槛,特别是“二孩政策”全面实施以来,女性在求职中的隐性歧视抬头。诸如种族、年龄、户籍等其他方面的歧视也大有所在,加之教育和培训资源分布不均衡等因素,造就了劳动者就业机会的不均等,阻碍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

12劳动保障不到位,工作权利不充分

体面劳动中对于劳动者的保护主要包括工作权利、职业安全和社会保障三方面。首先,2016年全国劳动人事争议违法案件达829万件,立案受理案件涉及1112万名劳动者。[ZW(]人社部网站2016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统计快报数据[EB/OL].[2017-02-12].http://wwwmohrssgovcn/SYrlzyhshbzb/zwgk/szrs/dtyjsu/201702/t20170215_266193html[ZW)]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权频遭侵害,且休息权利也难以保证,工作权利保障不充分。其次,体面劳动要求保证劳动者的安全权和健康权,避免遭到职业侵害,但是由于一些企业片面追求经济利润,忽视了生产安全,据统计2016年全国各类安全生产事故6万起,死亡41万人,劳动安全生产事故居高不下。[ZW(]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图表:2016年全国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6万起[EB/OL].[2017-01-16].http://wwwgovcn/xinwen/2017-01/16/content_5160421.htm[ZW)]最后,体面劳动的本质要求是建立和谐劳动关系与构建健全的社会就业保障制度。但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并不健全,非正规就业群体并未全部纳入到社会保障范围中去,且社会保障制度本身存在的缺陷,也使部分劳动者没有真正享受到保障;一些企業为减轻负担而逃避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2016年全国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共办结各类违法案件达323万件,督促缴纳社会保险费金额173亿元。[ZW(]人社部网站全国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座谈会召开[EB/OL].[2017-04-01].http://wwwmohrssgovcn/SYrlzyhshbzb/zwgk/szrs/dtyjsu/201702/t20170215_266193html[ZW)]

13对话机制不公平,利益诉求难表达

市场化的劳动关系本应是一种平等、双赢的利益分配制度,但是在现实的利益博弈中,普通劳动者一般没有参与和分享企业利润分配的权利;加之由于社会观念和制度设计的落后,劳动者组织化的开展集体谈判的利益表达机制欠缺,往往使劳动者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导致大量群体性事件发生,严重影响了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劳动与资本的平衡是和谐劳动关系的关键,但是全球“强资本、弱劳工”的格局早已形成,劳动者的经济、社会地位明显下降,话语权丧失。另外,我国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工会不作为等问题的存在,也严重影响了对话机制的公平性,劳动者利益诉求难以表达,阻碍了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

2构建三方平等谈判的和谐劳动关系调整机制

劳动关系实质是企业利润在劳动者、企业和政府三方间的初次分配,现有的劳动关系是三大主体对收入分配制度进行复杂博弈的结果。因此,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破除实现体面劳动的障碍,实现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需要三方共同努力、平等谈判协商。

21发挥政府的指导和调控作用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实现体面劳动是尊重和保障人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政府应充分发挥其职能,运用多种手段建立良好的制度机制和政策环境。

第一,政府应站在公平合理的立场上,建立、健全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完善政府税费收入制度,合理约束财政收入的增幅,为企业和劳动者减负,做到让利于企业、让利于民。近年来,政府财政收入增幅远高于企业利润增长和职工平均工资的增幅,并没有使企业和劳动者切实地享受到经济增长的成果。因此,政府应主导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格局,实现劳动者工资收入、企业利润与财政收入的同步协调增长。

第二,体面劳动的前提是有劳动可言,政府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致力于营造良好的就业市场环境,完善劳动力市场信息,清除就业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最后,要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提高社会保障的统筹范围,简化社保转移接续的程序,避免出现劳动者漏保、退保的制度漏洞。同时政府的侧重点应集中于对农民工、女性和大学毕业生等弱势劳动群体的权利保障。

22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

企业在组织生产的过程中,应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完善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制度,企业对员工的“选、留、育、用”一整套人力资源管理程序中都要坚持公平、公正、自愿、协商的原则,实行规范化和民主化的管理。同时要重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为职工提供安全、健康、舒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依法为员工提供应有的保障,尊重员工的权利,处理好与员工间的关系。另外,大量的文献研究发现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企业的体面劳动的实现情况明显好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说明企业的转型和升级将有利于体面劳动水平的提升和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

23完善工会组织职能

体面劳动是劳动者及其组织化的群体对企业、政府在劳动关系上提出的群体性要求。单个劳动者的存在感和话语权极其微弱,因此,我国《工会法》要求,所有劳动者都应当具有参加劳工组织的权利。工会作为劳动者组织,职工权益的代表者,在集体谈判和组织协商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工会应加强自身制度建设,完善工会组织职能,依法独立开展工作,做好劳动者与企业间的沟通和协调工作,让工会真正为劳动者有所作为。

24提升劳动者自身就业能力

在知识经济时代,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政府和企业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只能起到引导和辅助作用,在劳动市场上处于弱势地位的群体往往都欠缺知识和技能,因此,提升劳动者就业素质和适应能力是关键,其途径有二:教育和培训。教育是人们改变命运的敲门砖,劳动者应积极地学习各种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身思想和文化素质;主动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活动,实时更新自己的储备知识和技能,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同时,劳动者要加强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懂得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参考文献:

[1]李雄,田力我国劳动关系认定的四个基本问题[J].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5(3):112-122

[2]郭正模“体面劳动”理念的本质是合约性和谐劳动关系的全面构建[J].決策咨询,2015(3):85-89

猜你喜欢

劳动关系
劳动关系新常态下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
维护劳动关系团结的内部规范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