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会计信息化人才职业胜任能力框架构建

2017-07-19贺世强

商业会计 2017年8期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框架

贺世强

■中图分类号:F23;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812(2017)08-0113-03

摘要: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会计信息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形势下,会计人员的职业胜任能力决定着其能否适应信息化环境对会计实务提出的新要求,对我国的会计人才发展战略也有深远的影响。文章深入分析了我国会计信息化人才胜任能力的供需现状,从经济社会的实际需求出发,以会计要素为核心,初步构建了会计信息化人才职业能力胜任框架。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 职业胜任能力 框架

'

009年财政部颁发的《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会计信息化人才建设要以信息化为背景,着重完善会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框架。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企业信息的网络化对职业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只有立足于这些现实的需求,会计人才培养才能朝着正确的方向迈进。

一直以来,国内学者对会计建设的研究基本以会计人员为核心,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但是并未建立起全面、科学的职业胜任能力框架。事实上,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与某一技能突出的会计人员相比,现代企业更需要的是多元的复合型人才。会计信息化人才职业胜任能力框架就是以这一要求为出发点,为培养既有过硬知识、又能高效服务于企业的会计人才进行指导。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1999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会计工作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催生了会计信息化的概念。就目前而言,国内绝大部分企业通过使用金蝶、用友等会计核算软件来实现会计信息化,这种应用通常仅限于财务部门,只有少数实力雄厚的集团企业能够实现信息全覆盖,设计包括财务管理功能的ERP管理系统。

虽然会计信息化在我国的发展时间并不长,其内涵还有待深入挖掘,但毋庸置疑,在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工具,会计信息化能够有效减少企业相关的人力成本,因而其发展一定是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

(二)职业胜任能力的内涵及评价要素

职业胜任能力在西方被称作胜任力,它最早兴起于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哈佛大学教授McClelland将其定义为:在工作领域中,能对工作业绩产生直接影响的个人行为特征。目前为人熟知的胜任力模型为“冰山模型”,它主要涵盖了五个方面,按其特性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外显的、容易在学习中获取的部分,包括知识和技能;另一类和个人性格的联系更为密切,在短期内不容易受外界影响,比如责任心、领导力等,一般认为这一类,也就是隐藏于冰山水面下的部分对个人的胜任能力的影响高于前者。

本文在讨论会计信息化人才职业胜任能力时借鉴了“胜任力”的概念,在框架设計时主要考虑会计人员在企业信息化环境中能够按照一定的标准完成工作内容所需的特质,它是由专业知识、实践技能以及职业价值观等构成的集合。

二、我国会计信息化人才职业胜任能力的需求现状

作为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企事业单位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社会对会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的要求,因此笔者搜集了不同行业的200家企业在2016年的招聘简章,将其中针对会计人员(其中不包括财务主管级以上的管理类职位)的要求单独进行了分析(已按照比例高低排序)。

从表1可以看出,企业在招聘会计人员时普遍比较注重专业素质,包括学历高低、专业是否对口、工作经验以及职业资格情况。这些硬性的限制使得企业在招聘时更具针对性,也节约了一部分人力成本。可见,达到这些要求可大大增加求职成功的几率,它们也应该作为一个重点部分体现在会计信息化人才职业胜任能力框架中。同时,我们也可以总结出,从学历方面来看,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在目前的企业招聘中不具有优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只要其不断积累工作经验、熟练运用各种财务软件、提升自身能力,还是会受到招聘企业的青睐的。

企业对求职者的计算机能力(包括财务软件和通用办公软件)要求仅次于专业能力,应该说,这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的必然结果,只有计算机技术达到一定的水平,才能快速适应信息化的办公环境。

相当一部分企业对求职者的职业素养做了要求,如责任感、进取心等,这些要求并不仅仅针对会计人员,更多的是基于企业环境做出的普遍要求,一般来说,实力越强的企业对这些能力的要求也相对越高。

三、职业胜任能力框架的设计目标和原则

(一)职业胜任能力框架的设计目标

从企业对会计人员的需求状况和会计教育的现状来看,前者要求知识与技能的结合,后者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目前无法实现实践环节全覆盖的目标,这就使得供需脱节。所以本文基于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以及对当前需求市场的充分考察,旨在建立一个科学全面的、能够发挥导向作用的会计信息化人才职业胜任能力框架,给当前的会计人才培养“画重点”,实现供需一致、人岗匹配,最终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实现双赢。

(二)职业胜任能力框架的设计原则

1.阶段性原则。会计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会计人员所要具备的能力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工作初期,多数人会进行轮岗,在不同岗位上做一些辅助性工作,这一阶段主要锻炼会计人员的谨慎性和耐心;业务熟练以后,会计人员开始独立承担一部分业务,这一阶段需要更强的专业技能和高度的责任感;晋升到管理岗位之后,全局观、领导能力则需有所提升。

2.适应性原则。会计信息化人才职业胜任能力框架的构建目的是契合经济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提高企业运行的效率。因此,该框架的建立必须与我国会计信息化水平相适应,这样才能保证框架对实践工作的指导意义,而非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

3.重要性原则。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要具备的能力涉及方方面面,包括专业的知识、技能、职业道德以及一些素质要求等,会计信息化人才职业胜任能力框架在力求全面化的同时还需保持简洁性,因此,本文在设计框架时基于重要性原则,对影响会计人员职业能力的主要方面进行了研究。

4.可评价原则。一个可行的胜任能力框架需具备行之有效的评估体系,用以判断会计人员是否具备框架中要求的能力以及相应的等级。但是由于不同企业的实际情况可能有所差异,对会计人员职业能力的评价指标可能略有不同,本文设计的框架选择了一些易于量化的要素来保证后续的评价。

四、我国会计信息化人才职业胜任能力框架构建

(一)涉及的要素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最早提出,专业胜任能力框架的构建需要涵盖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价值观三个要素,这一观点在全球会计界被普遍接受。

1.职业知识。对于所有的职业来说,扎实的基础是成功的保障。作为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职业,会计知识是职业胜任能力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本文将会计人员需要具备的知识分为两类:

(1)通用知识。基础性知识的学习贯穿人的教育生涯甚至于整个人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首先获得了学习和思考能力,这为以后吸收新知识、针对问题进行有效思考奠定了基础。此外,通识学科的学习,如语数英,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了人们正确的价值观,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有助于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

对会计人才来说,基础课程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会计工作与经济、政治、法律环境的联系非常密切,只有时刻关注和学习,才能顺利地完成工作,尤其对那些想進入跨国企业工作的会计人员,掌握不同文化、法律之间的差异有助于开阔视野,增强业务能力。此外,掌握必要的自然和人文科学知识能够拓宽行业选择,缩短其进入非专业行业的适应期。在信息化时代,会计人员也需要对计算机技术有一定的了解,熟悉财务软件的业务操作流程。

(2)专业知识。加强会计专业知识学习是提高职业水平的重要途径。与会计相关的金融学、管理学、经济学、风险管理等课程都为会计人员获取职业能力提供背景知识,使他们对现代企业的运行机制有更加深入的理解。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基本遵循“以专业为主干,多学科传授”的思路来培养会计人才,因此,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认真完成学业实际上是获取这些专业知识的最有效途径。

2.职业技能。与职业知识不同,职业技能并不是通过学习某些课程来获得的,而是通过切身的实践,不断积累来逐渐提升的,这也是为什么企业在招聘时往往要求具有相关经验的原因。笔者认为,会计人员需具备以下职业技能:

(1)个人专业技能。会计工作往往要和数据打交道,在信息化环境下,会计人员必须能够高效地运用办公软件来实现数据的筛选、处理,从而呈现出有价值的信息。此外,在日常经济事务的处理上,会计人员以重要性、灵活性为原则,根据业务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执行的顺序。当前企业财务部门的分工比较明确,基本实现了专人专岗。因此,会计信息化人才必须具备独立完成某一模块工作的能力,这是对其知识体系和工作经验的双重考验,尤其对于一些体制不健全的小企业来说,会计人员的独立工作能力更要过硬。

(2)团队协作技能。财务部门在进行各会计科目的核算时,不可避免地要与内部其他部门以及银行等金融机构、政府部门进行交流,这需要会计人员具备一定的表达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明确的分工和密切的合作是完成工作的基础。

3.职业价值观。

(1)高度的法律意识。核算一定期间内的经济效益是财务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这又关系到企业的缴税问题,当前部分企业为追求利润要求会计人员使用不合规、不合法的手段来偷税漏税,这是对国家根本制度的挑衅。在这种复杂的环境下,会计人员必须具备高度的法律意识,一旦越过法律的底线,其掌握的专业知识越丰富、职业技能越娴熟,对社会造成的危害也就越大。

(2)谨慎的工作态度。作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重要组成部分,谨慎性原则应该贯穿会计人员的职业生涯。会计的每一项工作都会影响到最终的利润,稍有不慎就会给企业造成损失。对个人来说,不仅直接降低工作的质量,长此以往,对职业生涯也会产生影响。

(二)框架构建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会计工作已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顺应时代的发展进行会计信息化建设是在保证工作效率的前提下,有效节约人力成本的重要举措。在这一背景下,会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的内涵也更加丰富,本文提出的会计信息化人才职业胜任能力框架就是为适应社会的需求,培养信息化时代的会计人才而做的努力。X

参考文献:

[1]赵梅香.会计信息化人才职业胜任能力框架构建[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5.

[2]袁秀霞,杨华.基于信息化视角的会计人员能力框架分析[J].商业会计,2011,(13).

[3]熊磊.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的构建与实施[C].2014年度中国总会计师优秀论文选,2015,(12).

猜你喜欢

会计信息化框架
PISA财经素养评估框架比较
框架
CDIO框架下欧盟应用技术院校QAEMP配对互评项目的实践与启示
浅谈框架网页的学习
基于Jmeter对Node框架性能的测试研究
新形势下会计信息化对会计产生的影响研究
互联网时代下的会计信息化教育变革探索
加强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有效策略
试论会计信息化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