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梅州市生态景观林带季节观赏性和生态效应分析

2017-07-19苏艳王燕李吉跃何茜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16期

苏艳++王燕++李吉跃++何茜

摘要 生态景观林带是重要的景观资源和生态屏障。本文以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4处生态景观林带为例,对其树种搭配模式及其实施效果包括季度观赏性和生态效应(空气负离子含量和空气湿度调控)进行评价,以期为其他省区或市县生态景观林建设带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生态景观林带;树种搭配;季度观赏性;生态效应;广东梅州

中图分类号 S727.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6-0139-01

构建生态景观林带是践行美丽中国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重要的景观资源和生态屏障,也是展示区域形象的重要载体[1]。广东省是中国的南大门,北依南岭山地,南临热带海洋,北回归线横贯中部,雨量丰富,植物种类繁多,其木本植物种数占了全国木本植物的40%以上[2],对生态景观林带建设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2011年,广东省制定了《广东省生态景观林带建设规划(2011—2020)》,2012年全面启动实施生态景观林带建设[3],省内多个县市积极参与,各自发挥区域优势与地域特色,使得广东省生态景观林带建设初见成效。本文就粤东地区梅州市梅县区4处样地生态景观林带建设效果进行总结,以期为其他省区或市县生态景观林带建设提供参考。

1 地区与林带概况

梅州市梅县区位于广东省东北部,韩江上游,梅州市中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5°47′~116°33′,北纬23°55′~24°48′。该区东邻大埔县,西界兴宁,南连丰顺县,北接蕉岭县;东北与福建省上杭县、永定县毗连,西北与平远县接壤,中部环接梅州市梅江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阳光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干冷同期,四季宜耕宜牧。平均气温21.3 ℃,极端最高气温39.5 ℃,最低气温-7.3 ℃;年平均日照时数1874.2 h;年平均降雨量1 528.5 mm,最多年降雨量2 355.4 mm,最少年降雨量979 mm;年均相对湿度77%;年均无霜期306 d,最长霜期117 d。

梅州市生态景观林带重点利用城郊优良的生态环境打造森林公园,以生态景观优美的高速路为藤串起森林公园,以藤结瓜发展山区特色城市、开发客家古村落,促进生态和人文资源深度开发。2011—2015年,很多高速路段逐渐形成了多层次、多树种、多色彩景观林带,大大提升了区域景观效果。本研究调查样地共4处(表1),树种类型包括美丽异木棉(Chorisia speciosa)、鸡冠刺桐(Erythrina crista—galli Linn)、山杜英(Elaeocarpus sylvestris)、红花羊蹄甲(Bauhinia blake-ana)、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深山含笑(Michelia maudiae Dunn)等,主体搭配模式包括美丽异木棉—鸡冠刺桐—山杜英、红花羊蹄甲—美丽异木棉—鸡冠刺桐、红花羊蹄甲—香樟—美丽异木棉—鸡冠刺桐和香樟—山杜英—深山含笑4种类型。林带内植株种植成活率均在81%以上,三年生林带树高2.71~6.51 m,胸径3.14~12.55 cm,生长情况良好。

2 不同林带季度观赏性

季度观赏性包括四季叶色、花色和叶色的丰富度,花色丰富度是指花色的多样性以及春、夏、秋、冬四季变化,叶色丰富度则是指树种叶色的季度变化和落叶树种及常绿树种交替变换。4个林带都有2种以上花色(表2),花色类型包括玫红色花的红花羊蹄甲(林带M2、M3)、粉色的美丽异木棉(林带M1、M2、M3)、黄绿色花的香樟树(林带M3、M4)、深红色花的鸡冠刺桐(林带M1、M2、M3)。4处林带中,M2和M3春、夏、秋、冬四季均有开花树种可观赏,且每一个季节至少有1种花色,而M1则秋季无花,M4秋冬季无花。值得注意的是,林带M2的树种分别有红花羊蹄甲、美丽异木棉和鸡冠刺桐,均为红色系和紫色系花朵,且四季均呈现鲜艳绚丽的花朵,观赏性较强。

另外,M2的3个树种均为落叶树种,M4林带3个树种均为常绿树种外,而M1和M3林带的树种均由落叶树种和常绿树种组合。生态景观林带树种建议以常绿树种为主,可适当搭配落叶树种,两者结合相得益彰,保证四季有景可观。林带M1和M4均有山杜英,这3个树种均为变叶树种,秋、冬、春三季叶片变红,在众多绿色叶树种中别具一格,具有极佳的景观效果。

3 不同林带生态效应

空气负离子具有杀菌、降尘、清洁空气、提高免疫力、调节机能平衡的功效,因而被誉为“空气维生素和生长素”[4]。空气负离子浓度越高,空气越清洁,感觉就越舒服;空气负离子含量少,空气就越差[5],空气负离子的浓度大小已成为空气清洁程度的指示针。研究生态景观林带空气负离子含量,对比公路与林带空气负离子浓度差异,可作为判断其是否能有效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依据,更是对生态景观林带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为此,本研究对4处林带及林带附近公路的空气负离子进行检测(表3),结果表明:2015年4月、7月和10月的各个林带空气负离子整体高于公路带,如林带M2在4月、7月和10月的林带空气负离子浓度依次为(1.80±0.15)万、(1.45±0.05)万、(0.88±0.08)万个/cm3,分别是公路带的1.8倍、12.1倍和1.6倍。4月和7月的空气负离子都明显高于10月,如 4月和7月林带M1的空气负离子分别是10月份(0.30±0.07万个/cm3)的4倍和6倍,这可能是由于10月植物进入生长衰弱期,很多树种开始落叶,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大大降低的缘故。4月时,林带M2和M3的空气负离子浓度最高,7月林带M1、M2和M3均具有较高的空气负离子浓度,10月林带M2的空气负离子浓度最高,综合对比可知,林带M2的空气负离子浓度最高。

广东省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3—4月整个广东省气温迅速回升,进入梅雨季节,降雨频繁,空气湿度几乎饱和;7—8月进入后汛期,受台风影响,暴雨较多,降雨量充沛,空气依然保持湿润;10—12月全省气温逐渐下降,降雨量减少,干旱状态逐渐加剧。本研究对3个季度(2015年度)4处林带的空气湿度调查发现,各林带的空气湿度季度变化基本遵循此规律,但值得注意的是,林带M2空气湿度优于其他几个林带,平均比公路带的空气湿度提高了70%~80%。林带M1的空气湿度最低,4月、7月、10月分别为43.12%、50.42%和48.44%。

4 结论

树种选择和配置模式是营建生态景观林带的关键,同一区域由于植物组合方式的不同所产生的效果也不同。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建成的沿高速公路线生态景观林带选用了适应本地的乡土树种,形成不同特色、富于变化的景观,不同季节叶色、花色、果形及色泽的变化提升了区域整体生态环境和森林景观质量,同时改善了环境质量。

5 参考文献

[1] 王燕,白晶晶,樊顺江,等.惠州市惠阳区生态景观林带树种配置模式研究[J].中国城市林业,2015,13(2):5-9.

[2] 吴征镒.中国植被[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

[3] 吴琼辉,隋宏.广东省生态景观林带建设现狀、问题和对策[J].广东林业科技,2013,29(3):94-96.

[4] 倪军,徐琼,石登荣,等.城市绿地空气负离子相关研究:以上海公园为例[J].中国城市林业,2004,2(3):30-33.

[5] 黄彦柳,陈东辉,陆丹,等.空气负离子与城市环境[J].干旱环境监测,2005,18(4):208-211.