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4年6月25—30日南昌市强降雨天气过程分析

2017-07-19张顺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16期
关键词:冷空气强降水水汽

张顺

摘要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地面观测资料等,对2014年6月25—30日出现在南昌的强降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偏南或者是出现在由强向弱转变并逐渐南退的过程中,冷暖空气交汇为暴雨天气提供了有利的天气形势;南昌在脊后的西北气流中,其附近有东西走向的水汽中心出现,沿切变线方向使得中低层的水汽不断进行输送,为强降雨天气的出现提供了条件;上层的冷空气与下层的暖湿气流进行结合有利于强降水天气的层结不稳定性,有利于南昌强降雨天气的出现。

关键词 强降雨;天气形势;物理量场;江西南昌;2014年6月25—30日

中图分类号 P42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6-0200-01

南昌市地处江西省中部偏北,其境内山、丘、岗、平原相间,境内总面积为7 402.36 km2,以平原为主,湖泊众多,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温度湿润、日照充足,夏季雨水集中,出现暴雨天气的频率较大,持续强降雨天气可引发次生灾害,严重威胁人们生命财产安全。该文针对2014年6月25—30日出现在南昌的强降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旨在为加强梅雨期暴雨预报提供参考。

1 天气实况

在高空低槽以及中层切变的共同作用下,南昌地区2014年6月26—30日出现了持续性的强降水天气,强降雨天气主要集中在6月27—28日,这次强降雨天气对南昌地区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2 天气形势

在长江一带的区域内分别有来自北方的冷空气以及西南的暖湿空气交汇,有一条强大的降水带形成。有利的环流背景下可以增强对流天气发生的概率,对于华东地区来说,在暴雨天气出现的过程中500 hPa处环流形势的特征几乎相同。其中,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偏南或者是出现在由强向弱转变并逐渐南退的过程中,处于槽前脊后对于降水的出现是十分有利的,北方的冷空气与来自南方的暖湿气流进行结合,进而为暴雨天气的出现提供了非常有利的天气形势。

2.1 500 hPa高空形势

通过对南昌2014年6月27日08:00 500 hPa高度场(图1)进行分析,两槽一脊型出现在亚欧大陆的高纬度地区内,而在70°E以及亚洲东部地区则有低槽区出现,乌拉尔山地区有一高压脊,105°E区域内主要分布着中低纬度地区,北方冷空气沿着槽后西北气流经河套进入长江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受低压槽控制,这为对流天气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流背景。南昌位于槽前脊后的西北气流中,冷槽不断向东移动并表现出逐渐增强的趋势,为南下的西北气流提供了有利的流场条件。南下冷空氣不断输送到华东地区,使高空温度迅速下降,同时加剧云层消散速度,有利于低空辐射增温[1]。高空辐散降温与低层辐射增温的配置,加剧大气层结温度不稳定性,南昌地区上空形成对流不稳定层结,有利于强对流天气发生、发展。30日8:00之后低槽逐渐被脊控制,南昌地区的强降水天气结束。

2.2 700 hPa高空形势

6月27日08:00的700 hPa高度场上,有明显的切变线出现在了湖南北部地区,因气流的辐合上升运动使得下层的暖空气也不断上升,下层的暖空气与高空处的冷空气相遇发生了凝结并出现了剧烈的相变,上层冷空气与下层暖空气的配置不利于大气层结的稳定性,促使强降雨天气发生发展。700 hPa上,整个系统反气旋式切变,并沿着切变线不断东移。另外,剧烈的大气运动也是造成南昌地区强降雨天气的主要原因。

2.3 850 hPa高空形势

通过6月27日08:00的850 hPa高度场(图2)看出,在江西南昌地区仍然表现出了明显的暖式切变,但是与700 hPa处的高空形势进行对比,暖湿切变的强度有逐渐减弱的趋势;南昌地区仍然位于脊后的西北气流中,充足的水汽条件以及槽前脊后的有利降水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南昌强降雨天气的出现[2]。

3 物理量场分析

3.1 涡度场分析

通过分析南昌27日8:00 850 hPa涡度场,南昌地区正好位于正涡度区域内,上升气流占据着重要地位,为高层的水汽输送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另外,在500 hPa高度处南昌位于散度区域内,200 hPa高度处散度区的负值最大,高层辐散的特征为整个系统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动力条件;上层冷空气与下层暖湿气流交汇致使强降水天气层结不稳定性。

3.2 水汽通量

形成强降水天气的时需要有充足的水汽条件,而持续性强降水天气产生的条件就是需要在暴雨区上空有强大的水汽输送。通过对南昌2014年6月27日08:00 850 hPa高度水汽通量场进行分析(图2),不难看出水汽的最大值区域主要出现在了湖南的西部地区,其水汽中心值达到了16 g,整个水汽带呈现出了东北—西南走向,水汽的大值中心与西南气流的大值中心较为吻合,为强降水天气的出现提供了有利条件。

4 结论

(1)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偏南或者是出现在由强向弱转变并逐渐南退的过程中,北方冷空气与南方暖湿气流交汇,为暴雨天气的出现提供了有利的天气形势。

(2)南昌处于脊后西北气流中,其附近则有东西走向的水汽中心出现,沿着切变线方向使得中低层的水汽不断进行输送,为强降雨天气的出现提供了条件。

(3)南昌地区正好位于850 hPa高空处的正涡度区域内,表现出了低层辐合,在500 hPa高空处,南昌正好在散度区内,其中200 hPa高度处其散度值达到负的最大,表现出了高层辐散,下层暖湿和上层干冷的层结状态则为这次降水提供了不稳定层结条件[3-4]。

5 参考文献

[1] 张娟娟,刘波.2013年6月26-29日江西梅雨锋暴雨天气过程分析[J].气象与减灾研究,2014,37(1):55-60.

[2] 赖小红,练浩宏,罗超.2013年6月27-28日榕江县暴雨天气过程分析[J].南方农业,2014(30):195-196.

[3] 徐红梅,李国银.2010年7—8月东北地区强降雨天气过程分析及预报[J].北京农业,2015(6):127-128.

[4] 王轲.2012年6月5日敦煌强降雨天气过程分析[J].北京农业,2015(12):203-204.

猜你喜欢

冷空气强降水水汽
2020年主汛期长江流域短时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
为什么会下雪?
基于小时精细常规资料对廊坊6~9月短时强降水预报预警指标研究
冷空气小怪兽来了
关于冷空气的八个真相
冷空气从何而来
阜新地区短时强降水时空特征分析
中国东部雾霾频发 水汽分子是“帮凶”
冬日暖暖
大足县“5.21”强降水过程分析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